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参考答案[方案].docx
![第二章参考答案[方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de4b1a0a26925c52dc5bf3c.png)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o(1)求均衡价格Pc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o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o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Q(2)由Q d=60-5PQ s=-10+5pQ d=Q s得:60-5P=-10+5P所以Pe=7 Qe=25(3)由Q d=50-5PQ s=-5+5pQ d=Q s得:50・5P=・5+5P(4)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
在(1) (2) (3)中,所有外生变量或内生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
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内生变量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调整时间为零。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如图(1)中,外生变量a、6. Y是确定的,从而求出相应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而(2) (3)中,外生变量被赋予不同的数值,得出得内生变量P和Q的数值是不相同的。
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5)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Q e=20:当需求增加,如变为(2)中的Q d=60-5P时,得出P=7 >Q=25o因此,在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再分析供给变动得影响:由(1)知当Qd=50・5P、Q s=-10+5p时均衡价格Pe二6、均衡数量Q e=20:当供给增加,如变为(3)中的Q s=-5+5p时,得出P=5・5、Q=22.5o因此,在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微观经济学(郝永敬)作业-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第一次作业需求理论一、单选题1.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A.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有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3. 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注意: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的区别,需求量的改变是由价格引起的,而本身的曲线并没有移动;需求的变化则是除了价格之外的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替代品:自行车和电动车)4.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互补品:汽车和汽油)5.假设消费者的嗜好转向苹果消费。
以下哪一种说法是对苹果市场上这个事件影响的正确描述()。
(嗜好的变化引起的是需求的变化,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增大)A.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量增加;B.苹果的需求和供给都增加;C.苹果的需求量和供给都增加;D.苹果的需求增加,苹果的供给减少。
6.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A. 个人收入;B. 其余商品的价格;C. 个人偏好;D. 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数量)7.汽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导致()A.汽油的需求量的增加B.汽油的需求量的减少 C.汽油的需求的增加 D.汽油的需求的减少8.需求量的变动是指()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B 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C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D需求曲线的移动9.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A 彩电价格下降曲线不移动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目前的需求会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10.成功的商品广告会()A.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左移B.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C.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D.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11.不是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移动原因的是()A. 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变化B.该商品价格变化C.品味变化D.消费者收入变化二、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2章作业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供求与局部均衡作业一、简释下列概念经济人需求需求函数供给供给函数均衡价格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弹性弧弹性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二、选择正确答案(单项选择)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常数?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4、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另一条曲线形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了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6、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A.正;B.负;C.0;D.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1.2,则这种商品是()。
A.低档商品;B.一般的正常商品负;C.奢侈品;D.吉芬商品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0.6,则这种商品是()。
A.低档商品;B.一般的正常商品;C.奢侈品;D.吉芬商品9、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 -0.8,则这种商品是()。
微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及解答

·习题解答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 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
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供求与价格一、选择题1.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变化C.消赞者偏好变化 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2.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5.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性( )。
A.相同 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6.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
A.正确 B.不正确C.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 D.难以确定7.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可以认为该商品()。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C.单一弹性 D.难以确定8.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A.x和y是互补品 B.x和y是替代品C x和y是正常商品 D.x和y是劣质品9.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增加?()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10.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A.正 B.负C.零D.难以确定二、判断题1.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2.陡峭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小;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大。
()3.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
