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血液灌流

合集下载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

血液灌流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血液灌注技术是指将保存在血库中的血液输入到病人体内,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血液灌注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下面是血液灌注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的详细解析。

一、技术规范1.血液准备规范血液在灌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包括:血液抽取、处理、分别等。

抽取血液:通常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的方式抽取静脉血液,确保采集过程无菌无污染。

处理血液:血液保存前需要加入特定的保存液,以保持血液中细胞的正常功能。

同时也需要对血液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血液无菌。

分别血液:按照血型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分别,确保血液被灌注到相应血型的患者体内。

2.血液保存规范血液保存过程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受影响。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温度控制:血液保存温度通常为4℃,以保持血液的稳定和预防细菌滋生。

湿度控制:血液保存时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血液过度干燥。

光照控制:血液保存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血液的质量。

3.血液传输规范血液传输过程需要注意血液的稳定性和无菌性,以确保输液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输液方法:通常采用输液管道进行血液传输,确保输液过程无菌无污染。

速度控制:血液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血液稳定输入。

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患者准备:查阅患者相关检查报告,了解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血液灌注。

(2)设备准备:确保输液器、输液管道和其他相关设备的完好无损。

(3)血液准备:按照规范进行血液抽取、处理和分别,确保血液的质量合格。

2.血液灌注操作(1)治疗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检和化验,包括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等。

(2)血液传输: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和输液速度进行血液输液。

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输液速度的调整。

(3)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血液灌流的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灌流的标准操作规程

卫生部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全国培训中华医学会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灌流的标准操作规程概述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与体内待清除的内外源性毒物、药物、代谢产物间的吸附结合过程,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或手段。

待清除物质未结合吸附剂结合后吸附剂概述特别用于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近年随着灌流技术的发展,该技术有望在重症感染、严重肝衰竭,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临床严重疾病的抢救与治疗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高β2微球蛋白血症。

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症。

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它疾病,如海洛因成瘾、高脂血症、甲状腺危象等。

适应证禁忌证禁忌证:对体外血路或灌流器等材料过敏者。

血管通路的建立短时血液灌流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为宜;长期维持性血液灌流治疗:永久性血管能路为宜;操作方法与程序(1)灌流器的准备:一次性应用、已消毒、用前查包装完整、有效期。

(2)血管通路的建立:详见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章节。

可中心静脉置管或静-静直接穿刺法。

(3)体外循环的动力:血液灌流机、单纯血泵、常规血透机或CRRT 设备,驱动并调控体外循环。

如需急诊抢救而医院无专用设备、且患者血压稳定时,可以采用动脉-静脉穿刺方法建立体外循环通路。

血液灌流前的设备与血管通路准备灌流器的准备:一次性应用、已消毒、用前查包装完整、有效期。

操作方法与程序血液灌流的操作程序与步骤灌流器与血路的预充;体外循环体系的建立;抗凝处理与方法;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治疗的时间与次数;结束治疗与回血;操作方法与程序①开始治疗前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下、静脉端向上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②动脉端血路与生理盐水相连接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灌流器与血路的预充预冲时动脉端向下接血后动脉端向下预冲洗时治疗开始时启动血泵,速度200-300ml/min,预充液类型及量参照产品说明书为宜。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综述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综述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综述血液灌流是指经患者血液引出并净化的过程,最初只是用于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目前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应用。

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创新,发现血液灌流在治疗其他一些病症的方面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如今此技术被逐渐用于治疗尿毒症、危重症、红斑狼疮、重型肝炎等患者的紧急救治中。

标签:血液灌流;中毒;清除毒素;血液吸附血液灌流(Hemo Perfusion,HP)是指血液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或固定特异性配体的吸附剂装置,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物质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血液吸附。

血液吸附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产生,血液灌流装置由灌流罐、吸附剂、微囊膜组成。

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白蛋白火棉胶包裹活性炭、丙烯酸水凝胶包裹活性炭和醋酸纤维包裹活性炭等。

1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血液净化的另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衰竭患者。

在治疗药物中毒方面,HP的清除效果要比HD好,最常见的应该是神经安定药物和镇静药物的中毒,治疗应首先考虑HP。

对于清除脂溶性较高、分子质量较大、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毒物,也应首选HP。

中性树脂和微囊活性炭能够较强的吸附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中毒,张公伟等[1]曾应用HP治疗49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结果表明HP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具有死亡率低、意识恢复早、阿托品用量少等优点。

