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教学经验谈
电路实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心得

电路实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心得说起这个电路实验里的基尔霍夫定律,那可真是让我好好地折腾了一番,也收获了不少有意思的体验。
还记得那天走进实验室,看着满桌子的电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我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
毕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真刀真枪地摆弄这些家伙,来验证那个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基尔霍夫定律。
老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了。
第一步,连接电路。
我拿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电线,就像是在摆弄一堆乱麻。
一会儿把红线接到这儿,一会儿又觉得不对,得接到那儿。
电阻的阻值也得仔细看准了,不然一出错,整个实验就得重来。
好不容易把电路连得差不多了,我深吸一口气,准备接通电源。
心里那个忐忑啊,就怕一下子冒出火花或者电表乱转。
当我轻轻按下电源开关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电表,心里默默祈祷:“可千万别出错啊!” 还好,电表有了正常的示数,我这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一点。
接下来就是测量数据了。
这可真是个细致活,每一个数据都得认真记录,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我拿着表笔,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每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看错了一个小数点。
在测量的过程中,还出了个小插曲。
有一次,我正专心致志地测量着,旁边的同学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我的表笔晃动了一下,结果数据就不准确了。
没办法,只能重新测量,当时那个郁闷啊,真想冲同学发一顿脾气。
不过,想想大家都是在认真做实验,也就忍住了。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所有需要的数据都测量完了。
接下来就是计算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平时不好好做数学题的后果来了。
那些计算可真是让我头疼,一会儿是加法,一会儿是乘法,还得考虑正负号。
我在草稿纸上涂涂写写,算了一遍又一遍,总是觉得不太对。
正当我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数据记错了。
哎呀,当时那个懊悔啊,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没办法,只能重新核对数据,重新计算。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得出了结果。
当我发现自己测量和计算的数据都符合基尔霍夫定律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基尔霍夫实验总结与心得

基尔霍夫实验总结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理解。
2、进一步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
二、实验原理基本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1)基本霍夫电流定律对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的代数和为零。
即∑I=02)基本霍夫电压定律在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即∑U=0三、实验设备__四、实验内容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2、按原理的要求,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
3、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于下表。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下表。
五、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I1+I2=I3?(1)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510+510)I1+510I3=6??(2)(1000+330)I3+510I3=12??(3)解得:I1=0.00193AI2=0.0059AI3=0.00792AUFA=0.98VUBA=5.99VUAD =4.04VUDE=0.98VUDC=1.98V六、相对误差的计算:E(I1)=(I1(测)-I1(计))/I1(计)*100%=(2.08-1.93)/1.93=7.77% 同理可得:E(I2)=6.51%E(I3)=6.43%E(E1)=0%E(E1)=-0.08%E(UFA)=-5.10%E(UAB)=4.17%E(UAD)=-0.50%E(UCD)=-5.58%E(UDE)=-1.02%七、实验数据分析根据上表可以看出I1、I2、I3、UAB、UCD的误差较大。
八、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1)电阻值不恒等电路标出值,(以510Ω电阻为例,实测电阻为515Ω)电阻误差较大。
(2)导线连接不紧密产生的接触误差。
(3)仪表的基本误差。
九、实验结论数据中绝大部分相对误差较小,基尔霍夫定律是正确的十、实验思考题2、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答:当万用表接反了的时候会反偏实验数据处理是应注意乘以万用表自己选择的倍数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时会显示负值当电路中各电动势及电阻给定时,可任意标定电流方向,根据基尔霍夫方程组即可唯一的解出支路的电流值。
电工基础中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方法

电工基础中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包含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它以德国人基尔霍夫的名字命名,是电工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起来特别枯燥,单调,对才入门的学生来说,同其他定律一样,难度很大。
所以,掌握了学习方法,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学习和运用结果就不一样了。
二、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技巧(一)、理解内涵。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意思是任何一个时间点,在一个节点处流进的电流和流出的相等,因此,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可以理解为在电路的任何一个点位流入和流出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闭合的电路顺着转一圈,它任何一个时间段的电压和为零。
按照电路的结构情况来讲,电路有含源,不含源两种情况,含源电路是指它在电源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因此,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就是电路的任何回路上,电阻的电压和与电动势相等,基尔霍夫定律想要学习好,最重要的也就是理解内涵,电路问题是复杂并且千丝万缕都有联系的问题,如果对每一个概念的内涵都了解清楚的话,那么时候在类似知识进行学习补充的时候,才会有触类旁通进行学习的好效果,这也是现在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时,需要充分理解内涵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为了本身的电路问题学习出发,对原有的电路知识必须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有助于进行电工的工作,同时也让电工行业稳固起来。
