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引言 (3)

一、网络文化管理界定及特点 (3)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4)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4)

1.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 (4)

2.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 (4)

3.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 (4)

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 (5)

5.网络文化发展的强势 (5)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 (5)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5)

(一)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混乱 (6)

1.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 (6)

2.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7)

3.网络文化道德迷失 (8)

(二)政府对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 (8)

1.欠缺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 (8)

2. 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10)

3.网络文化管理技术落后 (10)

4.网络文化管理人才缺乏 (10)

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0)

三、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 (11)

(一)政府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力度 (11)

1.网络文化管理机构集中化 (12)

2.网络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化 (12)

3.网络文化管理人才专业化 (12)

4.网络文化管理关系协调机制化 (13)

5.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科技化 (13)

6.政府贯彻落实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14)

(二)社会加强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14)

1.倡导行业自律,创建高质量网站 (14)

2.引导网民自律,文明上网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5)

浅谈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管理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难题。本文将对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管理涵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从政府管理和社会自律两大方面探索网络文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网络文化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social culture,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values, behavior and way of life,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the focus problem of interest to the governm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existing at the present stage,China's network culture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e work, and then from the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ocial autonomy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two aspects.

Keywords: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ultur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至2014年4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年来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全球同步、全民参与、个性化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了社会公众接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网络文化也成为时代主流文化。

然而,与网络文化的繁荣相较,我国网络文化管理虽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着网络文化环境混乱、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加强网络文化管理,规范网络文化经营秩序,营造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文化管理界定及特点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网络文化。探索网络文化的概念、特点,网络文化管理的涵义,对分析现阶段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英文译名为“Web Culture”或“Network culture”。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上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具体表现为音乐、游戏、表演、动漫等文化产品[《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51号令,2011年2月17日)]。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 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载体, 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 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2]通俗点说,即是一种快速变化的“快餐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从网络文化的概念可以了解,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据此,笔者将网络文化的特点归纳为:空间的虚拟性、传播的全球同步、内容的全民参与、服务的个性化、发展的强势。

1.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

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电子化传输系统,运用语言数字化,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构筑一道新颖的文化风景。由于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空间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点。

2.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

在人类既往文明交流史上,由于地理阻隔、语言不通和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不同地域的文化很难进行交流,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地域性,也决定了各地文化的不同步,拥有各自的文化时空。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彻底改变了文化交流地域、时空限制。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互联网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即时、平等的互动空间,不分疆界,不分文化。由于在虚拟空间进行交流,全球同步是网络文化的一项重大突破。

3.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

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

网络世界开放、双向的信息传播方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网络公民

不仅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是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网络文化内容的全民参与,促使网络文化成为一种“平等文化”。

4.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

较之传统主流文化,全民参与的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媒体”或者说“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在网上,每个人都可能有一种自己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内容的全民参与使其成就了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个性化的网络文化服务是关键。

5.网络文化发展的强势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都紧密伴随时代科技革命的步伐。21世纪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革新,刺激了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参与者的队伍规模更是愈来愈壮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净增4188.2万户,达到8.15亿户,已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据主流。便捷的使用方式、丰富的移动应用、不断降低的资费,增强了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意愿,这些都促使网络文化发展愈来愈强势。(三)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网络文化管理是对网络中出现的网络文化和在网络中的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的管理。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运作产生虚拟的管理,虚拟的管理产生虚拟性的管理文化。虚拟性管理文化中,管理者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利用信息、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种协作关系,确保以最优的方式运作,建设、发展和巩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0年风云际会,中国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文化繁荣的态势,网络文化凭借其全球同步、全民参与、个性化等特点,让广大网民平等、民主的享受文化。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全民参与、强势等特点不仅导致政府网络文化管理的难度加大;同时,其也纵容了一些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的滋生,譬如:网络暴力、淫秽色情、恶意诽谤、网络恶搞、炫富拜金等低俗甚至恶俗现象在网络肆虐。

本节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与政府网络文化管理两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混乱

网络世界的开放,使得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并进一步呈现出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复杂、网络文化内容的良莠不齐以及网络文化道德的迷失,这三大方面都导致了监管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混乱局面。

1.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

网络文化世界的平等、全民参与都极大的吸引了整个世界的人们的眼球,愈来愈先进的网络技术,愈来愈多的参与群体,以及网络本身的特性都决定了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1.1网络文化管理身份虚拟化

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却可以网上学习、交友、娱乐等,手机即时通信产品陌陌、网络游戏等网络产品便是基于网络公民身份虚拟性的特点应运而生。

在网上如果你不告诉别人,那么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身份。身份虚拟化,是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复杂的因素之一,也是网络文化管理难点之一。

1.2网络文化管理群体全球化

截至2014年6月9日,全球 gTLD 域名注册总量为136,142,421 个(表一)。据eMarketer 预测,2017年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数量23.3亿。网络文化传播的全球同步构筑了一个全球化的公共空间,它容纳的无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网络文化管理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表1 全球主要国家通用顶级域名注册数

