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重庆谈判

合集下载

初中重庆谈判教案

初中重庆谈判教案

初中重庆谈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认识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 重庆谈判的过程和结果。

2. 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学生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形势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内的政治局势。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关于重庆谈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重庆谈判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重庆谈判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关于重庆谈判的小论文。

2. 学生通过访问长辈或查阅资料,了解重庆谈判对家庭或家乡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明白团结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岳麓初中历史八上《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word教案 (2)

岳麓初中历史八上《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word教案 (2)

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备课资料【自主梳理】:一、重庆谈判1.背景:①____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以____为首的国民党坚持____统治,在___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②蒋介石采取了______、_____的策略,三次电邀____到重庆谈判。

③:为争取_____、_____,______不顾个人安危,在_______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

2.过程及结果:1945年10月,国共两党签署了《________》。

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的基本方针和召开________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合法地位。

3.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

《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___的被动地位。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及标志:____年____月,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围攻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重点进攻的时间和地区:1947年2月,国民党重点进攻______和______。

3.粉碎重点进攻:____年3月,国民党____部向延安猛扑。

为_____,党中央和_______主动撤出延安。

西北解放军在_____的指挥下,采用“________”,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解放军在_____、_____的指挥下发动____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战略反攻开始的时间及标志:____年夏,_______、_______率领________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_________的序幕。

2.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________等指挥_________挺进豫西,_____、____指挥的________解放军也豫皖苏地区。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________,威胁_____、_____。

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________形势。

八年级上册《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学设计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据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蒋介石镇压国内民主运动的情况、全面内战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展示、结合阅读地图、教科书文字描述,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亲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

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基本史实。

本课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阅读自学、启发式答问、讨论式互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战后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意愿和利益的。

通过对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飞抵重庆谈判的讲述,培养学生机智勇敢,为了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通过对战争初期力量对比及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分析,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4、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片段。

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在这14年的时间,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凌辱和磨难,日军铁蹄所到之处,战火纷飞,尸横遍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有多少人在战争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人们在心中强烈的呼唤着和平。

抗战胜利了,然而人们强烈渴望的和平并没有随之降临到这片饱经战乱的国土上,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内战的烽火已经点燃。

(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19课 重庆谈判教案

第19课 重庆谈判教案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教学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
个案设计
教学流程
引入:
通过学生讲“鸿门宴”历史典故,引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较量中,蒋介石也设了一场“鸿门宴”,那么他邀请的是谁,他这么做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解开这个谜题。
导入新课:
一、重庆谈判
1、背景:蒋介石 “假和平、真备战”策略
师:简析国共两党兵力、装备、士气对比
2、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陕北
彭德怀 蘑菇战术
生:找一找 国民党的两个“拳头”
想一想 毛泽东采取怎样的应对
师: 转战陕北
“李德胜”的故事
生:想一想 怎样粉碎敌人的进攻
三、战略反攻
1、标志: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师:分析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
生:讲一讲 经过
2、配合:陈赓兵团和陈粟大军的进攻
师:指导学生观察反攻地图
生:想一想 大别山的战略优势
课堂小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和全国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国民党为确立和维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并最终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仅用一年的时间,便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开始了向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战略反攻作战。
弘毅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教案
主备:审核:备课日期:11月28日
课题: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和对中共的热爱之情。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内战的爆发》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 5.2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内战的爆发单元五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了解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等知识点;掌握抗战 胜利后国内 形式及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意义。

增强学生维护民主和平的自觉性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重庆谈判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内战 的乌云重新笼罩在中 国大地,厌倦了长期战乱的 民众急切盼望着和平。

在各方的斡旋下,国 共两 党终于坐到一起开始谈判。

谈判的结果怎样?内战 可以避免吗?学生活动 预习课本,思 考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接受 授课前,对本课 知识的学习有一 个轮廓,方便教 学的进行。

引导学生观察生 动的录像,在此 基础上,层层深 入,探究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背 景、基础、内容、 合作方式等问 题。

培养学生的 探究能力。

讲授新课(一)重庆谈判 背景:1.抗战胜利后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

2.蒋介石为了准备内战,假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 谈国内和平问题。

3.中共和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 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毛泽东亲赴重庆,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把内战责 任 强加于共产党的阴谋,这有些出乎蒋介石的意 料。

人民群众则大受鼓舞,有人写信给报社说: “毛 先 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 诚意和决心。

” 著名诗人柳亚子赋诗赞颂毛泽东的 1 / 10这 一行动是“弥天大勇” 。

【善思】为什么说毛泽东 亲赴重庆参加谈判, 粉 碎了国民党妄图把 内战责任强加于共产 党的阴 谋? 毛泽东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表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诚意,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 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

经过谈判,国共两党于 10 月 10 日签订了《政 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学案 中华书局版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18课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学习目标识记: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阅读课文做下题1、重庆谈判(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2)目的:国民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产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签订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战陕北:(1) __年 ___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发动疯狂进攻,______爆发。

(2)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___、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要进攻,使中共中央转危为安。

3、挺进大别山(1)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________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

(2)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___和湖北重镇__________。

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

合作探究课本96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A.民主、自由 B.和平、民主 C.团结、进步D.自由、和平2.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 重庆谈判内战爆发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 重庆谈判内战爆发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

控制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 小城镇、乡村、
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面对国
民党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 什么作战方针?结果如何?
❖ 作战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歼灭敌人 运动战
❖ 结果:
8个月,歼敌71万, 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制定 了怎样的计划? 共产党又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 何?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军 事上),也为了欺骗人民(政治上)。
2、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险去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 在延安机场合影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 ( 1945年 8月 )
《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又称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5年——1949年
❖ 第18课

重庆谈判与内战的爆发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
❖ 全国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
❖ 国民党:
决定独裁和内战
❖ 美帝国主义: 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什么?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 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抗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
中国
日本
(中日民族矛盾)
国民党
共产党
(国内阶级矛盾)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
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 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 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 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 什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师生共用教学案【课题】: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学习目标】: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自主梳理】: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一、重庆谈判★1.背景:______________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以_____________为首的国民党坚持__________统治,在__________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2.目的:蒋介石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三次电邀____________到重庆谈判。

★3.飞抵重庆:为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顾个人安危,在____________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

★4.谈判结果:1945年10月,国共两党签署了《______________》。

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和召开_______________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

★5.作用: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爆发:________年____月,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围攻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撤离延安:________年3月,国民党___________部向延安猛扑。

为_____________,党中央和______________主动撤出延安。

★3.粉碎重点进攻:西北解放军在___________的指挥下,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解放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挥下发动___________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重庆谈判
一、重庆谈判
 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8页重庆谈判”一目的内容。

 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怎样?
 答: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问:美国对华政策是什幺?
 答:扶蒋反共。

 问:美国的扶蒋和蒋介石的发动内战准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国在蒋介石的要求下,派飞机、军舰把国民党军队五十多万人运到华北、华东和东北内战前线,准备进攻解放区。

国民党还收编五十多万伪军,作为抢夺胜利果实的先遣军”,蒋介石任命一些汉奸头子为总司令”总指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