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导游词

合集下载

武侯祠导游词3篇

武侯祠导游词3篇

武侯祠导游词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0xx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

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

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是国内众多武侯祠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

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暂但却很精彩的一段,从东汉黄巾农民起义算至三家归晋(公元184年—280年),前后将近一百年时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分别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怌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分裂,大动荡,最后又重归统一的局面,三国时期,只不过也是一次而已。

在三国鼎立、群雄割据的年代,四川曾经是蜀汉政权的割据地。

虽然四川地处西南,而且势单力薄,但是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大批忠良之士,为了汉室一统天下,他们争东吴、扶南夷、出师北伐、英勇奋战,从而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留下来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让我们后人千古传颂。

于是,人们就修开始修庙建祠,或者是保留古战场。

从而构成了众多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武侯祠,便是众多的三国古迹中久负盛名的一处古迹。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封为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大街,庙宇坐北朝南。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的诗《蜀相》中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的话,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关于武侯祠的导游词(六篇)

关于武侯祠的导游词(六篇)

关于武侯祠的导游词武侯祠是三国圣地,位于成都市区,它主要为弘扬三国文化而出名,始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

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

因为诸葛亮死后人们封他为武侯所以叫武侯祠。

一进入武侯祠经过一段小道,映入眼帘的就是蜀国的国君刘备的雕像,在他右边是他的孙子刘谌的雕像,而他的左边是空的,那是因为刘备死后,刘禅因为怕死投降给了曹操,像刘禅这样胸无大志、贪生怕死还没有骨气的人真是冤枉了赵子龙把他从乱战之中救出来,像这样的人武侯祠中是不会有地方供奉他的雕像的。

刘备的雕像的东、西两侧分别为武将廊、文臣廊。

,这些武将中我印像最深的一个是赵子龙,蜀国中所有武将都是战死的,只有赵子龙是老死的,这证明赵子龙的武艺很高超。

蜀国最有名的文臣是诸葛亮和庞统,分别号称卧龙、凤雏,但是庞统因为在一次战斗中被流箭射死因而英年早逝。

供奉诸葛亮的殿堂武侯祠又叫静远堂,是因为诸葛亮有一句话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最引人们注目的是一副对联写的是“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万古云霄一羽毛”。

这副对联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性情、对蜀国所作的贡献、聪明才智对后人的影响的总结。

他的右边供奉的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左边是他的孙子诸葛尚,他们都是战死沙场为国捐躯,静远堂的外面的走廊上有诸葛亮写的'由岳飞提笔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这两个出师表中的的“帝”字很奇特,岳飞在出师表中写了很多“帝”字,每个都有不一样的写法再往里走就到了三义庙,它分别由红、白、黑三块巨石刻成的石雕组成,中间白色的刘备,左边是红色的关羽,右边是黑色的张飞,刘备张飞关羽当时桃园三个人结成兄弟的时候的场面惠陵就是刘备的墓,它是一个夫妻墓,还有世界上有很多墓都被盗了,可刘备的墓却完好无损,听导游说有两种说法,一是刘备的墓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没人来盗他的墓。

二是之前有两个盗墓者来盗刘备的墓,可一进门看到刘备还在和诸葛亮一起下棋,而张飞和关羽在旁边看,两个盗墓者吓得半死,马上跪下了,刘备不但没有杀他们,还给他们每个人一个青色的锦带和一杯酒,他们一口喝下酒,马上跑了出去,门也自动关上了,跑出来之后绑在腰间的锦带变成了一条青蛇,而喝下去的酒就成了胶水,把他们的嘴粘的永远打不开了。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三篇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三篇

汉中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三篇一、汉中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武侯祠,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建造的。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

他智勇双全,被誉为“千古奇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侯祠建于唐代,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纪念建筑之一。

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后殿组成,规模宏大。

首先,我们来到山门。

这座古老的山门高大宏伟,中间有三个门洞,两侧是石狮子和铜质门环,门楣上刻有“武侯祠”三个大字,气势非凡,展现出古人的威严。

进入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两侧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其中东边是东配殿,西边是西配殿。

