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子政务概论纸质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概论

学号:1913004420282

姓名:袁继辉

形考二: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已得到了高度普及。现代社会活动中几乎所有领域都对计算机进行了应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办公中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全球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政府组织和工作中也已经开始融入计算机技术。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办公手段。但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信息安全问题。现如今网络攻击、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现象都给电子政务发展带来了威胁。将针对电子政务安全工程的关键技术及重要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关键技术;重要性

1前言

电子政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已逐渐成熟起来,电子政务迅速广泛应用到各国政府机构办公中,但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却一直被病毒、黑客等负面因素所困扰。且近些年来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严重威胁到国家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安全工程是保障政府机构政务信息数据安全的主要手段,只有做好电子政务安全工程,才能避免电子政务系统遭到破坏以及导致数据信息丢失、泄漏、被篡改。当前威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主要攻击手段有:

口令攻击、窃听和数据截获攻击、IP欺骗攻击等等。2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这种攻击方式危害最大的,可直接威胁电子政务安全。计算机使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才能完成传输。数据劫持攻击可截获被攻击目标的数据包,并利用破译工具破解截获数据包,来获取目标信息及口令,在对目标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

3.3IP欺骗攻击

当前较为常见的主要攻击方式是IP欺骗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多被用来入侵目标计算机的攻击行为中。在目标计算机进行IP协议传送报文时黑客可利用IP欺骗攻击为自己提供假认证,来复制主机TCPIP地址,伪装网络主机,获取返回报文,返回报文被解密后黑客就可以获得到想要的数据。

4电子政务安全工程的关键技术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黑客攻击的手段五花八门,可谓是防不胜防,影响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因素多样复杂。必须通过电子政务安全工程,来保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为其构建起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来避免非法入侵,保障政府信息安全,国家安全。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电子政务安全工程的关键技术:

4.1包过滤防技术

包过滤防技术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安全技术在路由器上实现,该技术会自动对用户定义内容进行过滤,控制非法数据包和病毒数据包的安全,以保障电子政务系统整体网络安全,避免病毒入侵。包过滤技术的原理是:

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在把数据包下载到物理层,包过滤技术保障了电子政务系统数据包安全性。但该技术尚未成熟,被过滤的数据包,还是有被攻击的可能性,所以仍有待完善。

4.2应用网关检查技术

应用网关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查应用层数据包,并将检查的内容放入决策过程中,

从而提高信息安全性的一种安全技术。这种技术有效性较高,防御效果较好。但该技术效率较低,且缺乏灵活性,过于繁琐,涉及到防火墙和服务器。并且系统中新应用程序使用,需添加针对此程序的服务,否则无法正常使用,所以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暂时无法大面积推广。

4.3状态检测技术

状态检测技术与其他安全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性能,操作也相对简单,对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提高效果也十分显著,对新应用程序也有着较好兼容性,状态检测技术继承了包过滤防技术的优点改进了缺点,该技术能够检测网络层和传输层的行为,通过建立状态链接表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4.4复合型防火墙技术

复合型防火墙技术是当前效果最好的安全防御技术,该技术是状态检测技术和透明代理技术基础上改良的新型安全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屏蔽大量常规非法攻击和病毒攻击。能够实现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入侵时便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另外,该技术还实际了入侵检测、安全评估等多项功能,能够有效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

5结语

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关系着电子政务的持续发展和未来建成以及国家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

形考三:

互联网时代政府电子公共服务供给面临问题

关键词:公共服务云服务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如约而至,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的电子公共服务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电子公共服务迅猛发展的趋势已不可改变,而目前80%以上的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政府能否尽快适应这种新趋势,利用电子政府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创新,为公众提供公正、快捷、有质量的电子公共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成为衡量政府是否称职的一条重要标准.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广州、深圳等个别发达城市,依托电子政府建立了“一站式”的网上公共服务供给平台,其他地区受人才、技术、体制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大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电子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缺失.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能否顺应公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主要看政府是否进行了制度创新,建立了具有服务本质的制度模式.长期以来,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步履蹒跚大都因为部门利益纠缠不清且难以割舍,即便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电子公共服务日益普及,各级政府部门也不愿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大拆大建,导致电子公共服务很多环节无法可依、无据可查,影响了发展进程.如有的政府部门虽然想到利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事项,但由于在电子签章认证、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和制度缺失,很多部门怕担责、怕出事,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制度的缺失导致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事项是否提供、提供的程度和要求、提供方式和标准等方面,随意性比较大.如部分地方不考虑本地实际,在缺乏制度体系支撑的情况下,简单照抄照搬他人成功经验,搞“一刀切”,即使有些地方政府部门能够打出“一站式服务”“公共服务超市”等口号,但也仅限于一小部分部门间的协同和简单操作层面的探索,区域电子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远远落后于工作实践.

二是积极性和针对性不足.新形势下,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离公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政府完成从“重审批管理”向“重公共服务”转型的阻力和困难还比较多.

从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看,目前,大部分政府部门在行政运行方式仍然在传统行政框架下运行,审批、决策、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表明政府部门职能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比如在行政审批方式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集中,但审批运行机制以及更根本的行政运行方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重审批管理、轻公共服务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当多政府工作人员头脑中“官”念意识过强,服务意识欠缺,工作重心都放在权力和利益更加集中的审批事项上,忽视了公共行政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服务性作用,放不下架子,扑不下身子,缺乏做好公共服务的耐心,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现有公共服务流程等方面更是想的不多,有些即使想到了、做到了,但为了部门利益,在网上把简单的服务事项搞得比审批事项还繁琐,缺乏积极主动为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意识.

从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针对性看,公共服务事项本该由公众决定需要不需要,需要怎样的服务,而一直以来,政府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公众在传统视野下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和适应的角色.近几年来,政府在电子公共服务领域努力想办好事公众不叫好的情况出现多次,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和公众缺乏互动交流,在没有充分了解公众的想法和需求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公众提供服务,确定服务方式,最终和公众需求无法匹配.如各级政府都在门户网站上提供了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