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记录

合集下载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预设:《春晓》《咏柳》。

3.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就是描写春天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积极性,在头脑中搜索“春天”,激起探究古诗内容的欲望。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1.质疑:第一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诗,但是,从题目怎么也看不出与春天有关。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

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解析:《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预设:《春晓》《咏柳》。

3.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就是描写春天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积极性,在头脑中搜索“春天”,激起探究古诗内容的欲望。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1.质疑:第一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诗,但是,从题目怎么也看不出与春天有关。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

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绝句》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感受春之美。

(教学重点)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你能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吗?
生1: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阳光。

生2:温暖的春风、轻柔的春风。

生3:五颜六色的花、火红的花。

生4:绿油油的草、嫩嫩的草。

生5:活泼的燕子、可爱的鸳鸯。

生6:湿软的泥土、暖和的沙滩。

生7:秀丽的江山。

师:这么美好的景色,诗中写道——
生:迟日江山(丽)。

师:诗中有美景,还有气味呢,你闻到了吗?
生:香。

春风花草(香)。

师:美丽如画的春天景色,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它们都是谁?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小燕子在做什么?
生:飞。

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衔泥来筑巢。

春天,气温升高,大地解冻,泥土湿软,小燕子衔泥来垒窝。

师:鸳鸯在做什么?
生:睡觉。

师:看图,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生:春天阳光温暖,照耀着大地,沙滩也变得温暖起来,在暖暖
的沙滩上,鸳鸯在休息,春风吹拂,像温柔的手抚摸着它们,鸳鸯静静地睡着了。

1 / 2。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记录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记录

《绝句》教学记录古诗,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标准》还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更好地认识、吸收和传承丰厚博大的祖国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的教学,更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绝句·迟日江山丽》一诗时,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一、运用字理,析解诗题教学伊始,我是这样帮学生析解诗题的:1.幻灯片演示“绝”字的演变过程:“—甲骨—金文—小篆—楷书”帮学生理解“绝”的本义为“截断丝”,引申指“截断、断开、不连接”;2.启发学生将“绝”与“句”的意思联系起来,并借助字典,了解“绝句,就是古代格律诗的一种,仅有四句,相当于截取律诗的一半,又叫截句、断句。

3.简单了解绝句有五绝、七绝之分。

每句诗有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每句诗有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

并结合本课所涉及到的古诗,让学生当场作出判断:《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五言绝句,《春游湖》是七言绝句。

之后再联类引出杜甫的另外两首绝句,先帮学生从句数上判断这两首诗都是“绝句”,再针对每句的字数分别判断《绝句·江碧鸟逾白》为五言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七言绝句,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首以《绝句》为题的古诗,通过观察、了解“绝”的演变过程,不仅能感受到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生发出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而且知道了“绝”的意思,知道了“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分为五言和七言,这无疑为绝句类古诗的再学习结结实实铺了一块砖!二、联类诗句,丰富积累《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我建议学生依据插图和诗句呈现的信息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于是,由桃花、小燕子等图片景物联类引出了《春游湖》《惠崇春江晚景》《大林寺桃花》;由作者杜甫写的绝句联类引出了他另外两首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江碧鸟逾白》;由描写春天的诗引导学生诵出了《咏柳》《春晓》《村居》等。

《绝句》教学实录(精选13篇)

《绝句》教学实录(精选13篇)

《绝句》教学实录(精选13篇)《绝句》教学实录篇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们会背哪些古诗,能试着背给我们听一听吗?(指名三、四名学生背)还有哪些同学想背?这么多同学都想背呀?(指名学生)会背的请跟着一块儿背。

2、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爱读诗的孩子,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古诗,(出示课题:绝句)板书课题:绝句。

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又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杜甫得知他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的草堂,并在草堂中写下这首诗。

既然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我想它一定有无穷的魅力,你们想学这首诗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学古诗,初知诗文大意:1、师范读:师:先请同学们认真看着这首诗,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配乐朗读)2、自由读古诗: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像老师这样把古诗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认真。

(教师个别辅导)3、指名读:师:老师这里有几个生字,谁会读?(我会读)读的真准!那谁能像老师那样把古诗读一读?(指名读)每个字字音读得很准,还有谁想试一试?(指名读)读的不错!请各位同学再认真听老师把诗读一遍。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得真不错,都快超过老师了。

