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财税[2018]164号)
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缴纳个税

纳税辅导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计算缴纳个税张燕所谓全年一次性奖金,俗称年终奖,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那么,新个人所得税税法实施之后,如何对全年一次性奖金进行计算呢?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收规定(一) 一般规定K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称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f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W此,全年一次性奖金作为个人奖金的一种,按税法规定并入个人当月T.资、薪金,按月计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这种方法存在发放年终奖当月会产生适JH税率高.纳税人负担重等问题(二) 特殊规定八、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参与者实行预缴享受全额扣除北京冬奥组委会全面负责和组织举办北京2022年冬残奧会,其取得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收入及其发生的涉税支出比照执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税收政策北京冬奥会测试赛赛事组委会取得的收入及发生的涉税支出比照执行北京冬奧组委的税收政策。
《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丨7 ]60号)第F条第一款明确,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参与者实行以下税收政策:对企业、社会组织和团体赞助、捐赠北京2022年冬奥 会.冬残奥会、测试赛的资金、物资、服务支出,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全额扣除九、企业季度预缴所得税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第二条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照年终奖优惠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

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
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纳税,如何计算纳税额,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中规定说明:
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需纳税金额
需纳税金额=经济补偿金总额-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
2、结合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对应需纳税金额所处的级数,并计算纳税款
需纳税金额=需纳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举例
假设员工在23年3月收到经济补偿35万元,2022年职工平均工资为80000元,则其经济补偿金应纳税款计算如下:
①需纳税金额
用经济补偿金总额减去平均工资三倍数额,得出纳税的金额
350000-80000*3=110000元
②需缴纳税款
110000元对应的税率表是2级,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则需缴纳税款为:
110000*10%-2520=11000-2520=8480元
最终需缴纳税额为8480元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年终奖怎么发最划算?今天统一回复!(附:超详细筹划案例)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钢结构爬梯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使用,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钢结构爬梯施工及维护的施工人员。
三、交底内容1. 安全意识教育- 施工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钢结构爬梯的安全使用方法。
2. 设备检查- 施工前,应对爬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梯子本身、梯脚、扶手、踏步、挂钩等部件,确保其完好无损。
- 爬梯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用并维修。
3. 操作规程- 爬梯放置应稳固,确保其与地面垂直,防止倾斜或摇晃。
- 爬梯使用时,严禁超载,不得在爬梯上堆放材料或工具。
- 上、下爬梯时,应双手握紧扶手,两脚站稳,严禁跳跃或奔跑。
- 爬梯上不得同时两人以上作业,防止发生意外。
4. 个人防护-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挂在可靠的固定点上。
5. 紧急情况处理- 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 如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救援。
6. 安全培训-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方法等。
四、注意事项1. 爬梯使用过程中,严禁擅自拆改或损坏爬梯。
2. 爬梯应放置在干燥、平整的地面,避免潮湿、油腻等滑腻物。
3. 爬梯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五、责任落实1. 施工单位应负责爬梯的安全管理,确保爬梯的安全使用。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爬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六、附则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一、政策依据1.根据财政部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年164号文第三条,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2.对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佣金收入的劳务报酬所得,采取累计预扣方法预扣预缴税款,而不适用劳务报酬所得的比例加成预扣法。
按照累计预扣法的规定,在预扣的过程中,可以扣除“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并以扣除后的余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并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二、个税计算公式展业成本=不含增值税收入*(1-20%)*25%应纳个税所得额=不含增值税收入*(1-20%)-展业成本-附加税费预扣预缴个税=(累计应纳个税所得额-累计社保-累计专项扣除-自然月份数*5000)*相应个人所得税率三、个税税率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四、案例讲解小李是某保险公司营销员,2019年1月-3月,分别取得保险营销佣金收入20000元,30000元,206,000元,该保险公司接受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税款,向个人保险代理人支付佣金费用后,代个人保险代理人统一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汇总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ACCOUNTING LEARNING173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王慧男 黄河水利委员会预算执行中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法也在不断调整,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在新个税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下,事业单位职工个人所得税的核算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依法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更应该能够准确地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核算,这样才能促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对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核算进行简要研究,并对事业单位提出优化个人所得税处理的策略。
关键词:绩效工资制;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核算方式引言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绩效工资组成。
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来制定等级标准,按月发放;二是奖励性绩效工资,一般根据职工的工作业绩、工作量、实际贡献程度及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按照事业单位制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施行。
但是,在保证绩效工资分配原则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如何准确核算,事业单位税务风险问题如何减少,如何制定最合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保证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就成为现阶段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实行绩效工资制的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核算(一)合并财政与非财政统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核算一般事业单位根据经费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分为自收自支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
因为经费来源不是单一渠道,部分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方式为一部分由财政统发,另一部分由单位自筹资金发放。
一些地区规定财政部门在统发工资时不代扣缴纳个人所得税,两种工资发放方式均由事业单位代扣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有一些地区规定财政部门在统发工资时代扣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税法的规定,代扣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事业单位需要在合并财政与非财政统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核算之后,减去财政部门代扣的税额,其差额就需要事业单位自己缴纳,不能只缴纳财政部门代扣的税额,否则就会出现逃税漏税的行为。
新个人所得税法:年度工资和年度奖金最优分配模型

