城市广场分析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 1 年第 6 02 期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金 袅 - 潘友 兰 z
( 台州市妇 女儿 童活动 中心 , 1 浙江 台卅 380 2台州市椒 江滨海 工业 区块管理 委员会 , I 10 0; 浙江 台卅 3 80 ) l 10 0
摘
要: 随着社会 经济 的发展 , 市的发展也是越 来越快。城市广场是一 个城 市的窗口, 城 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城
24 部 分城 市广 场设 计 空 间围合感 不 强 , . 建筑 形式 不够协 调
广场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 , 这些 问题是严重影响 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的。
当前 , 广场的围合主要有单面围合 , 面围合 , 两 三面围合
和 四面 围合 四种 形式 ,其 中以三 面围合 和四面 围合具 有 比较 好 的封 闭感 , 也有较 强 的领 域感 。 围合 广场 的常见要 素主要 在 包括 数树 木 , 建筑 , 柱廊 和一 些有 高 差 的特定 地 型等 等 , 筑 建 围合是 城市 广场设计 比较高 的一种形 式 。 然而 , 当前我 国 的部 分城 市广场 大多 采用道 路 围合 ,或 是在城 市广 场 的两侧 或单 侧 布置一 些建筑 ,这种 形式 会让 游客容 易在 心理上 和行 为上 产生 一种不 安定 的感 觉 ,从 而导致 游人 不愿 意长 时间 的在城 市 广场游玩 , 就降低 了城市 广场 的内在凝 聚力和 吸引力 。 这样
3 应该如何设计生态 , 文 , 人 社会和谐 的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是城市的窗口, 是市民进行娱乐 , 休闲以及
集 会交往 的场 所 ,这充 分说 明现 代城市 广场 设计要 充分 体现 “ 以人 为本 ” 的原 则 , 进生 态 , 要促 人文和社 会 的和谐 可持 续 发 展 。因此 , 设计 城市 广场 的过程 中 , 计师 要对 城市广 场 赋 在 设 予 地方 特色 的文化 底蕴 , 重广 场建 筑各方 面的协 调 , 虑 要注 考 多种大 自然 环境 的引入 , 守设 计原则 理念 , 计合 理科 学 要遵 设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

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城市作为物质的巨大载体,为人们提供生存的空间环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精神上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特色的舞合,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与象征(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方式、城市形态和生存空间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城市广场作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在城市空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建设者对于广场这种空间形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使得国际性城市的狂热曾经让不少的城市广场建设迷失了发展方向(2)。
如何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城市广场?如何理性地、科学地发展城市广场?这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重点。
本文旨在从城市广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出发,探讨这一概念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从而对城市广场建立全面深刻的理解,结合当前广场建设的突出问题,寻找适合广场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1.城市广场发展的历史沿革1.1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史城市广场,作为一种传统的城市开放空间,是起源于欧洲的,最早的广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3)。
古代希腊文明是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文明,那个时期的广场是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集会性场所而自发形成的,且多为自由的形式。
作为早期希腊城市广场典型代表的雅典中心广场,是群众聚集中心,兼具司法、行政、商业、工业、宗教、文娱交往等社会功能。
广场的形式和功能可以与古希腊的一系列社会性质相联系起来,包括其发达的商业以及公民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的状况。
在古希腊社会,国家与市民社会、公民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是复合的,那个时候的广场就犹如一个大家庭,是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心。
作为古希腊文明传承者的古罗马,在共和初中期,民主政治较雅典更为健全,市民社会与城邦政治生活密切相联。
2024年广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论文

2024年广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论文一、广场建设的常见问题缺乏科学规划:许多广场在规划阶段就存在问题,缺乏长远的目光和科学的设计。
有的广场规模过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有的广场功能单一,缺乏足够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规划者没有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城市的整体发展。
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广场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市民的使用体验。
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由于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工艺粗糙等原因,导致广场地面损坏、设施老化等问题频发。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给市民带来了不便。
