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南地区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的研究

合集下载

航空天气预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航空天气预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航空天气预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曹正;苏丽蓉
【期刊名称】《广东气象》
【年(卷),期】2009(31)6
【摘要】介绍了由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研制的,在广州白云机场现场值班岗位使用的航空天气预报管理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功能和系统特点.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曹正;苏丽蓉
【作者单位】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广东广州,510405;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广东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
【相关文献】
1.基于Android和Web的通用航空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赵富强; 罗伍周; 朱小波
2.航空电子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马智骢;杨斌;张晓
3.一种航空维修工具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毕杨;宋飞;王轩
4.基于WebGIS的航空器飞行监控应急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高东琦
5.航空修理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肖波;刘顺才;朴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构想

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构想
特别关注: 民航空管新技术应用
文 / 周建华(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 构想
Conception of China ’ s new-generation aviation meteorolog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航 空运输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积极应 对航空运输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美国、欧洲先后提出了面向航空 运输业快速发展的 “下一代航空运输系 统(NextGen) ”综合计划和“单一天空 计划(SESAR) ” ,并在本世纪初陆续开 始研究与实施。 近年来, 中国民航全行业持续快速 发展,民航大国的规模已经形成。据预 计, 在未来 20 年里,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 量将以每年平均 10% 的速度增长,这对 航空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 构建更先进的航空运输系统, 从根本上 解决航空运输各个环节的服务保障能力 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2 0 0 6 年, 中国民航提出建设新一代民用航空 运输系统, 作为中国民航实现从民航大 国向民航强国跨越战略目标的实施方 略。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将包括 机场建设、安检、空管、民航公共信息 网络平台、安全管理、气象、适航审定 和企业、行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新一代 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将采用先进的理念、 模式和技术,改造、优化和提升现有民
2008. 9 (Vol. 93)

用航空运输体系, 一是显著提高航空运 NextGen 气象运行概念。 输系统的容量、 能力和效率, 使流量、 天 (一) NextGen气象运行概念 气等因素对飞行运行的影响大大减少,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3年签署了 《世 以满足未来航空运输需求增长和运行方 纪航空再授权法案》 ,提出制定 “新一 式变化的需要;二是显著提高航空运输 代航空运输系统” 发展战略, 对其航空 系统的安全性, 使航空安全保障能力达 运输系统进行转型, 建立一个更加现代 到世界航空发达国家水平;三是显著提 化的新型的航空运输系统, 以满足未来 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将使中 航空运输对安全、容量、灵活、效率以 外旅客享受到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 航空旅行,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 C A O )的定 义, 航空气象服务的目标是为航空飞行 的安全、正常和效率作贡献。中国民航 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作为新一代民用航 空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 部分,要实现“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 观测和预报水平, 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 的影响”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及保安的需要。法案授权运输部、国土 安全部、商业部、国防部、白宫科学与 技术政策办公室、航空航天局、联邦航 空局等七大政府机构组成联合计划发展 办公室 (Joint Planning & Develop- ment Office — JPDO) ,会同企业、私 营业主、学术团体等,开展新一代航空 运输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建设。 2003 年末,JPDO 组建了 Weather Integrated Product Team,简称 Wx IPT,人员由 JPDO、赞助商、学术界、 研究机构、私营企业等 150 名专家代表 组成。 2006 年 5 月 23 日,Wx IPT 发表 了 1.0 版本的气象运行概念(Concept of Operations, 简称ConOps), 该文件 所描述的气象运行概念竭力保持与 NextGen 的运行概念一致。 NextGen 期

新工科背景下航空气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航空气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航空气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工科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新工科领域的一员,航空气象课程也需要符合新工科的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因此,本文将从思政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新工科精神的航空气象课程,并为其注入合适的思政内容,以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航空气象人才。

新工科是一个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新能源与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航空气象作为其中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新工科精神相适应,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航空气象课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实践应用。

新工科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把实践应用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航空气象课程需要贯彻这一精神,在课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注重创新创业。

新工科要求学生要具备不断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并鼓励学生投身于创业事业。

航空气象课程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创业的能力。

3.注重跨学科融合。

新工科领域的学科内容非常丰富,在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

航空气象课程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强化跨学科合作,让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和能力。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航空气象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培养责任感。

航空气象工作涉及到国家安全和航空安全等重要领域,要求航空气象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在航空气象课程中,应该灌输学生“责任至上”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在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后,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为国家的航空事业作出贡献。