4、比赛读:师:我们就应该像她这样读,读出诗的节奏美。

(出示朗读指导)我们小组之间开展一次比赛,看看哪个组读的好!一组读题目,其余四个组,一组读一行。

一二组比三四组读的好。

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开展一次比赛,看是男同学读的好,还是女同学读的好。

5、齐读:师:老师宣布成绩,并列第一。

(欢呼)请同学们一起齐读一遍。

读的真美。

6、布置自学,进行网络学习:师:你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那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美)板书:美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台电脑进入我们的学习网站学习这首诗,弄懂这首诗的意思。

临安市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记录新人教版

临安市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记录新人教版

《绝句》教学记录古诗,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标准》还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更好地认识、吸收和传承丰厚博大的祖国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的教学,更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绝句·迟日江山丽》一诗时,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一、运用字理,析解诗题教学伊始,我是这样帮学生析解诗题的:1。

幻灯片演示“绝”字的演变过程:“—甲骨-金文—小篆-楷书”帮学生理解“绝”的本义为“截断丝",引申指“截断、断开、不连接”;2。

启发学生将“绝"与“句"的意思联系起来,并借助字典,了解“绝句,就是古代格律诗的一种,仅有四句,相当于截取律诗的一半,又叫截句、断句。

3.简单了解绝句有五绝、七绝之分。

每句诗有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每句诗有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

并结合本课所涉及到的古诗,让学生当场作出判断:《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五言绝句,《春游湖》是七言绝句。

之后再联类引出杜甫的另外两首绝句,先帮学生从句数上判断这两首诗都是“绝句",再针对每句的字数分别判断《绝句·江碧鸟逾白》为五言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七言绝句,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首以《绝句》为题的古诗,通过观察、了解“绝”的演变过程,不仅能感受到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生发出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而且知道了“绝”的意思,知道了“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分为五言和七言,这无疑为绝句类古诗的再学习结结实实铺了一块砖!二、联类诗句,丰富积累《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我建议学生依据插图和诗句呈现的信息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于是,由桃花、小燕子等图片景物联类引出了《春游湖》《惠崇春江晚景》《大林寺桃花》;由作者杜甫写的绝句联类引出了他另外两首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江碧鸟逾白》;由描写春天的诗引导学生诵出了《咏柳》《春晓》《村居》等。

小学语文 绝句 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 绝句 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绝句课堂教学实录----12b0bdd6-715d-11ec-959b-7cb59b590d7d小学语文绝句课堂教学实录小学语文及语文科;四行诗]课堂教学记录《绝句》课堂教学实录[用旧的介绍新的,激发兴趣]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的乐园,一起品味杜甫的这首《绝句》吧!(课件出示课题“绝句”,生读)读写“诀”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你们会背吗?(两名学生背诵古诗)老师:好的背诵!让我们一起背诵吧!老师:每个人都很棒!昨天,我们还总结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谁能说呢?a生:知诗人。

学生乙:解决诗歌问题。

c生:明诗意。

丁生:理解诗歌。

【解读诗题,了解作者】老师:把你介绍给杜甫的那个孩子是谁?生:杜甫是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盛:杜甫是李白的好朋友,来自湖北。

生:......老师:你知道的太多了!现在请跟随老师去见杜甫!(老师出示有关杜甫的资料)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应该是......生:解诗题。

老师:是的。

谁来解释这首诗标题的意义。

(茫然地)是的,我们无法解释这首诗的标题。

因为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古诗有两种主要体裁:绝句和律诗。

在古代,一首诗的四句被称为绝句,八句被称为普通诗。

(老师在黑板上写“绝句”和“普通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判断它们是绝句还是正规诗。

(老师的课件展示了“望庐山瀑布”和“古草送别”)师:(师课件出示整首古诗古诗内容)这首诗里面藏着许多生字,哪位小朋友能够请出她们的拼音朋友?(一生带读,师出示拼音)师:读得真好!谁能来给这些生字宝宝交交朋友?苍鹭,白鹭。

b生:岭,山岭。

C:包括,包括。

d生:泊,停泊。

鄂生:波湖(Bó)师:你的词汇积累得真多,但应是湖泊(pō)老师:每个人都擅长和新单词baby交朋友。

然后,请低声朗读古诗,并为古诗画出节奏。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1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奇妙河山的宠爱。

