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下图①②③④对应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汗牛充栋。
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
该文献是A.《论语》B.《墨子》C.《老子》D.《韩非子》3.汉代董仲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这集中体现的思想是A.“知行合一”B.“君权神授”C.“三纲五常”D.“格物致知”4.唐代瓷器生产有“南青北白”之说,即南方主要生产青瓷,北方主要生产白瓷。
下列唐代瓷窑,以青瓷享誉天下的是A.大邑窑B.越窑C.长沙铜官窑D.邢窑5.《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这不能反映A.唐宋两朝中央都曾设置政事堂B.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C.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D.唐宋中央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研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农书》成书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这一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演进,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下列各项,属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是①设三公九卿②设三省六部③设内阁④设军机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2020年全国高考真题(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5.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图7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图8 五台山佛光寺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28.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
图9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图9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29.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
”由此,中国共产党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31.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32.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
浙江省2020届高三历史选考卷(八)(word版)

浙江省2020届⾼三历史选考卷(⼋)(word版)2019——2020学年浙江⾼三历史选考卷(⼋)⼀、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故旧,⼆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故旧移植焉,三也。
”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B、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C、形成等级不同的诸侯国D、扩⼤了周⽂华的影响⼒2、有学者说:这种⽣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古⼈所说。
‘乱’⽽后‘治’,其中⼀个缘由,便是这种……⽣产结构在起作⽤”。
这反映了“这种⽣产结构”的特点是A、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男耕⼥织分⼯合作经营C、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历史图⽚被称为“凝固的历史”。
对下列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超⼯艺B、图⼆是汉代灌溉⼯具耧车的实物模型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D、图四展⽰了汉代农耕⼯具的进步4、824年,元稹为⽩居易诗集作序,说道:“⼆⼗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不书,王公、妾妇、⽜童、马⾛之⼝⽆不道。
⾄于缮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据此可知A、⽩居易的诗歌艰涩难懂B、活字印刷术普及C、雕版印刷术推动⽂学发展D、市井开始出现5、下⾯是我国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①⾃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②经济⽣活中存在雇佣关系③⼟地兼并问题⽐较严重④⼯场⼿⼯业占据重要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吴承恩把猪⼋戒塑造成这样⼀个⾓⾊:拥有⼥⼈、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的⾷物,最重要的史,他也愿意以⾟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旦发⽣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马卖了,给师⽗买⼀⼝棺⽊”。
在当时,这⼀⾓⾊A、引发⼈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B、符合市民阶层的⽂化⼼理需求C、体现了对⿊暗现实的反抗精神D、揭⽰了专制王朝⾛向败落的命运7、作为⼀个统⼀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分重视。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浙江卷)(1月选考)【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浙江卷)(1月选考)一、选择题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
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传贤”演化为“传子”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如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
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3.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元代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
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
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
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
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
2020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套)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2020全国1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2020届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B)历史试题

2020届高考选考科目浙江省9月联考(B)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
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
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汉代长安城中市的周围均建有围墙,市中官署旗亭上插旗以示当市,日暮收旗以示市罢。
西晋以后市的围墙仍在,但插旗当市逐渐被击鼓取代。
这说明A.市的交易逐步突破时间限制B.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市场C.市的管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D.市实行封闭集中的管理3.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设置翰林学士院。
一般以品秩较低者充仕,任免自由;敕文告委交学士草制,经玄宗认可后由宦官出外宣示。
翰林学士院的设置A.有助于减少权臣擅权现象B.健全了三省六部制C.提高了中央决策的科学性D.是对科举制的完善4.北宋初年振作士风、砥砺名节的代表是范仲淹。
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三次因谏议而遭贬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一次比一次光荣。
据此可知,当时A.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B.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控制舆论C.士大夫认同朱熹的“正君心”D.儒学复兴运动遭受巨大挫折5.《梦溪笔谈》记载:“(毕舁的活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沾,不可取。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浙江卷)(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
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
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①—秦始皇长城B.②—灵渠C.③—郑国渠D.④—都江堰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其后颇有所改。
”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②设内朝③设御史大夫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
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
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5.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
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A.《武经总要》B.《梦溪笔谈》C.《萍洲可谈》D.《梦粱录》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
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
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
”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
浙江省嘉兴市2020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卷2019.12 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
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
据此可发现A.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B.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C.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D.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2.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有精要的评论:“要曰彊(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 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材料中的“ ”最有可能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3.读右图。
该局部图所指时期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基本奠定B.中国思想文化进入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C.灌钢法的应用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D.井渠的创制大大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产量4.古代某职官初设时“秩六百石,员十三人”,开朝会时其班序也远在二千石之后,但享有直接向皇帝面陈奏事的权力,并“代表中央第3题图监制品秩二千石的高官”。
该职官是A.中正B.刺史C.御史大夫D.锦衣卫5.《唐永徽元年(650)严慈仁牒为转租田亩请给公文事》云:“慈仁家贫,先来乏短, 一身独立,更无兄弟,唯租上件田,得子以供候命。
今春三月,粮食交无,逐(遂) 将此田租与安横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