1.3网络文化管理对象全民化

《媒介与儿童—2013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全国儿童家庭中,普及率最高的是手机(97.8%),其次是电视机(97.0%),然后是电脑(95.40%);44.5%的儿童拥有自己的手机,67.7%的孩子接触过平板电脑;51.4%的儿童拥有微博,45.7%的孩子拥有微信,38.%的孩子每天使用微信联络亲朋好友,其中,有54.2%会经常使用朋友圈。网

络文化管理对象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化了。

2.网络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堪称今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大变量”。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尽管拥有一些传统主流文化,却也存在着一些随心所欲的极端“快餐文化”。

2.1网络黑客文化威胁网络安全

2013年,围绕互联网安全问题,国际国内话题不断。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网络安全问题再度升级。在国内,个人信息安全、黑客攻击、病毒肆虐等,一再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伴随着虚拟化、大数据、云应用、自带设备办公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信息隐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根据百度手机卫士的统计,2013年第四季度国内吸费病毒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67%以上病毒都伪装成了手机游戏,由此甚至形成了黑色产业链。此外,根据腾讯手机管家的统计,2013年收到用户举报垃圾短信达到7.39亿条,其中广告类短信高达92.61%。

2.2网络虚假新闻、极端言论煽动舆论

从新闻门户到社交网站、从微博再到微信,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从专业媒体再到自媒体,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强势也给了一些动机不良的人和机构提供了发布虚假新闻、极端言论煽动舆论的机会。

譬如:荣登2013中国互联网哈哈榜的秦火火造谣事件。

2013年北京警方通过侦查,发现以“秦火火”、“立二拆四”为首的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为了扩大知名度、影响力,秦志晖、杨秀宇及其公司员工组成网络推手团队,伙同他人,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组织策划并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以此达到公司谋利目的。

2.3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有害文化泛滥

网络文化的强势发展之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广播、网络影视等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吸引眼球、牟取暴利,一些个人、企业无视社会道德、行业责任,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发布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渲染凶杀、暴力、恐怖的信息。

另一方面,一部分网络公民因为好奇,或为追求刺激、新鲜,对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有害文化缺乏抵抗力,纵容了他们的泛滥。

3.网络文化道德迷失

2014年4月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和中国记协公布14起网络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案例:

2013年3月《法制晚报》在其网站刊发《季宅“失窃”案被告人无罪》的假新闻;2013年8月江苏徐州仲某等四人私设“今日焦点网”,在全国各地进行敲诈勒索;2013年11月,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发布“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假新闻;2014年1月高某等五人开设“中国廉政网”、“中国县域网”两个非法网站,冒充记者诈骗上访民众等。

网络文化内容的杜撰、网络文化传播者敲诈的行为,都敲响了社会网络文化道德迷失的警钟。

3.1企业互联网行业职业道德缺失

在不少互联网企业的效益追求的目标中,经济效益目标往往远远超过了社会效益目标。

一方面,为追求经济效益,一些企业不经过用户允许就擅自收集、上传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不经过用户同意就向其推送广告、垃圾短信,严重污染网络文化的纯净度;同时,由于盗版成本低、利润高,一些企业通过大肆制造盗版手机游戏牟利,严重威胁用户享受网络文化过程的安全。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不断产生,为了抢占市场、拥有用户,一些企业置行业道德、企业责任不顾,发布虚假信息,迷惑网民;或发布违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

3.2网络公民社会道德模糊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公民网络意识增强,现实中的弱势导致他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响亮发声,将现实矛盾逐步向网上延伸和转移,欲与官方据理力争。而网络文化虚拟、隐匿的特点又削弱了传统社会道德对人们的约束,导致网民对自身言行放纵随意。

一些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知名博主,因为个人利益在舆论场上是非不分,荣辱颠倒,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网络舆论进行诱导,极大的破坏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和谐。

(二)政府对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网络文化管理难免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力度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欠缺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

图一: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系框架图

从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系框架图(图一)来看,虽然我国先后成立了互联网站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但这两个部门实际工作都是指导和协调,很难对拥有管理权的部门形成实际性的影响力。在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涉及的管理部门非常之多,就形成了网络文化多头管理,职能重合,力量分散。

多头管理便容易出现推诿塞责的情况,如对即时聊天工具“飞信”的管理,是将其作为

手机短信的通信工具,还是作为网络聊天工具,或者兼而有之进行管理。此外,多头管理带来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导致针对网络文化管理执法的分散性大,执法力度降低,难以有效控制整个网络文化环境,也难以及时有效应对网络文化迅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危害社会和国家安全的行为。

2.网络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的管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一种是政府指导行业自律型模式。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属于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互联网20年,我国网络文化与时俱进,发展迅猛;但是,政府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在探索中则前进相对缓慢,还存在一些不健全之处,难以满足网络文化管理的需要。