接下来,我们来到正殿。

正殿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周围是高大的石柱,柱顶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殿内还有很多文物和古代书画作品,展示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最后,我们来到后殿。

后殿是武侯祠的最后一个建筑,也是诸葛亮的陵墓所在地。

后殿建筑简洁大方,殿内有一座巨大的石棺,据说里面就是诸葛亮的遗体。

后殿周围是一片青山绿树,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汉中武侯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诸葛亮精神的象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和伟大,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的发展历程。

希望大家在参观过程中能够留心观察,多多学习,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二、汉中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武侯祠,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迹。

武侯祠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蜀国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出色的智谋和深厚的学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才”。

武侯祠建于唐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纪念建筑之一。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成都武侯祠导游词1诸位游人: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员欢欢,热烈欢迎大伙儿到成都武侯祠旅游观光游玩!成都武侯祠坐落于洛阳市南郊卧龙岗,南阳武侯祠,知名诸葛亮草庐,是三国时期知名的思想家、战略家三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有的故址,当初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各代大家拜谒和拜祭三国诸葛亮的地区。

好啦,诸位游人,如今大家赶到了成都武侯祠的通道,各位看这座千载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满身铺满雕镂,千载人龙的意思就是指三国诸葛亮是人中之龙,暗喻卧龙岗是卧虎藏龙的地方。

诸位游人,如今大家赶到了大拜殿,它是成都武侯祠的行为主体工程建筑。

正殿塑的是诸葛孔明正坐正脸像,它纶巾羽扇,风范庄重。

左侧是他的大儿子诸葛瞻,右侧是它的`长孙诸葛尚。

圣殿的屋檐下、柱上摆满了各代知名人士骚客的春联和碑额,这种碑额莫不充斥着大家对三国诸葛亮的尊敬敬仰之情。

好啦,下边是游人们随意参观考察時间,请大伙儿留意,不必乱刻乱涂乱画,乱丢垃圾,妥当存放好自身带上的物件,结合的时间十一时,结合的地址是成都武侯祠门口。

祝大家参观考察开心。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2各位游客们这里是诸葛亮殿。

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

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

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

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四篇)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四篇)

襄阳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我是大家本次隆中之行的导游____,您叫我____导就可以了。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以待明君的古隆中,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的高兴,玩得开心。

各位,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的牌坊它是隆中的标志,清光绪____年湖北提督程文秉组织修建。

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高约六米,长约十米,用青石开榫组装而成。

我们看到在牌坊正面大门上雕着“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门术线雕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古人竟然是这样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靠淡泊、宁静而成为了大才,又在刘备的“三顾”诚请下拿出了建国大纲《隆中对》,帮助刘备、刘禅两代人立国续业,可谓“老臣”忠心一片,现在大家跟我到牌坊的背面,上方刻着“三代下一人”,两边门术上刻着“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夏、商、周三代之下,无人能与诸葛贤相相比,他可与扶汤灭桀的伊尹,助武王灭纣的吕尚称兄道弟,不分高下,指挥作战从容调度,连西汉大臣萧何曹参也暗然失色,现在给大家____分钟时间可以自由拍照留念。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诸葛亮自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躬耕田,与之遥遥相对的那座亭子叫“抱膝亭”,是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隆中时常抱膝长呤,继续前行____米,就是草庐碑了,正面有“草庐”两个字,背面是“龙卧处”三个字,襄阳名士庞德公认为诸葛亮是“骄龙”误入浅水湾,一遇风雨便化龙:后来发生的事也恰好验证这句话。