()4.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销售税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5.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解 :(1)将需求函数Q d= 50-5P 和供给函数Q 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 , 有 :50- 5P= -10+5P 得 : Pe=6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 , 得 : Qe=50-5 × 6或者 , 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 得 :Qe=-10+5 × 6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 s=-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 d= Q s有 : 60-5P=-10+5P 解得 Pe =7以均衡价格 Pe =7 代入 Q d=60-5p , 得 Qe=25或者 , 以均衡价格 Pe =7 代入 Qs =-10+5P, 得 Qe=25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 , Qe=25(3)将原需求函数 Q 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 代入均衡条件 Q =Q , 有 : 50-5P=-5+5P 得 P =5.5ds e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 Q d =50-5p,得 Qe=50-5× 5.5=22.5所以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 ,Qe=22.5 图略。
(4)( 5)略2.解:(1)根据中点公式计算, e d=1.5(2)由于当 P=2 时, Q d=500-100*2=300,所以,有:dQ P 2 2d. ( 100)edP Q 300 3(3)作图,在 a 点 P=2 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GB/OG=2/3或者 e =FO/AF=2/3d d显然,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 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 e d =2/33 解 :(1) 根据中点公式求得: e s 4 3(2) 由于当 P=3 时, Qs=-2+2 ×3=4 ,所以dQ P 3e s .2 1.5dP Q 4(3) 作图,在 a 点即 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 s=AB/OB=1.5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1.54.解:(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可以很方便地推知 : 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 其理由在于 , 在这三点上都有 : e d=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 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 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 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 且有 e da<e df <e de其理由在于 : da在 a 点有, e =GB/OG在 f 点有, e df =GC/OG在 e 点有, e de=GD/OG在以上三式中 , 由于 GB<GC<GD所以 e <e <ededa df5.解:(1)不相等。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一、选择题1。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最大B。
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2。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C。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3.在以下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A。
MUX/PX>MUY/PY B.MUX/PX<MUY/PY C。
MUX/PX =MUY/PY D。
MUX/PX =MUY/PY =0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20 B。
30 C。
45 D。
555。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Px=5元,PY=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和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增购X而减少Y的购买量B.增购Y而减少X的购买量C。
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D。
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6。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7。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8。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9。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
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10。
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Q1 Q2
6、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 在商品X的市场中, 10,000个相同的个人, 个相同的个人 需求函数均为q=12 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 q=12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 需求函数均为q=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 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请回答下列问题: s=20P.请回答下列问题 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导商品 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推导商品X (1)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违反供给规律的例子: 违反供给规律的例子:不可能再生 产出来的珍贵收藏品的供给,例如 著名画家、89岁高龄的吴冠中26年 前创作的《交河故城》,是他1981 年在新疆讲学、写生时,所见到的 交河故城的残垣断壁。 1991年以 255万港元拍卖,日前在北京以 407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这不仅 是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也创 造了中国内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拍 卖纪录。
P P1
S′
S
Q2 Q1
(2)木屑的价格上升。 木屑的价格上升。 注:木屑是副产品, 可与木材共计成本 收入,其价格上升 导致木材的成本下 降,在同样的木材 价格下,厂商愿意 多出售木材。 Q Q1 Q2
P
S S′
P1
(3)木材的价格上升。 木材的价格上升。 P (Price) P3 P2 P1 S Q1 Q2 (Supply) 这件事解释 了供给法则:在 其他因素给定不 变的条件下,商 品供给量与其价 格之间存在着互 为同方向变动的 影响关系。
5
P
D E
S
S′ Q′s = 40000 + 20000P
4
3
E′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Pe=2 均衡数量: 均衡数量:Qe=80000
2
1
Q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7、右图表示由学生会组织的大学生辅导站私人教学辅导员 的市场,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市场,请回答下列问题: 教学辅导员所赚的工资率为多少?有多少人就业了? (1)教学辅导员所赚的工资率为多少?有多少人就业了?
(3)必需品与奢侈品(注:此题亦应为第三章的复习思考 必需品与奢侈品( 参见第三章第56 56页 题,参见第三章第56页) 日常用语中的必需品与奢侈品,是以对其的开支是否 为生活所必需为衡量标准的。例如粮食当然是必需品,但 粮食中的高档品种就被认为是奢侈品了。 经济学术语中的必需品与奢侈品与日常生活中的区分 方法比较接近,但有着更为严格的数学界定:在正常品中, 凡是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就是奢侈品,凡是需求收入弹 性小于1的就是必需品。 但因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收入弹性,例如 黑白电视机,就经历了由奢侈品、下降为必需品,在下降 为劣等品的过程,即需求收入弹性由大于1、到小于1、再 到小于0的过程。
5
50
100
150
(3)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8元/小时, 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 注:此问没有意义,此题应该改为: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 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 辅导员的最高工资为8 小时,有多少学生将找不到老师? 辅导员的最高工资为8元/小时,有多少学生将找不到老师?
