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分布

合集下载

山东省产业分布 产业集群

山东省产业分布 产业集群
序号 行政区
1 济南 2 青岛 3 淄博 4 枣庄 5 东营 6 烟台 7 潍坊 8 济宁 9 泰安 10 威海 1
14 聊城 15 临沂 16 菏泽 17 莱芜
山东省产业带分布明细
下辖行政区 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 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博山区、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沂源县 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滕州市 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 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 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诸城市、青州市、寿光市、安丘市、昌邑市、高密市、临朐县、昌乐县 任城区、兖州区、邹城市、曲阜市、嘉祥县、汶上县、梁山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泗水县 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 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莒县 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 德城区、陵城区、乐陵市、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齐河县
旅游产业集群、广告设备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水泥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 业集群、机床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 群、农副产品加工
石化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物流产业链、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链、高新技术和先进 制造产业、能源建设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453.30)、信息技术产业(1491.50)、生物产业(215.40)、高端 装备制造业(271.90)、新能源产业(55.10)、新材料产业(966.60)、新能源汽 车(7.70)
备注

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

05 产业布局与产业集群互动 关系
产业布局对产业集群影响
引导产业集群形成
产业布局通过规划引导,促使相 关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聚,从而 形成产业集群。
影响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布局决定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方向和速度,合理的产业布局有 助于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
优化产业集群结构
产业布局的调整可以优化产业集 群内的企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 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对产业布局反作用
推动产业布局调整
产业集群的发展会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区域 经济发展需求。
增强产业布局效应
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可以增强产业布局的整体效应,提 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布局创新
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活动可以推动产业布局的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将朝着更加专业化、高端化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面临挑战
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资源 环境约束、技术创新瓶颈、市场竞争 加剧等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 应对,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布局的重要特征,通 过产业集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
生态化趋势
智能化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产业布局越来越注 重生态环保,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成为产业布局发展 的新方向,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能耗、改善工作环境。
感谢您的观看
产业集群是产业布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 过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和产业关联,形成具 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体系。

东莞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

东莞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

东莞的五大产业集群分布(转载)上周,东莞市政府集中印发促进五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涉及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家具和玩具文体产业五块,为具体产业如此密集制定产业升级方案还是首次。

除了提出如“打造成2家产值超过50亿元服企”、“3家主营收入达到百亿元的食品工业龙头”等等的具体目标外,文件中引人注意的还有各镇街的产业分工和各镇街“集团军作战”的抱团定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镇街自发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产业,比如说起虎门大家就想到虎门的服装,说起厚街就想到了家具和鞋业,说起道滘大家想到食品,都打上了各自的产业烙印。

在本次chutai的方案中,镇街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被作为5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而提及。

比如造纸行业,“是以中堂镇为中心,以麻涌、洪梅、万江、道滘、望牛墩等镇街所在的水乡片造纸核心集聚带为重点”,从而形成中堂造纸产业市场群。

食品方面,则是“以茶山、道滘等食品产业集群以及南城、麻涌、石龙、厚街、洪梅、东城等食品制造、粮油副食品生产加工重要基地为依托”,打造绿色食品和广式食品产业带。

家具方面,重点打造大岭山家具产业集群以及大岭山镇“家具出口内销促进中心”,厚街家具创意产业集群以及厚街镇“广东家具国际采购中心”,打造一个东莞家具区域品牌。

服装方面,则是“打造厚街―虎门―长安―松山湖―大朗―常平时尚产业带,建设综合性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国际采购中心和大型纺织服装鞋帽仓储配送区,实现时尚产业产品一站式采购”。

玩具文体方面则是加快产业聚集,实现以石排、常平、清溪、虎门、塘厦为中心的五大产业集群。

目前东莞各镇街的产业虽各有特征,但基本还是单打独斗,分散缺乏合力。

新chutai的方案则非常明确了各镇街的协同合作、“集团军作战”的思路,提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以产业为纽带来带动各镇街、各产业集群的合作。

甚至不局限在同一个产业的合作,强调各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在《东莞市促进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就提出:“玩具及文体用品产业链条较长,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与特征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竞合发展、联动发展、协同发展的生态网络,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本国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若干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分布——高性能结构材料主要产业集群1、包头高新区包头高新区初步形成以新型金属材料——稀土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等60多家稀土企业,形成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稀土应用器件和稀土终端应用产品为主、相关配套产品为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约在150亿元。

该产业集群稀土金属储量占到中国的87.1%、世界的62%;但缺乏整体规划,尚处于无序发展,技术水平低造成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有待提升。

2、金昌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金昌省级高新区,金昌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金属材料——镍钴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金川集团和新川化工公司等100多家材料企业,形成了镍、铜、钴及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3大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近100亿元。

该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在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与产业优势,靠近终端市场;但由于周边科研院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3、宝鸡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宝鸡国家高新区,宝鸡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金属材料——钛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拥有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力兴钛业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宝鸡欧亚化工设备制造厂等一批从事钛、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金属的各类企业400多家,构成了从钛矿采选、冶炼、压延加工到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产业链,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50亿元。