百草枯具有极强的毒性,且无特效解毒药品,因此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有报道称可高达90%。

姚东云等[2]应用HP联合HD的方法抢救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取得显著效果,治愈率达67.5%,为治疗百草枯中毒提供新的途径,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百草枯中毒死亡率高的医学难题。

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基础马上应用HP+HD效果最佳,然而对于出现休克、呼吸抑制以及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不明显。

毒鼠强毒性大,中毒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内科常规的洗胃、输液等疗法效果不佳,HP配合内科治疗可取的明显疗效。

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目的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对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血液灌流技术在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都取得良好效果。

结论血液灌流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患者总的治疗时间。

与血液透析相结合对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液灌流技术;应用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法来清除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性物质,最后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达到血液净化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目前主要用于:(1)抢救药物过量及毒物中毒;(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3)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4)脓毒血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和树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4月~2009年12月选择15例患者开始正式实验。

2010年1~2010年12月笔者继续选择30例患者进行观察实验。

2011年1月~2011年4月再继续选择15例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1~78岁。

1.2方法1.2.1物品准备HA230血液灌流器,透析机及透析用水,透析管路,双腔静脉导管针1套,或16号穿刺针2根,20 ml,50 ml注射器各一副,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5%葡萄糖500 ml,生理盐水,手套一副,废液桶一个,皮肤消毒液等。

1.2.2灌流器的预冲采用5%葡萄糖500 ml,低浓度肝素生理盐水(每500 ml 生理鹽水加入肝素10~15 mg),先后预冲灌流器,泵流速为100 ml/min。

预冲过程中可以轻拍灌流器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气体。

最后使用一瓶无肝素生理盐水500 ml冲入体循环系统中,待瓶内的生理盐水还剩200 ml时,即可固定血路管准备上机。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的原理及临床应用血液灌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心血管外科和器官移植手术。

本文将介绍血液灌流的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血液灌流的原理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机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均匀地灌注和氧合的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体外灌流技术:血液灌流需要借助体外灌流机,通过连接患者的静脉和动脉导管,使血液流出体外再重新回到患者体内。

体外灌流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营养物质。

2. 血液循环的维持:体外灌流机通过泵浦系统提供稳定的血液流量,保持全身血流灌注,确保氧和养分的供应。

同时,通过控制机器所提供的灌注液温度,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体温。

3. 人工肺氧合:体外灌流机中配备了人工肺,用于代替患者的肺脏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在经过人工肺时,通过人工膜的作用,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4. 抗凝血措施:为了防止血液在体外灌流过程中出现凝固现象,需要添加抗凝剂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它们可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二、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1. 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血液灌流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体外灌流技术,医生可以暂时停止患者的心跳,将心脏和主动脉与体外灌流机连接,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替换等复杂操作。

血液灌流保证了器官细胞的氧合和营养供应,同时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操作环境。

2. 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手术常需要使用血液灌流技术。

在器官获取过程中,血液灌流可以维持捐赠者肾脏的血液灌注,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

在移植手术中,血液灌流保证了移植肾脏的正常功能。

3. 肝脏手术:肝脏手术中也广泛应用血液灌流技术。

血液灌流可以维持肝脏的灌注,预防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同时,血液灌流还可以通过调节肝脏的血流,减少肝硬化等疾病的发展。

4. 肺脏移植:血液灌流在肺脏移植手术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灌流 PPT课件

血液灌流 PPT课件
无绝对禁忌症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血 功能障碍着禁用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9
2019/9/13
10
五、操作流程
1、灌流前的准备 2、灌流 3、灌流后处理
11
1、灌流前的准备
1、灌流器的准备 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 3、体外循环的动力模式
12
2、灌流
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 色端管)或动脉穿刺针,开动血泵,血流量调 到50-100 ml/min,排尽预冲液,待血流接近静 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的 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1.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 脓毒症 3. 尿毒症心包炎 4. 免疫性疾病 5. 人工肝
15
七、血液灌流的副作用
1、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于灌流开始 后两小时内,与器材的血液相容性有关。此外, 还可能引起一过性白细胞减少。
2、严重凝血。主要见于治疗肝性脑病时,可能 与血小板聚集有关。灌流前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 集药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可阻止血小板与炭 粒的粘附。
抗凝,可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病人如有 出血倾向,结束时给予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体外循环血流量的调整 监测 包括系统监测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13
3、灌流后处理
灌流结束时先将血泵减慢至50—100 ml/ min左右,可采用空气回血法将灌流器和管 路中的血驱回病人体内。
14
六、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3
4
二、历史与现状(一)
从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有人投入了这项研究,加 拿大、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挪 威等国都相继报告了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包膜材料也不限局于火棉胶一种,丙烯酸明胶、醋酸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明胶、明胶等材料都曾被人采用。

