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治疗技术与方法及临床应用讲解

合集下载

紫外线光疗及光化学疗法课件

紫外线光疗及光化学疗法课件
样苔藓样糠疹等) • 6. 光敏性皮炎预防 • 7. 斑秃
• 8. 带状疱疹 • 9. 慢性溃疡 • 10. 毛囊炎、疖、痈、丹毒 • 11. 掌跖脓疱病 • 12. 手部接触性皮炎 • 13. 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 14. 冻疮
PUVA治疗适应症
• 1. 银屑病 • 2. 蕈样肉芽肿 • 3. 湿疹、异位牲皮炎 • 4. 副银屑病(慢性苔藓样糠疹、急性痘
疮样苔藓样糠疹等) • 5. 光敏性皮炎预防 • 6. 扁平苔藓 • 7. 皮肤泛发肥大细胞增生症、色素性荨
麻形
• 8. 白癜风 • 9. 斑秃 • 10. 掌跖脓疱病 • 11. 尿毒症致皮肤瘙痒 • 12. 水源性皮肤瘙痒 • 13. 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 14. 环状肉芽肿 • 15. 结节性痒疹 • 16. 毛发红糠疹 • 17. 硬皮病 • 18. 多形红斑 • 19. 淋巴瘤样丘疹病
• 二.人工光源:光强度较稳定,治疗不受气 候影响,常用光源有:
• 1.高压汞灯:大部分为UVB、UVA,小部 分为UVC。
• 2.金属卤素灯:UVA、UVB为主,有很少 UVC。
• 3.荧光灯管:分为发射UVA和发射UVB的 灯管。波长、强度较稳定,技术要求高。
• 三.引起红斑反应:
• 在较大剂量的UV照射后,经一定的时间, 照射区皮肤可以发生红斑、水肿、甚至水疱形 成,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引起红斑反应的光 谱主要是 UVB,以 295 nm 的作用更为明显。 UVA也可以引起皮肤红斑反应,但所需辐照量 较UVB大1000倍以上。
紫外线(UVC),波长为290-180 nm。
• 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短波紫 外线被地表大气层吸收(主要是臭氧层)。
• 波长与光量子能量的关系

紫外线的应用及实例

紫外线的应用及实例

紫外线的应用及实例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波长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从波长长到波长短可分为UVA、UVB和UVC三个波段。

紫外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从医学、卫生、科技、环保和日常生活等角度,详细介绍紫外线的应用及实例。

医学方面,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杀菌和消毒等领域。

由于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和感染性疾病。

比如,对于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病,医生常常会采用紫外线照射疗法,通过短波紫外线照射患者的皮肤,可以改善症状和治愈疾病。

在手术室和医疗设备消毒中,紫外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手术室和感染病房里,医生经常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和物体进行消毒。

卫生方面,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和水处理领域。

对于一些有害气体和异味,如甲醛和苯等,紫外线的辐射能够对其进行分解和去除,从而净化室内空气。

紫外线还可以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和净化。

例如,在水处理厂,紫外线灯可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科技方面,紫外线在光电子、显示技术和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光电子领域,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纤通信器件和光学传感器等设备中。

在显示技术方面,紫外线被用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造过程中,通过紫外线光刻技术,可以将有机材料制作成和显示器相对应的像素点。

此外,紫外线还被应用于通信领域中的光纤通信系统,使其传输速率更高、容量更大。

环保方面,紫外线在大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紫外线被用于监测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因为臭氧是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处理方面,紫外线可以用来降解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水中的微生物,从而净化水质。

而在废气处理方面,紫外线被用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日常生活中,紫外线的应用也比较常见。

比如,紫外线被用于增白洗涤剂的制造,在洗涤剂中加入一些荧光染料,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使白色衣物看起来更白。

紫外线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紫外线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紫外线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采用紫外线治疗患者的方法。

紫外线指是在紫光外,波长范围为400nm~100nm的不可见光。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疖、痈、蜂窝织炎、丹毒、乳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皮下淤血、急性关节炎、急性神经痛、肺炎、体腔急性感染、溃疡等。

