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美丽中国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为美丽中国作贡献。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美丽中国的特点:山川壮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
3. 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
4.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立志成才、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服务社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美丽中国》,让学生感受美丽中国的魅力。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美丽中国的事物,如风景名胜、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等。
4. 案例分析:介绍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总结:强调青少年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为美丽中国作贡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概念,分享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美丽中国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案例分析法:介绍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文,让学生表达对美丽中国的认识和感悟。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看是否具备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品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中国梦的内涵和美丽中国的特点的介绍性材料。
2. 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播放歌曲和视频资料。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的美丽中国相关话题。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视频资料和新闻报道,用于展示我国的美丽中国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 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章,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理解。
我的梦中国梦教案主题班会

我的梦中国梦教案主题班会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梦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梦的含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含义,明确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含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3. 我的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中国梦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含义。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明确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3. 分享:邀请同学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
2. 收集学生分享的材料,评估他们对个人梦想的思考和规划。
3. 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班会的满意度及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含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爱国情怀,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中国梦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班级交流。
3. 梦想墙:每位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贴在班级的梦想墙上,形成共同的梦想力量。
七、互动环节1. 问答游戏:教师提出关于中国梦的问题,学生抢答,增进对中国梦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展示他们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国情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特举办“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班会目标1. 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2. 认识美丽中国的内涵,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 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班会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a. 介绍中国梦的起源和发展b. 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c. 分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2.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成就a. 阐述美丽中国的内涵b. 展示我国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c. 分析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挑战和机遇3. 培养爱国情怀a. 讲述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和英雄人物b. 分析爱国情怀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c.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爱国情怀4.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a. 阐述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意义b. 分析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c. 分享身边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使命感5. 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a. 分析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和价值b. 阐述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c. 分享成功人士的经验和启示,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四、班会形式1. 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对班会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增进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2. 视频观看:播放与主题相关的纪录片、短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班会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4. 个人发言: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共鸣。
五、班会时间安排1. 准备阶段:提前一周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美丽中国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梦的含义。
2. 掌握美丽中国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
2. 如何激发学生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景,引导学生体验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内涵。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案例教学法:分享相关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分组讨论的安排。
3. 相关人物和事例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中国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中国梦的内涵,解释美丽中国的特点,让学生对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4.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5. 总结: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梦的重要性和美丽中国的价值,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七、案例分析1. 介绍一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人物或事例,如航天员、环保志愿者等。
2.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要素,如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的精神等。
3.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八、小组活动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相关的话题。
2. 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话题的内涵和意义。
3.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最新《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

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以《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为题专门撰文解读“中国梦”,寄望中国“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更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1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央视二套2010年《开学第一课》,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理想,知道为实现理想要坚定信心,不懈努力。
3、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启迪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最后所有人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坚定信念,倡导学生勇于追求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活动成员:全体学生和班主任老师活动准备:幻灯片、祖国发展的图片和资料,名人儿时树立理想的小故事参考:一、激趣导入1、重温央视二套“我的梦中国梦”大型公益节目片段。
2、老师和同学畅谈中国的梦想,我们的梦想二、联系实际谈梦想,树立信心1、小品三国名人的理想。
2、同学表演诗朗诵“希望”。
三、实现理想,坚定信心,不懈努力1、同学节目“面试”。
2、了解他们为实现理想如何奋斗的,重点从小事,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说起。
