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在晚期肺腺癌中应用
肺癌术后应用培美曲塞辅助化疗及不良反应

・
药 物 不 良反 应 ・
患者的不 良反应均得 到较快恢 复 , 没有患者 出现过于严重 的 肝肾功能损害 ( 见表 I ) 。
反应及 疾病控 制情 况给予分析 。结 果 疾病 控制 率为 6 2 . 9 %, 3倒
患者得 到部 分缓 解, 0例 患者得到 完全缓 解, 治疗总有效率为 1 1 . 1 %;
结论
在肺癌 术后 的辅 助化疗 中, 一线化 疗失败后 , 培美 曲塞联合 卡
3 讨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铂辅助化疗的应 用。 可以对患者的病情 给予很好 地控制 , 提 高患者的
析, 现将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胞D N A和 R N A合成 , 使肿瘤增殖停滞 于 S 期, 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培美 曲塞 的主要不 良 反 应骨髓抑制 、 胃肠道反应 、 转 氨 酶升高 , 补充 叶酸和维生素 B可减少 骨髓 抑制 和 胃肠道不 良 反应 , 地塞米松可 有效 预 防皮疹 。H a n n a 等进 行 了培美 曲塞 和多西 紫杉醇二 线治疗 非小细胞 肺癌 的对 比研究 , 培美曲塞 治疗组 中位生存期为 8 . 3个月 , 1 年 生存率 2 9 . 7 %, 中位无 进 展生存 期 3 . 4个 月 , 疾 病缓解 率 9 . 1 %; 培美 曲塞在 疗效 , 中 位生存 时间 , 1 年生存 率与多西他赛 相似 , 但 毒性耐受 性有更
作用。培美曲塞能明显抑制胸 苷酸合成 酶( T S ) 、 二氢 叶酸还 原酶 ( D H F R) 和 甘氨 酰胺 核 苷 甲酰基 转 移酶 ( G A 砒 ) 的 活 性, 使得 嘌呤和胸腺 嘧啶核苷生物合成减少 , 从 而影 响肿瘤 细
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用于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66• 临床研究 •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用于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的疗效观察姜俊昌(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肿瘤科一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8)【摘要】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用于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方案对80例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化疗不良反应,随访至2018年1月。
结果 80例患者部分缓解58例(72.5%),稳定20例(25.0%),进展2例(2.5%),有效率为92.5%。
中位生存时间为25.8个月。
发生腹泻33例(66.0%)、白细胞降低25例(50.0%)、肝功损害20例(40.0%)、贫血15例(30.0%)、血小板下降15例(30.0%)。
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方案进行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效率较高。
【关键词】培美曲塞;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序贯治疗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1-0066-01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死因,其中肺癌患者中有80%左右属于非小细胞肺癌,20%左右为小细胞肺癌[1]。
化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当肿瘤细胞发生获得性耐药后,再接受该化疗药进行治疗的效果甚微。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肺腺癌最为多见。
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中的代表药物,本研究采用培美曲塞序贯吉非替尼方案对吉非替尼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年满18周岁;②非小细胞肺癌;③病理类型为肺腺癌;④经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获得性耐药;⑤经扩增耐突变系统检测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型;⑥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⑦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⑧无培美曲塞治疗史。
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2~76岁,平均(57.75±6.77)岁。
培美曲塞联合常规化疗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观察

培美曲塞联合常规化疗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常规化疗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方便选取40例予以化学治疗:将接受常规化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者设为对照组(n=20),而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常规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者设为研究组(n=20),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
结果①研究组患者近期肿瘤控制率45.00%高于对照组的10.00%(χ2=5.177,P=0.023);②治疗后,研究组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6.791、11.210,P=0.000)。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常规化疗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优化近期化疗效果,并改善其肿瘤血清标志物指标,值得借鉴。
[关键词] 培美曲塞;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 Ⅳ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 40 patients withstage Ⅲ to Ⅳ NSCLC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for chemotherapy: those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n = 20), while those who received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were set as the study group (n = 20), and the chemotherapy effect and blood volu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lear the difference of tumor markers. Results ① the recent tumor control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5.00% higher than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 2 = 5.177, P = 0.023); ② after treatment, CEA and CYFRA21-1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 = 6.791, 11.210, P = 0.000). Conclusion pemetrexed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to Ⅳ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t can optimize the short-term chemotherapy effect and improve the tumor serum markers.[Key words] pemetrexed; stage III-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erum tumor markers近几年来,因国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吸烟者数量增加等因素,肺癌发生率呈现出升高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作为最多见的病理类型,占比高达80%及以上,伴发胸痛、痰血、低热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
比较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与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比较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与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诱导化疗获益后二线化疗药物培美曲塞(PEM)应用于早期维持治疗与延迟二线治疗的疗效。
方法:81例晚期NSCLC患者(ⅢB或Ⅳ期)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治疗4~6周期后,病情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n=58)和延迟组(n=23)。
所有患者均予PEM(500mg/m2,第1天)联合最佳支持治疗,21d为一周期,同时维生素B12、叶酸、地塞米松预防毒副反应。
结果:早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延迟组显著延长(6.8±0.7个月比2.7±0.5个月,字2=54.878,P <0.001),而中位总生存期(OS)较延迟组有所延长(14.7±0.6个月比12.4±0.5个月,字2=3.018,P=0.0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癌患者中位OS较鳞癌患者显著延长(16.5±0.6个月比11.2±0.5个月;字2=14.734,P<0.001),两组间的药物的安全性与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提早应用二线化疗药物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明显延长患者的PFS,并且没有增加毒性反应,腺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期。