光敏治疗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

(2)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急性湿疹、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血卟啉病、色素沉着性干皮症、皮肤癌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光过敏症。

3、设备与用具紫外线治疗仪,洞巾,石英导子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1)生物剂量测定:患者初次照射前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或用20人的平均值)。

1)测定部位一般选下腹中线旁侧、上臂内侧,以下腹部测定为多。

2)患者取合适体位,将测定器固定于所测部位,其余部位遮盖好。

测定时,常用的灯距为50cm。

3)待紫外线灯发光稳定后,将光源垂直对准测定器,酌情可按每隔5秒、10秒或1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

4)照射后6-12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如在照射后24小时观察,则以尚存最弱红斑的前一孔(此孔红斑已消失)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5)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6)测定生物剂量时局部皮肤避免刺激,以免影响生物剂量的准确性。

7)以同等条件测得20名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成年人的生物剂量,求出平均值,即为该灯的平均生物剂量。

每隔3~6个月重复测定1次,更换灯管时亦须重测。

(2)局部照射操作方法: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光源垂直于照射中心,非照射区用治疗巾遮盖。

2)照射创面﹑溃疡或有脓液﹑痂皮的部位时,应先洗清创面。

照射面积应包括病灶周围正常组织1~2cm。

对某些需要用大剂量照射的边缘不整的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可用凡士林保护。

紫外线疗法(标准版)

紫外线疗法(标准版)

紫外线疗法【适应症】紫外线有抗炎、镇痛、抗佝偻病、脱敏、促进组织再生和促进皮下淤血吸收的作用。

用于治疗疖、痈、淋巴结炎、肺炎、带状疱疹、中耳炎、关节炎、神经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佝偻病、骨质软化症、白癜风、银屑病等。

【禁忌症】红斑狼疮、急性多发性湿疹、血卟啉病或日光性皮炎、皮肤癌变、着色性干皮病等。

【操作】(一)高压汞灯灯管点燃10分钟且发光稳定后,开始照射,低压汞灯灯管点燃后,可立即照射。

(二)照射前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光敏剂,如碘剂、奎宁及磺胺药。

向患者说明照射后皮肤应出现的反应。

(三)照射部位皮肤应清洁,膏药、油脂等应清除,伤口先换药。

(四)操作者和患者均带防护眼镜。

(五)患者初次照射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亦可用平均生物剂量。

(六)生物剂量(MED)测定法:长方形金属片或X线胶片,中间挖6或8个长方形孔,每孔为1.5cm×0.5cm,孔距0.5cm,上置一可遮盖或暴露各孔的活动板,测定时将其放在一定的部位上,用布巾遮盖四周。

测定部位多选下腹正中线旁或上臂内侧。

测定时灯距高压汞灯常为25~50cm,低压汞灯照射多采用直接接触照射。

将稳定后之光源垂直于测定部位,按一定时间(一般为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

此时各孔接受的照射时间逐渐递增。

照射后8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如照射后各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适当增或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测定生物剂量局部避免做热敷。

(七)以同等条件测得20名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成年人的生物剂量,求出平均值,即为该灯的平均生物剂量。

每3~6个月重复测定一次,更换灯管时应重新测试。

(八)非照射区用孔巾或白布盖好,以后每次照射都要与上次照射之边缘对齐。

(九)按医嘱要求准确计算照射剂量。

由于身体各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同一剂量所需的照射时间不同,如所用灯的平均生物剂量为4秒,患部皮肤的敏感系数为2,医嘱上定为中红斑(5MED)照射,首次照射时间为4×2×5=40秒,以后视皮肤反应每次递增上次量的10%~30%。