(二)、对比记忆。
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用类比法把电路想着是水路,电流就是水流,这样把枯燥乏味的基尔霍夫定律通俗化,就容易理解多了,可把水路里的四通阀想象成电路中的一个节点,在四通的一个里面灌水,顺理成章的水就会从另外三通里流出来,相同的道理,在一个节点上面的四條电路,一条有电,其他三条也会有电流流出来。
这样,很复杂难懂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就很轻松的掌握了。
对于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如果用交通线路打比方就很能让人理解了,比如把铁路的站台和路比作一个个节点,每一站之间就是路,火车行进中的摩擦有阻碍,路和路的距离短,火车很快就到了。
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精品文档

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一、对基尔霍夫定律的认识19世纪中期,基尔霍夫定律被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在其论文中提出。
在其论文《关于研究电路线性分布所得到的方程解》中阐述的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从其内容阐述上可以命名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定义是在一个稳衡电路中,通过一定顺序的电流方向的标示,流出节点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电流为负,最终的电流总和为零。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定义是稳衡电路的一个回路从起点到终点,各支路电压即分电阻与电流的乘积的代数和就是总的电动势。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基础性知识的了解,我们能够对该电路理论有一定的认识。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该理论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在下文的论述中,我们将就具体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二、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的背景分析高职基尔霍夫定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理解程度的差异问题,这时可以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实行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教师根据划分的层次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分区,从而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他们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素养也逐步提升。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对一模式,所有的学生都被认定在同一的素质水平上,却忘记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问题。
所以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依据有关“分层递进教学”理论的研究很早便在国内外有所探讨。
有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以班教学的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实行的集体、分组、个别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划分发展区的教学方式等国外研究。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提出过相应的育人之道,如“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其“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先进教育思想而流传百世,为世人称道。
基尔霍夫分析心得体会

基尔霍夫分析心得体会基尔霍夫分析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求解复杂的电路问题。
在学习基尔霍夫分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基尔霍夫分析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我们可以解决电路中的节点电流和支路电压等问题。
这些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掌握了它们,才能进行更复杂的电路分析。
其次,基尔霍夫分析适用于各种电路类型。
不论是简单的直流电路还是复杂的交流电路,基尔霍夫分析都可以应用。
在分析电路时,只需要按照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结果。
这种方法简洁而实用,无论是在工程实践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另外,基尔霍夫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电压和电流关系。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电路中每个支路的电压以及每个节点的电流,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对于工程师来说,理解电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电路的各种特性,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电路。
在使用基尔霍夫分析时,我发现了一些技巧和要点。
首先,要正确选择参考方向。
基尔霍夫定律是建立在电流的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上的,因此在建立方程时,需要根据电流的实际流动方向来选择参考方向,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其次,要注意节点的选择。
在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简化计算,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节点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选择较少的节点进行分析,可以降低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最后,要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在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方程后,需要利用代数方法进行求解。
这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方程的求解技巧,如高斯消元法、矩阵求逆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基尔霍夫分析是一种重要且实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我们可以解决各种电路问题,深入理解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基尔霍夫分析的技巧和要点,并意识到它对于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体会

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体会
国王和贵族定律,也就是布伦特基尔霍夫定律,清楚地表明,支配人物以及在社会等级上较低的人都受到所谓的规则的限制。
它体现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态学,规定了关系的范围。
早期的权力斗争中,最准确的意思可能不是“免责”,而是“协调”,这就是为什么考虑“钱”在社会中的功能是多么重要的原因。
