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的植物造景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之一,其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美好的居住氛围,还能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平衡。
而植物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住区景观绿化的效果。
一、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能够完美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命力。
比如,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植物品种,如芒果、香蕉、栀子花、牡丹等。
而北方地区的居住区可以选择生命力强、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如银杏、松树、槐树、玉兰等。
二、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
比如,可以在居住区中配置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草坪、灌木丛等,以增添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配置具有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品质、减少噪音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龟背竹、吊兰等;也可以配置具有香味、药用价值的植物品种,如薰衣草、紫罗兰等。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应该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布局植物,防止植物相互干扰,影响生长发育。
比如,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保证植物相互平衡;还应该注意植物的成长习性,比如灌木丛、树木等应该布局在较开阔的区域,同时应该留有充分的空间,避免影响行人通行;草坪等植物品种则应该放置在较平坦的区域,以利于其生长。
总之,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以达到优美、健康、生态、宜居的绿化设计效果。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景观绿化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作为绿化景观的主要元素,对于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来说,植物的配置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植物选择、植物布局和植物养护等方面,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一、植物选择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中南部地区可以选择适应较高温度和湿润气候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如茶花、荷花、香樟等;在北方地区可以选择适应寒冷干燥气候的落叶乔木,如杨树、榆树、白蜡等。
在选取植物的同时,要注意植物的观赏价值、生长习性和环保性。
应选择生长速度适中、抗病虫害、不易造成地下管线损害的植物,同时要重视环保性,避免引入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植物布局植物的布局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植物布局方式,例如线性布局、交错式布局、群落式布局等。
线性布局主要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可以形成直线或弯曲的曲线,常用于沿路或人行道两侧。
交错式布局则是让不同植物之间交错分布,交错布置的植物可以根据生长特点或者观赏性质搭配。
群落式布局则是将同种植物大量种植在一起,形成簇状景观,常用于区域性景观绿化。
不同的布局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进行植物的布局时要考虑到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
例如沿路的植物布局应该注重连续性和视觉连贯性,而公共广场和社区花园的植物布局可以强调色彩和景观特点。
三、植物养护植物养护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来说,养护也非常重要。
居住区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美观的景观需要专业的管理和养护。
植物的养护主要包括水肥管理、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修剪管理可以控制植物冠层的形态、尺寸和布局,病虫害防治可以预防和治疗植物的疾病和虫害。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景观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植物配置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成为了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意义、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意义1. 美化环境。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能够为居住区增添绿意、营造浪漫、宁静的活动环境,使得居住区成为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2. 调节气候。
植物具有良好的遮荫和保水作用,能够降低居住区的温度,改善炎热的气候,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3.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和灰尘,并释放出氧气,有利于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净化空气。
4. 增加生态效应。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居住区的生态魅力。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生态适应性原则。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光照条件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良好,减少植物死亡率,提高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当注重多样性,选择不同季节开花、不同高度的植物,使得整个景观更加多姿多彩,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3. 安全性原则。
避免选择对人体有害、易引发过敏的植物,对于有刺、有毒的植物要避免使用,以确保居住区的居民安全。
4. 美学性原则。
植物配置设计要能够符合居住区整体风格和环境,要与建筑、园林景观相协调,形成和谐美观的景观整体。
5. 实用性原则。
根据植物的功能特点,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比如选择适合攀爬的藤本,提供遮荫,选择芳香植物增加空气清新度。
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态适应性、多样性、安全性、美学性和实用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

