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传统音乐

合集下载

动听的保安族传统音乐文化(听说《领上尕妹者浪水泉》最近火了)

动听的保安族传统音乐文化(听说《领上尕妹者浪水泉》最近火了)

动听的保安族传统音乐文化(听说《领上尕妹者浪水泉》最近火了)策划:王小君石成娟制片人:吴楠监制:安斌李勇统筹:张武曾治强艺术总监:魏宏胜歌词改编:曾治强演唱:李建成录音:魏宏胜视频:鑫晖影像制作:韵湖文化创作推出:白银市平川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的汉、回、东乡、保安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

花儿音乐高亢、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

此曲是以花儿“三闪令”为旋律,平川区水泉镇各景点为唱词改编而成。

哎,哎哟嗬嗷嗬嗬,水泉是,我的家乡者吔吔吔吔好地呀方吔,哎呀黄河水流淌,梨花儿芬芳,景色嘛漂亮,三月的水泉呀春暖呀是个美丽的地方,想带你,吔吔吔哟嗬尕妹者,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嗬哟嗬哟嗬浪呀上吔!哎,哎哟嗬嗷嗬嗬,陡城堡,它是一个者吔吔吔吔古老的地方,哎呀柳州的城墙,千年的守望,稻花儿飘香,三月的陡城呀春暖呀是个向往的地方,想带你,吔吔吔哟嗬尕妹者,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嗬哟嗬哟嗬浪呀上吔!哎,哎哟嗬嗷嗬嗬,黄湾呀,它是一个者吔吔吔吔美丽的地方,哎呀古渡嘛千年,世外嘛桃园,让人嘛留恋,三月的黄湾嘛春暖呀是个甜蜜的地方,想带你,吔吔吔哟嗬尕妹者,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嗬哟嗬哟嗬浪呀上吔!哎,哎哟嗬嗷嗬嗬,野麻滩,它是一个者吔吔吔吔神秘的地方吔,哎呀百年的梨园,石林嘛丹霞,唏嘛滴壮观,三月的野麻呀春暖呀,是个花开的地方,想带你,吔吔吔哟嗬尕妹者,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嗬哟嗬哟嗬浪呀上吔!想带你,吔吔吔哟嗬尕妹者,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哎嗨嗨哟嗬哟嗬哟嗬浪呀上吔!哟嗬嗬嗷!鸣谢中共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委员会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人民政府白银市平川区融媒体中心李建成白银市平川中学教师,二十多年来为社会各行业培养许多艺术类人才,参加各类公益事业和专业学术交流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和社会的认可。

2002年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甘肃赛区中国联通杯非职业组民族唱法银奖获得者,2004年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民歌表演比赛荣获二等奖等。

民歌啊,~

民歌啊,~

1.号子在南方称喊号子,在北方吆号子,四川哨子。

2.号子在打麦,水运时候。

3.山歌: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爬山调宁甘青花儿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藏(汉语)少年湖北赶五句四川晨歌安徽挣颈红4.牡丹5.走西口的位置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 6 .花儿的令就是调8格桑拉是喝酒时唱的9侗族大歌是多声部民歌10.农事号子湖北潜江民歌催咚催白族插秧歌台湾杵歌11.说唱与戏曲的区别:一人一角戏曲,一人多角叫曲艺(说唱)二人转12.传统民族音乐:民歌,说唱,戏曲,器乐,歌舞13,满族赫哲族代表性曲调赫尼拉14,锡伯族从黑龙江到新疆省A.号子:东北:哈腰挂江苏镇江板车号子陕北走绛州(挑担) 苏北南通挑担号子甘肃张掖夯歌湖南常德打硪歌陕西黄河船夫曲山东德州十字花农事湖北潜江催咚催作坊B.山歌产生于野外劳动生活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运用比喻起兴反复叠句陕北信(顺)天游山西山曲(开花调) 内蒙爬山调宁青甘汉回(8)等族花儿陕南川北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慢赶牛江浙吴山歌赣闽粤客家山歌云贵川晨歌(神歌)指声音交错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新疆牧歌藏族藏族山歌骑马调改为东方红C.花儿:又名少年产生青海流行我宁青甘新等地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藏土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裕固100多种令甘肃下四川青海我编的山歌用车拉,一对白鸽子(同仁)孟姜女调春调梳妆台调是民间小曲的基本小调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江苏苏州D.小调:小曲小令唱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休息娱乐集庆节等场合形式比较规整,具有曲折细腻的表现特点演唱时有丝竹演奏在劳动闲暇和集会演唱小调分类:吟唱调:实用性较强的小调,儿歌,摇篮曲,苦调,朗诵为主。