文化特色缺失:广场作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然而,当前许多广场在建设中忽视了这一点,盲目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导致广场缺乏个性和特色。
这不仅削弱了广场的文化魅力,也影响了城市的文化传承。
管理维护不到位:广场的管理维护对于保持其良好状态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中许多广场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如卫生状况差、设施损坏无人维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管理维护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
二、解决策略与建议加强科学规划:广场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城市的整体发展。
规划者应该深入了解市民的生活方式、活动习惯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广场的设计。
同时,广场的规划也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提升建设质量:广场的建设应该注重质量,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确保广场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同时,对于已经损坏的设施,应该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证市民的正常使用。
挖掘和传承文化特色:广场的建设应该注重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传承。
在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使广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广场的文化氛围。
完善管理维护机制:广场的管理维护是保持其良好状态的关键。
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维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确保广场的卫生状况良好、设施运行正常。
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管理维护的效率和水平。
5.4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邯郸学步桥广场

(三)功能与空间布局
5. 滨水景区 包括景观明渠及嬉水园,位于广场南部与西南角。南
面沿泄洪渠设滨水步廊,有三座景观桥与城市道路相连。 西南角利用现有低洼地设嬉水园,安排划船等水上活动。 嬉水园水体与泄洪渠之间以闸桥隔开,保证水体洁净。
模块二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项目四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二
邯郸学步桥广场与赤壁人民广场
学习目的: 1.掌握在广场设计时如何突出文化性与地域性; 2.掌握如何对景观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拓展。
邯郸学步桥广场规划设计
邯郸学步桥广场位于沁河学步桥附近,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2000年10 月设计兴建,2001年5月建成开放。广场绿化以冷季型草坪作底色,配置垂柳、 银杏、玉兰、雪松、竹子等观赏树木。在设计上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 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和重要历史事件,充分利用古桥、河流、 仿古建筑、石刻、植物等景点空间,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结合起来,
(1)在宽阔而平坦的地块上,如何从整体把握广场的结构; (2)体育馆在整个广场中的地位; (3)现状两条泄洪渠的处理; (4)低洼污水塘的利用; (5)历史文化的反映。
关于历史文化气氛的营造,我们以赤壁市赖以成名的"赤 壁大战"为题材,选用有智慧化身寓意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作 广场的标志性雕塑,并配以赤壁大战的相关历史花絮。
(三)功能与空间布局
规划有五个功能区:广场区、城市舞厅、晨练健身区、 休闲区、及滨水景区。
(三)功能与空间布局
1. 广场区 广场是核心所在。为解决体育馆与主干道--河北大道之间 的距离不足,我们将主轴在中部作转折,使主体空间顺畅、 和谐地向东部宽阔地带延伸,并控制全局。广场中部的音乐 喷泉起轴线转折的结构引导作用,尽端用水体形成环岛,诸 葛亮的人物雕像即耸立与此。其西部为弧形水池收头,池中 立反映地域文化的浮雕柱。为防车辆流入,广场作抬高处理。 入口处设标志图案并在主入口两侧设残疾人坡道。
广场调研分析报告

广场调研分析报告广场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人们对广场的需求越来越高。
广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窗口。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场的使用情况、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们对广场的需求和意见,从而为广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简洁明了的问卷,涵盖了广场的功能、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给行人。
同时,我们还派出调研团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广场的人流量、活动情况以及设施的状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和实地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广场的主要功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80%的受访者认为广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其次为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
实地观察发现,广场上常常有人们打球、唱歌、跳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2.广场的人流量:调研数据显示,广场的人流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尤其是在夏季,因为气温较高,大家更愿意在晚上出来活动。
