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蒸汽灭菌(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介绍)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方法:

1.结构与灭菌原理: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系一双层筒状金属容器(见图5、6),两层之间盛水,外层坚厚,上端有盖,盖旁附有螺栓,使用时将螺旋扭紧使盖紧闭蒸汽不能外溢。盖上装有排气阀门,安全阀门,以调节器内蒸汽压力。温度计、压力表以表示内部温度和压力。器内装有带孔的金属搁板,以盛放欲灭菌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的原理是水在大气中100℃左右沸腾,大气压力增加沸腾温度将随之增加。因此,密闭的高压灭菌器内,当压力指示蒸汽压力增加到每平方英寸15磅(1.05K g/c m2)时,温度则相当121.3℃,在这种温度下20-30分钟即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与芽胞。

使用方法

先将高压蒸汽灭菌器底层加水,将欲灭菌物品放置在金属圆筒搁板内,然后将盖紧闭,扭紧螺旋、器底加热;待器内压力升至5磅时,稍放开排汽阀门约3分钟,待压力下降到0时,使器内原来冷气完全排出,否则压力所示压力并非全部是蒸汽压力,灭菌将不完全。

待空气全部排出后,关闭排气阀门,继续加热,待压力升至所需磅数(一般为15磅),调节热源,使维持15-30分钟;灭菌时间到达后,便停止加热,待压力自行下降至0时开盖取物。切勿突然打开排气阀门放气减压,以免液体的物品冲出容器而外溢。

蒸汽压力(磅/平方

英寸)

温度(℃)

5 8 10 15108.8 113.0 115.

6 121.3

20 25 30126.2 130.4 134.6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通用要求: 1.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 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灭菌植入性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PCD都不应该是产品名称,而是验证装置的一种工具.欧洲EN867-5标准中分为敷料PCD和管腔PCD。敷料PCD就是目前3M推广的那种试纸或生物菌片、管腔型PCD的标准是长1500mm,内径2mm,而目前来讲,只有环氧乙烷和低温甲醛能达到。生物PCD:生物体内,细胞的程序性死亡。5类化学指示物——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荧光指示剂,吸附指示剂。)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二、监测方法: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1. 物理监测法: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C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 化学监测法: (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臵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培养基灭菌中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培养基灭菌中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运用立式高压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高压灭菌锅作为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在培养基的灭菌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废物处理方面,凡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必须经过灭菌才能作为普通废物处理。特别是对操作中可能产生的迸溅或泄漏必须进行消毒,从而达到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对操作人员、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 关键字:高压灭菌锅灭菌培养基使用注意事项 介绍 高压蒸气灭菌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的灭菌器具之一,其种类有手提式、直立式、横卧式等。它们的构造及灭菌原理基本相同。高压蒸汽灭菌锅属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之一,它具有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等优点。此外,由于高压灭菌锅具有造型新颖美观、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加热迅速、灭菌彻底等优点,因此它广泛适用于医疗、科研、食品、等单位对手术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橡胶制品、食品、药液、培养基等物品进行灭菌,成为灭菌的得力助手。 结构 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密闭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双层金属圆筒,两层之间盛有水。内外皆有金属制成。 1.外锅:供装水产生蒸汽之用。坚厚,其上方或前方有金属厚盖,盖有螺栓,借以紧闭盖门,使蒸汽不能外溢。加热后,灭菌器内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外锅壁上还装有排气阀、温度计、压力表及安全阀。排气阀用于排出空气;压力表:以表示锅内压力及温度(公制压力单位为公斤/cm2、英制压力单位磅/英寸2、温度单位℃);安全阀又称保险阀,利用可调弹簧控制活塞,超过定额压力即自行放汽减压,以保证在灭菌工作中的安全[1]。 2.内锅:为放置灭菌物的空间。空间大约为0.5平方米 3.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由安全阀,真空阀、气动阀等和锅体组成,整体耐压为6巴。(水压试验为8巴)。 4.自动控制系统: 本机装有英国公司制造的组合式温度压力自动控制记录仪实施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的预先调节控制和有关参数的记录。