标签: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二线治疗,培美曲塞过去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465%,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Ⅲ、Ⅳ期)[1],无法对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
然而,对于经过4~6周期的标准一线治疗后取得病灶稳定或缓解的NSCLC患者是否予维持治疗还存在争议[2]。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应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化疗或靶向药物,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等维持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间质性肺炎1 例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间质性肺炎1 例作者单位:262200 潍坊医学院附属诸城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吉非替尼(gefitinib,易瑞沙)是astrazenica公司开发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其目前获准的适应证为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nsclc 以及一线治疗存在egfr 基因特定位点突变的晚期nsclc[1]。
间质性肺疾病是吉非替尼引起的少见、但可致命的严重不良反应。
现报道1 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治疗致间质性肺炎的情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职工。
因“确诊肺腺癌11个月余,活动后气促伴咳嗽10 d”,于2011年12 月15 日入院。
无吸烟史。
11个月前胸部ct 示:右上肺肿物,纵隔淋巴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病理报告:低分化腺癌。
诊断为右上肺腺癌,伴右锁骨上、纵隔淋巴结和胸膜转移,ⅳ期。
先后给予培美曲塞+顺铂4 周期化疗,颈胸部放疗1周期后,肿瘤部分缓解,3个月前,颈部、胸部ct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肿物病灶扩大,考虑右肺腺癌复发,再次给予培美曲塞+顺铂2 周期化疗,病灶无改变,且患者不能耐受继续化疗,改服吉非替尼250 mg/d。
服用吉非替尼10 d 后,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复查胸部ct 示:双肺呈间质性炎症样改变,右肺病灶增大,血气分析: ph 值7.37,p(co2)37 mm hg,p(o2)51 mm hg,hco3-25 mmol/l。
考虑为吉非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炎并呼吸衰竭,遂停用吉非替尼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80 mg 静脉滴注及乙酰半胱胺酸口服、吸氧等治疗,3 d后,患者憋气减轻,改甲基强的松龙80 mg静脉滴注为强的松30 mg口服,1个月后,复查胸部ct 示:双肺呈间质性炎症样改变较前明显吸收。
2 讨论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也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85% 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大多数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发生转移。
吉非替尼是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与egfr 酪氨酸激酶结合,抑制其活性,进而阻断egfr 介导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2]。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50%的亚洲患者和11%~16%的西方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Exon 19 Del和21 L858R);对这类患者,NCCN国际指南目前推荐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横空出世,同时众多研究表明联合EGFR-TKI和其他治疗方式(比如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等)的策略在一线使用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如此众多的可选方案中,探究哪种一线治疗方案是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以网络荟萃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9年10月7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响因子为27.604),这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是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文章一览当前EGFR-TKI呈现“三代同堂”的盛况:一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三代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
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而一线EGFR-TKI单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延缓耐药的出现,在现有可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更多临床可用的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亦进入人们视线,比如,NEJ026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以及NEJ009研究中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双药化疗(Gefitinib+PbCT:gefitinib+pemetrexed based chemotherapy),较相应EGFR-TKI 单药治疗,均显示出更好的PFS生存获益。
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花、黄芩、熊胆粉、连翘。
这些中药可明显抑制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嗜血性流行性感冒病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活性[5],并可提高人体内白细胞吞噬病原菌的能力。
磷酸奥司他韦是以核酸作为治疗靶点的一种抗病毒药。
此药可激活病原体中的“天然耐药基因”,使其形成对药物的抗性。
痰热清的药理作用复杂。
该药可全面地抑制病原体的活性,促使人体产生高特异性抗体和免疫杀伤细胞,且在诱发自体反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耐药菌株。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磷酸奥司他韦和痰热清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1] 胡淑爱,胡炜.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59-60.[2] 田小银,罗征秀.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2):116-119.[3] 林立,於梦菲.流行性感冒病毒病毒和细菌共感染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9):721-725.[4] 东蕾,陈圣洁,蒋春颖,等.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疑似病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房,2018,29(13):1810-1815.[5] 赵宁波,王东兴,杜学航.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740-742.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马桂凯(潍坊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山东 潍坊 261000)[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
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潍坊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21例)、治疗Ⅱ组(21例)及治疗Ⅲ组(21例)。
为治疗Ⅰ组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为治疗Ⅱ组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和卡铂进行治疗,为治疗Ⅲ组患者使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
1例3次挑战培美曲塞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个案报道