Qd = 10000 ﹡ qd = 120000 - 20000P Qs = 1000 ﹡qs = 20000P
(2)在同一坐标体系中,给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 在同一坐标体系中,给出商品X 场供给曲线,并标示出均衡点。 场供给曲线,并标示出均衡点。
5
P D E S
4
3
2
1
Q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4
3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
1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5)假设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 假设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 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 40个单位 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标示。 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标示。
3、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那对商品是替代 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有什么区别? 那对商品是互补品?那对商品两者都不是? 品?那对商品是互补品?那对商品两者都不是? 替代品即在消费中可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某一欲望的 替代品 商品。互补品 互补品即在消费中可相互补充以满足消费者某一欲 互补品 望的商品。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某一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 会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上升;而某一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 上升,则会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下降。 (1)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替代品。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互补品。 (3)盐和糖:两者都不是(但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民来 说,在做菜时,却成为互补品)。 (4)冰淇淋和酸奶: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品。 (5)图书和书架:互补品
P
S′ S
P1 Q Q2 Q1
(5)环境保护论者说服政府通过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将会 环境保护论者说服政府通过一项新法案, 减少树木用于木材加工的数量。 减少树木用于木材加工的数量。
P
S′ S
P1 Q Q2 Q1
(6)一种新技术降低了木材生产的成本。 一种新技术降低了木材生产的成本。
P
S S′
P1
(2)需求与供给 日常用语中的需求与供给,都没有限定“愿意并且 能够”这两个必要的条件。例如有的时候人们可以把客观 上的需要说成是需求,或者把主观上的欲望也说成是需求, 但实际上并没有现实的支付能力。 经济学术语中的需求和供给,则对这两个概念作了 严格的限定,除了“愿意”购买或出售之外,还要加上 “能够”这个条件,即有现实的支付能力或供货能力。所 以: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 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手机发明于1973年,在其最初的20年中,很少有人使用 手机 手机。而在20世纪90年代,手机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同时 手机服务的价格也明显下降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手机有替代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 (1)手机有替代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 答:有,步话机,即对讲机,但是替代的有效半径较小, 并不能够完全替代。 (2)手机有互补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 手机有互补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 答:有,例如手机电池充电器、SIM卡等都是。 (3)导致手机使用量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加的主要因 导致手机使用量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加的主要因 20世纪90 素有哪些? 素有哪些? 答:价格、收入、偏好、互补品的价格等。
(3)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联立方程求解:
Qd = 120000 - 20000P
5
P D E S
Qs = 20000P Qd = Qs = Qe
4
3
可得: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Pe=3 均衡数量: 均衡数量:Qe=60000
2
1
Q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4)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 4)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 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 移动了2个单位, 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 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标示。 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标示。
5
P
D
D′ E′ E
S
Q′d= 140000 - 20000P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Pe=3.5 均衡数量: 均衡数量:Qe=70000
工资率 W
D
15
S
工资率应该是10,
E
10
有100人就业。
5
L就业量
50 100 150
(2)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15元/小时, 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15元 小时, 15 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 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
工资率 W
D
15
过剩供给
S
E
10
回答此问题,必先求出 需求曲线,根据直线的 两点式方程,列出需求 曲线方程为: Qd=200-10P 则当P=15时,Q=50 答:若执行最低工资 15元/小时的标准, 将只有50人就业,相 对均衡点来说,有50 人将失业。 L就业量
2、何谓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试举出违反需求规律和供给 何谓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 规律的例子。 规律的例子。 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需求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即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 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也称为需求规律。 违反需求规律的例子: 违反需求规律的例子:英国学者吉芬(Robert Giffen) 发现在1845年的爱尔兰灾荒中,虽然马铃薯的价 格上升但需求量仍然增加,原因是灾荒造成爱尔兰人的收 入下降,就只能靠增加土豆这类低档食品度日。 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供给 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 称为供给定理,也称为供给规律。
(4)预期明年木材的价格上升。 预期明年木材的价格上升。 注:对生产商来说, 预期明年木材价格上升, 从现在开始就要扩大生产, 但不是现在就供应给市场, 而是扩大产品的库存;对 纯销售商来说,预期明年 价格上升,现在要做的事 就是“囤积”,要尽可能 多进货而减少对市场的供 给。所以市场上总的供给 情况,是在同样价格水平 下的减少,供给曲线是向 左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