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_________ 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 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 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1 ? 05kg/cm2,121. 3C,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1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 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 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C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 生长,即可待用。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 05kg/cm2,121. 3C,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C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高压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使用规程

高压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使用规程 目的: 建立高压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菌片的使用规程,保证正确使用,对高压蒸汽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2.依据: 高压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菌片使用说明书。 3.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高压蒸汽灭菌生物指标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菌片对高压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的监测。 4. 职责: 高压蒸汽灭菌操作人员、QA检查员、QC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 程序: 5.1. 采用生物灭菌指标菌来检查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是最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是国际公认的生物指标菌。该菌具有以下特点: 5.1.1. 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为56℃,培养24小时即可形成菌落。 5.1.2. 该菌为需氧芽胞杆菌,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呈米黄色。 5.1.3. 该菌无毒,热抗性稳定,在4℃冰箱下保存6个月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下(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热死亡时间为121℃,3.9分钟阳性,19分钟阴性,D10值1.3~1.9分钟,符合美国药典规定标准。 5.2. 结构:本生物指示剂由菌片、恢复培养基和外管组成,菌片由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制备而成,染菌量为5.0×105~5.0×106cfu/片。 5.3. 使用方法: 5.3.1.本生物指示剂适用于各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5.3.2.使用时,将生物指示剂放入标准检测包的中心或待灭菌物品包的中心,置于 灭菌器的规定位置。 5.3.3.按规定的灭菌温度和时间进行灭菌处理。

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HVE-50 高压灭菌锅 目录 HVE-50的特点 百度名片 HVE-50 高压灭菌锅

微生物检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效果验证2010

生产厂家:江苏省江阳市液化石油气设备厂 出厂日期:2001年6月 出厂检验单位:无锡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检验证书编号:R2001214 安装地所:微生物限度检测室 本设备是利用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主要用于微生物限度检验所用玻璃器皿、稀释液、培养基等的灭菌,需对其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二、目的:在设定温度、压力及灭菌时间条件下,被灭菌物品是否达到无菌。 三、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LS-B35L立式灭菌器 四、验证组织机构 1、验证委员会:主任公司质量负责人 2、验证小组:组长:质量监控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设备主管 3、责任:验证委员会负责再验证文件的审核批准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压力表、温度表的校验,质量监控部负责验证具体工作及验证的评定工作。 五、验证内容: 1、排气时间的验证 1.1微生物限度检验所需玻璃器皿、培养基等灭菌采用的是高压蒸气灭菌,药典要求121℃、30min。高压灭菌效果与冷空气的排出是否完全有关,冷空气存在时,同一压力下温度值要小,而排气时间与锅内物品的多少有关,在本次实验中将锅内物品的量设为定量(物品放满)。将排气时间设为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 1.2 在LS-B35L灭菌器内放置灭菌的玻璃器皿及培养基,并在灭菌锅上部、

中部、下部各放置一支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排气10min,关闭排气阀,锅上温度上升至t=121℃,P=0.11kpacm-2、保温30分钟,降温取出灭菌物体及生物指示剂,将生物指示剂置于56-60℃培养24-48小时,另取一支未经灭菌的生物指示剂一起培养,作为阳性对照。 1.3结果判断: 根据颜色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生物指示剂全部保持紫色则灭菌合格,如有一支由紫色变为黄色则为不合格,对照管由紫色变为黄色为该指示剂有效。 1.3 同法再进行三次试验,排气时间分别为15分钟、20分钟、25分钟,观察生物指示剂颜色变化。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检验日期: 1.4排气时间验证结论: 评价人:评价日期:2.重现性验证