3、成功的秘诀。
4、长成一颗珍珠四、坚持,还要有承认失败的勇气1、美国着名总统林肯的故事。
2、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理想。
3、全班合唱将班会推向高潮五、班主任小结六、会后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过程:主持人(男):当长江的浪花摇落满天繁星,点亮我们身后梦想敞开的大门。
主持人(女):请打开心中最美丽的翅膀,这一刻在那万里长城之上对话星空,和世界一起分享。
主持人(男):我们要在这里集合起所有属于未来的梦想,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主持人(女):即使是一道稍纵即逝的流星,也请关注它,也许就在不久的明天它就能触发出新世界的曙光。
主持人(男):我们团结,我们进取,主持人(女):我们求实,我们创新主持人(男):七(3)班的口号是: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主持人(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主持人(男):大家下午好!主持人(女):七(3)班第1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梦美丽中国》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特此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含义及其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美丽中国的特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城市宜居、乡村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的途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文化繁荣、教育提升、社会保障。
4.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立志报国、勤奋学习、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实践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内涵。
2. 结合学生实际,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节:讲解“中国梦”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意义。
2. 第二节:介绍美丽中国的特征,让学生了解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等环境状况。
3. 第三节:分析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的途径,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4. 第四节:讨论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关于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纪录片或短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主题。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内涵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
3.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中国梦美丽中国”的主题进行演讲,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

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的:1、鼓励学生畅谈梦想,认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引导学生确立梦想。
2、联络世博认识中国梦,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严密相连的,引导学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3、通过理论活动,初步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努力,需要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一、畅谈梦想——“我的梦”1、请同学们畅谈各自的梦想。
2、指名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3、请三位同学读《开学第一课》有感的文章。
4、交流感受: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虽不像鸟儿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但有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
有了梦想,我们大家就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感受世博——“中国梦”1、交流世博知识,请有时机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同学谈谈见闻。
2、谈话:世博——“中国梦”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世博会,世博会是中国百年的梦想实现: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小说《____》中就对上海举办世博会进展了描绘:“创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
”3、交流: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梦想?〔改革梦、奥运梦、飞天梦、团聚梦……〕三、圆梦〔小组讨论〕你的梦要怎样实现?中国梦又靠谁实现?怎样才能实现?四、小组诗歌朗读:《我爱中国》我站在中国地图前,仔细打量着,啊!它多像一只昂首挺胸的五彩锦鸡。
它的冠子一摇,撒下无数玛瑙,那是黑龙江畔的高梁。
它的脊背一耸,飞起一条玉龙,那是万里长城在腾跃。
它的尾巴一抖,抖下无数珍珠,那是的水晶葡萄。
它的肚子一挺,金灿灿,明晃晃,那是长江中下游的小麦和水稻。
它的两脚一迈,一股甜香扑鼻而来,那是海南椰林和____的蜜糖。
夜里,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一只锦鸡落到了我床上。
它双翅一展驮着我飞向那蓝色的天堂!五、展示手抄报把“我的梦中国梦”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
令同学们再一次感受梦的实现。
六、小结: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希望同学们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努力。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班会教案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2. 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3.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美丽中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阐述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
4. 案例分析:观看相关视频,了解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我国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认知水平。
3. 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资源:1. 歌曲《美丽中国》视频或音频。
2. 与中国梦、发展战略相关的视频资料。
3.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2.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3. 视频观看:播放与中国梦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份关于中国梦的海报,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创意。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基本概念。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思考和探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4. 创作展示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海报,展示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创意。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明确我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 2011年3月,河北省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余文丽 首次踏上援疆之路。然而,2011年4月1日晚,爱人陈志 强在邢台家中突发脑溢血。4月4日凌晨,余文丽匆匆赶到 邢台市。14天后,爱人苏醒了,但身体右侧偏瘫。在爱人 的鼓励下,余文丽强忍着焦虑回到新疆若羌。5个月后她 再次回家才发现,原来爱人病情恢复得并不理想。最后在 陈志强的提议下,夫妻两人决定一起去新疆,余文丽一边 照顾爱人,一边投入援疆工作。2012年组织建议余文丽 春节后可不再承担援疆工作,但夫妻两人却拿出了一份 “返疆申请书”。余文丽说:“照顾爱人是我的本分,援 疆是我的责任”。 •
民族魂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 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聚集、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 柱,它己经深深地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 护和促进社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爱好和平,是 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它自古以来就主张天下太平、同世 界各国和睦相处;勤劳勇敢,是中华言辞的优秀品质,依 靠这种优秀品质,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 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脊梁,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变革创机关报、不懈奋斗,战胜 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考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刘真茂:默默坚守山林30年的“活雷锋”
刘真茂,65岁,共产党员,复员军人。他坚守 共产党人信念,30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狮子口原始 山林。在不通电、交通通讯不便等恶劣条件下, 尽心竭力保护山林资源,与坏人的恐吓破坏行为 斗智斗勇。自1993年以来,他没在家过一个春节, 没拿过一分钱补助,没向领导说过半个苦字。他 用善心、诚心和恒心,感动、感染和感召当地几 十个村庄的村民投入到爱林护林行列中来,形成 强大的群防群护力量。他恪尽职守、排除万难, 与孤独、误解以及人性的贪婪对抗,被群众亲切 地称为“大山卫士”。
腾飞中国
• 中国腾飞了!新中国成立经来,经过六十 多年的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13亿中国人民赶上了时代潮流,稳 步埋头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中华民族 经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科技腾飞
• 神九飞天,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展示“中国精度”;蛟龙入海,载人下潜 成功突破7000米,刷新“中国深度”;京 广高铁如同巨龙般穿越祖国万里河山,联 通了大江南北,彰显“中国速度”……创 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实力 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支撑引领作用!