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以下是 6 条关于居住区植物景观的类型及设计要点:1. 绿草如茵型:就像一片柔软的绿色地毯,给人带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想想看,小区里有那么一片葱郁的草地,是不是就像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样啊!比如在草坪上设置一些休闲桌椅,居民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悠闲的时光。
设计要点呢,那就要保证草地的平整度和绿意盎然啦,可别搞得坑坑洼洼、枯黄一片哟!2. 繁花似锦型:这简直就是色彩的盛宴啊!各种花朵争奇斗艳,能不美吗?你难道不想在自己家楼下看到一片绚丽的花海吗?像那些精心布置的花坛,多漂亮呀!设计要点就是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花卉品种,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颜色和花期的花,让花开不断、美不胜收哟!3. 绿树成荫型:那一棵棵大树,不就像是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阳挡雨嘛!夏天走在下面,多凉快呀!比如小区里的那几排高大的梧桐树。
设计要点就是树木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还要注意修剪,让它们长得挺拔又美观。
4. 灌木丛林型:哇,走入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小丛林,多有趣呀!是不是感觉很新奇呢?可以像弄个造型独特的灌木丛迷宫呀!设计要点是要注意灌木丛的高度和密度,要营造出层次分明又富有神秘感的氛围哦。
5. 藤蔓缠绕型:那弯弯曲曲的藤蔓,就像在跳舞一样,多浪漫呀!瞧瞧那些爬满篱笆的藤蔓植物,多有诗意呀!设计要点是要给藤蔓提供合适的攀爬支撑,让它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美姿态。
6. 水生植物型:看着水中的那些植物,随风摇曳,多灵动啊!就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像小区里的池塘边种些荷花、睡莲,多美啊!设计要点是要保证水质的清洁,让水生植物健康生长,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我的观点结论: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真的太重要啦!不同类型都有各自的魅力和要点,好好设计就能给居民带来超棒的生活体验呀!。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居住区景观绿化是指在居住区内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来打造美丽的环境。
植物配置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提升居住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择和设计技巧三个方面,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浅谈。
植物配置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适宜性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植物。
其次是景观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的植物,如花卉、灌木和乔木。
再次是生态性原则,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的植物,如空气净化植物、水生植物和蓄水植物。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选择生长快速、易于养护和更新换代的植物,以减少植物配置带来的维护成本。
植物配置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从美观度来看,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和各类形态的花卉,如玫瑰、牡丹和郁金香。
从生态效益来看,可以选择种植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吸收噪音的植物,如绿萝、仙人掌和银杏树。
从生态适应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和适应干旱和寒冷等恶劣环境的植物,如仙人球、薰衣草和柏树。
从可持续性来看,可以选择具有生长快速和易于养护的植物,如多肉植物、金鱼草和榕树。
植物配置设计应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是植物的高低错落布局,可以通过在高楼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来打造垂直绿化效果。
其次是植物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据花卉和植物的颜色搭配,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再次是植物与硬装结合,可以将植物与建筑物、花坛和健身器材等硬装融为一体,增加景观的整体性。
最后是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可以选择具有四季观赏效果的植物,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红叶和冬季的黄梅,来给居住区带来不同的景致。
植物配置设计在居住区景观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植物、科学布局和巧妙搭配,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要注重植物配置设计的细节,从选择植物到布局设计,都要考虑多个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

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是提升小区环境美化程度、改善居民居住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小区时,选择合适的造景植物对于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包括选择原则、应用场景和常见植物种类。
一、选择原则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性: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湿度、光照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2. 绿化效果:选择拥有较好绿化效果的植物,以提升小区整体的美观度。
植物应具有浓密的树冠或灌木丛,能够形成良好的绿色屏障和遮阳效果。
3. 视觉效果:植物应具备观赏价值,能够为居民营造愉悦的视觉享受。
选择具有鲜艳花朵、多样叶型或者独特造型的植物,增加小区的美感。
4. 生态环保:优先选择无毒、无害的植物品种,避免对居民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应避免大规模使用过度施肥或喷洒农药的植物,以保护环境和健康。
二、应用场景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可以应用在各个不同的场景中,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入口广场:入口广场是住宅小区的门面,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可以营造出热情友好的氛围。
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树木或常绿植物作为点缀,并搭配色彩鲜艳的花草,增加视觉亮点。
2. 人行道和绿化带:人行道和绿化带是居民日常活动的流线区域,适合种植一些低矮、密集的植物。
可以选择灌木丛、地被植物或者矮生草本植物,以创造绿意盎然的视觉效果。
3. 中庭花园:中庭花园是住宅小区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应选择种类繁多、花期较长的植物。
可以选择一些四季常青的观赏植物和花草,以保持整个花园的绿意常驻。
4.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住宅小区内儿童活动的场所,其中的植物选择应以安全、无毒为首要考虑。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和花草,但应避免种植带刺或有毒的植物。