血液灌流护理ppt医学课件.ppt

血液灌流护理ppt医学课件.ppt
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HA330-Ⅱ灌流器)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HA330灌流器) 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禁忌症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严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其他凝血
❖ 2.吸附颗粒栓塞:治疗开始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 血压下降等,应考虑是否存在吸附颗粒栓塞,一旦出现吸 附颗粒栓塞现象必须停止治疗,给予高压氧或吸氧,同时 对症处理。
❖ 3.出凝血功能紊乱 :活性炭进行灌流吸附治疗时很可能会 吸附较多的凝血因子,治疗中应注意观察与处理。
❖ 4.贫血:通常每次灌流治疗均会导致少量血液丢失。因此 长期进行血液灌流的患者,特别是尿毒症患者,会加重贫 血。
❖ 4.灌流开始后,开启加温器、肝素泵,使用维持量肝素。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慢慢调大血流量至180-250ml/min,持 续120-150分钟后结束。
9
血液灌流进行中
10
血液灌流监测----系统
❖ 1.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动 脉压高常提示灌流器内血流阻力增加,多见于高凝现象, 应追加肝素剂量;静脉端出现低压报警,多见于灌流器 内凝血;静脉端出现高压报警时多见于除泡器内凝血、 滤网堵塞。
8
上机
❖ 1.根据医嘱上机前10-15分钟前静脉推注肝素钠普通肝素 一般首剂量 0.5~1.0mg/kg,追加剂量 10~ 20mg/h 。
❖ 2.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色端管)或 动脉穿刺针,血流量调到100ml/min, 开动血泵,根据医嘱给 首剂肝素 排尽预冲液。
❖ 3.待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 的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血液灌流PPT培训课件