它加强了信仰的责任,允许自由的力量得到发挥,使义务和恩泽相互联系,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使人们免受不情之请。
从教学上来讲,布伦特基尔霍夫定律表明,执行权利是在其里面定义的。
例如,凭借技术和决策,权力者得以支配最小的力量,或者为某种财富把持。
它强调了个人的责任,从而使社会的关系更有效率,因为如果社会成员不做出贡献,那么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定价。
它同时也把这种利他主义概念应用到社会上,鼓励人们效能共赢。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心得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心得
在进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时,我了解到这一定律是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分配和守恒的基本规律。
通过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定律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池、电阻和导线。
首先,我将电池连接到电路的起始端,然后通过导线将电路连接到终端。
接下来,我在电路中添加了一个或多个电阻。
然后,我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流的数值。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尔霍夫定律的两条规则非常有用。
首先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电流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电流在一个节点的各个分支上的代数和等于零。
通过在电路中添加多个电阻,我可以观察到电流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电路中分布。
这个定律帮助我理解了电流在电路中的路径选择。
其次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电压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我在实验中绕过整个电路的回路,并测量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通过应用这个定律,我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电阻上的电压值,了解了电压在电路中的分配情况。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对基尔霍夫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并且学会了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总的来说,基尔霍夫定律实验使我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个实验不仅加强了我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我对电路理论的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都将非常有帮助。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总结心得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总结心得《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验证总结心得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即电流在节点处的分配规律和电压在回路中的分配规律。
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包括两个定律,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被称为电流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回路中,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换句话说,电路中所进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所流出的电流总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被称为电压守恒定律,指出在电路中,沿着任意回路所得到的电压代数和等于零。
换句话说,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和等于整个电路所提供的电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条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阻和导线等元件。
2. 使用多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3. 记录并计算测得的数据。
4.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推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5. 分析测得的数据和推算的数据,判断基尔霍夫定律是否成立。
实验结果:经过测量和计算,我得出的结果与基尔霍夫定律所描述的规律相符。
在电路中,无论是电流还是电压,都能够满足基尔霍夫定律的要求。
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流的代数和始终为零,而沿着任意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也为零。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我认识到,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分配规律。
只有遵循基尔霍夫定律,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分析和设计电路。
此外,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也学会了使用测量仪器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学中的重要定律,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了这一定律的可靠性。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继续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原理,探索更多电路问题,提升自己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经验谈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高职学生,要以够用为度,讲清原理,强调方法,加强训练,从而掌握。
关键词:基尔霍夫定律高职学生够用为度原理与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于一八四七年提出的,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两个内容,它既适用于直流电路,也适用于交流电路,另外对于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与计算的基本定律之一,同时又是电工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安排,本人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复习和基尔霍夫定律有关的基本概念,如结点、支路、回路、网孔,电压、电流、电动势的参考方向,以及关联参考方向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在教学中,首先讲授比较简单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然后是有一定难度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教学
1.明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目的是要确定电路中连接在同一结点上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2.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理论依据是电荷运动到某结点后,既不能堆积,也不能产生和消失,由此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主要内容:在某一瞬间,流入结点电流之和必定等于流出结点电流之和,即∑i入=∑i出。