徐立:高尚医德、师德的楷模
• 8月23日,徐立走了。82岁的徐立作为中南大学湘雅 二医院眼科退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却长期生活十分俭 朴,甚至捡别人的剩馒头吃。原来他把工资全部用来帮助 别人,不仅每次国内遭灾必定捐款,还定期资助贫困大学 生,给医院捐过钱,甚至给在医院干活的民工也送过油、 米,成了“裸捐医生”。徐立退休后每天都在医院转悠, 有时帮助年轻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有时给病人带路,发现 什么问题立刻向院领导反映,为了医院的发展他不知疲倦, 成了“编外院长”。对徐立来说,医院就是他的家,医生 护士和病人就是他最亲的人,他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为之奋 斗的事业。
பைடு நூலகம்
何遥:不顾伤痛拼命挽救跳楼患者
何遥是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5月 1日,她在巡视病房时突然遭到一位患有间歇性精 神病患者的殴打,晕倒在地,头部和肘部多处受 伤。醒来的瞬间,她发现该患者正欲跳楼,便不 顾伤痛,冲上前去死死抓住已经跳出窗外、身体 悬空的患者的衣服,在危急时刻拼死相救,用48 公斤的柔弱身躯,挽救了体重65公斤的患者的生 命。
我的梦,中国梦
• 国家日益强盛催生中国梦,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加接近实现民族复兴垢伟大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华民族离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 宏大的民族复兴梦与每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汇聚成动人 心弦的“中国梦”。“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 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方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 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没有梦想,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更加进步,民族更加腾飞,中华大 地吹响更加嘹亮的前进号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 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梦想,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江山如此多娇
• 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家: 茫茫大海,是她广阔地胸怀;巍巍长城, 是她坚强的脊梁;滔滔黄河,是她奔腾的 血液;青藏高原,是她刚硬的臂膀……这 片土地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气候温润, 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可渔可猎、可耕可 种,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 了无比辉煌的业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 史篇章。
最美中国人
• 2012年,中国大地涌现出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 美司机、“诚信中学生”……他们 用自己的坚守和执著, 在危急时刻作出了英雄壮举,在生死关头展现了人间大爱, 感动了全社会,感动了全中国,被誉为“最美中国人”。 他们的“美”,美在爱心、美在善良、美在奉献。其实他 们的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着在普普通通岗位上点点 滴滴的积淀,从而将美变成一种习惯。我们中学生,更应 学习这些最美中国人身上的品格和精神,勤奋学习、兢兢 业业,不求昙花一现之美,但求美得持久而芬芳,用自己 的实际行动使“最美”在我们的社会里更加发扬光大,为 建设美丽的中国做一个最美的中国人。
谁不说俺家乡美
• 家乡,是每一个人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 籍,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 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 人,谁不对自己的家乡有着难舍的情怀? 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 迹。我们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 的亲人,想起带给自己快乐的童年和充满 激情的青春。谁不说俺家乡美!在那桃花 盛开的地方,有我美丽的家乡。在我美丽 的家乡,有让我终身难忘的美景、美味。