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步骤

生长,即可待用。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HVE-50 高压灭菌锅 目录 编辑本段百度名片 HVE-50 高压灭菌锅 [1] 灭菌器是利用饱和压力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源设备。 HVE-50是HV系列的经济改进型,它的大小、灭菌容量和许多灭菌参数均与HV-50相同。 编辑本段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按照样式大小分为手提式高压灭菌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等。手提式高压灭菌器为18L、24L、30L。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从30L-200L之间的都有,每个同样容积的还有分为手轮型、翻盖型、智能型,智能型又分为标准配置、蒸汽内排、真空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灭菌方法。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利用加热产生蒸气,随着蒸气压力不断增加,温度随之升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相当旧制的15磅/吋 2 或1.05kg/cm 2 )时,器内温度可达121.3?,维持15,3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及敷料等耐湿和耐高温物品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无菌包不宜过大(小于50cm×30cm×30cm),不宜过紧,各包裹间要有间隙,使蒸汽能对流易渗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开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气时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灭菌完毕,关闭贮槽或盒的通气孔,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第二,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类物品上,否则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碍蒸汽进入包裹中央,严重影响灭菌效果。 第三,定期检查灭菌效果。经高压蒸汽灭菌的无菌包、无菌容器有效期以1周为宜。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工艺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工作正常与否。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每次灭菌均应进行。 第二种是化学指示监测。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常用的有:

自制测温管:将某些化学药物的晶体密封于小玻璃管内(长2cm,内径1,2mm)制成。常用试剂有苯甲酸(熔点121-123?)等。灭菌时,当湿度上升至药物的熔点,管内的晶体即熔化,事后,虽冷却再凝固,其外形仍可与未熔化的晶体相区别,此法只能指示温度,不能指示热持续时间是否已达标,因此是最低标准。主要用于各物品包装的中心情况的监测。 3M压力灭菌指示胶带:此胶带上印有斜形白色指示线条图案,是一种贴在待灭菌的无菌包外的特制变色胶纸。其粘贴面可牢固地封闭敷料包、金属盒或玻璃物品,在121?经20分钟,130?经4分钟后,胶带100%变色(条纹图案即显现黑色斜条)。3M胶带既可用于物品包装表面情况的监测,又可用于对包装中心情况的监测,还可以代替别针,夹子或带子使用。 第三种是生物指示剂监测。利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胞作指示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菌种用嗜热脂肪杆菌,本菌芽胞对热的抗力较强,其热死亡时间与病原微生物中抗力最强的肉毒杆菌芽胞相似。生物指示剂有芽胞悬液、芽胞菌片以及菌片与培养基混装的指示管。检测时应使用标准试验包,每个包中心部位置生物指示剂2个,放在灭菌柜室的5个点,即上、中层的中央各一个点,下层的前、中、后各一个点。灭菌后,取出生物指示剂,接种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55-60?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7天,观察最终结果。若培养后颜色未变,澄清透明,说明芽胞已被杀灭。达到了灭菌要求。若变为黄色混浊,说芽胞未被杀灭,灭菌失败。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管理规范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管理规范 一.准备工作 1. 检查灭菌锅内的水位,应当浸没加热圈并不要高于套桶底部,若水量不足请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使得加热圈被浸没;若不慎加入过量的水,请使用底下带有绿色扳手的排液阀排出多余的水后使水位合适。灭菌锅在使用以前排液阀必须关闭。 2. 检查左侧下方排气管,使其浸在水盆里,并确保管口一定浸在水面以下。 二.灭菌操作 1. 放入要进行高压灭菌的物品,最好将物品放入灭菌金属筐内,再放入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将顶盖转到灭菌锅正上方并旋紧。 2. 关上安全阀。 3. 打开电源,设定温度、时间后并按SET键确认。 5. 按START键开始高压灭菌。 6. 灭菌结束,灭菌锅开始发出警报声,待温度降低到80°C仔细检查压力表读数是否为零,确认为零则关闭总电源后可以开启顶盖,开启时操作者应头部略微后仰。开盖后可以先让锅内物品稍微冷却后再取出。 7. 若由于非常规原因导致灭菌异常终止请使用安全阀放空锅内高压蒸汽,待压力表读数为零后可以打开顶盖。 注意事项 8. 任何时候当压力表显示压力不为零绝对不能打开灭菌锅顶盖。 9. 任何时候灭菌前请注意:灭菌锅内的水位是否合适,是否浸没加热圈;顶盖是否已经盖紧;安全阀是否已关闭;左侧下方排气管是否浸在水面以下。 10. 长期使用或者受到污染的灭菌锅应当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进行清洗,使用底下排液阀将清洗液排出,再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到适当的位置备用。 11、灭菌时至少要留出约占容器1/4体积的空间,这样沸腾的液体就不会溢出。 12、灭菌时要把容器的盖子松开,防止容器内压力过大,致使容器破裂。 13、取出灭好菌的容器前要拧紧容器的盖子,否则与空气接触容器内染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灭菌方法。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利用加热产生蒸气,随着蒸气压力不断增加,温度随之升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相当旧制的15磅/吋2 或1.05kg/cm 2 )时,器内温度可达121.3℃,维持15~3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及敷料等耐湿和耐高温物品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无菌包不宜过大(小于50cm×30cm×30cm),不宜过紧,各包裹间要有间隙,使蒸汽能对流易渗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开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气时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灭菌完毕,关闭贮槽或盒的通气孔,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第二,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类物品上,否则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碍蒸汽进入包裹中央,严重影响灭菌效果。 第三,定期检查灭菌效果。经高压蒸汽灭菌的无菌包、无菌容器有效期以1周为宜。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工艺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工作正常与否。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每次灭菌均应进行。 第二种是化学指示监测。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常用的有:

自制测温管:将某些化学药物的晶体密封于小玻璃管内(长2cm,内径1~2mm)制成。常用试剂有苯甲酸(熔点121-123℃)等。灭菌时,当湿度上升至药物的熔点,管内的晶体即熔化,事后,虽冷却再凝固,其外形仍可与未熔化的晶体相区别,此法只能指示温度,不能指示热持续时间是否已达标,因此是最低标准。主要用于各物品包装的中心情况的监测。 3M压力灭菌指示胶带:此胶带上印有斜形白色指示线条图案,是一种贴在待灭菌的无菌包外的特制变色胶纸。其粘贴面可牢固地封闭敷料包、金属盒或玻璃物品,在121℃经20分钟,130℃经4分钟后,胶带100%变色(条纹图案即显现黑色斜条)。3M胶带既可用于物品包装表面情况的监测,又可用于对包装中心情况的监测,还可以代替别针,夹子或带子使用。 第三种是生物指示剂监测。利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胞作指示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菌种用嗜热脂肪杆菌,本菌芽胞对热的抗力较强,其热死亡时间与病原微生物中抗力最强的肉毒杆菌芽胞相似。生物指示剂有芽胞悬液、芽胞菌片以及菌片与培养基混装的指示管。检测时应使用标准试验包,每个包中心部位置生物指示剂2个,放在灭菌柜室的5个点,即上、中层的中央各一个点,下层的前、中、后各一个点。灭菌后,取出生物指示剂,接种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55-60℃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7天,观察最终结果。若培养后颜色未变,澄清透明,说明芽胞已被杀灭。达到了灭菌要求。若变为黄色混浊,说芽胞未被杀灭,灭菌失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16T15:08:20.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作者:郭跃进[导读]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100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中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速度快,湿度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等优点,成为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导致湿包问题,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重复灭菌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增加成本消耗以及延误临床科室的使用。因此,为了减少湿包的发生,我对近期内出现的湿包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了湿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应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包;高压蒸汽;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湿包现象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最严重问题。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包裹从灭菌器取出来适当冷却后(至少30 min),在包裹表面和/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湿汽存在,或有水滴、水洼现象视为湿包。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总则中明确规定:手术包应干燥,否则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有明显水渍的包亦不可作为无菌包。湿包管理显然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本文笔者针对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一、高压蒸汽湿包发生原因 1.1灭菌设备蒸汽质量差 灭菌设备蒸汽质量差,冷凝水排除不彻底是造成湿包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认为,湿包发生在灭菌器上层后1/4,系蒸汽质量差、含水量过高,灭菌前管道内冷凝水未彻底排除所致;湿包发生在灭菌器下层前1/4,其主要原因是排除冷凝水障碍和排水管道安装不合理所致。灭菌室前部排气孔上的过滤器堵塞,灭菌结束未及时清除过滤器内的纤维及沉积物,影响真空率、冷凝水畅通。 1.2物品包装不规范 物品包装应松紧合适,大小适当,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体积应<30cmx30cmx50cm,敷料包重量<5kg,金属器械包重量<7kg,并使用标准的包装材料,不得擅自随意改变,如果包内金属器械较多,应有足够的吸水巾将器械隔开,避免冷凝水生成量增多产生湿包。