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
初中毕业升学指导《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参考

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参考--------------------------------------------------------------------- 《割席分坐》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戴嵩画牛》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
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弈秋》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纸上谈兵》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
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
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
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
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管宁割席》原文、译文及注释

《管宁割席》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管宁割席
南北朝-刘义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对照翻译: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宁割席分坐,曰: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子非吾友也。
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
【文言文】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管宁割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整理的《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启示: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1、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2、共:一起。
3、捉:拿起来,举起,握。
4、掷:扔。
5、去:抛去。
6、尝:曾经。
7、乘轩服冕:复词偏义。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8、如故:像原来一样。
如:如同,好像。
9、废书:放下书。
废:停止。
10、观:观望。
11、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2、窥:偷看。
13、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子:指你。
14、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世说新语·德行》《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文言文《管宁割席》翻译

文言文《管宁割席》翻译文言文《管宁割席》翻译文言文《管宁割席》选自初中文言文阅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管宁割席》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管宁割席》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注释:1、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2、共:一起。
3、捉:拿起来,举起,握。
4、掷:扔。
5、去:抛去。
6、尝:曾经。
7、乘轩服冕:复词偏义。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8、如故:像原来一样。
如:如同,好像。
9、废书:放下书。
废:停止。
10、观:观望。
11、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2、窥:偷看。
13、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子:指你。
14、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管宁割席》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启发:1、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2、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割席断交》

疏通字词
歆:xīn 掷:zhì 轩:xuān 冕:miǎn
划分节奏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 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 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 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 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解释词句
一起
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管宁、华歆一起在园中除草。
1、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2、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 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解释词句
看见 一片 挥动
没有差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旧挥动着锄头, 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拿起来
扔 代词,代指金片
华捉 而 掷去之。
华歆拾起金片后又扔了它。
割席断交
知识卡片
古代的“席” 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 坐、卧,是古代的坐具、坐垫。古人常铺席于地, 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 意思。 源自本文的成语:割席断交,意思是“把席子 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断交。
朗读要求:1.标出不认识字的读音
2.用“/”划出朗读节奏
问题思考
管宁、华歆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管宁:淡泊名利,爱憎分明,学 习专心致志。
华歆:热衷于富贵,做事不够认 真。
问题思考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对“交朋友”这个 问题有什么看法?
我们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 谨慎交友。
解释词句
地位在大 夫以上的
曾经
官戴的帽
有围棚的车 子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 冕
割席分坐 文言文

割席分坐文言文《割席分坐》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一起抛地锄菜。
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
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什么区别。
华歆拿起金子,丢下锄头,离开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坐着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
管宁割开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
割席分坐文言文 2“《世说新语》”出自《世说新语》。
1、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主题思想: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
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世说新语》简介(一)割席分坐(二)老翁可念关于背景魏晋时期,儒学衰退、玄学兴起,崇尚自由逍遥的人生态度。
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
关于内容《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内容主要是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为刘宋王朝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正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割席分坐——《世说新语·德行》朗读课文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①管宁、华歆:人名,均为三国时人。
②共:共同,一起。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①不异:没有差别。
②掷:扔。
③之:代词,指代“片金”。
【译文】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拿起来后又扔掉了金子。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①尝:曾经。
②席:坐具,坐垫。
古人通常铺席于地。
③轩冕:轩,大马车。
冕,大礼帽。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能乘车服冕,故此处指有棚的华丽车子。
④废:停止,扔下。
【译文】两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个乘坐有篷盖的高大华丽的车子的人经过门前,管宁像原来一样在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①予:你。
②非:不是。
【译文】管宁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解读文本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管宁和华歆在锄草时遇见片金以及读书时遇乘轩冕过门的人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最终管宁割席与华歆绝交的事情。
《世说新语 德行》的翻译和原文

《世说新语德行》的翻译和原文世说新语德行原文及译文《世说新语德行》释义: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世说新语德行》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德行》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一章刘义庆是这本书的编者,并不为作者。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描述了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展示了“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留存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晋代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风气。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否赞同?为什么?
赞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赞同:应该对朋友规劝帮助。
启示:
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 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 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有机会成才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 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不同道路的人无法一起谋划。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
割席绝交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文学家
共同,一起
锄地种菜
块,一块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
不同 握,拿 起来
扔
曾经
坐席
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轩,车子;冕,帽子。此 处指有棚的华丽车子。
经过
…的人
原来
停止,扔下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把席割断,分开坐。 比喻朋友绝交。
你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
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依旧挥锄,与看见
一块瓦石没有区别,华歆捡起金子看了看又
把它扔掉了。两人还曾经坐在一张席上读书,
有个乘坐有篷盖的高大华丽的车子的人经过
门前,管宁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 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 而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1、文章写了几件事?概括出来。
答: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两人看到金子时的不同态度。
第二件:两人在豪车经过时的不同反应。
2、用两个成语概括管宁和华歆的学习态
度的不同。
答:管宁:一心一意,华歆: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