3、领悟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情愿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美丽,风趣。

二、活动预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2、启发幼儿叙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叙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殊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意了小伴侣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宏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爱好日益深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把握“行”1个多音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教学记录
古诗,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标准》还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更好地认识、吸收和传承丰厚博大的祖国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的教学,更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绝句·迟日江山丽》一诗时,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运用字理,析解诗题
教学伊始,我是这样帮学生析解诗题的:
1.幻灯片演示“绝”字的演变过程:“—甲骨—金文—小篆—楷书”帮学生理解“绝”的本义为“截断丝”,引申指“截断、断开、不连接”;
2.启发学生将“绝”与“句”的意思联系起来,并借助字典,了解“绝句,就是古代格律诗的一种,仅有四句,相当于截取律诗的一半,又叫截句、断句。

3.简单了解绝句有五绝、七绝之分。

每句诗有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每句诗有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

并结合本课所涉及到的古诗,让学生当场作出判断:《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五言绝句,《春游湖》是七言绝句。

之后再联类引出杜甫的另外两首绝句,先帮学生从句数上判断这两首诗都是“绝句”,再针对每句的字数分别判断《绝句·江碧鸟逾白》为五言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七言绝句,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首以《绝句》为题的古诗,通过观察、了解“绝”的演变过程,不仅能感受到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生发出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而且知道了“绝”的意思,知道了“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分为五言和七言,这无疑为绝句类古诗的再学习结结实实铺了一块砖!
二、联类诗句,丰富积累
《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我建议学生依据插图和诗句呈现的信息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于是,由桃花、小燕子等图片景物联类引出了《春游湖》《惠崇春江晚景》《大林寺桃花》;由作者杜甫写的绝句联类引出了他另外两首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江碧鸟逾白》;由描写春天的诗引导学生诵出了《咏柳》《春晓》《村居》等。

优秀而又经典的古诗,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良好审美情趣。

而“联类”的意识融于古诗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分类背诵和积累,更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迁移,让古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意境复现,生发想象
(一)为了帮学生更形象的体会《绝句》所描绘的画面的丰富与壮美,我为他们播放班德瑞的《春水》,整个教室浸润在浓浓的春意中。

伴随着清新、纯净而又充满生机的音乐,学生们思绪万千,仿佛就站在美丽如画的浣花溪畔,我这样帮学生复现诗境:师:请你低头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美丽的小蝴蝶
师:稍稍抬起头来往远处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山坡上有一片片树林,嫩绿的叶子在微风吹拂下闪着迷人的光泽,小鸟、小燕子快乐地飞来飞去
师:再往高处看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
师:听,是什么声音隐隐地传来
生:小溪流水的声音,叮咚叮咚、哗啦哗啦;小虫小鸟的鸣叫声,叽叽、喳喳、啾啾;风吹树叶摇摆的声音,沙沙,沙沙
是音乐敲开了他们想象的大门,任美丽如画的风景在他们的脑海中绵延不绝,任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在他们的耳畔迂回流荡。

(二)为了帮学生深刻体会由面及点,动静结合,我这样帮学生理解诗句:
泥融飞燕子
1.师:是谁在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生:小燕子筑巢、捉虫、游戏……师:小燕子用什么筑巢?生: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

师:天气暖和了,泥土应已融化了。

2.你们就是诗人,听着小燕子们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看着它们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你的心情怎样?(快乐、高兴、兴奋)读!师:小燕子不仅为春天带来生气,同时也在享受春光及生活的美好。

再读!
3.你们就是小燕子,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看春景、闻花香,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再读!
沙暖睡鸳鸯
1.嘘——看,谁睡在沙滩上?(生说或读诗句)
2.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
3.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着凉可怎么办?(生: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再读!
至此,通过意境复现可以帮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先从大处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特点,如同作画时先铺陈大背景;再着眼于小小的燕子和鸳鸯,“飞燕子”为动态描绘,“睡
鸳鸯”为静态写照,以它们的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加意细细描绘,从而将诗中的物象有机组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借助优美的乐曲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努力将抽象、凝炼的诗句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时,古诗的“意境”便真的“复现”于学生们的眼前了。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让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极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迁移和积累,从而大大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