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除夕吃什么有哪些食物
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

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南方春节习俗南方初一要做年糕、一家人吃汤圆南方人过春节讲究的就是大年初一,一定要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糕,做汤圆。
吃年糕就是为了图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当然吃汤圆也一样,象征着团团圆圆。
南方人一般吃汤圆都是吃甜的,里面包裹着白砂糖以及黑芝麻或者是其他的豆制品。
初二南方会吃开年饭在南方的某一些地区过年一定要吃开年饭,尤其是那些出门在外做生意的人,特别注重吃开年饭。
很多人在吃开年饭的时候,会着重的吃一道菜,这道菜就是烧肉,烧肉一定要红皮,看起来特别有食欲,这样就图一个健健康康的好兆头。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携带礼品和自己的女儿以及丈夫一起回到娘家给母亲拜年。
并且还会携带着一些分发给其他小孩子的礼物。
正月十五吃汤圆大部分南方人家,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据说元宵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面上。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小孩大人一起吃糖环吃糖环其实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因为糖环不仅好吃,而且造型也非常的美观,形状别致,寓意也很好。
糖环的外形是外面是一个圆环里面有一个五角星,所以糖环的寓意就是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南方春节食物1、吃汤圆。
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因此很多地方过年都会吃汤圆。
在我的老家一般是大年初一吃汤圆,还会在其中一个汤圆里面包一个硬币,如果谁吃到有硬币的汤圆就表示他来年运气好。
汤圆的种类非常繁多,可以在家自己做,也可以上超市买速冻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自己做汤圆了,大多数是在超时买回来直接煮就是。
记得之前跟着爷爷婆婆的时候,汤圆都是自己做的。
广东地区过年吃什么

广东地区过年吃什么中国人有句俗语:“食在广东”,可见广东人对美食的热爱和精致程度。
广东是一个自古就有繁荣经济和繁盛文化的地区,其过年风俗也颇具特色,尤其是过年吃的菜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以下将介绍广东地区过年吃的一些传统美食。
广东的传统年菜1. 年糕年糕是广东地区过年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象征着“年年高升”。
年糕的做法有很多种,炒年糕、蒸年糕等,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2. 腊味广东人过年少不了腊味,有腊肠、腊肉、腊肚等,腌制的过年腊味香气扑鼻,肥瘦搭配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3. 鱼生鱼生是广东人过年必吃的美食,用生鱼片拼盘搭配各种生菜,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吉祥。
广东的年夜饭广东人的年夜饭可谓是丰盛至极,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菜。
一般广东年夜饭会有鱼、虾、蟹等海鲜类食材,还会有烧鸭、烧鹅等肉类,炒菜、汤品也一应俱全。
除了传统的菜肴外,现代的广东人也会在年夜饭上添加一些创新菜式,如糖醋排骨、椒盐虾等,让年夜饭更加丰富多样。
广东年节食俗在广东,不仅过年要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有一些特殊的食俗。
在正月初一,广东人会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而在正月初二,一般会吃菜头粿,象征着生财有道。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吃元宵是一定的,手工制作的汤圆煮熟后在糖水中浸泡,甜蜜糯滑,象征团团圆圆。
结语广东人过年吃的美食丰富多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人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又能品尝到新颖可口的美食。
无论是年夜饭还是节日期间的食俗,都体现着广东人对于美食和家庭团聚的珍视和热爱。
希望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都能享受到丰盛的年夜饭和团团圆圆的幸福时光。
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

南方春节习俗与食物一览南方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为热闹、喜庆的时刻。
在南方,人们的春节习俗和食物都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让人们在喜庆之际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方春节的习俗和食物。
一、南方春节的习俗1.拜年祭祖在南方,春节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齐齐拜年和迎接神灵的祭祖活动。
在拜年时,亲朋好友们都会道一声吉祥,祈求福祉。
而祭祖则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祈求祖先庇佑自己平安幸福。
2.放烟火南方的春节少不了放烟火这一仪式,这是激扬人心、祛病驱邪、迎接新春的行为。
每当晚上月亮升起,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在深夜里洒下一片光彩,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重的喜庆气氛。
3.舞狮、舞龙在南方地区,舞狮、舞龙是春节的重头戏。
人们认为,舞狮、舞龙能够化解邪气、招财进宝,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舞龙过程中,人们手持五彩缤纷的龙旗,在鼓乐声的伴随下舞动,欢庆新春。
4.吃团圆饭在春节这个重要的团圆节日,南方的人们最重视的就是团圆饭。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旅游,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与亲人共进团圆饭,共度佳节,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
二、南方春节的食物1.饺子饺子是南方人过年必吃的美食,据传说是汉朝张仪创造的。
饺子圆圆的形状象征着团圆、吉祥、大年初一晚上吃饺子伴随着整屋子的其乐融融。
2.年糕南方的年糕以汕头、广东和上海的最为出名。
年糕有多种制作方法,其中甜糯的年糕属于南方的春节特色。
年糕寓意着落到口中,带来了新一年的幸福。
3.汤圆汤圆是广东和福建地区过年必吃的美食,通常是糯米团皮里包裹着甜馅或咸馅,吃起来别有一种滋味。
汤圆的圆形寓意着团圆和圆满。
4.糖果糖果是南方地区过年少不了的甜食。
香甜可口的糖果往往装在一个个小小的彩色罐子里,放在桌子上显得特别喜气洋洋。
总之,在南方地区,春节是一年中最为热闹、喜庆的时刻,人们从千里迢迢的回到家乡赶在一起,感受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在美食中分享着温馨和幸福。
虽然春节习俗和食物有所不同,但都是表达了人们对祖先敬仰、对新年的期望和祈愿。
南方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南方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南方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南方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希望有所帮助!湖北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
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
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
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
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在孝感,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
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
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
”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
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
”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
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福建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 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

