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治疗技术和方法及临床应用讲解共28页文档
紫外线治疗技术

课后思考题
我们应该为该患者制定怎样的治疗方案呢?
位
如:下腹部,腹部两侧,上臂内侧,大腿内侧
等
08:34:52
(二)紫外线剂量的测定法
3 所需物 品
测定器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 由金属(白铁皮)制成,每孔大小
1.5cm×0.5cm,孔间距离0.5cm,一般为6孔。
治疗巾、孔巾、墨镜、软钢尺或皮卷尺、黑布 遮光挡架。
08:34:52
一二三四五六 孔孔孔孔孔孔
黏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皮肤低,照射剂量应 加大,其生物剂量是皮肤的1.5倍计算。
08:34:53
08:34:53
Thank you
邮箱:xxx@xxx,com 电话:xxxxxxxxxxx
二.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 (二)禁忌症 (三)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全身照射: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 免疫力低下、肝硬化或尿毒症全身皮肤瘙痒等
照射剂量相当于1~2MED
分级
0级
Ⅰ级
全身照射 ≤800cm²,促生长
照射剂量为3~5MED Ⅱ级 同Ⅰ级,抗炎、镇痛、脱敏
照射剂量为6~8MED
Ⅲ级
≤250cm²,抗炎、镇痛、促使创 面坏死组织脱落
08:34:52
照射剂量为8MED以 上
Ⅳ级
穴位照射,炎症及感染的创面
(三)剂量分级及照射面积
紫外线疗法(标准版)

紫外线疗法【适应症】紫外线有抗炎、镇痛、抗佝偻病、脱敏、促进组织再生和促进皮下淤血吸收的作用。
用于治疗疖、痈、淋巴结炎、肺炎、带状疱疹、中耳炎、关节炎、神经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佝偻病、骨质软化症、白癜风、银屑病等。
【禁忌症】红斑狼疮、急性多发性湿疹、血卟啉病或日光性皮炎、皮肤癌变、着色性干皮病等。
【操作】(一)高压汞灯灯管点燃10分钟且发光稳定后,开始照射,低压汞灯灯管点燃后,可立即照射。
(二)照射前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光敏剂,如碘剂、奎宁及磺胺药。
向患者说明照射后皮肤应出现的反应。
(三)照射部位皮肤应清洁,膏药、油脂等应清除,伤口先换药。
(四)操作者和患者均带防护眼镜。
(五)患者初次照射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亦可用平均生物剂量。
(六)生物剂量(MED)测定法:长方形金属片或X线胶片,中间挖6或8个长方形孔,每孔为1.5cm×0.5cm,孔距0.5cm,上置一可遮盖或暴露各孔的活动板,测定时将其放在一定的部位上,用布巾遮盖四周。
测定部位多选下腹正中线旁或上臂内侧。
测定时灯距高压汞灯常为25~50cm,低压汞灯照射多采用直接接触照射。
将稳定后之光源垂直于测定部位,按一定时间(一般为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
此时各孔接受的照射时间逐渐递增。
照射后8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如照射后各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适当增或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测定生物剂量局部避免做热敷。
(七)以同等条件测得20名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成年人的生物剂量,求出平均值,即为该灯的平均生物剂量。
每3~6个月重复测定一次,更换灯管时应重新测试。
(八)非照射区用孔巾或白布盖好,以后每次照射都要与上次照射之边缘对齐。
(九)按医嘱要求准确计算照射剂量。
由于身体各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同一剂量所需的照射时间不同,如所用灯的平均生物剂量为4秒,患部皮肤的敏感系数为2,医嘱上定为中红斑(5MED)照射,首次照射时间为4×2×5=40秒,以后视皮肤反应每次递增上次量的10%~30%。
紫外线治疗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 • • • • •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佝偻作用 促进组织再生 杀菌作用 脱敏作用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3.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区血 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盛,血 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渗出物吸收加 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功能增强,免疫 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线照射对浅表组织内 的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这些对控制炎症感 染、加快炎症恢复均有重要作用。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时,要求在前次照射的红斑消退 后,再开始下次照射。 – 红斑量照射后,由于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对紫外线敏感性降低,重复照射剂量要相应 增加,一般要增加30-50%。同一部位照射一 般不超过3-5次。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 红斑量照射面积,I、II级红斑量照射,一般 成人每次不超过800cm2,III级红斑量不超过 250cm2 ,IV级红斑量不超过30cm2。 – 局部照射要考虑到机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 敏感性的差异。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背部 颈部 臀部 大腿内侧 大腿外侧 1 1.2 1.8 1.5 2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头皮 4 6 8 12 1.2 2.5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5.2.1 常规照射
暴露照射部位, 除去皮肤上附着物, 非照射部位用白步盖好,照射野要 固定。
紫外线疗法
卫生部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宋小燕
紫外线疗法
• • • • 紫外线生物物理学特征 紫外线生物学和生理学作用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紫外线治疗技术
• 紫外线照射方法
• 紫外线临床应用 • 禁忌症
紫外线治疗ppt课件