血液灌流PPT培训课件
竭等; ③伴有中度脑功能不全或昏迷的病人。 ④中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急性肾衰; ⑤中毒后虽未出现严重症状,但估计毒物会被继续吸收,后期才出现生
命危险的,如百草枯、甲醇等中毒; ⑥患者原有肝病或肾病,估计有解毒功能障碍者; ⑦药物或毒物的血浓度未达致死量或成分未知,虽经其它措施积极抢救
,病情仍然进行性加重者。
(2)反弹现象(rebounding in plasma levels) (3)治疗时间:一个灌流器最多3—4h的治疗 ;一次治疗一
般不会超过6小时;
HP与HD对某些药物清除率比较
药物
镇静安眠药 巴比妥类 格鲁米特 安眠酮 安定 水合氯醛 眠尔通
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 对乙基氨基酚
三环类抗忧郁 药 洋地黄类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A dsorba
活性炭
150
150c
H em ochol
活性炭
300
H em ochol
活性炭
200
D ia k a rt
石油炭
70
H em opa 260
活性炭
250
B iocom aratib le sy ste m
H em o resin Y T hem o-
a d so rb a
活性炭
XAD- 4 树 脂 球形活性炭
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选择与准备
1. 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3h内行血液净化治疗是最佳时 机,此时血液中药物或毒物浓度达到最高峰。
2. 治疗准备:(1)止痉治疗;(2)抗休克治疗;(3)解毒药物 的补充治疗;(4)抗感染治疗。
影响血液灌流清除毒药物的因素
(1)决定因素在于活性碳结合毒素的有效度;毒素是否在血 浆中与蛋白质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 / Vol. 32 / no. 1, 2009 / pp. 31-
结论
▪ 炎性介质清除主要靠吸附,对流清除仅占很小部分,即使 有吸附作用AN69膜,吸附作用很快饱和
▪ 抑炎因子浓度小幅升高,抑炎/促炎比值升高促进新平衡, 但机制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液灌流在急重症领域的应用
珠海健帆
内容提要
▪ 概述 ▪ 血液灌流在临床的应用 ▪ BS380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柱 ▪ 结语
血液灌流(吸附)概念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 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 吸附剂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 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 疗方法或手段。
PF2000N血浆分离器, F6透析器 吸附器为HA 330
AV600血滤器 置换液流率6 L/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 / Vol. 32 / no. 1, 2009 / pp. 31-38
结果
CPFA刺激THP-1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较HVHF强
coupled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 基线资料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 / Vol. 32 / no. 1, 2009 / pp. 31-38
两组对照治疗方法
CPFA治疗流程图
HVHF治疗流程图
临床报告: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
▪ 每次灌流前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611-613.
HP治疗百草枯中毒的Meta分析
血液吸附在危重症 的应用
HP与SIRS和MODS
▪ 炎性介质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 SIRS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基础
Int Urol Nephrol DOI 10.1007/s11255-011-9936-7
血液灌流显著降低SAP死亡率
P<0.01
腹 30
痛 减
25
轻 时
20
间 15 (
h)
10
5
0
26.4 10.6
血灌组
n=32
对照组
n=29
(%)
100 80 60 40 20 0
P<0.05
90.63 72.41
与其它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 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吸附剂
▪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效果取 决于吸附剂类型
▪ 常用吸附剂有以下几种:
活性炭 树脂 免疫吸附剂
树脂灌流器
中性大孔吸附树脂
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 树脂分子基团与被吸附物质之间亲和力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 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
结论
▪ 与单独CVVH相比较,HP联合CVVH能更 加有效的清除炎症介质,有助于肾功能的 早期恢复。
吸附联合CVVH治疗急性胰腺炎孕妇患者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riglyceride (TG), cholesterol (CHOL),amylase, lipase, renal function, and APACHE II score during the treatment.We initiated CVVH and HP on Day 1 and Discontinued HP on Day 3. CVVH was stopped on Day 7. Normal range: TG 0.29-1.83 mmol/L, CHOL 2.8-5.7 mmol/L, amylase 25-125 IU/L, lipase 13-60 IU/L
可被血液灌流清除的药物和毒物
种类 巴比妥类 镇静催眠类
抗抑郁药 醇类 止痛药 抗生素
心血管药物 其他药物
卤化物 体内毒素 农药 金属 植物毒素 生物毒素
药物或毒物 巴比妥、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庚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导眠能、眠尔通、安眠酮、水合氯醛、鸦片类、苯海拉明、海洛因、甲普 龙、苯妥英钠、奋乃静、安坦、安定、利眠灵、氯丙嗪、泰尔登、非那根 丙咪嗪、氯丙咪嗪等 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 阿司匹林、水杨酸盐、甲基水杨酸、非那西丁 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 万古霉素、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多粘霉素、异烟肼、呋喃妥因、奎宁 洋地黄毒甙、地高辛、奎尼丁 阿托品、酚类、氯喹、甲状腺素、类吗啡肽、硫氢酸盐、枸橼酸钾、四氯 化碳、麦角胺、环磷酸胺、 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樟脑、三氯乙烯 溴化物、氯化物、碘化物、氟化物 氨、尿酸、胆红素、乳酸、胱氨酸、内毒素 乐果、对硫鳞、含氯杀虫剂 砷、铜、钙、铅、汞等 白瓢 蕈素、瓢蕈素、木通、蘑菇中毒 、乌头 鱼胆、河豚、蛇毒、蜂毒、蝎毒
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吸附树脂结构示意图)
全血吸附
血浆吸附
内容提要
▪ 概述 ▪ 血液灌流在临床的应用 ▪ BS380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柱 ▪ 结语
血液吸附在中毒领域
的应用
急性中毒
▪ 治疗急性中毒是包括HP在内的血液净化疗法在 临床上的主要用途之一
▪ HP主要用于清除具有亲脂疏水性基团或与蛋白 结合率高的毒物
▪ CPFA治疗不仅局限于对于炎性介质的清除,更重要的是调 节细胞因子网络的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 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
唐怡 张凌 杨莹莹 廖宇捷 赵宇亮 付平 四血液滤过治 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
▪ 血液灌流可吸附内毒素,细胞因子,如IL-1、IL-6、IL-10、 IL-18及TNF等缓解脓毒血症
▪ 许多研究已证实,HP联合HD、CRRT或单独应用HP治疗 SIRS、脓毒血症、心肺旁路等安全有效
配对配血对浆血滤浆过滤吸过附吸治附疗治多疗器多官器功官能功障能碍障综碍合征患 综者合对征单患核者细免胞疫功功能能影影响响的的研研究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