3.网络文化管理技术落后

网络文化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以技术控制文化,以技术手段监控与防护网络就成为对网络文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为满足网络用户各种新的需求,网络技术不停地更新换代,甚至反监控等技术也快速发展着;政府网络文化管理的监控、防护以及惩罚技术紧锣密鼓地创新着,却依旧只能望其项背,导致一些不道德及网络违法犯罪言行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4.网络文化管理人才缺乏

网络黑客文化、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与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泛滥,需要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者担当起“把关人”监督的责任。

然而,从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人才现状看,政府网络文化管理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既懂网络技术又懂文化传播、既有实战经验又懂网络推广的复合型人才少。一强一弱的较量下,因此在对网络文化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和网络文化不断繁荣的过程中,为适应网络文化的动态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网络文化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表2)。

表2:我国网络文化管理法制建设一览表

在我国现行网络文化管理法律法规中,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是全国性的具有准法律性质的法规之外,其他法规条文均为各管理部门针对自己管理职能颁布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始终具有临时性、替代性和解释性,不具备正式法律文件的正当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根据我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需要有上位法作为其立法的前提,而我国现有的有关网络文化甚至是互联网管理的法律基本没有。网络文化管理法律的位阶过低、覆盖率低成为当前我国网络文化管理法制建设的主要缺陷。

2014年6月5号新京报在《“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中提到:“今日头条”的口号是“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但事实上,其搬运的不仅是新闻,更是版权。所谓的“新闻搬运工”掩盖了侵权的事实。除了媒体以外,部分专栏作家也对今日头条发出了不满的声音,指责其侵权行为。专栏评论员、文化学者周海滨发表题为《“今日头条”,我的名字去哪了》的文章,文章中利用具体案例历数今日头条对自己的侵权行为。目前,相关版权法规对这种二次加工对象是页面而非内容本身的行为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三、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

在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了解分析后,笔者以为加强网络文化管理,需要从政府强制与社会自律两方面着手改善,通过体制创新、法律规范、技术更新、倡导主旋律、宣扬主流价值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的重建等措施来管理网络文化。

(一)政府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力度

我国政府主导型互联网管理模式决定了网络文化管理中政府主导的地位。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依然扮演着政策的倡导者和制定者的角色,拥有权威的强制性、约束力。

针对现阶段我国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体系混乱、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网络文化管理机构集中化

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都降低了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工作的效率,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网络公民的问题。网络文化管理机构集中化,是网络文化管理的基础。笔者以为可选方案有二:

方案一:对目前我国政府网络文化管理体系进行改革,重新规划适合现阶段网络文化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新的集中的网络文化管理机构中心,明晰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杜绝职能交叉、重复审批和相互推诿等问题存在。

方案二:本着机构简单、功能专一的原则,设立一个了解各部门网络管理职能的部门,专职负责部门之间对于网络文化管理相关问题的叉和管理对象的重叠,避免重复审批和相互推诿。

2.网络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化

网络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化,主要解决重发展轻管理、先发展后管理、只发展不管理的问题。与时俱进地改革和推进现有的各种审查制度和文化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尽快制定出一部具有高度综合性、权威性的网络文化管理方面的法规。

当前网络文化中混杂的种种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日益严重,我们必须重视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予以保护,已有的法律法规涉及网络影响的规范较少,应当通过对网络内容进行安全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及司法解释或制定实施细则的方法来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20]

探索和遵循网络社会发展传播规律,提高政府网站的权威性,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网络文化管理人才专业化

实施人才专业化战略,吸引和培养网络技术、新闻传播、网络新闻、网络宣传、网络评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本领硬的网络文化管理队伍。笔者以为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机制引才的方针,以优越的环境、丰厚的物质条件等吸引国外先进网络文化管理人才参与到我国网络文化管理队伍中来。

二是支持在全国高校相关院系和专业的建设,通过特色化的教育,逐步建立起多类型、多层次、符合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实际需求的人才库。

三是加强对网络文化管理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分层次、分对象、分类别对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的业务培训,突出网络文化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同时,主管部门要制定激励政策,对优秀的网络文化管理人才开展评先进评优活动,进一步激发网络文化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干劲和创新热情。

4.网络文化管理关系协调机制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互联网管理体制,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19]概括地说,我国政府网络文化管理部门应就网络立法管理、行政手段的监督、技术手段的控制、行业自律的约束等多方位的管理进行统一的协调,实现管理关系的机制化。

建立网络文化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提供组织保障,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加强网民与政府的对话,增进网民与党和政府之间、与网络管理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及时化解网民的不满情绪。

5.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科技化

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的科技化,是管理活动得以持续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针对目前我国网络文化存在的内容良莠不齐与安全问题,笔者以为管理技术科技化建设应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重点建立网络文化内容技术分级标准,发展网络文化内容检测与过滤技术。内容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也是网络文化管理的一大要素。加强网络文化内容技术建设,有利于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论,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第二,积极构建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和网络文化安全技术。安全是网络文化的保障,也是网络文化管理的基础。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技术建设,有利于网络文化正常有序的传播,扼杀威胁网络文化用户、网络文化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