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王强是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主 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他把大 量心血倾注到教学研究上,在被查出身患恶性肿瘤后,更 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神贯注于学术研究工作,指导学 生论文。自2008年住院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共 党史研究》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 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完成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 政策研究》,并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王强把对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延续到了生 命的最后一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真理、对党的教育 事业的执著。
2012中国十大最美中国人
• • • • • • • • • • 余文丽:带着偏瘫丈夫援疆的好医生 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的“马路孝子” 刘真茂:默默坚守山林30年的“活雷锋” 鹦歌岭大学生群体: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何遥:不顾伤痛拼命挽救跳楼患者 田守诚:28年繁育盘锦河蟹 王腊旭:“大义儿子”义务赡养工友父母 刘清伟:用生命看护孤岛23年 徐立:高尚医德、师德的楷模 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田守诚:28年繁育盘锦河蟹
• 辽河入海口自古是“河蟹横行”之地,然而到 了上世纪70年代末竟濒临绝迹,这种巨变引起了 老干部田守诚的极大忧虑。1983年,田守诚任盘 山县计委副主任时便提出“人工养殖河蟹”的建 议。1984年面对升职和进城的机会,他选择到刚 刚成立的县水产局当局长,从此投入全部精力繁 育盘锦河蟹。离休老干部田守诚恋岗不恋权,离 休不离田,30年来如一日,发展盘锦螃蟹产业, 促使盘山县河蟹养殖年产量超过3万吨,占全国河 蟹年产量的10%以上,被誉为“盘锦河蟹产业第 一人”。
建设美丽中国
• 中国的美丽风采,是我们成就未来的巨大 财富,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 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 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如今,时代正在召唤一种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人与自我的全面和谐的生态文明。 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民参与。
总结
•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呢? 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刘清伟:用生命看护孤岛23年
• 随着1985年的大裁军,部队守备团以及珠海担杆岛原 居民都纷纷撤出担杆岛,刘清伟却在1989年转业时,放弃 到珠海市区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担杆岛落户,当上了海 岛护林员和省级猕猴保护区的保育员。在他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的守岛巡山中,海岛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猕猴数量不 断增长,但刘清伟却经历了守岛的孤独和危险,既要面对 海岛上艰难的生存环境,又要面对上岛捕猎和盗挖名贵树 木的不法分子。刘清伟一次次处在生死边缘,又一次次赢 回生命,守岛23年,在家里过年只有一次。为了坚守海岛, 他失去了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机会,也失去了照顾妻儿的机 会,但他仍然在坚守、仍然在奉献。
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的“马路孝 子”
•
21岁的刘普林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 系1103班的学生。他的母亲库香莲,是武昌粮道 街的一名环卫工,负责清扫400米长的涵三官街 道。从2011年暑假开始,刘普林一直利用休息时 间帮母亲扫马路。春节期间,刘普林每天上午要 反复清扫六七遍街道。在逆境中,刘普林并不自 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贫困,敢于担当。
王腊旭:“大义儿子”义务赡养工友父 母
• 王腊旭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职 工。工友霍景彪去世后,他义务承担起赡 养工友父母霍文通夫妇的责任,像对亲生 父母一样悉心照料霍家二老。为了照顾好 老人,相亲时他提出条件,要求对方必须 赡养霍家老人;为了宽慰老人的心,他把 儿女的姓都改为“霍”。23年来,王腊旭 和妻子用真情和孝心帮霍家扛起困苦,挽 救了这个一度濒于破碎的家,让老人的生 活再次充满温暖和欢乐。
鹦歌岭大学生群体:选择一种有远见的 生活方式
• 2007年,27名来自北京、湖北、陕西 等十省市的大学生,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 到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他们不畏上山 作业的艰难险阻,不计生活条件的艰苦, 在荒凉的鹦歌岭一待就是5年,完成了鹦歌 岭动植物种类登记、看山护林工作,为保 护海南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 还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推广林 下经济,帮助当地的黎苗族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