南方人过年吃什么南方人过年吃哪些食物The Beginning1.吃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在除夕年饭中,鱼除了象征年年忧郁的吉祥意义外,还有隐秘的镇邪意义。
早在汉代画师所绘门上的扣环,多有鱼餙作镇邪物。
唐代的屋门、柜门、箱门等,都盛行鱼形拉手,以示镇邪的功能。
这影响了后世除夕年饭的鱼俗。
看来,除夕的鱼,在餐桌上是招财,餐桌外是镇邪,只是后一种功能其隐义,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
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
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现在的你,看到什么说什么,“这是啥”“我看看””给笑笑”你在慢慢读懂这个世界。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
在奔向目标的道理上支持不懈持之以恒,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2.吃汤圆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广东人除夕吃什么食物习俗_春节

广东人除夕吃什么食物习俗每到除夕,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各种特色的小吃,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按照各地的风俗习惯都要吃上一些特色的小吃来庆祝节日的到来,那么广东人除夕吃什么食物呢?广东人的年夜饭有哪些菜呢?小编精心收集了广东人除夕吃什么食物广东人年夜饭吃什么菜,供大家欣赏学习!广东年夜饭必备美食广东人对春节时间的界定,一般从农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统称为过年。
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此外还有红豆馅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
小吃果品类如芋头糕、糖莲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1、年糕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
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
广东人喜欢把年糕切成片,放进锅里煎香了。
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气扑鼻,里面则是黏稠软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极了。
最传统的广式年糕呈深橙色,样子朴实无华,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现在,不少商家还将年糕做成鲤鱼的形状,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余的意思,成了双重好意头,不少人除了自己吃,还喜欢买这些鲤鱼年糕送礼。
2、糖环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以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之意。
糖环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东莞县志》的记载,糖环是东莞先人南迁。
由北方带来的食品之一。
古时中原地区,糖环用面粉制作,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3、汤圆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介绍春节的美食

介绍春节的美食
1、元宵(汤圆)。
元宵是圆形的甜点,通常用糯米粉制成,内含各种馅料,如白糖、豆沙、芝麻等。
元宵的吃法多样,可以煮食、油炸或蒸食。
2、腊味。
腊肉、腊肠、腊鱼等是南方地区春节期间常见的美食,麻辣的川味腊肠、微甜的广式香肠等都受欢迎。
3、年糕。
年糕通常由糯米粉制成,有黄、白年糕之分,可以与菜、肉混合煮食,也可以蒸食。
4、春饼(春卷)。
春饼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通常卷着菜食用,寓意“有头有尾”。
5、饺子。
饺子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春节期间尤其受欢迎。
饺子通常用面皮包裹馅料煮食,寓意吉祥和财富。
6、粘豆包。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是用黄米面做成的红豆、绿豆或豇豆馅的糕点,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的一种粘食。
7、萝卜糕。
萝卜糕是闽南、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寓意“步步高升”。
8、馄饨。
馄饨形似元宝,春节包馄饨有特定的寓意,如“兜财”等。
9、糖瓜。
糖瓜是用小米和麦芽糖熬制而成的一种祭灶食品,寓意“粘住灶王爷的嘴”。
10、长面(长寿面)。
长面寓意“年年长久”,是福建闽南地区
春节期间的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寓意。
南方人年夜饭菜单