采取各种手段鼓励和支持业界关于内容控制技术的研发,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业界和终端用户采用内容控制技术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我管理,都是政府实现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科技化的有效措施。

6.政府贯彻落实网络文化管理工作

加强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力度,需要管理体系的改革、法律法规的约束、专业人才的高效率、高新技术的支持等,但是网络文化管理的成效最终都取决于政府对其的实际落实情况。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要结合各地实际,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查处互联网文化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二)社会加强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鉴于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管理仅依靠政府强制性的约束是完全不够的;毕竟现阶段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尚还不够成熟,难以满足网络世界的需求。加强社会网络文化道德建设,依靠网络文化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是解决网络环境混乱的一个有效对策。

1.倡导行业自律,创建高质量网站

相较于政府网络文化管理技术的落后,我国互联网企业则紧跟世界网络步伐,倡导互联网行业自律,协调好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网络文化管理关系。

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建立自审制度,加强网站的规范管理工作,实行政府检查与网络自查结合,层层把关,逐级控制,运用技术手段,把不良文化、垃圾信息过滤掉,弘扬社会正气,努力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努力形成一个既充分尊重个人自由、个人创造又保持良好网络传播秩序,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网络文化环境。

2.引导网民自律,文明上网

网络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管理过程中,过多的依赖政府单方面的行政力量强制灌输,很难赢得网民的认可和信任。因此,只有对网民思想、行为进行自律引导,吸引广大网民积极主动地文明上网,才能共同创造和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和建立都必须顺应事物的特性,任何一种制度的作

用不外乎激励和惩治。因此,我国政府网络文化管理可以因势利导,建立起网络文化激励制度,对一些勇于探索网络文化形式、弘扬社会正气、符合时代精神等先进文化的个人进行重奖。

结束语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情,网络文化管理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思考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以政府权威主导,通过法律规范、专业监管等行政手段约束;以企业、网民自律协调,通过企业的责任感、网民的良心等社会道德自我控制。网络文化管理需要政府强制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双管齐下,共同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2009,36(1):136-138

[2]王岑.网络监管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0):70-76

[3]尹韵公:网络文化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J].求是,2007(13):43-44

[4]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53-57.

[5]徐建军、石共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9(1):166-168

[6]钟忠: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1其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2):46-51.

[7]徐建军、石共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9(1):166-168

[8]张丽,叶永成.人性化管理:网络文化管理的核心选择[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学报,2009,11(1):84-85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51 号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1年2月11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 年4月1日起施行。 部长蔡武 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保障互联网文化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互联网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专门为互联网而生产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二)将音乐娱乐、游戏、演出剧(节)目、表演、艺术品、动漫等文化产品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复制到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 (二)将文化产品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发送到计算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游戏机等用户端以及网吧等互联网上网

服务营业场所,供用户浏览、欣赏、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互联网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上网用户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单位,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有益于提高公众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

浅谈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它具有文化体系的开放性、文化内容的互动性、网络文化空间的虚拟性以及网络文化服务的个性化的特点。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研究网络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发展网络文化,造就一批网络人才的同时,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断进步。 一、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低可控性及其内容的多元性,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并不能一如既往地发生作用,即使发挥一定的作用,也有赖于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素养,由此便往往使进入互联网的使用者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网络使用者的身份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化,隐匿了入的真实身份,使得传播者不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难以监督和控制。网络使用者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包括网络黑客、散布谣言、传播色情、上传病毒等。 (二)文化的社会风险增大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及其低可控性,在繁荣我国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增大了文化的社会风险。一方面,人们的思想领域,呈现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同时带来了对我国国民尤其是当代青年民族认同感的削弱。我国国民尤其是当代青年盲目地追捧西方文化,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从而削弱了自身的民族认同感。 (三)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增多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在网上可以看到大量的书刊、杂志、资料、音乐、电影,大多数的都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就涉及了更多的版权问题。网站涉嫌违规发布电影、歌曲、文学著作等涉及知识产权信息的法律问题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地维护个人知识产权成为网络文化发展带来的一大难题。网络文化处于虚拟环境中,由于大量音乐、书籍、杂志多