然而在白天,由于大部分人都在工作,广场的人流量相对较少。
3.广场设施的状况: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广场的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数量过少。
调研数据显示,有70%的受访者认为广场的公共设施亟待改善。
4.广场管理意见: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广场的管理比较满意,认为广场的安全性和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广场的安保措施不够严格,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四、建议与展望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增加广场的公共设施,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数量。
这样可以满足人们在广场活动的需求,提升广场的舒适度。
2.加强广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清扫垃圾、修剪花草,并安排人员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广场的整洁和卫生。
3.增加广场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广场的亮度,增加人们在晚上的活动选择。
4.加强广场的安保措施,安排安保人员巡逻,提高广场的安全性。
城市广场设计多个实例分析

• 休闲娱乐区 以水体和
绿化为主的生 态型广场 。 3个领域划分。
9
• 古建保护区 由北向南依次 有北寺宝塔、 文庙和六龙壁。
◥ 南面红旗路上看文庙和宝塔来自◥ 宝塔底座表演台 10
• 文化展示区
◥ 文化商业步行街节点布置
◥ 文化商业步行街立面意象 11
• 影视商业区
将与观演功能以外 的购物、餐饮、娱乐等 多功能、多层次的服务 项目融为一体,形成各 种服务项目互相配套, 互相营运的企业机制。 以商业养文化,以文化 促销售。促进综合经济 效益的提高。
20
围合感---经过计
算,发现西单文 化广场与周围建 筑高度的横纵方 向的高宽比分别 为1:5和1:7。
此时,广场的高宽 比与人体的比例 尺度达到了不协 调的状态,人在 广场上很难感到 广场的边界,围 合感丧失。
21
交通---通--向人行道
通向 地下 商场
通向地铁
西按。单目。文的化可厂分上为的:地出下入出口入主口要、 地下商场出入口、垂直交通 出入口。
32
道路交通组织
33
道路交通组织
34
空间、景观体系规划
•
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
素,结合广场规划性质,运
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
周围建筑的融入广场环境。
利用地形的高差和层次营造
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
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
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
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
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
•
景观体系主要围绕阳城
• 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结合广场规划性质,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 的融入广场环境。利用地形的高差和层次营造了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利用尺度、围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3、比例
D:H=1,即垂直视角为45º时,可看清实体的细部
D:H=2,即垂直视角为27º时,可看清实体的整体
D:H=3,即垂直视角为18º时,可看清实体整体及背景
一般比例为1~3较好
卡米洛·希特在总结欧洲广场设计的手法中提出, 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 建筑高度的两倍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1、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2、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3、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广场空间 4、由主要建筑物支配的广场空间
四角敞开的广场空间
四角封闭的广场空间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 0. 54
天津海河广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
1. 26 4. 28
南昌“八一”广 场
郑州“二七”广 场
莫斯科红场
5. 0 北京天安门广场
面积/公顷 2. 9 6. 3 1. 6 5. 0 4. 0 30. 0
1、面积
人体尺度 vs 超大尺度
最多 3~5公顷
2、距离
0.9~2.4m;12m;24m;150m;1200m;……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 1、道路引向、汇聚于广场 • 2、道路穿越广场 • 3、广场位于道路一侧
(四)广场的序列
• 广场空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的其他小空间、 道路、小巷、庭院等相连接。
• 广场的空间序列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 尾几个部分。
苏州工业园区世纪广场
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一)广场空间的尺度——面积、距离、比例 (二)广场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三)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 (四)广场的序列
谈对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分析

、
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 习 和借鉴。 也许 有人会说 : 现在城市寸土寸金 , 留那 么多广场 岂不浪费?或 云: 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 , 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 的技术吗?其 实, 这些都不成 问题。如广场主体 建筑 向空中发展 , 地盘 自然也就宽 了; 再如只要政府 发挥好统筹协调职 能, 把众多的建设单位 、 房地产 公 司和 广 大市 民手 中 的 闲散 资金 融 合 起 来 , 国 土 规 划 、 计 、 筑 把 设 建 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综合利用起来 , 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
