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意思是: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出处:《绝句》唐:杜甫
原文:
《绝句》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扩展资料:
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创作背景:
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
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含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含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含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是: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只。
【扩展知识】1、“含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句选自于杜甫《绝句》2、原文如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万里开来的船。
4、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屋里万泊的诗意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屋里万泊的诗意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意思是:坐在窗户边可以看到远处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的船只是从千里之外的东吴过来的。
这里的“万里船”的意思是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千秋雪”的意思: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于杜甫的《绝句》,原文如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
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
事件脉络表达得非常清晰明确。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绝句四首·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词句注释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窗含。
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4、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5、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白话译文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创作背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作品鉴赏这组诗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此诗两两对杖,写法非常精致考究,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十分自然流畅。
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
“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
“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
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杜甫 绝句其三

《绝句四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全诗内容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黄鹂、白鹭、雪山、船只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

一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
“一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全诗如下:
绝句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诗的原文绝句杜甫〔唐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的意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
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是: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只。
来自与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那么接下来
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
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
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
“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
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它
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
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
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霜天晓角
将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 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 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透 过 ” 窗 ” 眼 看 古 人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人大江来。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 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 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 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