网络管理员常碰到的问题集锦

网管员经常遇到的十个问题总结 2012-11-28 10:21 中国IT实验室中国IT实验室字号:T | T 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并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应用和服务,同时网络用户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网络工程师除了要完成诸如将设备添加至网络的简单任务外,更多时候他们还需要去即时处理和解决一些复杂的网络问题,以保证网络正常快速地运行。本文讨论了技术人员经常可能遇到的十个网络问题,并介绍了它们的现象、原因和解决办法。 AD:【51CTO技术沙龙】移动时代数据挖掘和行为分析—让用户数据更精彩! 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并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应用和服务,同时网络用户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网络工程师除了要完成诸如将设备添加至网络的简单任务外,更多时候他们还需要去即时处理和解决一些复杂的网络问题,以保证网络正常快速地运行。 本文讨论了技术人员经常可能遇到的十个网络问题,并介绍了它们的现象、原因和解决办法。 问题 1 –端口无法连接网络 现象:将电脑、电话、无线接入点或打印机插入墙壁上的网络插孔,而网络连接不正常。交换机端口的连接指示灯和网卡的连接指示灯都不亮。 原因:若没有修复墙壁插孔上的网络连接,则时常会发生掉线或无法连接的问题。在许多企业中,只有那些经常使用的连接才被修复。当移动了办公室或会议室后,有时会发现那些不常使用的网络插孔并没有被测试过,或是那些无法连接的插孔可能是由于登记错误导致的。此外,交换机端口可能被强制关闭。 解决办法:检查和确认交换机端口是否已被激活,且网络连接已被修复过。当任何设备被移动到办公室时,请务必对新的网络连接进行测试,确保他们能够正常工作。就IP电话而言,也有可能是电话的电源供应不足。 问题 2 –无法获取到 IP地址 现象:网络瘫痪或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操作系统可能会提示客户端当前无法从DHCP服务器获取到IP地址。检查网卡的状态后,发现没有分配IP地址。

网络管理与维护试题与答案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A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计算机网络通常分为广域计算机网络和局域计算机网络两种。() 2.网络的连接可以采用总线连接、星形连接或环形连接。() 3.网络上计算机系统的机型、型号必须一致。() 4.计算机网络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5.工作站上的计算机可单独运行程序。() 6.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讯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Internet网是一种网际网,通过通信线路及设备,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或网络连接起来,采用相同 的通讯协议,实现资源共享、相互通信的目的。() 8.Internet主要采用TCP/IP协议。() 9.Internet主要功能包括远程登陆、文件传输、信息查询、电子邮件和全球信息浏览等。 () 10.组成计算机网络的除了计算机外,还须配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等。 () 11.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12.任何用户的计算机与Internet连接,都必须从ISP(网络服务商)取得一个固定的IP地址。() 13.目前,E-mail已广泛用于通信,但在Internet上只能实现两个人之间的通信。() 14.文件下载是指从网络(如Internet)上将文件复制到用户计算机上。() 15.()由于计算机内部处理的是二进制位,因而网络通信线路上传输的也一定是二进制位。 16.工作站是网络的必备设备。() 17.服务器是网络的信息与管理中心。() 18.Modem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19.局域网是将较少区域内的计算、通信设备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20.WWW是World Wide Windows的缩写。() 21.给软件加密可以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22.计算机网络可以传播病毒。() 23.计算机病毒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破坏作用的指令集合。() 24.病毒的破坏能力主要取决于病毒程序的长短。() 25.使用非法拷贝的软件容易感染病毒。() 26.使用他人盗版的软件也是不道德的。() 27.制造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计算机犯罪行为。() 28.计算机道德规范只是要求一般用户的准则。() 29.系统板上的CMOS参数掉失,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30.网络协议也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31.Internet(因特网)属于()。 A、内部网 B、局域网 C、分用电话网 D、国际互连网 32.Internet使用的基本网络协议是()

计算机毕业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摘要:随看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 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简单介绍计算 机网络管理协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两种网络管理模式。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WEB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cale expansion and increas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statu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greement in the simple, then introduced common two kinds of network management pattern at present.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WEB一、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 网络管理这一学科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重视,许多 国际标准化组织、论坛和科研机构都先后开发了各类标准、协议 来指导网络管理与设计,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 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 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是专门用 于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虽然它有简单适用等特点,已成为当 前网络界的实际标准,但由于Internet本身发展的不规范性,使SNMP有先天性的不足,难以用于复杂的网络管理,只适用于 TCP/IP网络,在安全方面也有欠缺。已有SNMPv1和SNMPv2两种 版本,其中SNMPv2主要在安全方面有所补充。随着新的网络技术 及系统的研究与出现,电信网、有线网、宽带网等的融合,使原 来的SNMP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技术的要求;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 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 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_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学生姓名林** 学号 ************* 指导教师 ******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 ****** 学校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诚信承诺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 2 - 二、网络文化的理论阐述........................................................................................................ - 2 -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 2 -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 2 - 三、网络文化的影响................................................................................................................ - 3 - (一)积极影响................................................................................................................ - 3 - (二)消极影响................................................................................................................ - 3 - 四、对比国内外的网络文化管理模式.................................................................................... - 4 - (一)国内网络文化管理................................................................................................ - 4 - (二)国外网络文化管理................................................................................................ - 4 - 五、完善我国的网络文化管理................................................................................................ - 5 - (一)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5 - (二)网络文化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6 - (三)完善我国网络文化的对策.................................................................................... - 6 - 六、结论.................................................................................................................................... - 7 -

