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以我给的标题写原创文档,最低1200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和AI、人工智能、Markdown、GPT等关键词,标题为: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现状分析土木工程行业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地基工程、结构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
目前,土木工程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1.1 市场规模土木工程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土木工程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 1.2 技术水平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推动了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
### 1.3 人才状况土木工程行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且专业性强,但目前仍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
高素质的土木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关键。
## 二、发展趋势分析### 2.1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环保已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未来,土木工程将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 2.2 智能化施工智能化施工是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用智能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无人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土木工程行业迈向智能化时代。
### 2.3 国际化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土木工程行业在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我国土木工程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 三、结语土木工程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对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推动土木工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土木工程行业的现状咱们先聊聊土木工程这块。
土木工程其实就像咱们的建筑大军,负责修桥造路、盖楼建厂,它是让咱们生活更美好、更便利的幕后英雄。
打个比方,就像那些高大上的摩天大楼、宽敞的高速公路,都是土木工程师们的“杰作”。
而且,这个行业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你现在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基本都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不过说实话,这行业的现状可不完全是光鲜亮丽的。
尤其在最近这几年,土木工程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比如说,材料价格上涨、工人短缺,真是让人头疼不已。
大家肯定都知道,钢筋水泥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工程造价的飞涨。
这样一来,原本预算紧张的项目,成本压力就更大了。
而且,人工短缺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工人们辛苦干活,工资待遇也得跟上,毕竟干活这事儿,一分钱一分货嘛。
2. 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说到发展趋势,土木工程这块儿其实也在不断进步,就像不断换新装一样。
现在,土木工程领域里有了不少“高科技小伙伴”,比方说,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
这东西听起来可能有点儿高深,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设计和管理方式。
它就像是给建筑工程穿上了“智能衣”,让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都变得更高效、更精确。
用这种技术做出来的工程,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另外,绿色建筑也是一个大趋势。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所以绿色建筑成了热门话题。
这不单单是用点儿环保材料那么简单,还包括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就像是咱们的“绿色小达人”,在建筑上也要用上环保的心思。
比如,有些建筑现在会用太阳能板,甚至会在墙上种些植物,这样既美观又环保,真是一举两得!还有个趋势就是智能化。
这说白了就是在建筑里加入更多的“智能脑袋”,比如智能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等等。
这样一来,住在里面的大家就能享受更多的方便,比如智能灯光、智能温控等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让咱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也让土木工程变得更具未来感。
3.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然了,面对这些新技术和新趋势,土木工程行业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而又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建筑、公路、桥梁、水利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木工程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在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土木工程领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土木工程也需要更多地考虑气候变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如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也促使土木工程领域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于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着智能化、可持续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土木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需求。
土木工程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 正文2.1 土木工程的历史背景土木工程作为古老而又历史悠久的学科,其发展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最早的土木工程实践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的金字塔建造,古希腊的凯旋门和斜塔等。
在古代中国,土木工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长城、大运河等工程都是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杰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学术化。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木工程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
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技术革新和工程突破。
在现代社会,土木工程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房屋建筑、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到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土木工程的支持。
土木工程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历程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工程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古代的石拱桥、木桥,到现代的高速公路、高铁,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空间隧道、城市空中花园,土木工程行业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二、土木工程行业的现状1.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2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了土木工程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我国政府的引导下,绿色建筑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也在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土木工程行业还在积极探索水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影响下,土木工程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土木工程行业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设计和施工。
