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真题汇总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古诗词、古文名句的默写,以及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应用。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试题一1. 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一1. “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试题二1. 请默写《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二1. “疑是地上霜。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试题三1. 请默写《赤壁赋》中的名句:“对海而唱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三1. “又歌之以咏志。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 试题四1. 请默写《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出师表》中的名句:“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四1. “把酒问青天。
”2. “躬耕于南阳。
”# 试题五1. 请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五1.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不以己悲。
”这些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的高考试题会根据教育部门的命题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和准备。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班级:姓名:成绩:《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孔子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是“义”或“利”。
荀子在《劝学》中的“ ,”两句,用蟹只能以蛇鳝之穴托身为喻,说明学习不专一的危害。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屈原远离污秽。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是因为在深重的忧虑下,“ ”,守江山难,是因为在志得意满下“ ”。
韩愈在《师说》中的“ ,”两句,说明了“圣人无常师”的根本原因。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 ,”两句,描绘了秦宫不把珍宝当珍宝的奢靡之状。
苏洵在《六国论》替六国制定“ ,”的对策,认为这样可让秦国“食之不得下咽”了。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自己“拒谏”,认为“ ,”,不为“拒谏”。
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描绘了箫传出的婉转、悠长、似断不断的乐声。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两句,描绘项脊轩这个百年老屋修葺前的破旧。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志时认为“ ,”,因而笑子路。
《过秦论》中“ ,”两句,陈述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天下武器收聚到咸阳后所采取的弱民措施。
《礼记·礼运》认为,只要做到“ ,”,就可实现夜不闭户,成为真正的大同社会。
李密在《陈情表》的“ ,”两句,陈述自己辞去地方官的举荐和皇上的征召后,皇上下诏急切严厉责怪自己有意回避、怠慢上命的惶恐心情。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 ,”两句,认为自己辞官归隐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未来的事来得及补救。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形象描述其他种树人对树木关爱太过的情形。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两句,阐述了不要忽视小的祸患、不要沉溺喜爱的事情这个道理。
宋人的文章喜欢说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叙述自己夜探绝壁后,发表了自己理性的思考,“ ,”,并用“可乎”这个反诘句表示否定。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名校精选+自编试题)(共36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名校精选1.【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自我反省能力是君子必备的品格,正如《劝学》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君子正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让自己明智而行为没有过错。
2.【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
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
4.【广东省燕博园2023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CAT)】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南省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6.【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追崇先贤,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体现了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品格的仰慕之情。
7.【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极力渲染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绵绵不绝的盛况,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曹军却落得“_________________”的惨败结局,令人叹惋。
新高考语文全国卷各地名句默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全国卷各地名句默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月阶段性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晴窗细乳戏分茶引壶觞以自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澄”“苍”“觞”。
2、【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示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庭”“须臾”“勒”等,要通过理解字义去记忆。
3、【福建省永安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高中语文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必背60题,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忧国伤时,生活窘迫和仕途落魄。
2.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
”3.《红楼梦》与唐诗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
书中道:“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用典与李贺《李凭箜篌引》“()”句相同,而林黛玉“潇湘妃子”别号的由来则与李诗中的“()”句所用典故相同。
4.苏洵《六国论》中以“()”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揭示了重蹈覆辙的原因。
5.自然美景总会引发文人的想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是用雪比喻江浪,描绘出了江水波澜壮阔的景象。
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通过记叙自己探求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指出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须有质疑求实的精神,切忌“()”。
7.古代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中与此情意相似的两句是:()。
9.重视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卫风·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10.我国首部关于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和黄庭坚《登快阁》“()”两句诗中描写的“澄江碧水”将永远流淌在华夏大地。
11.古人对“窗”有独特的情怀,一扇窗犹如一个画框”镶嵌着居室主人的浮生所记,主人的日常悲欢就在其中回放和上演。
《声声慢》中“()”就是女词人在窗前的独特感悟。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

新高考统编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1、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2、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024年新高考I卷)3、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2024年新高考I卷)4、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2024年新高考I卷)5、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2024年新高考II卷)6、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2024年新高考II卷)7、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就是如此。