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唐河三小舆情管理制度及负面舆情处置办 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学校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中的言论和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三、组织结构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四、工作职责 网络舆情监督员负责监测校BBS,学校的、微博、微信,学生个人人人网、微博、微信的舆情情况,了解各网站当前的舆情,及时将舆情通报网络舆情管理员,督促及时控制和引导,并作好日志记录和备案工作;负责跟踪各单位的舆情控制及引导情况,及时上报学校。 五、工作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和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和当事人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风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复习题二

网络安全试题二 一.判断题() 1.网络安全管理漏洞是造成网络受攻击的原因之一。t 2.人为的主动攻击是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t 3.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与信息安全中主要的应用技术。t 4."明文是可理解的数据, 其语义内容是可用的。" t 5.移位和置换是密码技术中常用的两种编码方法。t 6.在实际应用中,不可以将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混用。f 7.加密算法的安全强度取决于密钥的长度。t 8.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密码算法。 f 9.在局域网中,由于网络范围小,所以很难监听网上传送的数据。f 10.子网掩码用来区分计算机所有的子网。t 11.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可以捕捉网络的可疑行为,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t 12.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是系统级安全的主要需求。t 13.网络服务对系统的安全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随意的增加网络服务。f 14.在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帐户和口令,不会到系统安全有影响。f 15.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中,用户不能定义自已拥有资源的访问权限。f 16.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通过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来实 现。t 17.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可以保障数据库中数据完整、保密及可用性。t 18.防火墙是万能的,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f 19.在防火墙产品中,不可能应用多种防火墙技术。f 20.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收集网络信息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分析,从而发现可疑的攻击特征。t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那些属于系统的物理故障:a A. 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 B. 计算机病毒 C. 人为的失误 D. 网络故障和设备环境故障 2.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中,加、解密双方的密钥: a A. 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的密钥 B. 双方的密钥可相同也可不同 C. 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 D. 双方的密钥可随意改变 3.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缺点是:b A. 加、解密速度慢 B. 密钥的分配和管理问题 C. 应用局限性 D. 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 4.数字签名是用来作为:a A. 身份鉴别的方法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术现状及发展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术现状及发展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高效的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就很难保证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服务。网络管理是网络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重要性已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本文首先对网络管理的概念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网络协议等方面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浅述目前常见的两种网络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一.网络管理概述 1.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 而交换机的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通常,交换机厂商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一般的交换机满足SNMP MIB I/MIB II统计管理功能。而复杂一些的交换机会增加通过内置RMON组(mini-RMON)来支持RMON主动监视功能。有的交换机还允许外接RMON探监视可选端口的网络状况。常见的网络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SNMP管理技术 (2)RMON管理技术 (3)基于WEB的网络管理 2.网络管理的分类及功能 ⑴网络管理分类 网络管理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相辅相成。从网络管理范畴来分类,可分为以下3种: 1对网路的管理,即针对交换机、路由器等主干网络进行管理; 2对接入设备的管理,即对内部PC、服务器、交换机等进行管理; ③对行为的管理。即针对用户的使用进行管理;对资产的管理,即统计IT软硬件的信息等。 ⑵网络管理的功能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对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功能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五类,即网络故障管理软件,网络配置管理软件,网络性能管理软件,网络服务/安全管理软件,网络计费管理软件。 二.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自从有了电话交换网,就有了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Internet发展同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一系列网络管理标准的出台,出现了大量的商用网络管理系统,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 ⑵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的,因此过于复杂,实施费用过高,还不能被广泛接受。 ⑶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是将CORBA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而产生的,主要采用了分布对象技术将所有的管理应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对象,这些分布对象之间的交互就构成了网络管理。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屏蔽了编程语言、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提供了多种透明性,因此适应面广,开发容易,应用前景广阔。 SNMP和CMIP这两种协议由于各自有其拥护者,因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相互替

浅析网络文化

浅析网络文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影响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本文从网络文化的起源、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浅析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产生与内涵 网络文化(INTERNET CULTURE)又称赛博文化(CYBERPACE CULTURE)或信息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人化现实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1、网络文化的产生 1962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实验室将两台笨重的电脑用一根5米长的电缆连接起来,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署建立了ARPA网,使研究人员能够共享远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形成了网络的雏形。ARPA 网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和社会,这表明网络不仅是技术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技术有其文化的属性和功能,互联网正在

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文化模式,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新的网络文化已经在形成、在开始浸润整个社会。 2、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切入方法: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主要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强调由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上对传统文化范式的革命,认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产生了。后者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切入,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文化模式发生了转型。 应该说,网络文化是文化外在形式(网络技术)、文化内在形式(平等性、无中心性等)和文化内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法律等)的综合统一体。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其在思想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 1、思想特征:在透视一种文化的思想特征时,依信息的发生与处理为序,可将网络文化分为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层面,分别表示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信息升华、信息固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流动链。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在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方面都别具特色。 (1)在认知层面,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以不同形态存在的文字、图片、视频所构成的知识几乎是无穷的,网络文化