顺着这条小路继续前行,诸葛亮的武候祠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它位于隆中山腰,始建于晋朝,历代维修不断,如今的武候祠是四进三院的清代层台建筑,现在我们看到一殿内的这尊诸葛亮铜像是全国唯一的一尊仿真诸葛像,您看诸葛亮身披八卦衣,手握羽毛扇,一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好学,为师母所赏赐的,穿过走廊,我们来到了二殿,二殿内主要陈列的是董必武、郭沫若等名人的匾额,题词和对联,大家看到正中是挂的这幅中堂是我国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其中他将诸葛亮与陶渊明作了一番比较,从而得出了这样自己结论:诸葛亮与陶渊明是有着雄才大略远大抱负的一代谋士,而在仕途上却结局迥然,主要取决于是否遇到像刘备这样的明君,民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他同样做了一番大胆的猜测,如果让陶也遇到贤主,他的桃花源记未尝不会现实于天下,同样使诸葛亮终身隐逸,潜心研究,其诗作也未尝不如陶渊明,不知道您是否同意郭老的看法,边走边说,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祠的大殿,其中供奉的是诸葛亮以其儿子诸葛瞻,孙尚的塑像,他们一家三代都为国家的复兴献出了生命,同样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在大殿的左侧分别有两个偏殿,娘娘殿和三义殿,是为纪念诸葛亮的贤内助黄月英和桃园三结义而修建的,您可以过去看一下。

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武侯祠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武侯祠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

首先让我们来看这幅平面图,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约210多亩,这里是最富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纪念地,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只美誉。

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成立博物馆,于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2008年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呢,现在将武侯祠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以及正在打造的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今天带大家参观的部分是三国历史遗迹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从大门进入后,依次参观游览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近几年迁建的进来的三义庙,最后,通过红墙夹道到达惠陵,游览时间大约1个小时。

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了,当时因为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下葬于惠陵,按照汉朝的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在惠陵旁边修建了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

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鱼和水,密不可分,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又将成都少城内纪念诸葛亮一家的武侯祠迁建到了汉昭烈庙旁边。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献王朱椿为了突出君权,下令拆掉武侯祠,将武侯祠并入于汉昭烈庙内,使两庙合二为一。

明朝末年,张献忠兵败四川,对四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武侯祠祠庙荒废,但惟独惠陵保存完好。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祠庙,是在清康熙11年既公元167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前殿为纪念刘备及蜀汉文臣武将的汉昭烈庙,后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正是因为这样的建筑格局,是的成都武侯祠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

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

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导游词(一)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

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

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优选5篇)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优选5篇)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优选5篇)成都武侯祠导游词(优选5篇)作为一名助人为乐的导游员,常常必须采用导游词,导游词由前言、行为主体和总结三一部分组成。

那麼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条理清晰呢?下边是我梳理的成都武侯祠导游词(优选5篇),仅作参考,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1诸位游人:各位好!!今日大家游玩的是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坐落于成都北门武候街道231号。

今日大家的游玩线路是:大门口、三绝碑、二门、刘皇叔殿、历史名将廊、三国诸葛亮殿及其刘皇叔公墓。

从南门出,全过程大概3个钟头。

中午5点办在南门结合登车。

请大伙儿记牢哟。

在游玩以前我先给大伙儿讲下几个方面常见问题:第一请大伙儿在游玩的情况下确保安全、保护环境,不必乱丢垃圾。

第二,请大伙儿记住你的联系电话,车牌号码川。

大伙儿记牢了没有?成都武侯祠是我国唯一的朝臣合祀庙寺,由刘皇叔、三国诸葛亮蜀国朝臣合祀祠宇及惠陵构成。

兴建于公年223年建造刘皇叔陵墓。

一千多年来饱经损坏,屡有变化。

成都武侯祠(指三国诸葛亮的专祠)始建唐之前,初与祭拜刘皇叔(汉昭烈帝)的昭烈庙邻近,明代初期复建时将成都武侯祠划入了汉昭烈庙,产生现有成都武侯祠朝臣合庙。

现有庙寺的行为主体工程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里(康熙皇帝十一年)复建。

1961年发布为全国各地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1984年创立历史博物馆,2008年被评选为第一批国家一级历史博物馆,具有三国胜地之美名。

