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舒适性参数权重的模糊评判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作者:周庆坤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19期文/ 周庆坤山东弘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在我们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处于不同纬度的地区的冷热环境就有所差别,人们在不同的地点也有着不同的衣着习惯,这就取决于当地的温度。
于是,我们针对中部地区实施了人体热舒适实验。
经过对实验??果的判断与分析,我们知道了17.0℃~19.2℃是较为合理的中部地区室内计算温度。
之后,通过我们对实验??果的仔细研究与推敲,基本找到了供暖散热器的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供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最优范围当前,要想顺利的进行集中供暖工程设计及运行调节工程,我们必须要参考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即计算温度。
有关科学??果显示,如果我们保持室外计算参数及围护??构不变,当我们把室内计算温度调低1℃时,煤炭的使用量将降低5% ~ 10%。
如此一来,我们基于一些因素的综合研究,科学合理的减少室内计算温度(2℃~3℃ ),每一年我们将会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500 万吨),并节约相应的资金。
从而,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检验不同地区室内计算温度与供暖方式、衣着情况和人体热舒适之间的最优关系完成供暖技术和建筑节能的重要研究。
1、供暖房间人体热舒适实验1.1 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时,我们要提前准备好模拟中部地区温度条件的房间,需要选择合适的钢串片以及各种利于散热的形状的供暖散热器,并保持其表面的平均温度在50℃到74℃之间,空气温度在12℃到22℃的区间内,并通过实验的方式记录实感温度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由于实验与科学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验的过程中,空气湿度值与实干温度值相近,此次实验供暖房间中的环境评价参数以室内空气湿度为标准衡量。
研究过程中,将一百零八个大学生作为样本,将模拟房间内的散热器分为六组进行研究,每组的研究对象为三男三女共计六名大学生。
我们实验前对空气湿度和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值进行一个预设,当这两个条件达到相应数值时,如果这两个条件在此数值下保持不变,此时让这六位大学生在实验条件下,冷静坐两个小时,在这一过程中,让这六位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情况及感受等对我们的调查表(PMV 值、生长地、衣着、性别、年龄、姓名)仔细填空。
室内热舒适性指标的评价.

室内热舒适性指标的评价摘要本文对目前的一些主要的热舒适性指标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包括卡塔冷却能力、当量温度、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平均预测反应、舒适方程和主观温度等。
文中首先给出了上述各种温标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合,随后又结合中国南方区域与北方区域的气候特征、人民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和一些实验数据,对各种区域应该采用哪些指标进行了分析。
最后作者就今后热舒适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做的一些工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热舒适性指标评价1 引言热舒适性是居住者对室内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早在20世纪实,人们就开始了舒适感研究,空气调工程师、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人员等所希望的是能对人体舒适感进行定量预测。
这些年来,业已提出了很多热舒适指标,不同国家的官方和专业机构推荐使用不同的指标。
因此,从整体上去把握各种指标及其发展史是非常有益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疆域辽阔,气候多变,不同地区所采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纬度有一定差异的地方。
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对一些主要指标作了简要分析,并根据我国国家的国情,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给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2 各种指标的定义与特点2.1 卡他冷却能力[1]最早的指标是1914年由Leonard hiss爵士提出的,以大温包温度计的热损失量为基础。
卡他温度计由一根长为40mm,直径为20mm的圆柱形大温包的酒精玻璃温度计组成。
温度计杆上有38℃和35℃两条标线,使用时将温度计加热到酒精柱高于38℃这一刻度。
然后将其挂于流动空气中,测量酒精柱从38℃下降到35℃所需的时间。
根据这一时间和每一温度计所配有的校正系数,即可计算环境的"冷却能力"。
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大量实验都采用卡他温度计,它综合了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流速的影响,但未考虑湿度的影响。
2.2 拟人器和当量温度[1]Dufton 在1929年研制了一种综合恒温器。
室内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室内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随着人口爆炸的加剧,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里的室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而且还包括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室内因素,如热量、空气质量、照明、声音和色彩等。
建筑师需要根据室内环境来设计建筑,使其符合室内环境要求,以达到舒适居住的目的。
在众多室内环境评价方法中,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多个指标分为几个技术层次,将每个技术层次的评价指标作为输入参数,针对不同的技术层次分别建立不同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综合评价,评价出室内环境的最终综合评价结果。
首先,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要求建立适当的技术层次,将室内环境指标分为几个技术层次,并分别设定评价指标。
然后,针对不同的技术层次需要建立不同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例如,对于室内照度评价模型,可以将输入指标定义为照度值、视线值以及空间布局等,然后以规定的指标值和优化系数为基础,定义照度优先系数,通过综合计算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业主的不同要求,结合各个技术层次的评价指标,综合计算出室内环境的最终综合评价结果。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客观、灵活和可操作性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评价室内环境,以满足业主的不同需求和要求,使建筑符合室内环境要求和舒适性的要求。
