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党建工作纪实:“党建+”增添活力 百年名校正青春
中小学校党建典型案例

中小学校党建典型案例某小学是一所具有党组织的学校,学校党委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典型案例。
首先,学校党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建设。
学校党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学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根据规划纲要,学校购置了文化展品、艺术品等,学校每个教学楼的走廊都布置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学校党委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学校党委把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文化活动。
每年学校都会举办“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同时,学校还组织音乐、艺术等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学校党委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学校党委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发扬。
学校开设了文化馆,在文化馆内设置了书法、篆刻、国画等艺术专业,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
同时,学校也注重创新,引导学生们关注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鼓励他们在创新中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综上所述,该小学在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不断实践创新中不断提高。
它为其他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范例。
在学校的党建工作中,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该小学在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中小学校学习和借鉴。
一方面,学校党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推进。
该小学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设施投入。
学校党委认为,只有基础良好,文化建设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制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是至关重要的。
这份规划纲要是基于对校园文化现状的逐一分析,结合学校培养目标,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方案。
规划纲要涉及到文化项目的具体规划、实施方案,以及项目执行时间和预算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小学党建工作回顾

小学党建工作回顾引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一直致力于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学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建设和广泛开展党建活动。
本文将对小学党建工作进行回顾,并分析其意义和成效。
主体: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小学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党组织建设。
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起着组织、宣传、教育和引导职工的作用。
在小学中,党组织通过建立党支部、委员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党内活动。
同时,党组织还加强党员教育,推动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小学党建工作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小学党建工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组织通过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党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动和影响了其他教师的发展。
通过党建工作的扶持和引导,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小学党建工作还注重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党员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党建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小学党建工作中,也重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党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党员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党建工作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结语:小学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小学党建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小学校党建典型案例

中小学校党建典型案例中小学校党建典型案例: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一、引言中小学校党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对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总称。
优秀的党建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本文就某市一所典型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该学校党建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概况该中小学校位于某市的市区中心,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总共有35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150多名教职工。
三、党组织建设该学校的党委成立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党组织逐渐壮大。
目前党员总人数为108人,党委下设3个支部。
党组织把建设党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和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的培养和考察后,组织这些积极分子转为正式党员。
四、思想政治教育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小学部的思政课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部的思政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文化建设该学校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各班级、学科组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
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设立了群众艺术团,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集体排练,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演出活动。
六、教学改革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了电脑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电脑竞赛。
以党建+模式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GUANG DONG JIAO YU广东教育·综合2019年第5期C管理以“党建+”模式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文/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黄志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是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办学方向。
学校必须树立“党建是支部书记的第一主业”的意识,因为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保障和应然需要,也是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的职责所在。
因此,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以“保方向、全融合、促示范、重润育”为抓手,深推“党建+”育人模式,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一、把好“党建+制度机制”的方向盘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
远洋学校充分发扬制度建党的优良传统,以制度和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明确支委职责,拴紧责任链条。
为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支部完善管理架构,明确要求每位支委跟一至两个级组,在每一个级组建立党小组,让党支委和党小组长对本级组的党组织建设担负直接责任,并将其纳入个人评先评优之中,打造坚强的领导组织。
制定组织标准,扎紧制度笼子。
依据党建要求和支部实际,制定《党小组共性责任清单》。
学校从制度建设切入,将党建与学校制度融合,让制度引领党建落到实处。
把党小组评价纳入到级组评比中,把党员作风与个人绩效评定结合,使党建行政同轨、同向发展。
此外,制定《东区远洋学校党员教师从教十不准》、建立党员示范岗和谈话制度,用制度引领全体党员和党小组开展组织建设,强化党员身份,持续提升党员明责、履责、尽责的意识和能力。
让每一个党员成为教育征程中的先锋、每个党小组成为学校教育的战斗堡垒,使全校党建工作做到目标一致、集中领导、资源共享、普惠全员。
二、装好“党建+专业融合”的定位仪新时代,教育从本体论视角应该重新定位,教育对人的发展定位应更多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对教育的理解要基于“社会性的构建”之上,再着重于精神层面的构建。
百年老校焕发新活力——百色市田阳区第一小学办学纪实