例如,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能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着土木工程行业的面貌。
三、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将逐渐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参与到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中。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024年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土木工程建筑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涵盖了房屋建设、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等各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发展背景在现代社会,土木工程建筑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住房、交通、基础设施等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土木工程建筑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国家政府对土木工程建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种相关政策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规模当前,土木工程建筑市场规模巨大,行业中涉及的企业众多。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年均增速超过10%,市场规模达到了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仍处于增长阶段,在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竞争土木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到的企业众多。
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激烈。
这些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实力、工程质量、价格竞争等方面。
同时,市场对于企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技术创新在土木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市场的进步。
例如,钢结构建筑、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等,都在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将持续加快市场的发展。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土木工程建筑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带来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中的普及,将促使市场向着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此外,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结论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下,未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
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从土木工程发展的历程来看,每次新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提升都会给土木工程带来飞跃式的发展。
因此,从伴随人类出现到今天21世纪,凭借着新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提升,今天的土木工程已发生了重要性的质变。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1. 世界现状19世纪中叶水泥的发明,转炉炼钢法的成功,使得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
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开始使用,钢材得以大量的生产并应用于房屋和桥梁的建筑。
20世纪20年代后期预应力混凝土的制造成功,新的施工机械的发明和施工理论的提升等使得建造摩天大楼、大跨度建筑和跨海峡1000m以上的大桥成为可能。
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筑是中国台北的101大厦,总高度为508m。
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悬索桥是日本的东线明石海峡悬索大桥,跨度为1990m;最长的斜拉桥是日本的多多拉桥,桥主跨有890m。
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为美国,其总长为__公里。
最高的大坝为高285m的瑞士大狄克桑斯坝。
最高的电视塔为加拿大高549m的多伦多塔,其次为莫斯科塔,高537m。
土木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近代大型歌舞剧的流行举办、世界性或地区性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使得大跨度建筑在世界各地快速涌现。
2. 中国现状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已久。
在古代,我国的就有了不少的杰出建筑代表,如长城、赵州桥、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自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土木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厦。
在特种结构方面,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是一项涉及到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环境等方面的工程学科,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如今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那么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当前土木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吧。
一、土木工程的现状1.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对土木工程的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新兴的房地产市场方面有着很大的需求量,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必然需要更为广泛的土木工程技术。
2. 技术不断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土木工程的施工和开发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在材料、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工程管理体系也在逐渐完善。
3. 人才储备不足在土木工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专业人才对相关行业进行指导和管理,而目前人才的供给量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和技术更新,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出现,土木工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建立适应性较强的考核评级制度,掌握对于各种技术的掌握度。
2. 产业化土木工程的产业化趋势也由设想逐渐落地,尤其是在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已经出现了将其商业化运营的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创造大量的利润收益,其投资回报率也较高。
3. 环保一体化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和生态问题,土木工程技术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打造绿色环保的建筑模式,以此推动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和环保五年规划的实现。
4. 仿生技术仿生技术将会成为土木工程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借助仿生技术,工程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结合目前的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5.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要在土木工程中得到落实,开发更加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建筑、交通和水利设施,并且保证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最大限度,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1. 土木工程是指通过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建设工程设施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领域。
2. 潘云鹤等(2011)指出,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对建筑物、平坦、道路和桥梁等工程结构,土壤和地基工程、水资源与水力工程、管理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学科。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1. 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高速公路、高铁、水利水电工程等。