另外,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也可以与专家经验和历史评价结果相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室内环境评价模型,对室内环境进行更加综合和全面的评价,从而得出更优质的室内环境评价结果。
此外,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还可以用于建筑功能评价、建筑外观评价、建筑耐久性评价等。
这些技术层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以达到有效地评价建筑的室内环境的目的。
例如,根据项目的功能需求,可以在多个技术层次中增加新的指标或减少原有的指标,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
总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室内环境评价方法,它可以满足业主的多样化需求,构建一种新型的室内环境评价模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以达到有效评价室内环境的目的。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供暖房间热舒适是人们在冬季生活中非常关心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保持房间温度舒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供暖系统已经成为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暖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节能高效的供暖方式。
对供暖房间热舒适的模糊分析和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室内环境因素的影响、热舒适度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模糊分析在供暖房间热舒适中的应用,可以更加科学地确定最优室内计算温度,从而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供暖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供暖房间热舒适性的模糊分析,确定最优的室内计算温度,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具体目的包括:1.探索室内环境因素对热舒适度的影响,为提高室内舒适度提供理论支持。
2.分析热舒适度的概念及评价方法,为确定最优室内计算温度提供依据。
3.研究模糊分析在供暖房间热舒适中的应用,探讨其在确定最佳计算温度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分析室内计算温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供暖方案提供参考。
5.通过模糊分析确定最优室内计算温度,实现在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平衡。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优化供暖房间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舒适度和能源节约的双赢。
2. 正文2.1 室内环境因素影响室内环境因素对供暖房间热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室内温度是影响热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寒冷季节,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会导致人体感到寒冷不舒适。
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是提高热舒适度的关键。
除了室内温度外,室内空气湿度也会对热舒适度产生影响。
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感到不舒适。
模糊推理公式

模糊推理公式模糊推理是一种非常有趣但也有点让人挠头的概念。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模糊推理。
比如说,你觉得“天气热”这个概念。
到底多少度算热呢?30 度?35 度?每个人的感受可能都不太一样。
这就是一种模糊性。
而模糊推理呢,就是在这种不那么清晰明确的情况下,尝试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
咱就拿个实际的例子来说吧。
假设学校要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老师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照常进行。
如果只是简单地规定温度超过 30 度就取消活动,这好像有点太绝对了。
因为可能 30 度的时候,有些同学觉得还能忍受,有些同学已经热得不行了。
这时候模糊推理就派上用场啦!老师可能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温度、湿度、风速,甚至同学们的身体状况。
温度高一点,但是湿度低、风速大,也许活动还能继续;要是温度高、湿度也大、风速又小,那可能就得慎重考虑了。
在模糊推理中,有一些常用的公式和方法。
比如说扎德推理法,它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和规则,来处理那些模糊的信息。
咱再回到前面说的户外活动的例子。
老师可能会给温度、湿度、风速等等因素设定一个模糊的范围和权重。
比如说,温度在 25 到 30 度之间算“有点热”,30 到 35 度之间算“热”,超过 35 度算“非常热”。
湿度在 40%到 60%之间算“舒适”,低于 40%算“干燥”,高于 60%算“潮湿”。
然后根据这些模糊的定义和权重,来计算出一个综合的评估值,从而决定活动是否进行。
还有一种叫 Mamdani 推理法,也是处理模糊推理的一把好手。
它的原理和扎德推理法有点类似,但在具体的运算和规则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用了模糊推理的公式来做决定,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老师的决定更加贴心和合理。
不会因为一刀切的规定而感到不满或者失望。
其实啊,模糊推理不仅在学校里的这种小事上能发挥作用,在很多大的领域,比如工程控制、医疗诊断、经济预测等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在医疗诊断中,医生判断一个病人的病情,可不只是看单一的指标。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

供暖房间热舒适模糊分析及最优室内计算温度的研究供暖对于冬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需要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温暖舒适。
要想在室内创造一个热舒适的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供暖房间的温度不仅需要考虑外部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异,还需要考虑到人们对舒适温度的主观感受。
本文将对供暖房间热舒适进行模糊分析,并进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
一、供暖房间热舒适的模糊分析为了确定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程度,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关系。
外部温度是影响供暖房间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外部温度较低时,人们需要室内温度相对较高才能感到舒适。
室内温度的分布也会对热舒适造成影响。
如果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人们就会感到不舒适。
供暖方式、房间密封性以及居住者的主观感受也是影响热舒适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供暖房间热舒适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构建一套模糊规则来描述外部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房间密封性和供暖方式对热舒适的影响。