紫外线治疗

紫外线治疗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 • • • • •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佝偻作用 促进组织再生 杀菌作用 脱敏作用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3.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区血 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血 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渗出物吸收加 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功能增强,免疫 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线照射对浅表组织内 的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这些对控制炎症感 染、加快炎症恢复均有重要作用。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时,要求在前次照射的红斑消退 后,再开始下次照射。 – 红斑量照射后,由于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对紫外线敏感性降低,重复照射剂量要相应 增加,一般要增加30-50%。同一部位照射一 般不超过3-5次。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面积,I、II级红斑量照射,一般 成人每次不超过800cm2,III级红斑量不超过 250cm2 ,IV级红斑量不超过30cm2。 – 局部照射要考虑到机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 敏感性的差异。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背部 颈部 臀部 大腿内侧 大腿外侧 1 1.2 1.8 1.5 2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头皮 4 6 8 12 1.2 2.5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5.2.1 常规照射
暴露照射部位, 除去皮肤上附着物, 非照射部位用白步盖好,照射野要 固定。
紫外线疗法
卫生部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宋小燕
紫外线疗法
• • • • 紫外线生物物理学特征 紫外线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
• 紫外线照射方法
• 紫外线临床应用 • 禁忌症

紫外线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演示精品PPT课件

紫外线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演示精品PPT课件
➢ 根据每个病人的反应适当调整以后的治疗方案。
◆UVB的疗效
如果正确使用,UVB通常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数 病人能清除皮损和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一项研究中,90%以上病人的皮损获得完全清 除。
但是,获得最大疗效的关键是病人的依从性: 只有准时参加所有的预约(通常每周至少三次)和 遵循治疗指导,才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欧美多为I、II型皮肤,中国人大多为III、 IV型皮肤,欧美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30.5J/cm2,照射剂量递增的方式有两种:一种 是每次递增10%-20%,二是选择适当的固定 剂量,后者可减少光毒反应的发生。
二、宽波紫外线(UVB) 治疗与银屑病
◆哪些人适合于UVB治疗?
UVB治疗能用于成人和儿童。UVB可用于至少三分 之二有下列指征的患者:
1.薄的斑块(减少鳞屑生成) 2.病情中到重度; 3.对自然日光易起反应。 当外用的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UVB。它可单独 使用,也可与外用治疗(皮质类固醇,蒽林,煤焦油) 或系统药物(口服视黄醛类或氨甲喋呤)联合使用。
➢ 任何其它残留于皮肤上的外用物品都可能会阻挡 部分或全部的UVB光线,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焦 油、水杨酸和厚的湿化剂更是如此。
注 意 事 项
1.用布、纸或运动护垫保护男性生殖(腹股沟) 区域:
如果生殖区域受累,允器区银屑病。女性生 殖器则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哈 丽 姗主任医师
一、紫外线的由来
据悉,早在远古时化,中东人就发现日照中的紫 外线可以治疗相当一部分的皮肤病。日光的组成比较 复杂,主要包括UVA、UVB、UVC等成分,UVB主要引起 皮肤晒伤,而UVA主要引起皮肤晒黑,UVC被云层遮盖 极少到达地面,因而对皮肤的影响较小。
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科学家们研制了多 种紫外线治疗仪器,需要服用光敏剂后再照射, 即光化学疗法(PUVA),但该疗法有不少副作 用:患者需要避光,而且皮肤反应也比较剧烈。

紫外线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紫外线治疗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它通过使用紫外线辐射,继而影响人体内部的细胞和组织,从而治疗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紫外线治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探讨此技术背后的过程,以及它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紫外线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

其中,紫外线辐射可以分为三类:UVA (315-400 nm),UVB (280-315 nm) 和 UVC (100-280 nm)。

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在治疗中会有不同的效果,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辐射的方式,来直接或者间接地管理相关的病症。

在治疗中,UVB紫外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疱疹和牛皮癣等疾病。

该技术的目的是使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辐射,来改善病症。

具体而言,UVB紫外线刺激皮肤上的细胞,使它们产生新的血管和血液流动。

同时,这种辐射还可以降低炎症、增加免疫力,并刺激组织再生。

除此之外,UVA紫外线通常被用于治疗白癜风、原发性露珠状封闭性角质松解症、底泵松解性痤疮等症状。

UVA的治疗方式与UVB有所不同,UVA需要结合某些药物或者化学剂,并且更加复杂。

它通过将药物或者化学制剂注入病人的体内,并使用UVA紫外线刺激它们的效果。

该技术可以改善许多问题,例如黑素瘤、过敏性皮肤炎和药物疹等病症。

最后一类,UVC紫外线很少用于医疗目的,因为它的波长太短,很容易被大气层吸收。

在实验室中,人们可以使用UVC紫外线来消毒空气、水和其他实验室设备。

除了上述治疗方式之外,紫外线治疗技术还涉及到许多本质上不同的应用。

例如,光照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季节性抑郁和失眠,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光照仪使这种治疗方式更加有效。