报道·在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的兴华街上,坐落着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学校——百色市田阳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田阳一小)。
1888年,该校以“正蒙义塾”之名正式创办,至今历经了一百三十二年风雨。
创办以来,田阳一小虽然几经更名,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砥砺前行。
尤其是近十年来,该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办学理念,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使得这所百年老校持续焕发新活力。
创新德育方式提升办学活力一天早上,田阳一小教师谭金莲正往学校走去,忽然,一名学生跑到她面前,然后九十度鞠躬向她道了一声“老师,您好”。
学生这一举动,让她久久不能忘怀。
“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非常好。
这是学校重视德育的成果!”谭金莲感慨道。
田阳一小十分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十个一”践行活动就是其中一个系列。
“十个一”,即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者公益活动、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一次祭奠孔子活动、举行一次安全演练、改掉一个陋习、参加一次弟子规知识竞赛、讲一个自己亲历的诚信故事、学习“课间文明十不准”、参加“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2019年12月14日,这天对于田阳一小学生黄茗鹤而言过得非常有意义。
因为这一天她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次“励志红色之旅”活动,她和同学们到百色市图书馆、百色高级中学、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等地方,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还开展了学雷锋清洁活动,扫街道、擦纪念碑,一天下来,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也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
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
”黄茗鹤告诉记者。
除了“十个一”活动,田阳一小还进一步拓宽德育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广泛宣传“三个倡导24个字”;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弟子规》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等重大节日,组织低年级学生唱国歌、画国旗,高年级学生为祖国写祝福语;在开学典礼上组织学生传唱爱国歌曲、传递巨型国旗;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将爱国主义植根于学生心中;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快板等节目,并制作贺卡送给父母,让——百色市田阳区第一小学办学纪实□本刊记者蒙秀溪通讯员黄洪湖·报道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懂得孝亲之道。
“党建+”力促教育发展——玉林市博白县开展中小学党建工作侧记

【教育时政】●一线传真“由党组织统领学校工作,学校管理就有了主心骨。
”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鸡塘村小学校长严伟感慨道。
这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过去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学校各项工作比较散乱,管理不够规范,“更不用说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了。
农村学校管理不规范、城镇学校特色不明显,这些难题一度制约博白县教育的发展。
2017年,玉林市启动“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年”活动(以下简称“党建年”活动),随后博白县开展了创建“党建+”品牌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教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不仅管理越来越规范,学校特色也越来越明显。
”该县教育局局长黄立富说。
“党建+管理”,力促教育管理规范化从博白县城往北,驱车20公里,记者一行来到博白县双凤镇均田村。
刚踏进该村,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几个月前,这还是一条‘黑水河’,河面上漂着破衣服、塑料袋,很脏。
”均田村小学校长李章海一边领着记者往学校走,一边介绍说。
为何短短几个月,这条小河就变了样?原来,今年5月,均田村小学党支部响应博白县教育系统“千名党员‘红旗护绿’行动”,组织了本校“小手拉大手+保护母亲河”活动。
“那天,师生齐动手,挖淤泥、清垃圾,场面十分热闹。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还纷纷写心得、谈感悟,效果非常好。
这是学校党支部成立后做的又一件有意义的事。
”李章海校长说。
均田村小学“小手拉大手+保护母亲河”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博白县教育系统落实“党建+管理”理念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广大群众对党的殷切希望,也是各级党组织应该肩负起的责任。
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才能实现教育管理规范化。
”黄立富局长说。
博白县教育党工委提出的“党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县域层面,由县教育党工委统筹规划全县各项教育工作,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一个是学校层面,在县教育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各校积极参与全县性活动,同时组织校本活动。
这便形成了“顶层设计正规化、上下联动常态化”的教育管理网络,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教育管理规范化。
加强党建引领,助推学校发展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学校发展为落脚点,山东省济南市美里湖第一小学党支部扎实落实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精神,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紧密围绕学校核心工作需求,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学校“美心育人”党建品牌逐渐发挥品牌效应。
党建引领学习教育,知行合一当先锋。
学校将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分工编入相应党小组,以党员身份参加所属党小组的活动,突出“三抓”,力求实效。
一抓组织领导,发挥领航效应强班子,保证党建工作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同步运作:二抓示范引领,通过开展“亮党员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奉献、比业绩”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抓活动过程,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服务学校大局,脚踏实地突出实效。
知行合一让党徽亮起来,让管理细起来,让执行力强起来,让品牌树起来。
党建引领特色培育,培植亮点铸品牌。
学校党支部以“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突出“黄河文化育人”特色,通过讲述黄河故事等方式,培育学生理解黄河文化内涵、弘扬黄河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践行“德育为首、五育并举”。
学校积极打造“美加强党建引领,助推学校发展赵庆玉 | 山东省济南市美里湖第一小学心育人”品牌:“美”既是学校的代名词,又意味着教育教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心”是学校党支部带领党员教师不忘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初心,怀赤诚之心、抱敬业之德,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于教育事业。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提升内涵强素养。
一位位优秀的党员,就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学校以党员、优秀教师的双重标准特设“优秀教师党员岗”,同时开展“把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向培养活动,充分挖掘每一位党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青蓝工程”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保障。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尽职尽责做表率。
强根基、提素质、抓作风、铸师魂,通过培树“师德标兵”“抗疫先锋”“教科研带头人”“德育标兵”等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小学党建工作特色案例《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