37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较(以腹部为1)
胸腹部、背部
1
颈部
1.2
臀部
1.8
大腿内侧
1.5
大腿外侧
2
38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小腿内侧 小腿外侧 手背部 足背部 面部 头皮
4 6
8 12
1.2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9
五、紫外线照射方法
5.2.1 常规照射
24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佝偻作用 促进组织再生 杀菌作用 脱敏作用
25
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3.1 消炎作用
紫外线红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红斑 区血液循环加速,温度升高,新陈代谢旺 盛,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对炎性渗出 物吸收加快,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功能 增强,免疫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线照射 对浅表组织内的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这 些对控制炎症感染、加快炎症恢复均有重 要作用。
粘膜对紫外线的习惯性:粘膜重复接 受紫外线照射,不像皮肤容易形成习 惯性。粘膜红斑照射量一般按照每次 增加10-20%比较适宜。
粘膜红斑特点:粘膜红斑出现的较快, 消退的也快。粘膜照射一般采用每日 20
2.1 红斑反应
2.1.6 红斑形成机理
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几种学 说:
组胺说:紫外线作用下引起蛋白分解, 形成组胺或类组胺物质,引起毛细血 管扩张、充血、皮肤粘膜发红。
2.1.5 粘膜红斑反应特点
粘膜组织结构特点:血管丰富,血液、 淋巴循环旺盛,含水量高,除个别部 位外,均无角化层。粘膜对紫外线透 过能力高于皮肤。
粘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意见不尽一 致。一般认为粘膜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低于皮肤,约低2倍。
紫外线疗法ppt

紫外线疗法
• 与波长的关系
近年的研究认为: 254nm的红斑反应最强,280nm的反应略差,随 波长的增加,红斑效应逐渐减弱,至330nm降至 最低水平。 不同波长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消退时间亦不同。 短波红斑出现的快,消失较快。 中长波出现缓慢,消退缓慢。
其他:生物剂量测定器、保护眼镜、治疗巾、孔巾、米尺、 秒表、95%乙醇或乙醚等。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
• 生物剂量测定
(1)接通紫外线灯电源,拨启动开关,高压汞灯需5~10min 后方能工作稳定,低压汞灯需3min后稳定
(2)在被测者的下腹两侧、大腿内侧、上臂内侧选正常皮肤 区作被测定区。
紫外线波段:根据紫外线的生物学特 点,将以用紫外线分为三段: 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 中波紫外线(UVB)250-320nm 短波紫外线(UVC)180-250nm 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散射、吸 收和穿透。
2、汽车驾驶员一般应具备哪些知识? 汽车驾驶员应对确保安全和对各种事物规律性的必要认识和理解。应具备“五
体腔照射适用于口、咽、鼻、外 耳道、阴道、直肠、窦道等腔道 急性感染、溃疡
全身照射适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 骨质疏松症、过敏症、疖病、免疫 功能低下、玫瑰糠疹、银屑病等
适 应 症
紫外线疗法
• 禁忌症
恶性肿瘤、心肺肝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活动 性结核、急性湿疹、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血 卟啉病、色素沉着性干皮症、皮肤癌变、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光过敏症、应用光过敏药物(光敏 治疗时除外)、放疗、化疗后一年内。
(3)患者平卧,暴露被测定区。操作者将生物剂量测定器覆 盖其上,固定好,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均予盖严。
紫外线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演示精品PPT课件

◆UVB的疗效
如果正确使用,UVB通常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数 病人能清除皮损和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一项研究中,90%以上病人的皮损获得完全清 除。
但是,获得最大疗效的关键是病人的依从性: 只有准时参加所有的预约(通常每周至少三次)和 遵循治疗指导,才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欧美多为I、II型皮肤,中国人大多为III、 IV型皮肤,欧美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30.5J/cm2,照射剂量递增的方式有两种:一种 是每次递增10%-20%,二是选择适当的固定 剂量,后者可减少光毒反应的发生。
二、宽波紫外线(UVB) 治疗与银屑病
◆哪些人适合于UVB治疗?
UVB治疗能用于成人和儿童。UVB可用于至少三分 之二有下列指征的患者:
1.薄的斑块(减少鳞屑生成) 2.病情中到重度; 3.对自然日光易起反应。 当外用的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UVB。它可单独 使用,也可与外用治疗(皮质类固醇,蒽林,煤焦油) 或系统药物(口服视黄醛类或氨甲喋呤)联合使用。
➢ 任何其它残留于皮肤上的外用物品都可能会阻挡 部分或全部的UVB光线,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焦 油、水杨酸和厚的湿化剂更是如此。
注 意 事 项
1.用布、纸或运动护垫保护男性生殖(腹股沟) 区域:
如果生殖区域受累,允器区银屑病。女性生 殖器则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哈 丽 姗主任医师
一、紫外线的由来
据悉,早在远古时化,中东人就发现日照中的紫 外线可以治疗相当一部分的皮肤病。日光的组成比较 复杂,主要包括UVA、UVB、UVC等成分,UVB主要引起 皮肤晒伤,而UVA主要引起皮肤晒黑,UVC被云层遮盖 极少到达地面,因而对皮肤的影响较小。
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科学家们研制了多 种紫外线治疗仪器,需要服用光敏剂后再照射, 即光化学疗法(PUVA),但该疗法有不少副作 用:患者需要避光,而且皮肤反应也比较剧烈。
紫外线疗法PPT课件