不同包装材料的蒸汽穿透率、吸水性、抗水性不同,导致湿包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孔磊等研究认为,不同组合包装方法(双层棉布+篮筐、双层棉布+方盘)对压力蒸汽灭菌隐性湿包控制的效果不同,双层棉布加筐篮的包装方法能有效控制隐性湿包的发生,提高灭菌质量,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另有研究采用3种不同包装方法(医用皱纹纸+篮筐、双层棉布+篮筐、双层棉布+方盘)探讨包装方法对高压蒸汽灭菌对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认为医用皱纹纸包装方法干燥速度最快,而延长灭菌干燥时间,对包内干燥速度没有影响。 1.3高压蒸汽装载量过大 装载量过大,物品和包装材料在灭菌前受潮,增加包裹的重量。物品摆放过多过密,造成蒸汽穿透不易及干燥时蒸发困难;装载的物品与灭菌器锅壁接触,吸入过多的的冷凝水;装载时,容器的开口未向下或倒放,造成容器内水蓄积。 二、高压蒸汽湿包预防管理措施 2.1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提高消毒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临床治疗使用的所有可回收器械、物品,均由消毒中心统一回收和处理。作为承担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源头。在处理过程中,供应中心需要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干燥-养护检查-打包-灭菌”的规范步骤进行操作,以达到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的目的。每位患者使用的器械,均实行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即时拆封使用,避兔交叉感染,以确保患者、医护人员放心使用。加强消毒员工作监督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按《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灭菌物品装放。正确的装载是防止湿包的主要环节,金属类器械重叠包装时应有吸水布巾分隔,以免造成冷凝水积聚。 2.2注重物品清洁,充分烘干 在医院物品包装以及清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将物品充分烘干,并且用棉布对物品进行包装。另外,灭菌室的托盘以及其它器械一定要保持干燥以及清洁。房间要保持合适的湿度、温度以及正常的通风,并且放置物品时一定不能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2.3注重合理包装与装载 包装的大小以及重量都要符合医院的规定,并且利用规定的材料进行包装,不能私自进行变更。另外,灭菌器中装载量也不能过多。装载量过多可造成气流不通畅而使灭菌物品干燥不彻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装载时物品间不能太过于拥挤,必须要有相应的缝隙,并且物品在摆放的时候,也绝对不能紧贴着内壁,凡是开口的器皿也要开口侧放。装载物品不应超过灭菌设备内容积的90%,同时也不应小于灭菌设备内容积的105,纺织类物品敷料包应放置于上层,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包与包之间留有空隙利于蒸汽流通。 2.4加强消毒后物品保存 灭菌结束后取出的无菌包的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与室温相差较大,强烈的温差会产生冷凝水导致灭菌包潮湿,因此灭菌周期结束后,物品在锅中停留10分钟待温差缩小后再取出,并远离冷气出口,对减少湿包有效。放置在不锈钢无菌柜时应处于竖立位置,防止平放与冰冷的柜面接触面积大而产生更多的冷凝水,最好能使用木质或隔湿的平台,金属平台容易导致湿包的发生。尽量减少灭菌器排水管路的拐角,保持疏水阀内无杂质堵塞,阀门调节大小适宜,若阀门调得太小,疏水管路中有积水,会影响干燥时冷凝水的排放而产生湿包,排水口应在灭菌器的最低位。 2.5加强供应室灭菌效果管理,应用PDCA 加强供应室灭菌效果管理,控制和杜绝湿包的发生;运用PDCA管理方法,成立质量管理(QL)小组,找出导致湿包的原因,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找出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认真落实检查制度,使湿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认为PDCA循环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使供应室无菌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