3.通过举例,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应用的应用步骤。
通过下面这样一个例题进行说明:
(1)确定电路中结点;
(2)确定连接在每个结点上的支路数目;
(3)给每条支路的电路标上参考方向;
(4)确定哪些支路电流是流入结点的电流,哪些支路电流是流出结点的电流;
(5)对各结点列电流方程。
对结点a列出的电流方程为i1+i2=i3(表达式1)、对结点b的电流方程为i3=i1+i2(表达式2)。
4.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另一种表述。
将表达式1变换可得i1+i2-i3=0,由此可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任一瞬间,流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表达式中,箭头指向结点的取正,箭头背离结点的取负。
5.通过例题巩固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结点电流方程的步骤,并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应用的推广应用。
例1.在图中,i1=2a,i2=-3a,i3=-2a,试求i4。
解: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中间结点列电流方程可
得:i1+i3-i2-i4=0
代入数据可得:2+(-2)-(-3)=i4 ∴i4=3a。
由例可见,式中有两套正负号,电流前面的正负号是由基尔霍夫定律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确定的,数字前面的正负号则是电流本身
数值的正负号。
例2.图示电路,确定ia,ib和ic之间的关系。
分析:对于结点a有ia=iab-ica
对于结点b有ib=ibc-iab
对于结点c有ic=ica-ibc
将上三式相加,可得:ia+ib+ic=0
而若将图中虚线部分看成一个大结点,则可直接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写出相同的表达式。
从而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广应用:在任一瞬时,通过任意闭合面的电流的代数和也恒等于零。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的教学
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采用相同的教学顺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1.明确清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目的是要确定电路中某一回路上
各段电压之间的关系。
2.说清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论依据某一瞬间,从电路中的某一点出发,沿回路绕行一周,有时电位升高,有时电位降低,但回到原
点时电位不变,即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而电位升了多少、降了多少,即为电位差,而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等于两点之间的电压,从而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表达式∑u升=∑u降。
3.通过举例,说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应用步骤。
例如通过前面例题的一个大回路来说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应
用步骤。
(1)标出各元件上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的u1和u2。
通常取
电压与电流是关联参考方向。
(2)确定回路的绕行方向。
有两种表示方法,第一种是在图上用箭头来表示,如图中的曲线箭头所示,它表示回路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第二种是用字母的顺序表示,如回路cadbc,表示回路沿顺时针方向绕行,而若为回路cbdac 则为沿逆时针方向绕行。
(3)由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确定哪些为电位升,哪些为电位降。
学生由前面学过的知识可得,沿顺时针绕行方向,u1、us2为电位降,u2、us1为电位升,则可列出此回路的电压方程
u1+us2=u2+us1(表达式3)。
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另一种表述方式的得出。
可将表达式3改写为:u1-u2+us2-us1=0,则可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任一瞬间,沿回路绕行一周,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0。
表达式中,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的取正,不一致的取负。
5.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其他形式的得出。
将电路中的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写成电流和电阻相乘的形式,可得i1r1-i2r2+us2-us1=0,即∑u+∑(ir)=0。
表达式中,电压、电流正负号的方法: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则取正,不一致则取负。
6.通过举例巩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应用步骤。
7.讲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
以下面一个题目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图示电路为某电路的一部分,确定各段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示电路尚未闭合,但b、c两点间存在一定的电压,就可以把abca 当作“回路”来看待,这个假想的回路就是虚拟回路。
在虚拟回路中,各部分的电压也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对于回路abca,各部分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出此回路的电压方程为uab+ubc+uca=0,而uca=-us,uab=ir,则可
得:ubc=-uab+uac=us-ir。
此式表明:开口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该两端子之间各段电压的代数和。
推广应用时列方程的方法为:从待求电压的正极性端出发,沿着电路画路径,凡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的,在表达式中取正号;不一致的,在表达式中取负号。
在这里,要给学生强调: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推广有着很重要的应用,要求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以熟练掌握。
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并没有讲述电动势正负号的确定方法,因为电源电动势和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是相反的,讲的太多,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而删掉不讲,对于学生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正确的电压方程没有丝毫的影响。
而高职教育是以够用为度,因此这部分内容可删去不讲。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变得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定文,付植桐.《电工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影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