三、常见植物种类在住宅小区的造景植物选择上,有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值得推荐:1. 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期较长、紫色花朵盛开的灌木植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植物造景应用探究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植物造景应用探究在园林造景的过程中,要力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结合,合理科学配置出生态功能优越的景观效果,不断提升居住区的人居与自然环境,满足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主要探究现代城市居民区中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造景特点及其应用。
标签:造景;生态功能;居民区一、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对于生态环境的也越来越重视。
那么园林绿化的作用也就日益凸显出来,园林植物造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功能。
小区居住区人们不仅仅追求基本的住宿,它还是人们游玩、休憩的一个小花园。
居住区的植物造景是针对居民的相关需求而进行针对性建设,人作为主体,使得小区的环境渐渐向人性化进行发展,逐渐实现人因景而舒适,景因人而更美,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完美结合,使得整个小区环境氛围更加和谐并富有生活气息。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构图原则1、自然式的结构构图自然式构图着重突出大自然的作用,周围无建筑物且无明显线条修饰的时候,造景布局也就更加随意自由,模仿大自然的景观构图但并不刻意,循循渐进,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园林造景状态,人们处于这样营造出来的自然景观就更加舒适恬静,则采用自然式布局。
2、规则式的结构构图在西方式园林中多采用规整、简洁明了、有轴线的规则式构图,分为规则式对称和不规则式对称。
规则式布局多出现在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生硬的建筑几何体有其独特明朗的轮廓线,规则式布局手法易予其相协调;在现代生活中多采用庭院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在住宅区的结构构图中,规则式构图多为几何造型,更显庄重、大气、井井有条,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3、混合式的结构构图在园林造景过程中,大部分造景多有规则式与混合式的结合,同时具备规则式与混合式的造景特点。
既能体现出西方式规整式特点,又能充分发挥出东方式园林自然式结构布局的优点,不仅具有规整的园林景观,也有渐变的自然式布景。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

浅谈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而景观绿化作为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对居住区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居住区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设计进行一些浅谈,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植物配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好居住区的植物配置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阳光、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功能需求,包括美化、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在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包括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居住区的景观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公共绿地绿化等。
针对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设计。
1.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居住区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供遮荫、净化空气等功能。
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耐旱、耐污染、抗风等特性的植物,如梧桐、法国梧桐、国槐等。
这些植物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并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适合作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2. 庭院绿化庭院是居住区的私人空间,其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在庭院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观赏植物,如玫瑰、茶花、木兰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果树,如柑桔、苹果、樱桃等,既美化了庭院环境,又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公共绿地绿化公共绿地是居住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绿化设计需要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公共绿地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中,一般需要选择一些功能性植物,如草坪、灌木、地被植物等,能够形成开阔的绿地景观,并且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的植物造景设计
摘要:浅谈居住区植物造景的重要性、植物造景设计存在的误区及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的问题,植物造景不仅要停留在视觉感受上,更要深入人们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施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绿化特色日益凸显,要求“求精、求美、求特、求雅”,逐步向“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舒适的居住环境迈进。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高层次推进,外部环境越来越受重视,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植物造景。
要充分应用植物造景,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营造绿色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住品位。
1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植物造景是居住区环境建设成败的重要一环,植物造景的好坏已成为房价高低的重要筹码。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价值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
1.1 植物是改善和保护居住环境的主体
