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优质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参考答案:①蜡烛可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或焦点上; ②蜡烛可能在焦点以外,但离焦点很近;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可能不在同一高度。
1.物距和像距: (1)物距:物体到_光__心__的距离,用_u_表示。
(2)像距:像到_光__心__的距离,用_v_表示。
2.成像规律:
物距
u>2f u=2f f<u<2f u=f u<f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图所示是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传播的情况,虚线处放的透 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凹透镜都可以 D.无法判断
【学生自答】A 【教师点评】 不能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会聚”和“发散”是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比而言,光束变宽是发散,光束变窄为 会聚。 【正确答案】 B 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光束变宽,起发散作用,应为凹 透镜,故选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实验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①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这时烛焰成的是虚像, 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②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焦点上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 射后平行射出,不能成像; ③蜡烛虽在焦点以外,但因离焦点很近,所成的实像过大、像 距过远,移动光屏也有可能看不到蜡烛的像; ④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上不可 能出现蜡烛完整、清晰的像。
2.(2012·宜昌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 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 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 上,所以在光屏上将看不到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共25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共25张PPT)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凸透 镜也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 也叫发散透镜。
探究实验2:
(1)四个组探究通过凸透镜 光心的光线和平行于凸透镜 主光轴入射的光线。 (2)另四个组探究通过凹透 镜光心 的光线和平行于凹
透镜主光轴入射的 光线。
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
结论: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O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
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O
F
F
f
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两边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 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由于 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因而叫虚焦点(F)。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放大镜上的凸 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片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 码 摄 像 机 上 的 透 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 物 展 台 上 的 透 镜
投影机上的透镜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6:47:39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2.3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 课件 精品课件PPT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2.3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 课件 精品课件PPT
第二章 光
凸透镜成像
复习:如果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 折射光线的方向将如何?
F
O
F
F
O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 后,通过凸透镜的焦点。
复习:如果光线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折 射光线的方向将如何?
(提示:根据光路可逆)
F
OLeabharlann FFOF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1.透过装水的烧杯看物体。 2.用放大镜看人的脸。
5.将蜡烛渐移近透镜,按37页给出的物距范围放 蜡烛,观察成像范围及性质的变化。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u > 2f f <v< 2f u =2f v =2f
f <u< 2f v > 2f
u=f
u < f 同侧
倒立 倒立 倒立
不 正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成 放大
实像 实像
3.将蜡烛放在焦点外某一位置不动,将光屏在 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 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微调整, 直到在光屏上显示出十分清晰的像。像距与物 距是否一一对应?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步骤
4.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凸透镜,将蜡烛放在离凸透 镜大于2ƒ的某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 直到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十分清晰的像。然后将像 距范围、像的大小(与物比较)、像的倒正及虚 实填入活动卡37页表格中;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发光物体、光
屏、光具座。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步骤

沪科版《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沪科版《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放大镜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放大.正立.虚像
1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6
2f
f
f
2f
f
f
2f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7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 实像左右相反;虚像左右不变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8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第四章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
1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现象缩小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倒立
虚像
问题:凸透镜到底能成几种像?
2
实验
安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光屏
物距u
像距v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

照相机能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212200/22209/0/122/0/122092/29
9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屏幕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共15页PPT资料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 共15页PPT资料
D. 像距增大,像减小
活动四 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两倍焦距分大小 3、物近像远像变大 4、实像倒立虚正立
巩固与反馈
1、把蜡烛立于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前,光屏 上所成清晰的像如图所 示,蜡烛离凸透镜的距 离可能是( ) A.5cm B.10cm C.15cm D.25cm
活动二 课中答疑2
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 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 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 立、缩小的实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活动二 课中答疑2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 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 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 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 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 像距增大,像增大 B. 像距减小,像增大 C. 像距减小,像减小 D. 像距增大,像减小
投影仪 放大镜
活动一:课前知识回顾
试试看: 你可以用放大镜
成现出倒立缩小的 像和正立放大的像 吗?它们是虚像还 是实像?说说看你 是怎么做到的呢?
活动二 课中答疑2
问题1:如何区分实像和虚像?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像,可以用眼睛 平面镜成像规律:
观察到,是倒立的。
等大、等距、正立、虚像
虚像:不可以在光屏上成像,只可以用眼睛
观察到,是正立的。
问题2:为什么过光心的光线不折射 ?
小孔成像规律: 倒立的实像
折射(从水上看水下物体) 正立的虚像
问题3:凸透镜的焦距如何测量?
活动三 课中探究1
想一想: 如何测出 凸透镜的 焦距呢?
活动三 课中探究1
想一想: 还有什么 方法测出 凸透镜的 焦距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共50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共50张PPT)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8cm处,经透镜可得到
一个 正立放大的虚
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是 (A)
A、30cm B、15cm C、10cm D、5cm
自我评价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蜡__烛________、 __凸__透__镜_____、__光__屏_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离凸透镜很近,物像同侧)
2019/5/13
评估和交流: 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移动时,实
像和虚像的转折点在哪里?放大和缩小 实像的转换点在哪里?
分析归纳: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 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 远,且像越大。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
__蜡__烛__、__凸__透__镜____和__光__屏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 中心大致在__同__一__高__度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
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倒__立____、_缩__小_____的实像。
1、(09绵阳)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当物体越过焦点,继续向凸透镜移动时,像的性质发生了 改变,像出现在物体的__同___侧,变成_放___大_、__正___立、 ___虚__像。
自我评价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
为10 cm
(1)若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经透镜可得到 一个 倒立缩小的实 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几个概念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f表示两倍的焦距
uF