2. 我国在土木工程科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新型建筑材料、工程监测技术和自动化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突破。
3. 焦亚辉等(2020)的研究显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许多我国企业参与了国际上的重大土木工程项目。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1.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土木工程领域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2. 研究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将会日益普及,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化施工和监测等。
3. 新兴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智能建筑等。
四、结论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土木工程领域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我国土木工程领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潘云鹤, 刘泽, 金学军. (2011). 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标准化, (1), 109-110.焦亚辉, 任红强, 刘雅诗. (2020). 我国国际土木工程企业形象研究.工程建设, (05), 139-14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土木工程领域将面临更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2011年第26期科技曩向导◇建工论坛◇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赵永旗,王婷灏2(1.驻马店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2.河南中交路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分析了中国和世界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对土木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未来和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1.土木工程的定义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2.中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2.I高层建筑人们往往会把高楼大厦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这是自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将越来越高,随之,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因此'在城市中心区,不得不大量建造高层建筑,并且越建越高.据不完全的统计数字.中国大陆已建成的2O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10000幢.而超过100rn的高楼已超过500幢,其中,上海金茂大厦,88层扃421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95层,高460m,十分突出.2.2大跨建筑最近2O年'高层建筑不仅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且其结构体系及布置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以往,多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一简体结构等体系;近几年,巨型结构,转换层结构, 悬挑结构及高层大跨框架结构等体系也相继出现.2.3公路巾国的高速公路起步较晚经过20世纪7O年的规划论证,2O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零的突破之后,2O世纪90年代得到了较大发展到1996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3400多km.1999年已达1.3×104km2002年,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24336公里,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2-4铁路截至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87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面发展.地下铁道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六个城市建有地铁,已开通的总长度达215公里:设有140个地铁站,北京地铁长度已达41.6公里2.5桥梁石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对各类桥都曾建造过.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创造了世界纪录2.6水利工程利用水力发电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尽管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仍是发展方向.中国水利资源丰富,亟待开发.5O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m3.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 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2.7特种结构在特种结构方面,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中国2O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建成高度在300m以上的电视塔多座,高318.5m 的南京塔为空间框架结构.为世界第一座这种形式的电视塔.目前世界最高的电视塔为高553m的加拿大多伦多预应力混凝土电视塔.我国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E京将建设一大批大跨超长建筑,像国家体育场"鸟巢"结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3.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地球上可以居住,生活和耕种的土地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121增长的速度是不断加快的.因此,人类为了争取生存,土木工程的未来至少向五个方向发展3.】向高空延伸现在人工建筑物最高的为646m的波兰Gabin227kHz长波台钢塔,由15根钢纤绳锚拉.Et本拟在东京建造800.7m高的千年塔,它在距海约1.25英里的大海中,将工作,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融于一体的抗震竖向城市中,居民可达5万人.中国拟在上海附近的1.6公里宽,200m深的人工岛上建造一栋高1250m的仿生大厦,居民可达10 万.3.2向地下发展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方宣言》'提出了"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建造地下建筑将有效改善城市拥挤,节能和减少噪声污染等优点.3_3向海洋拓宽为了防止机场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为了节约使用陆地,2000年8月4日,日本大阪利用18亿立方围海建造的1000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近些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如上海南汇滩围垦成功和崇明东滩围垦成功'最近又在建设黄浦江外滩的拓岸工程围垦,拓岸工程和建造人工岛有异曲同工之处,为将来像上海这样大的近海城市建造人工岛积累了科技经验和准备力量.3.4向沙漠进军全世界约有1/3陆地为沙漠,每年约有600万公顷的耕地被侵蚀,这将影响上亿人口的生活世界未来学会对下世纪初世界十大工程设想之一是将西亚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绿洲.改造沙漠首先必须有水, 然后才能绿化和改造沙土3.5向太空迈进由于近代天文学宇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登月的成功实现,人们发现月球上拥有大量的钛铁矿,在800%高温下,钛铁矿与氢化物便合成铁,钛,氧和水气,由此可以制造出人类生存必需的氧和水.美国政府已决定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并通过这个基地进行登陆火星的行动.4.需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4.1消除污染和广义污染一般将污染理解为垃圾污染,水和大气污染.实际我们身边的污染源很多噪声污染.对生态住宅小区室外设计要求:日间噪声小于5O分贝,夜间小于4O分贝:室内日间小于35分贝掖间小于3O分贝.小区周边产生的噪音如果影响小区声环境,则应采取降噪措施.噪光污染噪光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一样,都会影响人类健康此外还有石材中的氡污染和装饰材料中的氨污染以及被忽视的电磁污染等4.2水资源的浪费和节水在土木工程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节约用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由于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且人口基数特大,加上工业的快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后,不少地区的淡水资源逐渐地遭受破坏,甚至污染加重, 缺水冰荒开始出现.