小学党建工作特色案例《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主要成效]近年来,学校坚持“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思路,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党建工作,助推学校教学质量逆袭上位。
学校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创新党建方法、擦亮党建品牌等方式,有效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1.学校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
学校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师的必修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组织生活,促使党员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提升自身素养。
党员教师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教职工,以争当先进为荣,进而带动校风学风全面好转。
有一位党员教师怀孕在身,主动要求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从没请过一天假,临产前一天还坚持上班,产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提前请几天假,免受这个苦。
她说:“真的不忍心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学校教师不足,学校调课很难的......”她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个党员的本色担当,在她的影响下,学校老师们从轻易不请假。
2.以“党建+帮扶”为抓手,引领学校教学长足发展。
近两年来,金南小学以党员教师为主力军,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优质课比赛、课题研究以及“青蓝工程”等教科研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学校12个党员在学校每期期末测评中,获奖率均达90%以上。
党员教师,2023年,学校党员教师与四类贫困生进行结对帮扶,通过经济上帮助、心理上辅导、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开小灶”等关爱措施,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成绩,潜能生的转化率达100%,此举稳步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是该校成功逆袭上位的重要因素。
3.建立健全“双培养”机制。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该校实施在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和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机制,充分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该校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学党建工作纪实:
“党建+”增添活力百年名校正青春
在弯弯的小安溪旁、巍巍的大阴山下,有一所农村与工矿相结合,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小学——某区红炉小学。
一代代红小人薪火相传,以“党建+”为引领,用智慧的双手描绘一幅幅创新思变的历史画卷。
近年来,学校的“抖空竹”项目获评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学校获得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一等奖,学校的党建工作也得到区教育工委、红炉镇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学校党支部矢志办学、成就辉煌的初心,凝聚着全体党员献身教育、培育英才的始终。
红炉小学始终秉承“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校训,以培养具有“金口能说会唱、金手妙笔生花、金眼遥望远方、金身活力迸发、金心装满天下”的五金娃娃为己任,坚持“党建+”引领发展,让阳光洒满校园,与无数金娃娃一起共同谱写百年红小的一篇篇金灿灿的新诗篇。
一、党建+文化建设涂亮“立德树人”底色
走进红炉小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雕刻有国立十六中学老校门的浮雕文化墙,凹凸有致的浮雕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红炉小学着力
挖掘青石梯、黄桷树等自然景观的文化元素,力争让每一步石梯、每一颗树木、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记录孩子成长历程,倾力打造展示学校发展历史的浮雕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为孩子幼小心灵打下“乡愁”的烙印。
通过不断提炼,学校形成了“金娃娃”办学特色的精神文化,凝结成了“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形成了“闪光金娃娃幸福满校园”的主题文化。
如今,在红炉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踏着承载百年历史的青石梯,唱着欢快的《金娃娃》小哥,闻着花香,迎着朝霞,步步攀登……这就是红炉小学在党旗引领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精神引领”效益。
正是这种激情四射的氛围,让师生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从而激发师生的潜质与活力,将校园打造成为一个红色精神高地。
正式这样的精神引领,涂亮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底色。
二、党建+同课共构促教学质量“大飞跃”
连日来,红炉小学4年级语文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多次修改后形成初稿,并由党员教师、语文学科负责人魏福田老师上第一节课。
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集体查找其中的不足,再让其他老师依次上《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
通过不断打磨、推敲,最终形成精品教参、教案,供下一年语
文老师使用。
这只是红炉小学通过“党建+”开展同课共构的具体行动之一。
所谓“同课共构”,就是让全年级学科组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由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上第一课,其他教师针对课后反响进一步优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最终形成精品教参、教案。
目前,红炉小学设置了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在每个年级设置了小组。
学校通过每一小组一学期打造两节精品课程,最终使每一个教参、教案都是精品,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备课质量,让老师们在精品教参、教案中实现迅速成长。
三、党建+多彩活动建孩子成长的乐园
近日下午,在红炉小学的3D创梦空间里,20余名学生在彭明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什么是3D打印,怎样才能打印出精美的杯子、花瓶……绘画室里,孩子们用七彩画笔认真地描绘着心中美好的世界;操场上,孩子们三五成群或打腰鼓,或抖空竹,玩得不亦乐乎……
获得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一等奖的红炉小学将党建与乡村少年宫建设等多彩活动相结合,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探索运行模式、融入“地域元素”等方面着手,带领学校教师,依靠校外志愿者,把红炉小学少年宫打造成为农村孩子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红炉小学校长付国玲表示,我们将以创建重庆市美术特色学校为契机,大力挖掘竹文化和煤文化,开设竹竿舞、抖空竹等特色兴趣小组,开展了画竹、舞竹、写竹、品竹以及簸箕画(煤炭画)等多项竹文化和煤文化活动,学校少年宫活动“乡土”味极其浓郁。
党建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学校兴。
通过“党建+”模式的推进,红炉小学的教师队伍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家长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金娃娃少年宫建设成果显著,成了我区教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