休 闲 的不 同需 要 。 3 广 场 交通 流 线 组 织 要 以城 市 规 划 为 依 据 , 理 好 与 周 边 的 道 、 处 路交通关系, 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 , 其他广场一般 限制机动
其次 , 城市 广场 规划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 涉及到建筑空间形 态、 立体环 境设施、 园林绿化布局 、 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 方方面面 。 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 的原则 ,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 局部利益 和整体利益兼顾 的原则 , 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 , 往往顾此 失 彼 。如某 市 火 车 站 广场 由于 规 划不 合 理 , 果造 成 交 通 拥 挤 、 结 排水 不 畅 , 天泥水地 , 日灰满天, 雨 晴 环境污染严重 , 市民怨声载道 , 游客望 而 却 步 , 大 的 损害 了城 市 形 象。 极 再次 , 市广场规划设计 要克服几个误 区 : 城 一是认 为以土地作 为城市道路 、 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 二是广场越大越好。 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 重的是重拆、 建房 、 卖门面 的利益 ; 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 、 建设广场和公园 , 改善旅游 、 购物、 休 闲和 人居 环 境 。 ( ) 出主 题 原 则 四 突 城 市 广场 无 论 大 小 如何 , 先应 明确 其 功 能 , 定 其 主题 。这 也 首 确 可谓之“ 纲举 目张” 。围绕着主要功能, 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 , 就会 有“ 轨道 ” 可循 , 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 色和 内聚力与外引力。 是 交通 广场 、 商业广场 , 是融纪念 性、 志性 、 众性于 一体 的大 还 标 群 型综 合 性 广场 , 有 准 确 的定 位 。 在 城 市 广 场 规 划设 计 中应 力 求 突 要 出城市广场在 塑造城市形象、 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 需要与改善城 市环境( 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 ) 的三大功能。 并体现时 代特征为主 旨, 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 的城市广场 的规 划设计都 应精 心创造 实用而突出主题特 色 的城 市 广 场 个体 : 是 要 和 谐 处理 城 市 广 场 的 规模 尺 度 和 空 间 形 一 式, 创造丰富 的广场空 间意 向。应根据市 级、 区级和社 区级合理 规 划, 一般 不 宜 过 大 , 应 分 散 设 置 , 且 以取 得 均 匀 的城 市 活 动 公 共 空 间。 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 , 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 三是要有机组织交 通, 完善市政设施 , 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 与配置。 特别注 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 交通 时间的长短 ,以方便市 民使用城市广场 。 既要讲究观赏性 , 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 广场的社会功能、 环境和 景观意义 , 应对城市广场 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 区进行合理管制 , 结合开发成本 、 环境品 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 、 建筑 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 , 保持 整体 空 间的和谐。 要明确制定鼓 励投资者 开发兴建 广场项 目的政 策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广场分析
——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
城市广场作为为市民提供公共生活的开敞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由广场实体及人们在广场上的行为活动两部分组成。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可的象征和人流聚集的中心。
优秀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还体现在功能与空间的统一,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创造高品质的空间从而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
成都天府广场就因其特殊的政治和历史渊源以及不可替代的地域因素而成为集会游行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的综合体。
1.区位及交通
天府广场正位于成都市的中心区域。
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
正北是省展览馆。
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紧邻的人民商场、摩尔百盛、天府书城是人口流量较大的地方。
天府广场交通便利,可达性好,有16、26、38、47、61、61A、62、104等多路公交在此设有站牌。
即将修成的地铁一、二号线也在天府广场地下三四层设有站台。
其周围道路均为单行道,北向交通流量最大。
广场及其周边有三处较为大型的停车场。
天府广场
2.历史与文化
天府广场所在地,在近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蜀国皇城的一部分。
老皇城在近代遭到破环,1970年,“皇城”的护城
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