因此,一方面,要节约用水,特别在大量用水的工程建设中,要努力减少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要注意水的二次利用.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4.3防震抗风与减灾随着超高层,超大跨桥梁和大跨结构等大型复杂结构的兴建,结构设计呈现更长,更高,更柔的发展趋势.许多情况下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已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大型复杂结构体系抗风抗震的设计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将被进一步关注.相关的研究课题将包括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风与抗震,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同时"以柔克(下转第246页) 2011年第26期科技嚣向导◇科技论坛◇若桩身垂直度偏大.须拔出已压人部分.并根据经纬仪指示调整机台水平度使桩身垂直.同时记录此时机上水平仪的偏差量作为下次调平的修正值.再行压入.并认真注意压桩时的桩身和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偏移或倾斜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在确认压人方向无异常时方可连续施压(2)应合理调配管节长度,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4个.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3)由于强风化岩面起伏变化大.管桩终压后会造成桩长不~,有砍桩与超送(后接桩).露出地面的管桩应及时截桩,应截至地面以下300~500mm.以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对超送桩的.待土方开挖后再进行接桩,视超送的长度可采取人工挖孑L,四周挖土接桩,或直接降低承台垫层标高.但应确保桩顶嵌入承台100mm(4)现场测量员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以保证桩的垂直度.(5)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桩身突然倾斜,跑位,桩周涌水;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按设计图上要求的桩长压桩.压桩力未达到设计值:单桩承载力已满足设计值.压桩长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6)桩压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及时截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做好覆盖.f7)压桩过程中应记好压桩时间.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应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碰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等情况.施T中禁止间断压桩2.5.4接桩本工程的桩接头采用c0气体保护焊,CO气体保护焊是以c0作为保护气体介质.依靠焊丝和焊件之间产生电弧来熔化金属进行焊接.CO纯度要求不低于99.5%.否则会降低焊缝机械性能和产生气孔焊接作业区应设蓬布防风措施(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人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m~1.0m.便于接桩焊接操作(2)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4)管桩接桩一般为"u"形坡IZl,可采用.肼一56型的2或中2.5焊丝.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T对称进行(5)焊接层数不得小于三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每道焊接接头必须超前引弧以免产生缺陷,根部必须焊透.焊接部分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碴,裂缝等有害缺陷表面加强焊缝堆高宜≤lmm,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应返工修整,同一道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焊缝应连续饱满,桩端处间隙采用厚薄适当,最好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6)尽可能缩小接桩时间.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压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施压焊接接桩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25.5送桩本工程送桩长度为5.4m~7.Om.局部为9.5m.当桩顶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量出桩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送桩杆的中心与管桩中心线应吻合一致.2.5.6终压正式压桩前.根据不同的桩机需分别对不同的桩型进行试压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为:以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有效桩长为参考参数.根据桩机类型.终压分持荷复压和非持荷复压,680型桩机终压值为18Mpa(521.2t),复压三次,总沉降量不超过lOmm;700型机的终压值为20MPa(554.0t),复压两次,间隔五分钟,每次持荷五秒钟, 总沉降量不超过10mm2.5.7截桩桩头截除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桩顶标高偏差不得大于10em.锯桩器为自制分抱箍和电动切割机两个部份.抱箍为两个半圆形抱箍通过螺栓连接.电动切割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抱箍上.通过手柄,进行割桩工作,割桩时需加水,操作时需更换几个方向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加强管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管桩使用前应进行全数的外观检查.桩身裂缝,端板的外观.管桩的吊运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进场的管桩应分类(长,短)堆放整齐,垫木宜用耐压的枕木.管桩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当堆放管桩不超过2层时, 可拖拉取桩.但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2)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变形监测,并做好记录.(3)对群桩承台压桩时.应考虑挤土效应.主楼群桩设计为开口式桩尖.土方开挖后检查桩芯内挤土约桩长的l/3,抵消了部份的挤土效应采取了合理的压桩顺序.由中心向外施压.土方开挖时采取了由四周分层均匀开挖.桩间较密的土方采用小型反铲开挖.则土层中的挤土应力被均匀地释放(4)根据地质报告表明本工程的孤石较多,对有孤石桩位采取补勘措施,探明孤石的大小,位置.对小孤石也可采取用送桩杆进行引孔.(5)根据地质报告和实际情况确定配桩计划.并考虑同一承台的桩接头位置应错开(6)第一节桩人土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5%内.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l%.(7)静压桩的桩位复核一般在土方开挖后进行,考虑土体反弹.土方开挖宜在压桩后的2周后进行.应采取分层均匀开挖.每次开挖的深度应视土质情况确定.粘土质土一般控制开挖深度为1.5~2.5m.淤泥质土的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5~1.5m(8)管桩与承台间的连接是靠管桩顶部的桩芯内填钢筋砼.锚筋伸入承台内压桩后的留孔宜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土方开挖时土石落人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9)终压值的控制:终压值由设计确定.一般磨擦桩以桩长为控制条件:>21m的端承磨擦桩以桩长为主,终压对照:对于14~21m长的桩.密实砂土持力层时.应以终压力达1.8~2倍的设计荷载为终压控制条件,稳压不少于3次,每次1min:对于长度小于14m桩.粘土持力层时.应以终压力为终压控制条件;宜连续多次复压.特别是对桩长小于8m短桩,连续复压的次数应适当增加4.结束语556根管桩施工后进行了6根抗压桩和3根抗拔桩的静载试验.均符合设计要求134根的大应变动测检验.检验结果101根符合I 类桩.33根为Ⅱ类桩桩基工程质量合格.对孤石较多处宜采取补勘措施.减少废桩和补桩.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堆放管桩.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安排桩机的行走路线,提高桩机的工效.压桩后的留孔宜用小木板进行覆盖.以免桩机行走或土方开挖时土石落人管芯内,造成以后清理困难.(上接第330页)刚"的抗震思想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中将进一步得到体现觏代振动控制将向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吸震减震技术研究方向发展:土木结构健康监测,灾害结构响应控制等基础性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强.5.结论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我国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展望未来.不仅要加强新型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更要加强土木工程二级学科间理论和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参考文献】[1]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北方T业大学.2002.[2]吕志涛.新世纪的土木_T程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T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