压力蒸汽灭菌器试题---精品资料

压力蒸汽灭菌器试题 一、填空 1、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条件:室内温度(5-40)摄氏度,最大相对湿度(85%),大气压力(70-106KPA),使用交流电源(220V+—22V). 2、为了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合适的水量是必不的可少的,注水应确保高于电热管(20-25)毫米,保持灭菌器的后面和与墙距离不少于(25)厘米,以确保(通风)良好。 3、灭菌前检查,如果用不锈钢桶盛放碳钢器械,应当放置(纸或纱布),避免碳钢和不锈钢(直接接触)。 4、试管、玻璃瓶等灭菌应武器向下,以便于(蒸汽)的进入和(冷空气)的排出。 5、加水时水质的要求:导电性低于(15US/CM),PH值(5-7),硬度低于(2mg/l),硬度低于(0.02)mmol/l。 6、升温阶段,放气阀有(较多蒸汽)排出时,再关闭放气阀。保险销上的微小排气孔始终有香型,以确保腔体内蒸汽的(饱和)和(温度)的均匀性。 7、锅盖旋钮用以实现开关锅盖,切勿(提升)(搬运)设备整机。 二、选择题 1、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 A 颗粒状 B 玻璃器皿 C 敷料D软条状 2、如果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压力超过() A 0.14 B 0.15 C 0.16 D 0.165

3、当()时,转入灭菌阶段,开始计时 A 接通电源B安全阀开始泄压时 C 放气阀有较多蒸汽排出D放气阀刚有蒸汽排出 4、电源指标灯亮但压力不足,是什么原因() A 有阀门未关闭 B 保险丝熔断 C 有泄漏点D供电线路无电 三、简答题 1、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原理 灭菌器工作时,水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转化为水蒸汽,继而形成饱和蒸汽,当饱和蒸汽遇到需要灭菌的物品时改变状态,释放热量,使灭菌物品升温、升压受潮将菌杀死,从而灭菌。 2、盖锅盖时的注意事项 压力表正对着操作者;导气槽的方向应和锅盖上的导气管的方位一致,盖锅盖时导气管应竖直插入导气槽内;关闭后注意三个卡钳是否回缩到位,如不能到位,应检修。 3、放气阀的作用 排放冷空气,提高水蒸汽饱和度,灭菌结束后排气泄压。 4、液体灭菌快速泄压会发生什么现象,应如何正确操作? 灭菌后快速泄压会发生爆瓶或飞溅现象。灭菌后应先关闭电源,压力表回零之前,禁止打开放气阀和排水阀,要等设备自然冷却后再进行操作。 5、非液体类物品灭菌完成后如何操作?

(完整word版)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监测

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监测 监测指标,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生物指示剂监测。 利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孢作指示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菌种采用USP(美国药典)31版和ISO11138(国际标准组织)指定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 7953),本菌芽孢对热的抗力较强,其热死亡时间与病原微生物中抗力最强的肉毒杆菌芽孢相似。目前生物指示剂已有自含式商品供应,上海福泽公司生产的爱斯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芽孢数稳定,使用方便,无需无菌操作,大大减轻了生物监测的工作量,并且监测效果准确。为了与国际灭菌的接轨,其标签不仅有化学指示监测的作用,而且其指示剂外壳使用可移性标签,标签可以轻松撕下贴至其他地方,便于监测的结果长期保存,以便存档备查,而不需保存指示管,既便捷又节约了保管成本。 进行生物检测时生物指示剂应放在灭菌柜室的5个点,即上、中层的中央各一个点,下层的前、中、后各一个点。灭菌后,取出生物指示剂,待完全冷却后挤破内置玻璃管,使染上芽孢的菌片与培养液充分混合,同时再取一支同批号的未使用过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作为对照管,挤破内置玻璃管后立即置入56-58℃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4天,观察最终结果。若培养后颜色保持不变,说明芽孢已被杀灭,达到了灭菌要求。若培养后颜色变为黄色,说明芽孢未被杀灭,灭菌不完全。在确认菌的繁殖(呈黄色)后,请不要继续培养。 目前医院生物监测为最准确的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及频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卫通(2009)10号文件 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每周需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真正做到了灭菌的无菌保证,才能确保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更加严谨、精确。 第二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工艺监测,又称程序监测。 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工作正常与否。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每次灭菌均应进行。 第三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化学监测。 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常用的有: 1)自制测温管:将某些化学药物的晶体密封于小玻璃管内(长2cm,内径1~2mm)制成。常用试剂有苯甲酸(熔点121-123℃)等。灭菌时,当湿度上升至药物的熔点,管内的晶体即熔化,事后,虽冷却再凝固,其外形仍可与未熔化的晶体相区别,此法只能指示温度,