光照疗法依赖于阳光的好处,提高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对光线的适应性,使身体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状态。

然而,紫外线治疗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在治疗中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漏诊和误治风险,因此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认真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紫外线疗法的操作方法

紫外线疗法的操作方法

紫外线疗法的操作方法
紫外线疗法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皮肤病。

下面是该疗法的一般操作方法:
1.评估:进行适当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该疗法是治疗特定疾病的最佳方式。

2.暴露皮肤:当治疗的区域被评估之后,需要将它暴露在紫外线下。

3.设定剂量:医生会为该疗法选择适当的剂量,以确保不会过度曝露患者的皮肤。

4.照射:使用紫外线疗法医疗仪器照射已暴露的皮肤,进行一个完整的诊疗周期。

5.观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皮肤观察,以确保不会出现过度剂量的情况。

6.遵循治疗方案: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和治疗次数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紫外线疗法与紫外线有关,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皮肤。

在使用紫外线疗法之前,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身体评估和血液检查,以确保该治疗方法适合患者。

此外,该疗法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可能的副作用,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技术与方法及临床应用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组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二、紫外线治疗技术与方法
(一)光源
氩气水银石英灯,即汞灯。 2.常用的紫外线灯类型 (1)高压汞灯
A落地式,B台式,C水冷式 。 (2)低压汞灯,①立地式②手提式③体腔式 ④荧光灯⑤“黑光”灯 (3)太阳灯
超强 >10 红斑 (4级)
暗红,皮肤水肿有 较重的刺痛和灼热 感,可有全身反应
暗红,水肿并发生 水泡有重度刺痛和 灼热感,有全身反 应
同上,杀 菌,清除 坏死组织
破坏压抑 作用
1/周
1/周 或停 照
(四)照射方法
1.局部照射 (1)照射部位 ①患部照射:即以紫外线直接照射患区。 ②中心重叠紫外线照射法 ③偏心重叠照射法 ④节段照射法
a.机体敏感性
b.局部敏感性
如腹、胸、腰部的敏感性高, 手足的敏感性低
人体不同部位的敏感性比较
部位
腹、 颈 面 上 上 前 背胸、 部 部 臂 臂 臂 内 外 前 腰 侧 侧 侧
前 臀 大 臂 部 腿 后 内 侧 侧
大 腿 外 侧
小 腿 内 侧
小 手 足 腿 背 背 外 侧
比值
1 1
1.2 1.2 1.5 2.5 2 2.5 1.8 1.5
<1MED 1级红斑量(弱红斑量) 1~2MED 2级红斑量(中红斑量) 3~5MED 3级红斑量(强红斑量) 6~10MED 4级红斑量(超强红斑量) 20 MED以上
治疗剂量的分级(首次量)
亚红斑 <1 无 VD形成, 1/日 提高防御免 疫机能 微红,12H内消退 刺激再生, 1/日 较大面积时可有轻 提高防御免 微灼热感,无脱屑 疫机能
40
356 360 364
313 302 334
365 313
334
工作灯温(oC)
40
40
40
40
照射范围 应用方式
中等