谣曲:传唱大多社会底层,地方性色彩比较浓,比吟唱调丰富。

时调:形成之初在窑子里流行。

发展最高,是小调发展最成熟阶段E.时调:流传时间悠长传唱范围广泛一般群众歌唱还有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在热闹的公共场所进行的商业性演唱同一首时调可有多种歌词时调具有弹性的表现功能常备传统的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吸引称为曲牌天津时调:趋于曲艺说唱化绣荷包茉莉花时调的变体:将军令旋律往上走时男儿当自强旋律往下走是朝阳沟(哀乐)摇篮曲和送情郎是孟姜女的变体中国封建四大爱情悲剧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月芽五更丢戒指是东北最具代表的小调汉族传统民歌风格区域划分(参照水系):一.黄河上游,西北风格区。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

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民歌就是民间歌曲。

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厂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

“十枝花”、“盘歌”等备具特色的多种样式。

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

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丽优美。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

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乡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

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民歌有短小、生动、纯朴的特点,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

绿色国潮风非遗系列之花儿

绿色国潮风非遗系列之花儿
五峰山花儿会
于农历六月六日在素有“风景胜地”之称的五峰山澄花泉边举行。 大通县六月六的老爷山花儿会则又以演唱源于藏族的“长寿令儿”的花儿见长,这里峰回路转,林木葱茏,悠悠白云 上飘荡着声声花儿,一片诗情画意。
艺术特色
屈吴山花儿会
就是西北地区非常著名的花儿会之一。每年四月初八,靖远、会宁、海源等地 的男女老少都要倾巢出动,到屈吴山去踏青,赶庙会,青年男女还要对花儿。 不过和大多数地方的花儿有所不同的是,屈吴山花儿会不用自己背干粮,那儿 的寺庙免费供应大家吃喝,所以附近村庄的妇女每年都要到屈吴山去帮忙做饭。 此外,丹麻花儿会在农历六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甘肃岷县的“二郎山花儿会” 是“洮岷花儿”的主会场。每年农历五月十七,全县的花儿歌手聚集于城中二 郎山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花儿歌手大奖赛”,与会人群每年都在十万人以上。 县内农历五六月份的“花儿会”就多达二十处以上。 十分有趣的是,各地的花儿会,不仅风情各异,而且都和特别美丽而动听的传 说、独特的习俗连结在一起。欲知花儿事,想观花儿情,还是亲临其境上采撷 吧!
代表作品
(一)表现赞美爱慕之情
天上的月亮们出来(呀)了,
02
星宿的光气(哈)压了;
尕妹妹的模样们长全的了,
皇上的正宫(哈)压了。
封建帝王的正宫娘娘,是美貌绝伦的,尕妹的模样超 过了“正宫”,其爱慕之情是至高无上了。 以人喻人还嫌不足,他们将传说中最美好的形象融化 到歌声中:
代表作品
(一)表现赞美爱慕之情
(2)青石崖垭豁里水汪(就)汪, 水库里有我俩的汗哩; 光荣榜上的个红(呀)镜框, 镜框里有我俩的像哩。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村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代表作品
(五)表现自由恋爱之情
(3)尕妹妹提篮者把(呀)种撒, 尕手儿巧, 活像个天仙女散花;