该集群钛材料约占国内总量的85%、约占世界钛材总产量的11%,初步形成了由大企业主导、小企业跟进的完整的产业链;但深加工水平低限制附加值有提高,集群规模有待扩大。

花卉产业集群分布情况汇报

花卉产业集群分布情况汇报

花卉产业集群分布情况汇报花卉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花卉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下面就花卉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华北地区是我国花卉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河北省的保定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等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花卉资源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花卉产业集群。

这些地区以玫瑰、康乃馨、百合等花卉品种为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花卉种植、加工和销售体系。

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花卉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市等地区,以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以兰花、茉莉花、茶花等为主的花卉产业集群。

这些地区的花卉产业集群以规模化生产和高端市场为特点,产品远销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西南地区也是花卉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云南省的昆明市、四川省的成都市等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以郁金香、牡丹、滇紫荆等为主的花卉产业集群。

这些地区的花卉产业集群以生态环保和特色品种为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产业集群分布情况呈现出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基础。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花卉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市场竞争等,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产业升级,推动花卉产业集群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花卉产业集群分布情况的汇报到此结束。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点表现为明显的四大集群格局。

首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集群,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大量的上下游配套企业。

其次,以广深为龙头的大湾区集群,这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再次,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集群,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最后,以成渝西安为龙头的西三角集群,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

此外,从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在湖南、浙江、河南和四川也有企业分布。

各行各业产业带

各行各业产业带

中国五大规模家具产业集群分布中国目前有五大家具产业集群,他们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区、长江三角洲家具产业区、环渤海家具产业区、东北家具产业区、西部家具产业区,这五者集中了中国90%的家具产能。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家具产业区,具有产业集群、产业供应链和品牌优势。

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东家具产业区,具有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优势。

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家具产业区,具有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优势。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心的东北家具产业区,具有实木家具生产和木材资源优势。

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家具产业区,具有供应三级市场产品的优势。

前4个家具产业区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分布,家具出口生产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集中,是供应我国市场和家具出口的主要地区。

西部地区家具产业区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在这5个家具产业区中,华南和华东产业区是产量最大、出口额最高的两个主要产业区,广东省和浙江省是我国家具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

广东省家具企业有6000余家,从业人数100多万人。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家具生产、配套、销售的重要基地,乐从镇成为我国最大的家具集散地,龙江镇成为生产家具和配套材料的家具生产重镇。

浙江省有家具企业2600余家,雇员数25万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家具企业,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区以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佛山等广东省地区为中心,是国内最大的家具产业区。

这一地区毗邻港澳,劳动力资源丰富,家具制造起步较早,产业集群多、产业供应链完整、销售市场发达、品牌优势明显。

家具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品多出口到美洲市场。

广东是全国领先的家具产销地,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高家具行业的技术水平,保持行业的生产销售优势,将佛山市顺德区打造成了家具生产、销售、配套、批发一体化基地,乐从镇成为南方地区比较大的家具集散地,龙江镇成为生产家具和配套材料的家具生产重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与产业集聚现象。

一、区域分布1. 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在国际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布并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

这些地区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具有显著优势。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

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运营。

二、产业集聚现象1. 利好政策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地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定产业的现象。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政府的利好政策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提供土地资源和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到特定地区投资兴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2. 人才与资本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还与人才和资本的集聚密切相关。

具有优秀人才和丰富资本的地区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进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形成。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高科技人才和风险投资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三、产业集聚带来的影响1. 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集聚有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合作,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一个集聚的产业群中,企业之间可以共同面对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聚还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车生产,每个环节的企业都有可能集中在特定地区。