小 接近照射
大 全身照射
大 全身照射
小 局部照射
有距离 全身、 接触式 局部照射
主要用途
一般紫外线 治疗
加压照射体腔 瘘管
杀菌 消炎
配合光敏剂治疗 牛皮癣白癜风
用于全身或光 敏疗法治疗白 癜风
阈红斑 1
弱红斑 2-3 淡红界限明显24H 轻度消炎, 1/隔 (1级) 左右消退,有灼热 止痛,脱敏, 日 感,痒感,偶有微 改善血循 痛,有轻度脱屑
中红 3-5 斑(2 级)
鲜红,界限明显, 可出现皮肤微肿, 有明显的刺痛和灼 热感
消炎,脱 1/隔 敏,止痛, 日 改善血循
强红 6-10 斑(3 级)
(2)生物剂量的测定
①生物剂量测定器 ②测量法 ③平均生物剂量 ④不同灯距的生物剂量换算
不同距离照射的生物剂量换算倍数
距离(cm)
30 40 50 70
倍数
0.6 0.7 1 1.6
80
100
2.0
2.8
(三)紫外线剂量的分级及照射面积
局部照射时,临床上通常分为五级:
0级(亚红斑量)
①首次剂量
A依治疗目的而定 a.对于脏器病变等节段反射治疗,通常用2~
4MED的中红斑量即可。 b.为控制体表、体腔、伤口、窦道等软组织 的炎症、感染,宜用强—超强红斑量。

B依治疗面积而定
局限的小病灶,可用20MED以上,例如疖肿、
痈等;弥散的大范围感染区,宜用10~ 14MED,例如丹毒等。 C手、足感染,可用20~30MED。 D红肿浸润区,20MED以上,周围区4~ 6MED。 E结合全身及局部的敏感性而定。
灯管类型
高压汞灯
水冷式高压汞 灯
冷光低压汞 灯
黑光灯
荧光灯
太阳灯
功率(W)
300 500
420
10
20 40
20 40
100 275
光谱(nm)
230~400
230~400
253.7~400
300~400
280~370
289~400
最强谱线(nm)
365 313 302 265 284
40
同左
253.7 253.5 364 311
日光浴 家用
(二)紫外线剂量的测定
2.生物剂量测定 (1)生物剂量概念

在“四定”(光源、距离、个体、部位)的
条件下,用一定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经过 2-6小时后,照射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能引起 肉眼所见的最弱红斑反应所需要的照射时间, 单位以秒计算。又称最小红斑量(MED)简
称MED(Minimal enythemal dose)。
第一次未出现红斑者加一倍
隐约可见弱红斑者加50-75% 能看见明显红斑者加30-50% 出现强红斑者停照 白瘢风、斑秃等第一次红斑量照射后增加1/2-
2个MED/次,不按百分比增加 伤口有坏死组织时,用超红斑量,待坏死组 织脱落后改用弱红斑量
A领区照射:适于颅内、头颈部及上肢病变。
B乳腺照射:适于盆腔病变。 C胸廓照射:适于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疾患。 D太阳神经丛照射:适于胃、十二指肠、胰
腺等器官的疾患。 E盆腔区照射:适于盆腔疾患。
⑤多孔照射
⑥穴位照射 ⑦分野照射法 ⑧体腔、窦道照射法
(2)照射剂量:
2 4 6 8 12
维持剂量 为维持照射野对紫外线的反应,于首次照射后的各 次治疗中,需适当增加照射剂量 一般主张按下面规律增加: 亚红斑量 增加原剂量的10~100% 弱红斑量 增加原剂量的25% 中红斑量 增加原剂量的50% 强红斑量 增加原剂量的75% 超强红斑量 增加原剂量的100%

A适当加量 以维持红斑反应 a红斑反应轻微,炎症呈现被控制趋势,则每次增加 2MED b红斑反应不明显,但炎症减轻,每次亦增加2MED c红斑不明显,炎症无好转,增加4~6MED d红斑不明显,炎症加重,增加6~10MED e红斑显著,停照2~3天后,重复首次剂量或增加 1~2MED

B感染的伤口、创面、溃疡的剂量变化 a感染严重,创面污秽,肉芽陈腐,坏死组织粘着时, 增加照射剂量 b创面逐渐干净,肉芽逐渐新鲜,脓性分泌物减少 时,减少照射剂量 c创面清洁,肉芽鲜红,脓性分泌物消失,减至弱红 斑量 d创面肉芽水肿,渗出液增多,立即大幅度减量或 停止照射。

◆紫外线加量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