2.注重团队合作。

航空气象工作需要多个团队之间协调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ni配置文件在维护维修中的应用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ni配置文件在维护维修中的应用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ni配置文件在维护维修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9T09:48:03.04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5月9期作者:张双伟[导读] 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ini配置文件中存储自观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

张双伟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河南分局,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摘要: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ini配置文件中存储自观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

由于自观系统的安装及升级均由厂家工程师完成,导致气象机务员对ini配置文件的接触及了解较少,但如果能熟悉部分关键ini配置文件中的参数,在自观系统维护维修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自观系统实际运行中的维护维修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了部分ini配置文件中的关键参数的含义,验证了ini配置文件在自观系统维护维修中的重要作用,在对ini配置文件只查看不更改的前提下,利用ini配置文件解释一些维护中的问题,利用ini配置文件解决一些故障,让气象机务员在自观系统维护维修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自观配置文件维护维修引言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以下简称自观系统)是一个机场运行必不可少的设备,为机场各运行部门提供风向、风速、气压、温湿度、降雨量、能见度、RVR等气象数据。

自观系统一般由供电,室外传感器,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室内服务器及终端,网络设备等构成。

在日常维护维修过程中,气象机务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包括供电中断,室外传感器故障,传输中断故障等。

熟悉自观系统的机务员都比较清楚,自观系统中有一类设备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那就是自观服务器。

自观服务器负责接收所有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输出各种要求的自观数据,服务器故障将导致所有用户终端的自观数据丢失。

自观服务器一般是由自观厂家进行安装调试,升级,特别是服务器上存储着重要参数的配置文件,更是只有厂家工程师可以更改。

作为气象机务员,直接接触配置文件机会少,厂家工程师在培训过程中也是很少讲解配置文件。

构建航空气象和用户一体化实训平台的设想

构建航空气象和用户一体化实训平台的设想

构建航 空气象和用 户一体化实训 平 台的设 想
阚 波 文
( 民航 华 东空管局 培训 中心 上海 2 0 0 3 3 5)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对航空气象专业及飞行管制等用户的培训经验,提出了培训平 台搭建 的思路 ,进行 了平 台框架设计,并对今后实用训练模 块进行 了策划研 究,为平 台培训软 件开发提供 了理论参考。
因此 今 后 对 气 象 人 员 的培 训 重 点应 放 在 职 业
在 实 际 民航 业 务 运 行 中 ,飞 行 、 空 中交 通 管 制 、航 空 气 象应 该 是 一 个 闭 环 保 障 系 统 。按 照 国 际 民航 组 织 的要 求 ,所 有 从 业 人 员 均 需 接 受 一 定 课 时气 象科 目的培 训 。 对 照 民航 气 象 培 训 管 理 办法 ,气 象 培 训 工 作 目前 普遍存 在如 下 问题 : 1 )对刚 从 院校 毕 业 的技 术 人 员 实施 的 岗前 培
o r o l o gi c a l us e r s i n r e c e n t ye a r s t he a u t ho r s h a v e ma d e t hr e e pr o p os a l s・ - - - - - - - - - ・ - - - — —f ig u r i n g o u t t h e p l a n o f
t r a i ni ng mod u l e , whi c h pr o vi d e t h e o r e t i c r e f e r e n c e f or t r a i ni ng s o f t wa r e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 e ne a r f u t ur e .

关于航空气象观测一体化的工作思考

关于航空气象观测一体化的工作思考

关于航空气象观测一体化的工作思考发布时间:2023-06-07T03:44:50.81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胡耀月[导读] 随着气象观测设备的不断现代化、自动化,观测业务的不断精进化,地面、高空等气象观测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地面、高空的气象观测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气象业务改革。

我国当前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正处于一体化改革阶段,一体化改革的顺利开展能够保证气象观测效率,优化气象观测质量。

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单位邮编:610213摘要:随着气象观测设备的不断现代化、自动化,观测业务的不断精进化,地面、高空等气象观测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地面、高空的气象观测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气象业务改革。

我国当前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正处于一体化改革阶段,一体化改革的顺利开展能够保证气象观测效率,优化气象观测质量。

但民用航空气象观测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气象观测,需要严格关注一些对飞行有重要影响的气象要素,如风切变、温度、气压、低云等等,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我们的航空气象观测业务水平,有利于提供更高质量的航空气象服务。

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航空气象观测一体化改革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与实效性,是国内航空气象观测业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航空气象观测;一体化建设;航空气象服务一、航空气象综合业务观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一)通过学习,努力提升综合业务技能结合我国当前的气象观测工作现状分析,地面气象观测与高空气象观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象观测板块,民用航空气象观测是基于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规范,在机场地面以人工方式来连续监测、观察机场及附近8-16Km以及跑道上空、进近着陆及起飞爬升阶段的各类气象要素的变化,需要观测员有效利用现有的气象设备如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等。