1例3次挑战培美曲塞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个案报道程林林;高峨嵋;朱富新;王玉艳;仲佳;安彤同【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5年总生存率小于15%-19%,且80%以上的肺癌患者明确诊断时属于中晚期(Ⅲb期-Ⅳ期),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两药方案及培美曲塞单药方案,分别是一线主要指南推荐方案及二线可选择方案,而三线及后线治疗无循证医学依据,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后线治疗方案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方法.培美曲塞是高效低毒的多靶点化疗药物,晚期NSCLC再挑战应用培美曲塞方案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本文报道1例三次挑战使用培美曲塞基础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效的个案病例并做相关文献复习.【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9(022)006【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肺肿瘤;培美曲塞;再次挑战;三次挑战【作者】程林林;高峨嵋;朱富新;王玉艳;仲佳;安彤同【作者单位】252200聊城,东阿县人民医院;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52200聊城,东阿县人民医院;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61岁,患者于2015年10月无诱因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白色粘痰,2015年11月6日,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见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约44 mm×35 mm,与肺门血管关系密切,伴有阻塞性肺炎,纵隔2组-4组有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约20 mm×15 mm,右肺门肿大淋巴结,约18 mm×16 mm,右侧胸膜有弥漫结节样增厚,并伴有右侧胸腔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在晚期肺腺癌中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则高达75.0%,由此說明观察组的有效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可以减少肺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肺腺癌;培美曲塞;吉非替尼;疗效;不良反应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
它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1]。
肺腺癌危害极大,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由于肺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确切的诊断方法,肺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期和晚期,临床治疗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
我院选取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研究对象。
选择标准:(1)病理确诊为肺癌,并且分期均为IV期;(2)患者出现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3)患者除患有肺腺癌外,无其他癌症病变;(4)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样本信息:观察组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为(38.5±12.3)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34.7±11.9)岁。
两组患者的其他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方法,在治疗前14天,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的检查。
为了减轻毒性反应,培美曲塞治疗必须同时服用低剂量叶酸,推荐剂量为400 ug/d.服用时间:治疗开始前7天内至少服用5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至末次化疗后21天。
维生素B12使用方法:治疗开
始前1周内肌肉注射1次,后毎3周期1次。
维生素B12剂量为1000ug。
为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需预先给予地塞米松,具体用法:4mg 口服bid 在培美曲塞给药前1天、给药当天、给药后1天。
为预防患者呕吐,化疗前给患者5-HT3受体拮抗剂保证患者治疗时有最佳状态。
化疗具体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 d1+顺铂25 mg/m2*3天。
21天一周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在治疗前14天,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的检查。
叶酸、维生素B12、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化疗具体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 d1.21天一周期。
吉非替尼使用方法:250 mg口服qd一直服用至病情进展。
化疗结束后,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
1.3 评价标准
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愈情况、症状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中治疗效果,参照WHO关于实体瘤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
经治疗后,病灶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为完全缓解;经治疗后,病灶缩小大于50%,并维持四周,为部分缓解;经治疗后,病灶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并维持四周,为稳定。
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
不良反应:根据NCI常见毒性标准评价患者不良反应,其中Ⅰ~Ⅲ度乏力及胃肠道反应,Ⅰ~Ⅲ度骨髓抑制,Ⅰ度皮疹、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及肾脏毒性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录入电脑后,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统计处理。
统计资料结果:若对比差异P<0.05则为具有显著性,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若对比差异P>0.05则为不具显著性,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有效率=完全缓解人数率+部分缓解人数率
观察表1可知,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75%;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3例,进展8例,有效率为45%,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恶心呕吐1例、脱
发2例、骨髓抑制1例);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 (恶心呕吐4例、食欲不振2例、肝功能受损2例、脱发5例、骨髓抑制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胰恶性肿瘤中,肺癌的的病死率高居第一位。
近年来我国肺癌患者人数持续上升,肺癌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腺癌大约占肺原发肿瘤的40%。
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
手术难度也十分大,带来的疼痛十分严重,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重要影响[3]。
由于肺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确切的诊断方法,肺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期和晚期,临床治疗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早期肺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彻底废除肺原发癌肿及淋巴组织,保留健康肺组织。
但由于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是肺腺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若手术切除完全,患者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但是手术导致的损伤也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手术后的化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也有一定副作用,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以铂类为主的第三代化疗方案,但是有效率低下,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因此,选择合理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十分必要。
培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的给药方式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效果良好,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4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通过化疗联合靶向,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高达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说明该治疗方法明显提升了肺腺癌的有效率,改善了其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例数为4例,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的给药方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可以减少肺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宽冰,宣莹,石文君.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晚期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137-2138.
[2] 董人平,赵伟庆.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6X):1-2.
[3] 杨柳,张玉涛.分析培美曲塞在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3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