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及社会功能

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及社会功能

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及社会功能保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北部,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保安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间歌舞丰富多样,主要有保安花儿、宴席曲、财宝神①、咪咪②等民族艺术,表现了保安族生活、习俗、审美等方面的状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保安族宴席曲。

一、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考察宴席曲是临夏州一带保安、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在婚礼上所表演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节奏强劲,曲调优美,给热闹的婚宴增加了喜庆色彩。

临夏地区把演唱宴席曲的地方称之为“宴席场”,演唱宴席曲的艺人称之为“唱把式”或“唱家”。

保安族宴席曲融汇和吸收了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宴席曲的特点,演唱内容和形式多样,称谓一致。

宴席曲与花儿截然不同,由于受到宗教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保安族宴席曲是在家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又称为“家曲”,平时不允许在家中演唱,只是在结婚当晚闹洞房时表演。

(一)宴席曲的表演形式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顺序可分为《宴席进门曲》、《宴席歌舞曲》、《宴席出门曲》三部分。

其中,《宴席进门曲》属于整个表演的前奏;《宴席歌舞曲》是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中唱把式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也是整个宴席曲中占据时间最长、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共分为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固定程度的《叙事曲》,第二部分是《说唱曲》;《宴席出门曲》属于表演的尾声。

一家唱把式有四五个成员组成,一个是主唱,因此人们称之为“唱家”,其他人员多以助威和伴唱为主。

男方家在结婚前一两天拿上礼品去邀请当地有名的唱把式,少则邀请一两家,多则邀请四五家,为自己家中的婚礼助兴添彩。

宴席曲开始时间一般为夜幕降临以后,到时男方家院子里燃起篝火。

夜色下,当地同村的男女老少陆续来到主人院子中间。

当唱把式演唱着《宴席进门曲》走进主人家时,凑热闹的人们和参加婚礼的客人都站在庭院的台阶上进行呐喊迎接,所有到访的客人都激动不已,场面非常热闹,掀起了宴席曲的第一段小高潮:《宴席进门曲》③恭喜呀,恭喜地大恭喜呀,没拿上一包茯茶④着空讨喜;……当所有的唱把式到齐以后,首先东家长辈互说“色俩目”,⑤并“道喜”,⑥宴席曲在一派祥和热闹的氛围中开始了。

民族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民族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以下是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单选题100题(附答案):1.我国有()个少数民族。

A. 55B. 56C. 57D. 54答案:A2.蒙古族的传统民居是()。

A. 蒙古包B. 吊脚楼C. 窑洞D. 四合院答案:A3.傣族的新年是()。

A. 火把节B. 泼水节C. 开斋节D. 古尔邦节答案:B4.藏族人民最喜爱的饮品是()。

A. 酥油茶B. 奶茶C. 甜茶D. 马奶酒答案:A5.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是()。

A. 孔雀舞B. 锅庄舞C. 赛乃姆D. 长鼓舞答案:C6.朝鲜族的传统服饰特点是()。

A. 宽袍大袖B. 短衣长裙C. 对襟长衫D. 无领斜襟答案:B7.彝族的民间史诗是()。

A. 《格萨尔王传》B. 《玛纳斯》C. 《江格尔》D. 《勒俄特依》答案:D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B. 芦笙C. 冬不拉D. 三弦答案:B9.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节日是()。

A. 圣纪节B. 雪顿节C. 那达慕大会D. 花朝节答案:A10.壮族的三月三通常会进行()活动。

A. 赛马B. 对歌C. 摔跤D. 射箭答案:B11.土家族的传统建筑是()。

A. 竹楼B. 土楼C. 吊脚楼D. 碉房答案:C12.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

A. 珍珠球B. 押加C. 木球D. 板鞋竞速答案:A13.哈萨克族的主要牲畜是()。

A. 牦牛B. 骆驼C. 马D. 羊答案:C14.黎族的传统纺织技艺被称为()。

A. 西兰卡普B. 黎锦C. 壮锦D. 傣锦答案:B15.佤族的传统习俗有()。

A. 剽牛B. 斗牛D. 斗鸡答案:A16.畲族的特色节日是()。

A. 分龙节B. 三月街C. 望果节D. 火把节答案:A17.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台湾省B. 海南省C. 云南省D. 贵州省答案:A18.拉祜族的传统音乐形式是()。