(2024年新高考II卷)8、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019全国I卷真题)9、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2021年新高考2卷真题(重庆))10、《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新高考I卷(江苏))11、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2、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默写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它不仅要求我们对经典古诗文有深刻的记忆,还需要我们理解其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真题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秋日美景。
请默写这两句诗。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落霞”与“孤鹜”相对,“秋水”与“长天”相对,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真题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请写出作者及词的题目,并默写全词的上阕。
答案:作者是苏轼,词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阕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析:这首词以月为主线,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
上阕通过对明月的追问和对天上宫阙的想象,表现出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真题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写出这两句诗的作者及诗的题目,并默写全诗。
答案:作者是杜甫,诗的题目是《登高》。
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真题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描绘了奇特的雪景,请默写全诗。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5名篇名句默写复习例题(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2025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粹例题详析集课标要求:1.重视通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从而提高人文修养。
2.熟悉情景化命题,丰富课内外积累。
3.古诗文必背篇目包含32篇文言文及40首诗词曲。
核心素养:1.审美鉴赏与创造:准确抓住语境中的重点词语、常用意象及相关知识点,精准剖析。
2.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必备古诗文中理解性默写的常规考查点,由知识点串联必备古诗文相关诗句,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同时写到了美玉、黄金、珍珠等。
(2)书法和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时写到了书法和茶道。
(3)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
”从古至今,选贤任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诗词中也常有尊重贤才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的内在思想品质与表现在外面的礼节一定要搭配适当,否则就会像《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流于粗鄙或虚伪而无法成为君子。
(2)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介绍了李密的家庭情况,表现了他孤苦无依的人生处境。
(3)李局长在会议上引用古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增强忧患意识,不忽略细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认为文王、仲尼、屈原等追述往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题
【题干】
(2017年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析】
(1)抓住“八百岁的长寿老人”来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遗漏“乃”字,注意“匹”的写法。
(2)抓住“借指自己的陋室”“仰慕前贤、安贫乐道”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庐”“蜀”的写法。
二、填空题
【题干】
(2017年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答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1)注意“澹澹”的正确书写。
(2)注意“递”不要误写。
二、填空题
【题干】
(2017年全国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
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本题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同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中“圣心”容易写错。
(2)注意“俄顷”“漠漠”的正确写法。
二、填空题
【题干】
(2016年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
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的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注意“得兼”的顺序。
(2)“嗟尔”“胡为乎”容易出错。
(3)“肌”“妍”容易出错。
二、填空题
【题干】
(2016年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
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答案】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埃”字易错。
(2)“弊”字易错。
(3)“狼居胥”是古山名,“胥”字易错;“赢”字易错,注意是“输赢”的“赢”;“仓皇”易错;“顾”是“回头看”之意,理解了意思就不容易写错了。
二、填空题
【题干】
(2016年全国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
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答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解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2)只要理解了前一句话的意思,就容易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注意“呕哑嘲哳”的写法。
(3)注意“窈窕”的写法。
二、填空题
【题干】
(2017年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
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2)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
甍,,。
”
(3)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记游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
,。
”
【答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解析】
背熟需要背诵的篇目,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
(1)“暧暧”不要写作“暖暖”。
“依依”不要写作“一一”。
(2)“盈”不要写作“萦”,“纡”不要写作“迂”,“瞩”不要写作“嘱”。
(3)“鹧鸪”不要写错。
二、填空题
【题干】
(2017年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
是:“,。
”
(2)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
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答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解析】
(1)《论语》中将小人与君子进行对比的句子有很多。
注意本题“心态”这一限制条件。
(2)熟练背诵曹操的《短歌行》,抓住“明月”这一提示点。
《短歌行》中涉及明月的句子有两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结合“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的提示,确定答案为“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3)抓住“骇浪搏击江岸”的提示思考答案。
二、填空题
【题干】
(2016年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
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答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根据题目中的“击水之广、飞升之高”可判断所要默写的句子。
注意“抟”“扶摇”的写法。
(2)根据题目提示“《登岳阳楼》颔联”可判断所要默写的句子。
注意“坼”“乾坤”的写法。
(3)根据题目提示“李煜《虞美人》”“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可判断所要默写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