南方人年夜饭菜单南方人年夜饭菜单大全12月15日,2017年春运火车票开售,除夕夜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那么南方人的年夜饭都吃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吧!1、广东:好彩头美食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广东有的地方还流行在吃团年饭时,如有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象征团聚,以示怀念。
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
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2、南京:全家福、什锦菜全家福象征团圆,是老南京年夜饭上的一道必吃大菜,一锅热气腾腾的香浓鸡汤里,有大虾、鱼丸、虾丸、皮肚等荤菜,也有青菜、笋子等蔬菜,无比鲜美,全家人一起享用,很有团圆气氛。
《金陵岁时记》记载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也叫什锦菜),人们以酱姜、黄瓜、胡萝卜、金针菇、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叶、面筋十种,细切成丝,以油炒之,这就是所谓的“十景”。
这些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黄瓜,象征瓜瓜连连、子孙蔓延;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百叶,象征百依百顺样样顺,都是要讨个吉利的口彩。
现在的什锦菜已经不止10种了,甚至多达16-18种,增加了藕,象征路路通;黄豆芽,象征如意;荠菜,象征聚财;马齿苋,南京又称安乐菜,象征平安喜乐。
3、苏州:笋干、鱼肉圆、蛋饺准备年夜饭前,传统的苏州家庭都会买些笋干,早点浸发,笋干有个“节节高”的好口彩。
而“发笋干”更讨口彩,暗扣发财发达、来年大发。
年夜饭中,鱼肉圆、蛋饺是必不可少的,肉圆象征团圆,蛋饺色泽金黄又形似元宝,寓有招财进宝之意。
粉丝也要备好,叫做“银链条”,百叶包肉说是像“金砖”,都含发财之意。
在苏州人的年夜饭中,青菜、菠菜等因为梗长,被叫做“长庚菜”。
又因青菜呈暗绿色,故又叫做“安乐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人除夕吃什么有哪些食物
南北方的过年食俗肯定有所差异,那么,南方人除夕过年吃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人除夕吃的食物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国人过春节,或称过农历新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带的老百姓。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调味品中,喜欢放一点糖。
感到更好吃!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
”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过年吃火锅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
过年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一来无论荤素,各种美味都可以在火锅中吃到;二来过年吃火锅寓意红红火火,讨了个好彩头。
很多火锅餐厅特意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套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特色火锅,暖意融融,气氛也不错。
吃鱼
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
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
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吃汤圆
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年夜饭的特色菜湖南
南方各地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惯,然而最具个性的恐怕是湖南的辣炒年糕了。
与甜味十足的红糖、椰汁年糕不同,湖南人过年的年糕
一般选用咸味的,而与广东人常吃的萝卜糕也有差别,年糕本身并没有虾米、腊肉丁、芋头丁等各种材料,原味的咸年糕作为基本的主料,与辣椒豆豉一起,入锅翻炒,才是湖南人中意的口味。
实际上,”小炒“在湘菜中可谓最频繁,且最能显现出湘菜的本质,辣椒、豉油、豆豉,可以作为最常用的调料,搭配各种菜式。
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辣炒年糕同样是简单且常规的一道典型湘菜,而它的含义则被丰富了不少,既有”年年高“的寓意,也意味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东北
曾经雪村的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让不少人认识了东北的猪肉炖粉条。
事实上,在东北人的年饭中,猪肉炖粉条也是分量十足的大菜之一。
所用的粉条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腾腾香气四溢,暖意频生。
另外,“酸菜炖白肉血肠”也是必不可少的。
酸菜对于东北人的重要性有如腊味对于湖南人的重要。
冬天,白菜的保存方式便是将其腌酸,与五花肉一起,大火炖东北人最常吃的血肠,既可用来下饭,也可少放盐,当饭吃。
当然,除了几味主食,小鸡炖蘑菇则是东北人偏爱的主菜之一。
赵本山的小品已经将这道菜的做法展现在国人的面前。
选用乡下吃五谷杂粮和虫子长大的笨鸡,味醇香浓;而蘑菇则是长白山上的榛蘑,越炖越香。
春节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炖菜,听着二人转,东北人过年的节目
颇丰,但最不离朴实。
四川
四川人即便不在家过年,通常也会收到来自家乡自制的腊肠,在他们的年夜饭中,可以没有鸡鸭鱼,但是不可没有川味香肠。
和淮南、广东一带的腊肠不同,四川过年必备的香肠多半是麻辣味的。
从做法上来看,与其他地方的也有着较大的出入。
他们将购买的猪肉切成肉丁状放入盆子里,放入花椒粉、辣椒粉、盐、味精、白糖、白酒等调料。
腌制4-6个小时,待味入肉丁里。
然后再将肠衣洗干净,将一头打死结,将肉丁灌入肠衣里。
大约10公分的时候,用麻绳打一个结,接着继续灌入肉丁,在10公分处又用麻绳打结,一直循环,直至肠衣用尽。
最后将制作好的川味香肠悬挂在通风的地方,待7天左右,便可放入沸水中蒸煮。
而其中最大的区别莫过于调味料的掌握,”麻辣味“才是其精髓。
将薄薄的香肠端出蒸锅端上年夜饭桌上,才意味着年饭的正式开始,甘香而麻辣味十足的香肠,或能让身处异乡的四川人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和思念。
淮南
春节里喝“元宝茶”,是汉族春节饮茶风俗之一。
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它带有“富贵”、“财富”之意。
至今,上海人还留有喝“元宝茶”的习俗,在正月初一的茶杯中放一两枚橄榄,名曰“元宝茶”。
过去茶馆中跑堂还会讨个吉利口彩,说道:“吃了元宝茶,一年四季赚元宝。
”茶客听后大悦,加倍付茶钱。
为何要在茶中放橄榄?据说以前人们为了在丰盛的年夜饭后消
腻,巧用橄榄,因其有清热生津、清肺利咽、消食化痰、恢复体力的功效。
于是,便将其泡茶,而后广为流传。
而今在江南一带,尤其是上海,他们用“元宝茶”来款待登门拜年的亲友,放入橄榄,有时再加入一两颗金桔,寓指“恭喜发财”之意。
各国年夜饭风俗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
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庆。
人们在形象上敬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里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
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
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
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