A. 木卡姆B. 呼麦C. 芦笙舞D. 摆舞答案:D19.水族的传统文字被称为()。

A. 东巴文B. 水书C. 哥巴文D. 契丹文答案:B20.东乡族的传统手工艺是()。

保安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成因探析

保安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成因探析

保安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成因探析作者:项亮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22期[摘要]保安族是13世纪来自中亚细亚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及甘肃积石山与藏、土、汉、回、撒拉等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保安族人口虽少,居地偏隅,却创造了宴席曲、花儿、劳动号子等10余种体裁多样、富有价值的音乐文化。

保安族历经先民聚合期、青海同仁期等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保安族不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促进了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本文透过历史尘烟,从音乐学、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特有族源基因和性格特征对保安族音乐生成的影响,曲折的民族发展史对保安族音乐的促进,与时俱进的文化追求同保安族音乐发展的关系,以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激励了保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等,沿着保安族音乐文化的轨迹,解析保安族“小民族,大文化”的社会历史成因。

[关键词]保安族;音乐文化;文化交流我国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聚居着一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保安族。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有1.65万人,其主要聚居在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和柳沟乡的部分村庄。

剩余人口散居于新疆、青海同仁、甘肃兰州及临夏等地。

保安族人口虽少、居地偏僻狭窄,却创造了富有价值、特色鲜明、体裁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保安族的马诚信、马木洒、马黑娃、马秀琴、马廷德、马占清等民间艺术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屡次应邀赴京、沪、宁及台湾地区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国家民委和老一代艺术家胡松华等人的称赞。

保安族歌舞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精粹,1964年10月在国家民委组织下,代表甘肃赴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同时前往北京某部队、高校、事业单位交流演出达75天之久。

由于甘肃、西藏的民族歌舞十分精彩,均被邀请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民族歌舞资料的录制。

这些保安族艺人回到家乡后,带动了当地群众文化的开展,极大增强了保安族人的民族自豪感,也促进了保安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

有关保安族民歌、舞蹈综述摘要: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积石山自治县最为集中,人口约八千。

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兼通汉语。

保安族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小调”、“酒曲”和“号子”,五类,其中“花儿”居首位。

而人类学家常把舞蹈当成一个民族的标记物。

保安族民间为数不多的原生态舞蹈,由于原生态环境的逐渐散失,目前正面临自然消亡的边缘。

如何加以传承保护使之不被湮灭,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保安族;民歌;“花儿”;宴席曲;酒曲;小调。

保安族:形成:民间舞蹈:风格特点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积石山自治县最为集中,人口约八千。

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兼通汉语。

保安族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小调”、“酒曲”和“号子”五类,其中“花儿”居首位。

花儿“花儿”的曲调叫“令”,保安族独特脚‘令’嘴为“保安令”产花儿”在保安族宗教信仰中是严禁歌唱的,但它却是保安族民问音乐中生命力最强、流行最广的一类。

保安族群众为了抒怀寄情,冒着风险躲到距离村庄很远的山里去唱,因此,保安澎‘花儿”就不象其他民族卸花儿”那样高亢、僚亮、刚健、激越,而是低回、深沉、婉转和柔美的。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弯弯多、拖音长、唱得低”。

当然,这一风格的形成也与受到藏族民歌的影响有关。

这种特点从保安淤花儿”的调式、调性、旋法、节奏等诸音乐要素中都能体现出来。

保安食‘花儿”的音区较低,约在b一e之间,多为五声羽调式,其次是商调式,而徽调式和宫调式则较少。

在节奏方面,保安族“花儿”有别于一般“花儿”的是:突出了前短后长即后一个音是前一个音的两倍或更长时值的节奏特征,从而加强了“拖音长”的感觉。

宴席曲“宴席曲”是临夏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欢聚作乐的场合,主要是举行婚礼、设宴欢庆的席前之地所演唱的歌曲。