这样一来,供应链的协同配合和资源共享将更加高效,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经济效益的增加产业集聚能够带来经济规模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集群点评
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这种分布特点是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对于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要求都较高。大型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知识储备和人才培养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大城市还有着良好的信息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便利的信息交流和融资条件,在地理人文环境方面也更胜一筹。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重视,以及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也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家电制造业集群点评
各类家用电器制造业,包括家用电力器具、照明器具、家用视听设备的产业集群。我国家电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除此之外,在中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这些地区的家电行业中不仅有着较大的生产规模,而且集中了大量的相关企业,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抓住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在发展“三来一补”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家电产业集群。而胶东半岛的产业集群形成则属于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型。在政府的适当引导下,以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为核心,建立了一批相关行业企业,进而促进了配套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能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的产业集群。与此类似的还有西部绵阳地区的以长虹集团为核心的家电产业集群。
11.石化产业集群点评
我国石油加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布广泛,东北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了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其产业区产生于计划
经济体制下,集聚的政府规划特色明显。中部的山西和湖北利用本地煤炭资源,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及开发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支撑体系下形成了煤化工产业集群。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地区开采海洋原油,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化纤的下游石化产品为主,形成了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石化产业链。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由于工业基础、科技能力薄弱,以单一、初级的石油天然气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下游产品较少。
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公司,均数量多、实力强,整车产量、零部件产值、成本控制、新产品推出、吸引外资各方面均在国内汽车产业集群中遥遥领先。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地处沿海,改革开放早,市场发育程度高,市场化意识强,引进了本田、丰田、日产,形成了各自配套的整车制造产业链。津京地区,依靠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国际跨国汽车公司,加上天津的港口优势,其集群优势相当明显。东北地区是国家最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地
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个别县、镇或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纺织服装企业集群。
现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重心已经从上海、青岛、天津等大城市的传统基地转移到如星星之火般出现在广大小城镇、农村的产业集群。其主要原因:一是纺织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广大的劳动力,加之东部沿海这些城市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有着现代化的产业技术与专业服务,使得劳动力、资本、专业技术能够有效组合,大大降低了生产开支成本;二是东部沿海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得原材料和产成品能方便的运输,还能大量的出口;三是当地政府提供了土地、工商管理、引导服务等支持政策,促进了集群地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12.食品饮料制造业集群点评
我国食品行业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较为广泛,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和中西部的内蒙古、河北、河南、两湖地区都有集群出现。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食品行业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农业粮食产区或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地区由于位于或靠近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便于企业实行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原料和运输成本;同时,位于人口密集地区大中型城市,既可以满足食品行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又能接近消费市场,便于企业直接掌握市场的状况,快速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再者,利用大中城市较完善的物流条件,可以较好地解决食品行业对地区物流的依赖。
13.文教体育用品及工艺品制造业集群点评
文教体育用品及工艺品制造业包括文化用品制造、体育用品制造、乐器制造、玩具制造和工艺品制造。
我国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小城市,其原因:一是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低技术产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开放较早,农村、小城镇依靠当地的工商传统,发挥劳动力优势,形成了一定规模;二是东南沿海纺织、五金产业发达,为文教体育用品产品提供了上游的原料支持;三是东南沿海特有的交通区位优势,有利于产品的内销和出口。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属于我国的传统行业,以手工制造为主。其分布集中在传统手工艺较发达的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北。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点评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铁路运输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摩托车自行车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
铁路机车制造产业集群属于轮轴式的产业集群,是依靠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其分布地也是重工业较发达的东北和中西部城市,依托当地在国内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领域有先进研制能力的骨干企业,吸引聚集了大量的相关配套企业,已逐步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2.传媒业集群点评
传媒业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及音像业。我国的传媒业集群都分布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比较高的省会大城市。根据其发展特点分为:一是信息中心型。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各地海量的信息都聚集于此。因此,吸引了大批传媒企业进驻。二是历史传统型。沈阳、杭州、武汉、南京、西安,这几座城
市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是传统与时尚激烈碰撞的汇聚点。三是电视影视中心型。随着近几年来影视、电视剧市场的繁荣,长春、无锡等这几座城市以影视公司和影视基地为依托,形成了影视产业集群。
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业集群点评
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包含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皮革羽毛绒制品业。
14.现代服务业集群点评
摩托车及自行车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西部的重庆。其集群主要是建立在农村、乡镇工业基础上。
我国的船舶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沿海的优势并且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集群属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分布集中在科技研究能力较强的沈阳、成都、西安等。
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
4.非金属制造业集群点评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主要包含非金属建筑材料业、陶瓷及其制品业、玻璃及其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属于资源禀赋型,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分布比较广泛,但是也有一定的特点:一是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当地工商业传统的影响,形成专业化分工,劳动力密集的专业镇、专业村;当地开放活跃的经济环境和政府宽松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和迅速集中。二是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尽管这些区域资源丰富,但是集群发展缓慢。有以下原因:缺乏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指导;当地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更难以进行技术创新。
区,汽车产品的上游产业重工业基础雄厚,其集群发展有一定空间。华中地区也是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围绕东风雪铁龙公司,汽车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具有一定竞争力。
我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刚呈雏形,有待于产品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实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促进集群的不断发展。
8.金属制品业集群点评
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按照各集群的发展模式,把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划分为:一是历史传统型。河北衡水市安平县丝网业已有500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样的基地还有永康五金、水口龙头等。二是市场主导型。金属制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农民通过模仿与学习,以2~3人组成的家庭工厂就开始了产品的生产,形成了金属制品的专业镇、专业村,随着发展形成了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集群,也带动了一批品牌企业的崛起。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金属制品产业集群内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度攀升,造成产品生产的饱和现象,加上土地、原料的稀缺,必定造成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从而会削减集群竞争力,最后导致集群的消亡。因此如何进行集群内部制度创新,已经成为金属制品产业集群的首要问题。
1.ICT产业制造业集群点评
ICT制造业包括除家用视听设备以外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这些地区的集群都具有关联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和配套能力强的特点。典型的产业集群有天津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上海的计算机及配件产业集群等。其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利用本地的要素禀赋和历史文化优势,积极地引进外部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鲜明的外部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特点,该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和比重与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都长期大于全国其他地区。而部分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则主要以军工电子产业为主,具有自主研发、自成体系的特点,属于内生发展型的产业集群。
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有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大中型企业周围聚集了一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