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步骤

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步骤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05kg/cm2,121.3℃,20分钟灭菌。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HVE-50 高压灭菌锅 目录 百度名片

HVE-50 高压灭菌锅 [1] 是利用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源设备。 HVE-50是HV系列的经济改进型,它的大小、灭菌容量和许多灭菌参数均与HV-50相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分类,按照样式大小分为、、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等。手提式高压灭菌器为18L、24L、30L。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从30L-200L之间的都有,每个同样容积的还有分为手轮型、翻盖型、智能型,智能型又分为标准配置、蒸汽内排、真空干燥型。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加配打印机。还有大型卧式的高压灭菌锅。高压灭菌的原理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原理。 HVE-50的特点 ●HVE-50的特点有以下6点(1-5点相同于HV系列) 1.电动锁系统:仅用触摸控制器就可以轻易和安全地开启箱盖 2.安全双向检测(显示)联锁装置:通过检测内压力和箱内温度,该安全系统才能锁住箱盖;该系统确保使用时,具有更大的安全性

高压蒸汽灭菌使用方法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 湿热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常压蒸汽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容器里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容器中,随着蒸汽的增加,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加,易使蛋白质变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15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胞子要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胞更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要求温度应达到121℃(压力为0.1MPa),时间维持15-30min。也可采用在较低的温度(115℃,即0.075MPa)下维持35min的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基本构造如下: 1) 内外锅外锅或称“套层”,供贮存蒸汽用,连有用电加热的蒸汽发生器,并有水位玻管以标志盛水量。内锅也叫灭菌室,是放置灭菌物的空间。可配制铁蓖架以分放灭菌物。目前大多数灭菌器内外锅是一体的。 3)压力表内外锅各装一只,老式的压力表上标明三种单位:公斤压力单位(kg/cm2),英制压力单位(1b/in2)和温度单位(℃),便于灭菌时参照。现在的压力表用MPa表示。 4)温度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式的水银温度计,装在密闭的铜管内,焊插在内锅中.另一种是感应式仪表温度计,其感应部分安装在内锅的排气管内,仪表安装于锅外顶部.便于观察。 5)排气阀一般外锅、内锅各一个,用于排除空气。新型的灭菌器多在排气阀外装有汽液分离器(或称疏水阀).内有由膨胀盒控制的活塞。利用空气、冷凝水与蒸汽之间的温差控制开关,在灭菌过程中,可不断地自动排出空气和冷凝水。 6)安全阀或称保险阀.利用可调弹簧控制活塞,超过额定压力即自动放气减压。通常调在额定压力之下,略高于使用压力。安全阀只供超压时安全报警之用,不可在保温时用作自动减压装置。 7)加热源除直接引入锅炉蒸汽灭菌外,都具有加热装置。近年来的产品以电热为主,即底部装有调控电热管,使用比较方便。有些产品无电热装置,则附有打气煤油炉等。手提式灭菌器也可用煤炭炉作为热源。

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物品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一定的压力下保持15~30分钟进行灭菌。此法适用于培养基、无菌水、工作服等物品的灭菌,也可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 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夹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排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相同的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好于干热灭菌。有三点原因:在湿热灭菌中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容易凝固变性,蛋白质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灭菌中蒸汽的穿透力比干燥空气大;蒸汽在被灭菌物体表面凝结,释放出大量的汽化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体表面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锅有非自控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和自控式灭菌锅,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本实验介绍的是非自控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自控式灭菌锅的使用可参考厂家说明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加水: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没过加热蛇管,与三角 搁架相平为宜。切勿忘记检查水位,加水量过少,灭菌锅会发生烧干引起炸裂事故。2.装料: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的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 响灭菌效果。装有培养基的容器放置时要防止液体溢出,三角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扎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将盖上与排气孔相连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摆正锅盖,对齐螺口, 然后以对称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并打开排气阀。 4.排气:打开电源加热灭菌锅,将水煮沸,使锅内的冷空气和水蒸汽一起从排气孔中排出。 一般认为当排出的气流很强并有嘘声时,表明锅内的空气已排尽,沸腾后约需5分钟。 5.升压: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锅内压力开始上升。 6.保压:当压力表指针达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电源,开始计时并维持压力至所需的时间。 如本实验中采用0.1Mpa,121.5℃,20分钟灭菌。 灭菌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因此锅内的冷空气必须完全排尽后,才能关闭排气阀,维持所需压力。 7.降压:达到灭菌所需的时间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