现阶段的气象观测人员严重缺乏自主意识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题往往无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夏季遇到有重要天气影响本场时,需要增加天气巡视次数,关注本场雷达的临近预报以了解本场天气演变趋势,风廓线雷达可以了解近地面的风向风速、风切变(图1所示),闪电定位仪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位机场及附近的雷暴、闪电(图2所示),这对观测雷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新一代气象技术在航空飞行中的应用

新一代气象技术在航空飞行中的应用

2019年28期应用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新一代气象技术在航空飞行中的应用戴求淼(深圳空管站,广东深圳518128)1航空气象技术概述1.1航空气象技术简介航空气象技术主要是基于气象学原理,对机场或者航路的天气进行时效性预测从而提供良好的航空气象服务,最早的航空气象技术主要是研究气流对航空飞行的影响,随着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等技术的应用,使航空气象的探测更加精准,对于地面、低空、高空、航路、五边等不同侧重区域和时间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尤其是航空气象叠加管制雷达,并搜集、处理、分析气象信息从而提供有用的气象情报,使航空飞行更加安全、高效。

1.2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气象服务主要针对的是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主要是指空中交通管制以及空域管理等,航空气象技术应用于空中交通管理,使空中飞行更加有序、安全地运行。

(1)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行在很大程度是根据气象信息制订安排的,因此航空公司可以根据空管气象部门提供的航空气象服务,随时根据天气变化来调整航班的飞行计划以及制定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2)机场。

机场根据航空气象技术提供的天气信息了解最新的天气动态,如果出现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就会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飞,那么机场应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降低损失。

机场的气象部门也可以根据航空气象技术预测天气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3)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和流量管理部门。

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利用航空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掌握第一手的天气状况信息,从而采取相应手段来规范、管理空中飞行情况。

飞行流量受复杂天气影响,因此,流量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天气状态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流量管理措施。

而航空气象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气象服务,使得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部门根据出现恶劣天气延缓航班飞行。

对于已经飞行的航班要采取空中改航、空中等待等相关措施,保证流量有序及飞行安全。

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指南

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指南

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
行指南
一、引言
在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时,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顺利进行,临时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中南地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的指导。

二、建设要求
1.选择合适位置:临时气象观测站应选在机场附近,距离机场主要跑道不远,便于观测和数据传输。

2.建设必备设备:配备气象观测设备,如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仪器;配备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确保实时数据传输。

3.确保通讯畅通:建立与机场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通讯联系,以便及时共享气象数据和信息。

三、运行要求
1.气象观测频率: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要求,进行定时气象观测,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2.数据采集和传输: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数据,以及天气变化的记录。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天气预报和其他气象报告,并及时提供给机场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

4.环境保护:在观测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合
理使用资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安全措施
1.安全设施:确保观测站周围的安全设施完善,包括防雷设施、消防设施等。

2.人员安全:保证观测人员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确保观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3.数据保密:严格保护观测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五、总结
本指南提供了中南地区新建民用运输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和运行的指导,包括建设要求、运行要求、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对相关机构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提供帮助,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1 . 35
No. 3 201 3
J u n e
构 建 中南地 区新 一 代 航 空气 象 系统 的研 究
吴晓 宏
( 民航 中南空 管局 ,广 冻 广州 摘 5 1 0 4 0 5 )
要: 在分析我 国中南地区近年来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与航 空运行需求差距 的基 础上 , 根 据中国
第3 5卷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0 0 7— 6 1 9 0 . 2 0 1 3 . 0 3 . O l 2
广 东 气 象
Gu a n g d o n g Me t e o r o l o g y
作者简介 : 吴晓宏 ( 1 9 5 7 年生 ) ,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航空气象管理工作 。
第3 期
吴 晓宏 : 构建 中南地 区新一代航 空气 象系统的研究
5 5
航班 大 面积 延误 的情 况 时 有发 生 。如 2 0 1 3年 3
我 国航空 运输 的大 动脉 , 是 我 国最 繁忙 的航 路 之

