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_25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教材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色,认识它们在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对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以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社会文化特色等;学生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优势和限制;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社会文化特色;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优势和限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3.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4.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特点。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课件(共16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
2
3
4
5
6
7
8
9
(4) 能源短缺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 措施。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修建大亚湾核电站、开发新能源等。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 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时间 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 “双城打工人”。 (3) 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 完善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善 人们的生活质量等 。(任答一点)
③ 生物医药 ④ 钢铁制造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①②④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9.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 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 洲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A. 仍是“前店后厂”中的“后厂”
B. 由“后厂”变为“前店”
C. “店”和“厂”功能兼有的制造业
D. 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
1
2
3
4
5
6
7
8
9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位于珠海市横琴岛,2021年9月17日,横琴粤
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入全面实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便,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
2、“前店后厂”:香港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
3、珠江三角洲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香港提供海外贸易窗口、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优势。
4、香港的服务业与广东的制造业形成了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拓展:播放港珠澳大桥视频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课堂总结:
一、选择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优课件

面积( km2 ) 人口密度
(人 /km2 ) 思考
1098
6070
澳门 43.8 25.4
17244
北京 上海 新加坡 748 2325 3890
香港和澳门如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
讲授新课
香港的城市建设——上天
合
和
建设高层建筑
大
厦
香港中环
维多利亚港
讲授新课
香港的城市建设——下海 填海造陆
东涌地域开拓工程
当堂检测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C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当堂检测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 其原因是( C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当堂检测
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 业。
讲授新课
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
a.经济联系的性质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充分体现
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
珠江三角洲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
港澳地区
承接海外订单、样品制造、 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原材料 元器件的供应。
厂前
店 后
店厂
讲授新课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西九龙填海工程
讲授新课
二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产业构成: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香港的主导产业: 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和旅游。
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博彩旅游业
讲授新课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世界重要 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 中心全球最大的转口贸易商埠。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两个城市的风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认识,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可能局限于表面的繁华和特色,对两个城市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了解香港和澳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课件。
2.素材:准备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3.学案: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香港和澳门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城市。
提问:“你们对香港和澳门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两个城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结合学案,分析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课件(共36张PPT)(2024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 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B.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C.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自 由贸易港 D.香港与广东的新型合作模式中,香港的 主要优势是制造业
3. 香港和澳门均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其 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B ) A.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B.人多地狭 C.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经济支柱都是博彩、旅游业
香
政区
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 组成
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港
和
香港:金融、贸易、信息服务
澳 门
港澳与祖国内
经济 特点
及航运中心
地的密切联系
澳门:博彩旅游业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随堂练习
1. 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西相邻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 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珠海
区旗的寓意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 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 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 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 “一国两制”的精神。
区旗的寓意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 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 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别 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 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想一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有什么共同之处, 其寓意是什么?
人教八下7-3《香港和澳门》(精品课件)-2023-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

B.先进的技术 C.国际
金融、信息中心
D.科学的管理水平
课堂练习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香港回归 20周年之际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
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 5.图中数字表示香港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C 6.下列关于香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由香港岛、路环岛、氹仔岛三部分组成
3 澳门半岛 2 氹仔岛 1 路环岛
人地关系
计算下表四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分析港澳的人口和土地面积的关系?
城市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
北京 16420 2189 1334
上海 6240 2487 3985
香港 1104 747 6766
澳门 32.9 68 20668
香港和澳门的典型特征是地狭人稠,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讨论分析】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填海造地”这种土地拓 展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 有利: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美化海岸线,改善了沿 海景观;
➢ 不利:破坏了近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造价成本 比较高;
认识香港城市用地与生态环境保护
读下图,分析香港的地形特征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认识祖国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联系
(2)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 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讨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内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从低 端产业起步,不断升级产业,已不是单纯的资 源和劳动力的提供地,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香港和澳门
【课堂小结】
特别行政区 与祖国的联系
第七章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要点1:特别行政区1.港澳回归(1)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2)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的概况(1)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