新个人所得税法:年度工资和年度奖金最优分配模型
本文作者:段晖
2018年12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就全年一次性奖金给出了过渡期3年的优惠政策。
也就是说,在2021年12月31日前,年度工资和年度奖金仍然存在税收筹划空间。
笔者根据相关原理,设计了N档个税筹划区间,为年度工资和年度奖金的优化组合创造了一款简便、实用的工具(以下简称“最优分配模型”)。
现举例展示如下: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时
年度应税所得,指已经扣除了基本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金额。
打开“最优分配模型”,年度应税所得30万元位于第6号区间,年度奖金为144000元时,年度工资和年度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详见下图)。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时
打开“最优分配模型”,年度应税所得60万元位于第8号区间(盲区),年度奖金为14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详见下
图)。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时
打开“最优分配模型”,年度应税所得100万元位于第11号区间,年度奖金为300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详见下图)。
保险佣金税务政策集锦

预扣预缴财税〔2018〕164号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三、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政策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第六条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
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第八条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原创新个税下,非居民纳税人如何纳税?

政策规定:(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所得税若⼲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所得税执⾏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取得港澳地区住房等补贴免征个⼈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4〕29号)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所得税:(⼀)外籍个⼈以⾮现⾦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补贴、搬迁费、洗⾐费;(⼆)外籍个⼈取得的探亲费、语⾔训练费、⼦⼥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新个税下居民纳税⼈的个税计算⽅法,请查看:案例为您解析:取得综合所得如何汇缴个⼈所得税?外籍⼈员如何进⾏筹划?1、外籍⼈员在2019年度⽆法确定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份的处理办法:根据⾮居民个⼈在⼀个纳税年度内税款扣缴⽅法保持不变,达到居民个⼈条件时,应当告知扣缴义务⼈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年度终了后按照居民个⼈有关规定办理汇算清缴。
(扣缴申报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认为:暂不能确定纳税⼈为居民个⼈或者⾮居民个⼈的,应当按照⾮居民个⼈缴纳税款,年度终了确定纳税⼈为居民个⼈的,按照规定办理汇算清缴。
2、外籍⼈员在新个税法下,如何应对?下⾯以⼀个案例来说明:【案例】刘先⽣,已移民国外办理了某国绿卡,其在中国企业,获得⼯资及分红收⼊,国外有投资及其他所得,每⽉都要往返国内外,其中每⽉在国外的时间为10-12天。
请问:如今个税法修改后将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刘先⽣该如何应对与之相应的变化?【分析】1、新个税法修改后将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按照新个税法,刘先⽣每⽉都要往返国内外,其中每⽉在国外的时间为10-12天,在国内的时间为20-18天,⼀年下来,在国内的时间超过了183天,是会被界定为居民纳税⼈;如果被界定为居民纳税⼈,其个税征税所得由原来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变成了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即:不仅中国国内所得要征收个税,还包括可能远在天涯海⾓的国外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 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
• 应纳税额=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与9号文一次性年终奖计算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
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 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
• 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领取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符合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 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规定的,不 并入综合所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 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 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 应并入综合所得的佣金所得=
不含含税税佣佣金金收收入入*(*(1-1-202%0%))-(不含1-税2佣5金%收)入-(附1加-税25费%)-附加税费
关于个人领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政策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政策
• 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 合相关条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 纳税。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原: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
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的政策
• 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 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13号)第二条规定的,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差价收入除以 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
•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 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 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国税发[1999]178号: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 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一次性补偿金应注意
• 是否主动解除劳动关系 • 是否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 • 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提前退休、内部退养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
• 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 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 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
定月份数 • 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应合并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一)项规
定计算纳税。 • 2022年1月1日之后的股权激励政策另行明确。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 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