2 0年时 间 , 全 面建 成 安 全 、 高效 、 绿 色 的现 代 化
民用航 空体 系 , 实现从 民航 大 国到 民航 强 国的 历

沿京 广航 路 的省际机场 年旅 客吞 吐量都 超 过
史性 转 变 。民航 强 国 的 8个 战略 目标 之 一 是 到 2 0 3 0年要 全 面建成 安 全 、 高效 、 顺 畅 的新 一 代 空 中交 通管 理系统 , 该 系统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是 广 泛 采用 先 进 的通信 、 导航 、 监视 、 气 象 技 术 和装 备 , 全 面建成 高适 应 性 的设 备保 障体 系 和 航 空 气 象 服务 体 系 , 减少 天气对 飞行 活动 的影 响 … 。我 国 空 中交通 管理 系统 未来 2 0年发 展 战 略任务 之 一 是 提升航 空气 象服 务能力 , 加强 航 空气 象设 施 建 设, 建成 新一 代 航 空气 象 系 统 。为 落实 “ 建 设 民
行量 占全 国 近 1 / 3 , 且 近 年 来 一 直 在快 速增 长 , 导致 机场 和空 域 航空 密度 迅 速 增 大 , 航空安全、 容量 和效益 的压力 日益 加剧 , 从而 对航 空 气象 服 务能 力 的需 求也 日益提 高 。
1 . 2 中南 地 区航 空气 象服 务能 力与 航 空运行 需
航 强 国的战 略构 想 ” , 中国 民用 航 空局 空 中交 通 管理局 ( 以下 简称 民航 局 空 管局 ) 完成 了“ 中 国
1 0 0 0万人 次 ; 辖 区内一年超 1 0万 架 次起 降 的机
场有 5 个; 珠 三角 地 区是 我 国航 空 运输 飞行 最 为 密集 、 空域结 构 最 为 复 杂 的 区域 之 一 , 地 处其 中
进入 2 l 世 纪 以来 , 中 国 民航 运输 业迅 猛 发
展, 民用航 空 运输 总 量 自 2 0 0 5年 开始 已跃 居世 界第 2位 。2 0 1 0年 2月 , 中国民用航 空 局审时 度 势 提 出了 “ 建 设 民航 强 国 的战 略 构 想 ”, 计 划 用
中南地 区空 管局业 务辖 区包括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J 西 和海 南 , 这 一 辖 区是 我 国改 革 开放 以 来社会 经济 发展较 快 的区域 , 民航 业也 随之 得 到 了快 速发展 。贯 穿 中南 地 区南 北 的京 广 航 路 是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2— 2 0
灾害性天气严重影 响航 空运输 的安全和效益。
虽 然 随着 先进 的机 载 设备 和导 航 盲 降 设 备 的应 用, 航 空运输 飞 行 安 全 和 正常 已有 较 大 的改 进 , 但 由于航空运 输规 模 的迅 猛增 大 , 复杂 天 气造成
的广 州 白云机场 2 0 1 2年在 全 国起 降架 次排 名 第 二, 深圳 机场 排名 第五 。广州 和深圳 2个 机场 的 起 降架 次 占全 国机场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 。2 0 1 2年 中南 地 区空 管行业 单 位 ( 含 中小 机 场 ) 保障架次 , 同 比
增长 1 1 . 0 2 %, 占全 国 的 2 8 . 2 7 % 。 以上 统 计 数 字说 明 , 中南 地 区 的航 空 市 场非 常 活 跃 , 航 班 飞
中南 辖 区的天气 复杂 , 尤其 是华 南地 区的对 流 天气 、 台风 、 低 空风 切变 、 低 云低能 见度 等航 空
1 构 建“ 中南地 区新 一代航 空气 象 系统 ” 的紧迫性
1 . 1 中南 地 区航空 运输业 务现状 民航 局空 管局现 管辖 7个地 区空管 局 , 其 中
求 的差距
新一 代航 空气 象 系 统框 架 ” _ 2 , 的研 究 , 确 定 了我 国航空 气象未来 2 0年 的发展 战略 、 目标 和任务 。 本 文拟 探讨 在我 国新 一 代 航 空 气象 系统 框 架 的
统 领下 , 提 出适应 中南地 区 民航业 发 展 的新一 代 航 空气 象 系统 的 思 路 、 未来 5年 的 目标 和 任 务 , 以及相 应 的保 障措施 。
民用航空局提 出的“ 建设 民航强 国的战略构想” 和 中国民航 局空管局拟定 的“ 中国新一代 航空气象 系
统框架”, 提出构建“ 中南地区新一代航 空气 象系统” 近 5年 的发 展 目标和任务 , 并对 实现 目标 的保 障
措 施 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 气象管 理;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 ; 中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 1 ' 4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7— 6 1 9 0 ( 2 0 1 3 ) 0 3— 0 0 5 4—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