(2)地理概况①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陆地面积为1113.76平方千米(2021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747.42万(2020年),被誉为“美食天堂”“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等,有大三巴牌坊等著名景点。
②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32.9平方千米(2020年),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约68.32万(202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被誉为“海上花园”“东方赌城”等,有维多利亚港湾、香港海洋公园等景点。
3.人多地狭——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人多地少),因此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有两种重要方式,一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地。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为红色,中有白色洋紫荆花图案,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
花中的五颗五角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
(2)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是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绿色,上面绘有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则象征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寓意澳门周围是中国的领海,寄托着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教学设计理念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旨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节课一开始导入部分就设计了情境,让学生读图思考北京的王先生乘坐火车沿着哪条铁路线可以直达香港九龙,这一设计既复习了八年级上册铁路部分的知识点,又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旨在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人在教学中不仅注重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增强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即结合图片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还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方法,这有利于本节的教学。
但是,香港和澳门这一区域离我们生活的江苏南京比较远,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去香港和澳门实地旅游考察过,同时这一区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无直接联系,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用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中国政区图、香港澳门政区图,能够说明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料,能够归纳出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征及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小组进行打牌游戏,能够说出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名称,以及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香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然保留有大片绿地,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树立团结协作互惠共赢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港澳地区的区域特征;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五、教学难点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教学过程与方法1、能否在图中指出香港和澳门?香港、澳门位于我国的什么方位?2、读珠江三角洲区域图,结合图指出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侧还是西侧?【板书】区域位置——大陆东南珠江口岸【点击课件】展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过渡】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区域为什么被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讲解】香港和澳门两个区域都曾在历史上被其他国家占领过,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这两地回归之后,党中央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依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就是港澳地区的“特别”之处。
它们在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的地位可是相当于“省”这一级别哦。
【点击课件】投影“珠江三角洲”区域图【提问】1、港澳与大陆哪一个省区相邻?2、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哪个城市?与澳门相邻的经济特区又是哪个城市?在图中圈出它们。
3、香港和澳门分别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创设情境】王先生到了香港之后,考察发现香港的一些趣闻,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香港趣闻巴掌大地叫广场巴士贴过阳台角居民楼比山还高白天都没太阳照【过渡】展示景观图,并介绍:在香港,一块如巴掌一样小的土地就被称为广场,双层公交巴士穿行于大街小巷之中似乎是贴着一些居民家阳台的,居民楼建的比山还高,在一些高楼大厦中的小街小巷在白天都找不到一点太阳。
【提问】你能从这些描述中感受到香港地区人地关系如何吗?【板书】区域特征——人多地狭【过渡】面对人多地狭的这种状况,港澳地区有没有什么措施?【点击课件】展示香港“高楼林立”“填海造地”系列图片【小结】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读图探究】阅读香港卫星影像图及香港和澳门的地形图,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小结】第一步,从香港卫星影像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第二步,从香港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沿海地区主要是平原。
因此,香港城市建设用地学生讨论、交流后,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聆听、理解。
学生抢答,教师及时根据表现给各小组打分。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思考、依据课本内容及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展示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香港和澳门地区被称为“特别行政区”的缘由。
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回答问题,旨在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文字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区域特征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学生的感知。
在讲解完港澳地区人多地狭这一区域特征之后立即讲解该地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记忆。
通过读图析图,不仅锻炼学生的读图技能,还能提升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
【讨论】香港虽然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是已开发的土地面积不足1/4,在已开发的土地中还保留大片绿地。
针对香港这一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过渡】请大家看一组数据,投影展示:2013年港澳地区人均GDP:澳门人均GDP91376美元(全球排名第4位)香港人均GDP38797美元(全球排名第24位)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提问】从这组数据中,你能看出港澳地区的经济是发达的还是落后的吗?【板书】区域特征——经济发达“东方明珠”【提问】阅读课本P61文字,思考:1、香港有哪些国际中心地位?2、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展示】图7.36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提问】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读图归纳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分别有哪些优势条件?香港能够为祖国内地提供哪些条件?内地能为香港提供哪些条件?【板书】区域联系——港澳内地优势互补【提问】阅读P64材料,思考改革开放初期。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模式是什么呢?【小结】在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珠江三角洲利用港澳地区提供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生产产品,扮演“工厂”的角色,再将产品运往港澳地区通过港口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港澳地区扮演了“商店”的角色。
【打牌游戏】游戏规则:A.游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1、2两组对决,3、4及5、6两组当裁判。
第二、三轮互换。
B.对决小组首先要在“内地”和“港澳”中选择角色,若一组选择“内地”,则另一组为“港澳”。
C.派小组代表上台各抽3张牌,然后代表向大家依次揭晓抽到的牌,并判断所抽到的牌是不是本组的“优势牌”。
D.裁判组根据对决组的“优势牌”数量判定胜负。
学生思考,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课文,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示意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代表抽牌,并按照规则判断所抽到的牌是不是本组的“优势牌”。
裁判组仔细观察,其他组员安静观战。
力。
通过让学生谈一谈对香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留大片绿地这一做法的看法,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树立人与环境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直观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港澳地区的又一区域特征——经济发达。
这样化繁为易,易于学生理解。
对于这部分只是对港澳经济发达这一区域特征补充说明的非重点内容,采取简单快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点记忆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即可。
利用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掌握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枯燥无趣的知识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港澳地区及内地的优势条件进行区分掌握,化无趣为有趣,同时也起【讲解】目前港澳与内地的合作已不再是“前店后厂”模式了,而是内地的制造业与香港发达的服务业合作,将粤港地区打造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板书】区域发展——经济繁荣持续发展【七嘴八舌话收获】本次考察之旅,你获取了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哪些信息?到活跃课堂气氛的功效。
通过七嘴八舌话收获,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意在让学生重点掌握。
八、课堂反馈、练习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1、学生生活的区域离港澳地区较远,绝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去港澳地区旅游的经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港澳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在教学中贴近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即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难点转化为打牌游戏,将原本枯燥无趣的知识点转化为一张张纸牌,并让学生在抽牌、识牌、PK的过程中巧妙地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2、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使用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做到图文资料相互配合,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活动形式多样,设置多层次和有梯度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衔接和有机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