我国总设计师毛泽东曾说:成都武侯祠知名度大,看的人多。

可以说成都武侯祠早已变成成都市的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了吧。

小伙伴们,如今大家所属的部位便是三国诸葛亮殿了。

正殿敬奉着三国诸葛亮和他孩子、小孙子的贴金箔泥塑像。

大伙儿可以看,在正中间龛台子上便是三国诸葛亮的雕像啦,他羽扇纶巾,身穿金袍,凝目思索,其以天下为己任,谋定后动的神採,表明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三国诸葛亮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可以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角色,在《三国志》、《晋书》等史志类著作中,对他的政冶、国防才可以给与了高宽比的点评,在演義小说集《三国演义》中,他也是被塑造成一个拥有震古烁今的聪慧,不懈不逾的精神实质,全智全能的基本上恰如其分的故事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侯祠
途中: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从酒店出发,经过短短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车现在已经行驶在通祠路上了,距离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武侯祠还有大约5分钟。

刚刚我们经过的那条河就是成都的母亲河——府南河了。

府南河是府河和南河的合称,府河进入成都市区后绕城北、东而流,南河绕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处汇合。

汇合后称府南河。

它的前身是成都地区古老的自然河道。

先秦蜀郡太守李冰治水时,将其疏浚治理,成为岷江水系在成都城下的主要河流,是都江堰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叫郫江和检江,这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

郫江和检江,就是今天府河和南河的前身。

而李冰时代的二江都从城南流过的格局,到唐代有了很大的变化。

唐末时期,为防备吐蕃和南诏的侵犯,西川节度使高骈决定将城墙的范围扩大。

为便于守城,他又决定将原来的郫江改道,让郫江从西北角直接向西流再转向南流,到合江亭地区与检江汇合。

这样,成都的北面和东面有郫江,南面有检江,三面都有了大江。

西面则利用原来郫江的故道,使成都城外四面都有流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从此之后,成都的二江也就从“双过郡下”变成了“二江抱城”,绕城三面。

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今天。

府南河是成都文化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它的滋润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称她为母亲河。

《华阳国志.蜀志》这样记述成都:“山林泽渔,园囿瓜果,百谷蕃庑,四节代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其《谏雅洲讨生羌书》中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

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李白的:“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即是当时成都府南河的真实写照。

意大利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则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中如是写道:“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

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可是这条母亲河也曾受到过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

"府南河地区也一度成为成都最贫瘠的地区。

不过经过政府整合工程之后呢,现在我们面前的府南河又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公园了。

所以如今的府南河也有了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锦江。

好了,朋友们,我们这一路说说看看,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武侯祠了。

请大家稍作休息,我们一会儿再一起游览君臣合祀的武侯祠。

景点: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诸葛亮殿。

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

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文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

上联说,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

下联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从中汲取教益。

这幅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武侯祠匾联中的上品,也是我国名联之一。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

诸葛亮像在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沂南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的美称。

经刘备三顾之请,出山铺佐刘备,创建蜀汉;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

史学
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

由于过度辛劳,他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一生做了不少勤政爱民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非常敬重。

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汉面临存亡之时,率部与魏军在绵竹决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

铜鼓,原是西南少数民族古代的炊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后来铜鼓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

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殿外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

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

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

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您好!成都武侯祠内古建中的屋顶建筑符号以静远堂(诸葛亮殿)最具有代表性,根据现有资料看,其时代为清道光年间初塑,民国早期重塑,在内容上是典型的儒、释、道三家合一。

中坐者为笑口弥勒,弥勒左手边还有一小桥,从其造型看,可能是传说中的“奈何桥”;
弥勒东边为道教人物赤松子,赤松子是道教中的雨神,能化为一条赤龙,故造像头上仍有两角;他左手执盂,内盛一龙,右手执瓶若散水状。

弥勒的西边是陈天君。

陈天君也是雨神,与雷公江天君、电母秀天君、风伯方天君同为明清时期流传很广的“天君”。

陈天君左手执瓶,右手执圆形闪电盘。

这一组塑像的主要功能为防火辟邪。

在静远堂屋顶南脊两边,还分别有铁拐李和汉钟离的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