17
紫外线疗法
• 紫外线照射后的剂量按受照射区皮肤的红斑反应进行分级, 通常采用五级法: 0级红斑(亚红斑量):1个MED以下,皮肤无红斑反应。 Ⅰ级红斑(弱红斑量):1~3个MED,皮肤有微弱的红斑 反应,界限可辨,约24h后消退。 Ⅱ级红斑(红斑量):4~7个MED,皮肤有鲜红色红斑, 稍肿,轻度灼痛,2~3d后消退,伴轻度色素沉着。 Ⅲ级红斑(强红斑量):8~12个MED,皮肤有暗红色红 斑、水肿、灼痛,4~5d后消退,伴色素沉着。 Ⅳ级红斑(超红斑量):10个MED以上,皮肤有暗红色 红斑、水肿、出现水疱、剧烈灼痛,5~7d后消退,伴明显 色素沉着。
18
紫外线疗法
• 局部照射法
(1)接通紫外线灯电源,启动,高压汞灯 5~10min后稳定,低压汞灯3min后稳定。
(2)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用治 疗巾或洞巾界定照射野范围,使之边界整齐,非 照射部位用布巾盖严。
(3)照射伤口创面时,应先将伤口的坏死组 织、脓性分泌物清除处理。照射范围应包括伤口 周围1~2cm正常组织。
5
2、汽车驾驶员一般应具备哪些知识? 汽车驾驶员应对确保安全和对各种事物规律性的必要认识和理解。应具备“五
知”、撞击力、速度、空间等几个方面概念。 (1)“五知”:指知“人、车、路、天、货”; (2)撞击力:汽车在运动中动能,可根据物理学动能定律公式求得。要明确车速愈
快,动能愈大,所以道路上任何人、车、物是经不起撞击的; (3)速度: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不是一刹就停的。所以驾驶车辆人员必
皮肤科的紫外线治疗

UV和PUVA引起的生物效应(1)
1. 形成VitD3 : UVB--皮肤的7-脱氧胆固醇
UV和PUVA引起的生物效应(2)
2.增加皮肤色素沉着: 300 - 400 nm 的UV促使皮肤色素加深的作 用最明显。 在UV和 PUVA的作用下,黑素细胞体积增 大、树突延长、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强,黑素细 胞合成黑素的活动加强,合成的黑素增多,黑 素在表皮的分布由集合状态变为分散状态,表 皮各层含有的黑素相应增多。
29紫外线疗法临床应用puva日光反应型皮肤型的分型型别敏感性晒斑反应晒黑反应非暴露区皮肤色泽极敏感极易发生重度从不发生很敏感很易发生中度很少发生很淡较敏感有时发生轻度有时发生浅棕轻度敏感较少发生很轻经常发生棕色浅棕较不敏感罕有发生极易发生深棕不敏感从不发生黑色紫外线疗法临床应用puva治疗剂量1
皮肤病的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临床应用——NB-UVB MED测定方法 用多孔测定器在腹部或背部或上臂屈侧进行。
在固定的距离下,按阶梯递增的剂量照射各孔。
最好于12小时后观察结果,但一般不易做到,常 于24小时后观察结果,由于此时红斑已开始消退 ,可将可见红斑孔的前一孔照射时间或辐照量作 为MED。
紫外线疗法临床应用——NB-UVB治疗剂量 首次一般采用亚红斑量 ( 1/2 -1 MED, 平均 3/4 MED)
主要介绍内容
紫外线的概念和分类 紫外线对皮肤的生物效应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什么是紫外线(ultraviolet/UV) ?
UV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 射的总称,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
紫外线分类<波长>
长波紫外线(UVA):315-400nm 98% 中波紫外线(UVB): 280-315n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