空气中细菌含量是评价居住区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植物绿化与此息息相关。
植物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等
功能。
研究表明植物绿化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含菌数从而净化和改善居住的环境。
合理安排居住区植物造景,加强绿地环境卫生的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洁的游憩活动场所。
1.2 植物是维护居住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人们在生活休闲的同时都向往大自然,特别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有利身体健康。
植物是维护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通过植物造景体现一种生机盎然的生命美。
1.3 植物造景是构造环境空间形态的核心
通过植物造景可创造私密、稳定、安全的空间,也可以创造自由、开阔、喧闹的空间,植物造景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心境,丰富的植物空间可给人不同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可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不同需求。
1.4 植物造景是展现地域特征和乡土风貌的载体
我国大多数地区是典型的大陆东海岸气候,地区差异明显,根据地域特征,合理选择园林植物种类,做到以乡土植物为主,展现当地植被特征。
如椰子树就是典型南国风光的代表,而在北方城市白杨树则永远默默地代言它的无畏精神。
我们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上,不仅能看出一个地方性格和身份,同样能看出一个地方时代文化的特征和特色。
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植物造景就是展现地域特征和乡
土风貌的载体。
2 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的误区
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从儿童游戏场到老年人休息空间,以及青年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等无不体现着这一领域的发展精度。
但居住区中过分整洁的植物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造成了高昂的费用;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
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造景设计存在严重的误区。
2.1 冠名生态景观却违背生态之原则
目前大多数绿地新建成都喜欢冠以“生态”两字,而其设计的手法和内容却与真正的生态含义不符,生态园林只成了口号。
不少居住区绿色少,硬地多,植物阴性和阳性的种植位置错乱,违背“以人为本、植物相生”的原则。
2.2 片面追求高档次,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
现在的不少居住区为了打造高档社区,在植物的选择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认为“高档次”绿化就是植物的品种与众不同,为了营造南国风情,异域景观,大量引种加纳利海枣、银海枣等南方热带树种。
有的还大量运用在该地区根本不能生长的植物树种,不惜代价,不顾后
果。
只为显示环境的昂贵,技术跟不上,死亡较多,破坏生态,浪费社会资源。
2.3 注重眼前效果,忽视长远的持续发展
为追求眼前的景观效果,要植物造景经常盲目的密植植物,每平方种有P30cm的杜鹃36株,很植物密密麻麻的种在一起。
在这有限的空间内有这么多植物需要生长,能满足植物其生长的窨吗?合理的种植无论对植株的生长,还是对植物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
2.4 盲目种植大树,忽视植物的生态习性
目前植物造景存在着误区,认为小区大树越多档次就越高,许多大树从山上或农村房前屋后移来,损害了原有的良好形态,降低了生态效益。
即使大树移植后能良好的生长,如盲目的大量运用大树,难道大树是取之不尽的吗?植物都有其生态习性,有自己适合的生态环境,随意改变其生态环境,会影响其生长,同时对生态资源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5 软景与硬景失衡
目前许多园林的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少得十分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为主,而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的硬质景观,使景观空间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失衡。
没有考虑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没有考虑居住区绿色空间的多样
化功能,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3 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的问题
设计和施工是两个不可分离的子项,谷话说“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三分种,七分养”的说法。
都知道植物造景在景观中的重要性,但有时实际操作中却事与愿违。
因为很多设计师对植物的品种、习性、效果、市场物源、价格不了解,甚至有时不认识某些植物,造成施工现场与图纸上种植设计相差很多。
近年来,人们居住的室外环境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但由于设计和施工的脱节,导致园林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精品难觅,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3.1 设计拙劣,图纸内容过于简单,加大理解图纸的难度,使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些设计者为迎合开发商前期包装、销售的需求,违反常规种植,用不适合场的新的外来植物品种,来获得甲方青睐,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和后期养护费用高昂。
许多植物种植设计者设计文件缺乏完整可靠性,只是“一图了事”,只有一张植物种植设计总平面图,没有大样图,图中的内容表达不清,施工人员无法完全理解设计意图,让施工者无从下手,现场施工时临时更改设计的情况很普遍,造成设计与施工脱节。
3.2 设计与施工缺乏配合和沟通,造成实际效果和原有设计意图差别很大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
特别是在植物配置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
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无法预期的问题更是时有发生。
但大多数设计师并不愿意下工地,缺乏主动性,一些节点的处理就不那么尽人意,这样一来很难体现设计师原来的设计意图。
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
3.3 种植配置没有权衡植物病虫害的相生、相克关系
一个好的植物造景,既要布局合理,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特别是在居住区绿地中应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
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
在种植配置时应避免出现上述类似情况。
参考文献
[1] 蒙薇,杨华,车代弟.人—植物空间—情感[J].中国园林,2010,10:91~94.
[2] 杨学定,唐东芹.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11,2:97~100.
[3] 浅谈园林绿化的误区[J].园林论坛,20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