它也是保安族民间歌曲中相当重要的一大类别。

由于能够在村庄、院落、屋内公开演唱,不加禁令,故又被称为“家曲”,与只能在山间野外演唱的花儿竞相媲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安族的传统音乐
保安族是由元明时期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各民族融合而成。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保安族自治县。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通用汉文,以汉文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族人民能歌善舞,擅长吹奏丝竹乐。

保安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东乡撒拉自治县等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西域亲军”的蒙古人后裔,逐渐在语言、传统文化习俗乃至音乐上与当地的回、东乡等民族相趋同,具有较强的多元混生特色。

保安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类。

其宗教音乐基本与回族宗教音乐相同,主要是伊斯兰教的诵经调。

民间音乐以民歌为主,也有少量乐器如与东乡族相同的吹管乐器“咪咪”,以及我国传统乐器如笛、锣、鼓、钹等。

“花儿”是保安民歌的重要品种,因属山歌并多唱情爱类内容而被当地归于“野曲”一类。

在花儿中,保安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调“保安令”,它是在对回族、汉族花儿改造的基础上,吸收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而形成的。

保安令多属上下乐句结构,四句歌词需反复曲调一次;若是折断腰式,则在上下乐句间插入一个经过性乐节。

节拍大都以三
拍及其复拍为主,兼有少量混合拍和四拍。

保安族的宴席曲,有《方四姐》、《恭喜曲》、《十二个月》、《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

独有的曲调有《八宝元》、《高山上的一盏灯》等,大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

保安族民歌中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这一特点是由语音重音位置决定的,也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歌的共同因素。

“花儿”多在田野山间演唱。

保安人酷爱“花儿”,几乎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歌。

保安“花儿”的歌词多为
6句式,也有4句、8句、12句,甚至48句的。

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和爱情等诸多方面,语言生动活泼,比喻贴切风趣。

多用汉语演唱。

但衬词、借词也常用藏语等演唱。

歌声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婉转动听。

如:“白瓷的碗子细白的面,热炕上铺的棉毡;保安人的生活比蜜甜,党的恩情似海无边”。

“宴席曲”,顾名思义,是保安族人民在婚礼宴席间唱的歌曲。

其歌词动听,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边舞边唱,深受保安人的喜爱。

保安族婚礼之夜,全村男女老少都要来闹婚宴。

此时,青年们都聚集到男方家院子里,围着火堆,由几十个能歌善舞的小伙子,手拉手,肩靠肩,边唱边跳,观众也随着节拍和之,使本来就喜气洋洋的婚礼之夜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宴席曲有传统节目,亦有歌手们即兴而唱。

如一首传统宴席曲:“月亮儿上来亮上来,啊呀亮呀上来,今晚的东家是有福的人,摆下的宴席火一样红,恭喜呀,恭
喜大恭喜,拿上一包茯茶来恭喜,庄子上的青年都到齐,送东家一段宴席曲”。

保安族人唱宴席曲不分辈份,在热闹的新婚之夜,全村凡能行动的都到新郎家去听去唱宴席曲,分享主人家的欢乐和幸福。

除了以上歌曲,保安族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用的民歌还有很多。

比如,与当地汉族劳动号子相近似的打夯号子、连枷号子、拉木号子等,其中以打夯号子最常见。

人们生活中随口可唱的娱乐性小调,如《四季青》《五更哭》;各种酒席场合中唱的酒令歌或酒曲,如《尕老汉》《数麻雀》《清清亮亮一杯酒》;为孩子们所有的短小活泼的儿歌,等等。

这些内容丰富、品种多样、风格杂糅的民间歌曲,为保安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增添了许多色彩。

保安族人民能歌善舞,其艺术之花艳丽别致,风格独特的保安族花儿、曲调高亢婉转的打调、风趣幽默的宴席曲、热情奔放的舞蹈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