企业网络存在问题

第1章企业网络安全背景 1.1 企业网络发展状况 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日益成熟的网络基础建设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给企业的持续、快速、高效发展提供了助力,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得到了持续降低。 然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黑客行为和攻击技术给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安全的发展带来了困扰。IDC报告指出针对企业的黑客攻击事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大量的企业信息安全事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如七天、如家等酒店的开房信息泄露,索尼影音官网被黑及用户信息泄露,卡巴斯基总部被黑客侵入等,这些事件不仅对企业的商业活动和企业信誉带来损害,还对社会公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普华永道针对中国企业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已检测到的信息安全事件对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正在迅速增加,同时仍有许多攻击没被发现或者报告,仅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失窃的知识产权或者商业机密的实际价值已远超数十亿美元”。事实充分说明:网络安全是企业单位网络建设的重点内容,网络安全建设和加固是一个持续的工程。 1.2 企业网络安全问题 当今企业都在广泛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网络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

增加了风险隐患,企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那么,企业网络到底面临哪些主要的安全问题呢? 外网安全问题:非法接入、网络入侵、黑客攻击、病毒传播、蠕虫攻击、漏洞利用、僵尸木马、信息泄露等已成为企业网络安全最为广泛的威胁; 内网安全问题:带宽和应用滥用、APT潜伏渗透、BYOD接入管控、WLAN 使用控制、病毒蠕虫扩散、信息泄露等已成为企业内部网络最主要的安全问题; 安全连接问题:内部网络之间、内外网络之间的连接安全,如企业总部、各地分支机构、第三方合作伙伴、移动办公人员之间,既要保障信息及时共享,又要防止机密信息泄露。对于不同接入方,其所拥有的权限,既要能够满足正常业务的需求,又不能超越其职能权限,避免越权访问和敏感信息泄露; 运维管理安全:共享帐号安全隐患,设备繁多控制策略复杂,操作无法监管,内部操作不透明,外部操作不可控,没有统一的身份管理平台,频繁切换应用程序登录,日志分散不可用,不能集中有效审计等问题困扰着企业网络的安全运维管理。 第2章企业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IT网络的建设可以划分六个区域,分别为:互联网接入域、广域网接入域、外联服务域、数据中心域、内网办公域、运维管理域。这六个区域因为承载的业务内容和作用不同,所面临的安全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高度重视“网络问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特制定长安路街道办事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回复,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万坪”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机构设置 成立万坪镇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向用平同志任组长,镇长陈海春、党委副书记杜江河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村(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 网络舆情管理职责:每天上网浏览“永顺县政府”网公众留言等州、县主流网站的论坛,关注网络舆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单位或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发贴或跟贴,在线引导网络舆情。负责涉及建设系统的网上相关信息收集、编制、报送等工作。

三、办理流程 1.受理留言。网络舆情管理员对永顺政府网公众留言板、永顺论坛、永顺新闻网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下载登记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回应。 2.批办留言。对上报的内容进行审核,确定需回复的留言信息,以《网络舆情抄告单》形式,经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提出办理意见并批转相单位办理落实;对需要多个单位办理的进行协调,明确牵头领办单位。 3.办理回复。相关单位收到批办的《网络舆情抄告单》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回复办理情况及回复意见要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送镇党委、政府。需紧急处理的网民留言,所涉单位在接到《网络舆情抄告单》后,2天内予以明确答复。 4.跟踪督办。镇党委、政府对批转出去的留言办理件进行跟踪,对未按时办理或不按有关规定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按期办结。 5.审定回复。相关单位上报的书面回复意见,经相关领导审定后,由指定的网络舆情管理员将答复内容通过网民原留言的网站进行反馈。回复的时限为网民反映事项后3日内,确需延长办理时间的不得超过5日。

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试题库

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维 护试题库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填空题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网络可以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和环形网络。 2.按照用途进行分类,服务器可以划分为通用性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 3.防火墙技术经历了3个阶段,即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 4.计算机病毒一般普遍具有以下五大特点: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和激发 性。 5.不要求专门的服务器,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他客户机对话,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 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这种组网方式是对等网。 6.为了保证活动目录环境中各种对象行为的有序与安全,管理员需要制定与现实生活 中法律法规相似的各种管理策略。这些管理策略被称为组策略。 7.默认时,当父容器的组策略设置与子容器的组策略发生冲突时,子容器的组策略设 置最终失效。 8.在ISA Server中,防火墙的常见部署方案有:边缘防火墙,三向防火墙和背对背防 火墙等。 9.ISA Server支持三种客户端“Web代理客户端、防火墙客户端和SecureNAT客户 端。 10.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 系统中未经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查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11.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在市电中断时仍然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 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