地下防空工事。
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
筑的,则是存留至今,布局状若“忠”
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
型毛主席塑像。
1997年拆除了广场两
侧的民居,中心广场得以扩建。
2001
年就新天府广场方案开始空开招标。
2007年新的天府广场修建竣工。
天府广场确定了“天府之国,上善之都”这一主题,采用了“和谐太极”的景观设计方案。
并设计使用了“太阳神鸟”、“鱼眼雕塑”等主要景观。
其主题的确定源于对其所在城市——成都的“三上”之说,即上古之都、上游之都以及上善之都。
在精神品格上,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和谐的、创新上进的城市,故用太极图案来
象征其和谐与发展。
而“太阳神鸟”雕塑则直接来源于金沙出土的珍贵文物,是巴蜀文明的代表。
而带两条飞龙喷泉的鱼眼雕塑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主体文化——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
同时还设计了展现蜀文化的十二文化灯柱。
由此可见,天府广场所选取的文化要素是十分多元的,甚至采用景观元素来代表两河流域的文化,这种过于宽泛的象征意义对于广场核心内涵的确立是很不利的。
3.实体要素
3.1面积
广场面积大小是否适宜主要取决于
它的功能定位,即人在广场上的主要活
动形式,其次还与广场自身形式有关。
功能形式越复杂,广场尺度可以相应增
加。
尺度过大则会显得空旷,过小则使
人感到局促。
国外历史上有名的广场面积多在
0.5到5公顷之间。
普通的感知经验证
明,100米以上的距离对边围的把握已不再强烈,超过1公顷的广场已变的不再亲切。
然而现代广场出于功能的要求大多尺度比较宏大。
如天安门广场面积高达44万平方米,与其集会纪念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天府广场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
尺度较大,但由于它的等级较高,功能复合,空间组成形式丰富,所以还是比较合理的。
3.2形态
天府广场基面形态为倒角矩形,长宽比约为3比2,理论证明对于矩形基面的广场,长宽比例介于3比2与2比1之间,即观察者视角从40度到90度比较适宜。
3.3肌理
基面的肌理具有强化空间的作用。
肌理具有改变由
基面形式所确定的空间性格的能力。
大面积的广场常常
被图案造型所分割,通过不同肌理的分割来减小广场的
尺度感。
基面上的图案造型远远超出二维的意义,有能
力支持三维空间的效果。
对于天府广场,基面的肌理十分重要。
其“和谐太
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由肌理的图案来表现的。
3.4高差
基面高差变化可以顺应地势,也可以认为营造。
它赋予广场戏剧性的效果。
抬高基面有利于展示纪念物,而降低基面则可以形成较为私密的环境。
天府广场基面为人工营造的局部下沉式。
赋与地下层各异的功能,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
4.天府广场规划特色
总体而言,天府广场规划设计构思新颖而不流于形式,气魄宏大而不失严谨,有突破、有创新,同时亦有相当的节制,设计手法纯正、娴熟,是一个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得较好的广场。
同时该广场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地上、
地下空间,绿与水有机结合,众多的、要求各
异的功能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巧妙地设计了天府、
水景、宁静三个尺度不同、功能各异的城市广场,
形成以天府广场为主的城市开敞空间序列。
4.1水景——体现了成都水文化
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了“水”,作为广场的重要构成元素。
千姿百态的水在大府广场组成了一个极具灵性的世界,这里有水池,有河渠,有喷泉,有城市瀑布,也有水景世界。
较重要的水景,一是设计有包涵成都丰富的水文化历史。
水,白天反射光影、雕像,夜间则变成光束的来源,光与影的结合给天府广场带来一首美妙的变奏曲;二是设计了一条处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水渠引向广场的南边,通过一个瀑布跌落到下一层,形成另一水景。
广场所增加的水景,对成都具有特殊性,不仅充分体现了成都历史水文化的特点,反映了成都历史上和现代治水的典范,而且增加了广场的灵性和亲和力。
4.2玻璃亭榭——塑造了城市新标志
天府广场规划设计中最具有传统风格、
城市特色和功能性的是广场东西部中间那
一对以玻璃、水晶建造的广场东西玻璃亭榭
成为广场上最醒目的地标。
一方面,这两座
玻璃亭榭和毛主席像共同形成了广场的焦
点;另一方面,这两座玻璃亭榭又构成了广
场新的东西轴线,丰富了广场原有的南北轴
线和空间层次,形成了天府广场多轴线、多
层次的空间格局。
同时它也是广场上人流进出的地下空间的重要通道。
两个玻璃亭榭均为轻质钢构建,白天作遮阳、通风、避雨的暖房,夜间则是壮观、高耸的中国式灯笼。
4.3园林设计——展现了以地方树种为主的园林特色
该城市广场设计规划的天府广场地面层包括主广场、水景园、博物馆,共栽树349株,其中:广场213株,水景园42株,博物馆94株。
这些树均以地方树种乔木、灌木等为主。
广场上的草、乔木、灌木,还有各种花卉组成了广场小树林、草地、花园等万紫千红的绿世界,力图翅造成都地方园林特色。
5.天府广场规划弊端
建筑为体,园林为衣,文化为魂,形神皆备。
天府广场人文
景观可为成都景观之典范。
但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也存在着瑕疵。
5.1文化柱设计欠妥。
广场十二根环立文化柱的文字说明位置
偏高。
观者须竭力仰视,还很难看完全文;而英文说明则更高不
可视。
无法阅读。
应将下面底座与文字部分交换。
以便于人基本
处于平视和略仰视状态阅读。
文字设置位置应以人为本,不能以
突出所谓雄伟险奇为宗旨,拔得太高,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达不到设文字的目的。
5.2广场空气污染严重。
修建天府广场本意是要在密不透风的闹市区辟出一片绿地,为市民营造一处清爽芬芳的休憩空间。
但广场四周纵横交错的机动车道使广场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加之广场四周高楼林立,广场内又无充足的树木遮挡。
汽车废气向周边扩散受阻,转而弥漫在广场上空,直接造成广场空气的污染。
6.结语
优秀的城市广场设计应体现为空间形体与活动方式的协调统一,即广场的实体要素可以有效的满足市民的空间行为需求。
天府广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范案例,但其仍有很多瑕疵。
我们应该结合目前广场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实现更高的跨越,如前文指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供其他广场设计时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