YXQ-LS-100A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高压灭菌锅)操作规程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灭菌器工作前,先开启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控制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可开始以下操作: 一、堆放 1、旋转手轮拉开外桶盖取出灭菌网篮。 2、关紧放水阀,在外桶内加入(RO)水,水位至灭菌桶搁脚处(挡水板下)。连续使用时,必须在每次灭菌后补足水量。 3、把灭菌网篮放入外桶内。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有顺序的放入灭菌网篮内。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率。 二、密封 容器盖密封前,应仔细检查密封圈安装状态,密封圈应完全嵌入槽内,保持密封圈平整。 1、推进容器盖,使容器盖对准桶口位置。 2、顺时针方向旋紧手轮直至关门指示灯灭为止,使容器盖与灭菌桶口平面完全密合。并使 联锁装置与齿轮凹处吻合。 3、用橡胶管联接在手动放气阀上,然后插没到一个装有冷水的容器里,并关紧手动放气阀。 (顺时针关紧,逆时针打开)在加热升温中,当温控仪显示温度小于102℃时,由温控仪控制的电磁阀将自动放汽,排除灭菌桶内的冷空气。当显示温度大于102℃时,自动放汽停止,此时如还在大量放汽,则手动放气阀未关紧,应及时把它关紧。 三、加热 1、在确认容器盖已完全密闭锁紧后,此时可开始设定温度和灭菌时间。 2、设定方法; (1)按一下“设定”键,设定温度值; (2)再按一下“设定”键设定进入时间设定,时间(min)设定完毕。 (3)再按一下“工作”键,“工作”指示灯亮,系统正常工作,进入自动控制灭菌过程。若门未关闭,按“工作”键,加热器电源不工作。 四、灭菌 1、当本设备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25Mpa,温度仪只能低于安全阀整定数才有效,否则将由安全阀控制灭菌压力温度。 2、当设定温度和灭菌时间完成时,电控装置将自动关闭加热电源,“工作”指示灯“计时”指示灯灭,并伴有蜂鸣声提醒,面板显示“End”,此时灭菌结束。 3、灭菌结束后,必须先将电源切断,待其冷却直至压力表指针回至零位,再打开放气阀排尽余汽,才能旋转手轮把外桶盖打开。对物品在灭菌后要迅速干燥,可在灭菌终了时将灭菌器内的蒸汽通过放气阀予以迅速排出使物品上残留水蒸汽得到蒸发,灭菌液体时严禁使用此干燥方法。 五、注意事项 1、本灭菌器属灭菌的专用设备,不得挪做他用,严禁超温、超压工作! 2、日常使用前一定要加水至灭菌桶搁脚处,如发现螺丝、螺母松动现象,应及时加以紧固,确保正常使用。 5、堆放灭菌物品时,严禁堵塞安全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间保证其畅通放气。 6、当灭菌持续工作时,在进行新的灭菌作业时,应留有5分钟的时间,并打开上盖使设备冷却。 7、灭菌液体时,应将液体罐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瓶口选用棉花纱塞,切勿使用未开孔的橡胶或软木塞。特别注意;在灭菌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必须待压力表指针恢复到零位后方可排放余汽。 8、对不同类型、不同灭菌要求的物品,如敷料和液体等,切勿放在一起灭菌,以免顾此失彼,造成损失。 9、平时应用洁布擦拭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以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10、定期更换灭菌锅内无菌水(1-3个月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