12.物理类故障一般是指线路活着设备出现的物理性问题。 13.在域中,用户使用域用户账户登录到域。 14.一旦对父容器的某个GPO设置了强制,那么,当父容器的这个GPO的组策略设置 与子容器的GPO的组策略发生冲突时,父容器的这个GPO的组策略设置最终生效。 15.软件限制规则有:路径规则、哈希规则、证书规则和Internet区域规则。 16.在ISA Servet中为了控制外部用户访问内部网络资源,管理员需要创建访问规则。 17.在ISA Servet中,为了控制内部用户访问Internet,管理员需要创建访问规则。 18.利用组策略部署软件的方式有两种:指派和发布。 19.网络型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其传染能力强、破坏力大。 20.正常备份时最完备的备份方式,所有被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都会被备份。 21.正常备份时最完备的备份方式,所有被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都会被备份(无论此时 其“存档”属性是否被设置)。 22.当以安全模式启动计算机时,只加载了最基本的系统模块和驱动程序,例如:鼠 标、监视器、键盘、大容量存储器、基本视频、默认系统服务等。 23.Norton AntiVirus是杀(防)病毒软件。 24.逻辑类故障一般是指由于安装错误,配置错误、病毒、恶意攻击等原因而导致的各 种软件或服务的工作异常和故障。 25.在活动目录环境中,对计算机账户的行为进行管理的组策略被称为计算机策略。 26.在活动目录中,用户账户用来代表域中的用户。 27.如果计算机策略与用户策略发生冲突时,以计算机策略优先。 28.复合型病毒是指具有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寄生方式的计算机病毒。

浅谈网络对行政管理的深远意义.

浅谈网络对行政管理的深远意义 摘要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网络一样发展那么快,对人们 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方面也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 于网络所创造和提供的这个全新环境,行政管理工作应到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它所带来的一系列行政影响与意义,不少学者一直坚持不懈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行政管理意义 引言 随着网络社会到来,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社会管理力量自然势不可挡。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受到了网络快速发展的冲击。与传统条件下的行政管理相比,网络时代的行政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正是行政管理对新信息技术革命的逐渐适应。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也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网络,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活动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特有的行为活动,它是社会组织或团体,针对相关事务进行规划管理以 及综合治理的社会活动。行政活动对于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责,协调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功能。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系统,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手段,积极推动与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我国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阐述了我国当前的网络发展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与意义。 1行政管理的特征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进行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了解行政管理的特点对研究网络对其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1年2月11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部长蔡武 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保障互联网文化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互联网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产品是指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 (一)专门为互联网而生产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二)将音乐娱乐、游戏、演出剧(节)目、表演、艺术品、动漫等文化产品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复制到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发行、播放等活动; (二)将文化产品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发送到计算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电视机、游戏机等用户端以及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供用户浏览、欣赏、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等活动。 互联网文化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以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向上网用户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文化单位,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有益于提高公众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六条文化部负责制定互联网文化发展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监督管理全国互联网文化活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对申请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单位进行审批,对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单位进行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文化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从事互联网

浅谈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现在,全球互联网用户有数十亿,Internet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各种信息,如: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等等。当工作、学习、生活、交往都借助乃至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时,就形成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论坛、博客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网络论坛文化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八十年代的人们那样热衷于读书、看报、看电视,而是习惯于从网络获得资讯,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互动。网络论坛又名BBS,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方平台,用户在论坛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资讯,可以对看到、听到的任何信息做出评论;也可以自己发布信息,组织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作为网络媒体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网络论坛为网友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将新闻信息传播和发表多元意见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网络语言看似有趣,其实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是上网族的主要群体,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而网络语言因其简约、快捷和形象,受到学生们的喜欢和追捧。但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容易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的坏习惯。特别是错别字的反复使用,对原本语言还未稳固的学生来说,是灾难性的。久而久之,有可能造成对汉语言的破坏,使之产生紊乱性,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博客对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当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程度不断升级。博客现象正是伴随着这股网络狂潮而出现的。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博客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的前身是个人网站,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直属于少数人的媒体,包括精英和部分技术爱好者。博客作为网站技术傻瓜化的产物,成为所有有条件上网的平民的个人媒体,引起了网民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博客上,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全世界发表言论和作品,它具有大众化、平民化、个性化的特点,易于普通人接受和尝试。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博客的出现掀起了网络的新文化运动,让人们可以有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在这里,你就是主宰,控制一切。博客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表达自我的普遍愿望。它作为网络世界中最自由的力量,表达着人们千百年来对思想禁忌的冲突。自由与民主,这就是博客的文化特征。 推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给民众提供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提供不受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博客的优点。人们通过博客传播文化和思想,从而打破了现实中因为地理、历史、政治和个人文化修养而造成的局域性、民族性、局限性,推动了文化多元化发展。 三、微博传递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博客方兴未艾,微博又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相比论坛和博客,微博的使用更为方便,传播性更强。我们开始习惯每天打开电脑看微博,看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标准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标准版)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标准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明确网络安全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性,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网络发展来看,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输、数据管理、银行支付等行为,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应从网络安全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网络安全性。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变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网络个人信息的增多,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