2f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体到
成像的性质
凸透镜 的距离
像距
正立或 放大或
倒立
缩小
u>2f 2f>v>f 倒立 缩小
u=2f v=2f 倒立 等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
处成一清楚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D)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
6.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 物 体 AB 放 在 该 凸 透 镜 主 轴 上 距 离 凸 透 镜 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 上出现该物体清楚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
参考答案:在本来 光屏一侧透过凸透 镜直接视察烛焰, 可以看到比烛焰位 置远的正立、放大 的烛焰的虚像。
4.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 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
变化为( B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u=f
不成像
u<f 物像同侧 正立 放大
实像或 虚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应用
照相机、 摄像机 测焦距
幻灯机、 放映机
虚像 放大镜
很难记,怎么办?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物象:我(物)进敌(像)退,我(物)退敌(像)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3.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3.ppt
初中物理课件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概念
凸透镜 透 镜
凹透镜
透镜分为了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 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主光轴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 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 发生改变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发散的用

虚焦距、虚焦点


虚焦距
凸透镜 凹透镜
实像 虚像 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实像 虚像
物距大于2f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虚像
F
F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凸透镜成像
A F
B
B`
F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并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 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引学:情景导入,自主学习。
放大镜能将火柴棒点燃,这是为什么 呢?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完成基础训练 课前预习相关习题。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焦平行
凹透镜
过心不变 平行过焦 过焦平行
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路:
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2、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主 光轴射出
1、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A
B
C
D
E
F
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D
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
2、如下图所示,给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 向,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提出问题
1、在“放大镜”中看到的像究竟是怎样的? 2、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正倒不同的像呢?
猜想与假设
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 2、焦距。
3.在成实像时,物距、像距与像的变化情况
在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 像也增大,即物与像同方向移动。
4.在成虚像时,物距、像距与像的变化情况
在成虚像时,物距增大,成的虚像也越大, 即在焦点之内,物越远离凸透镜成的像越大。
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 分虚实; 二倍焦距 分大小; 物近像远 像变大(实) 物近像近像变小(虚) 。

引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透镜的类型及对光的作用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A
BC
D
E
F
透镜的种类有哪些?
1、透镜的类型
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
凸透镜中央 厚、边缘薄, (如放大镜)
凹透镜中央 薄、边缘厚, (如近视镜片)
2、透镜的基本概念:
凹透镜焦点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平行的光线通过它后 变得发散,且这些发 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 点,这一点不是实际 光线的会聚点,所以 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物距、像距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 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F 焦距f 焦距f F
物距u O 像距v
B、不受影响 D、亮度变暗
补充练习1
小强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 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里邮票与 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10cm(选填“大于”、 “小于”、“等于”),所成的是______、 ______ 的 ____像。
补充练习2:
放电影时,电影胶片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引练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 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 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 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 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
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A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u
v
u=?15cm
35
50
78 v =?28cm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注意:
1、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归纳总结:
物距u
u>2f U=2f 2f>u>f u=f u<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实虚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距v
2f>v>f v=2f v>2f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实验中还观察到现象:
1.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处
2.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
现象: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
正倒跟物距 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2F
F
F
2F
50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简称主光轴.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在主光轴上).
C1
主光轴
C2 O 光心
凸透镜
C1 O
光心
C2
主光轴
凹透镜
焦点、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 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 光轴上的一点,这一 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用字母“F”表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 点,且对称,焦点到 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用字母“f” 表示,凸透镜两侧的 焦距相等。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虚像。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引展:
从实验得知:凸透镜可以成 倒立放大、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 它能否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呢?
如果能,你预测可能在哪里? 你能用实验验证你的想法吗?
运用与挑战 :
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
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你认为
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怎么样的 呢?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A、不成像 C、只有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