通过模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外部温度下,室内温度的最佳范围,从而提高供暖房间的热舒适度。
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在确定最优室内温度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供暖房间的热舒适程度、能源消耗以及居住者的主观感受。
从热舒适的角度来看,室内温度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又不能太高以至于造成能源的浪费。
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研究来确定最优室内温度。
我们还可以考虑居住者的主观感受对最优室内温度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室内温度的实际需求,从而逐步确定最优室内温度。
在进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使用清洁能源供暖,通过提高供暖的能效和减少能源消耗来降低环境对供暖的影响。
三、结语通过对供暖房间热舒适的模糊分析和最优室内温度的计算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供暖房间的热舒适问题,并找出一种能够在保证热舒适的基础上,节约能源的最优室内温度设置。
室内空气品质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室内空气品质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居住舒适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视也愈加明显。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方法。
相较于其它常见的评价方法,它更加全面、准确地考虑了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分配和相互影响。
在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中,通过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测量,得到各指标的评价结果。
然后,将这些指标的权重和关联性进行综合判定,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考以下流程图:图1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流程图在流程图中,评价结果部分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这种方法主张将数学关系映射到语言人类的规则和逻辑中,通过对目标问题加入概率和需求因素等模糊信息,形成一个难以用单一数学模型表示的复合关系的评估模型。
这样得到的评判结果更接近人们所期望的客观实际。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了统计学、数理逻辑、概率论、近似推理等多种评价技术的影响,是处理非线性多维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
具体到室内空气品质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可采用多种污染参数进行测量和监测,如PM2.5、TVOC、CO、CO2、采暖季NO2等。
通过对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归一化,去除其原始单位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计算其加权平均值,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价值决策,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价问题,所以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局限于室内空气品质评价,还可以用于环境评价、工程满意度评价、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等各种场景的综合评价。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评价方法,成为了综合评价领域的重要进展。
总的来说,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考虑各种指标之间的权重和相互关联,得到比单一指标评价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文章编号:1000-2375(2001)02-0139-04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袁旭东, 甘文霞, 黄素逸(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室内热舒适性是空调设计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几种不同的建筑微气候指标组合,讨论了有关人体热感觉的评价方法和可供工程应用的热舒适图.关键词:热舒适性;微气候指标;人体热感觉;热舒适图中图分类号:T U11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03-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合同号G 2000026303)作者简介:袁旭东(1945- ),男,副教授1 引 言人的健康、自身感觉及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的舒适状况.人的热感觉和舒适感不能视为同一概念,舒适感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了与空气温度、湿度相关外,还与气流速度、室内空气品质密切相关,而热感觉在舒适感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初室内微气候主要是利用供暖系统来保持的,在一些情况下采用了通风手段.只有对少数条件要求高的房间才安装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的选择按房间所需保证的空气温度来决定,通风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则考虑了保证人们活动地区所必须的气流速度.对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的要求,是在对生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要求.密实型的围护结构和保温窗不大的建筑物,即使在室外空气温度急剧波动和太阳辐射强烈时,也能使房间保持稳定的热状态,因此在大多数房间中微气候的唯一控制参数是空气温度.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保证适当的微气候的任务是依靠设备工程师来完成,实际上不依赖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然而,随着轻型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建筑物窗户面积增大以及新的建筑方案的应用,出现了人的热感觉与房间微气候的传统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员在密闭室内的舒适感包括热感觉就显得特别重要.人体热感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由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设备专家和建筑师共同协作解决,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 影响热舒适性的微气候指标对人体热感觉起重要作用的是建筑物的微气候指标,它包含周围环境的热工参数及其组合.其中受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的有下列最重要的5个参数:空气温度、气流速度、空气相对湿度、周围表面温度和热辐射.最后两个参数具有同样的物理本质,但在计算热感觉时,可以把它们分开考虑.例如在供暖系统中,顶棚的温度既可看做是周围表面的温度,又可看做是辐射的温度.因此,我们只研究4个参数对热感觉的影响.把微气候参数以及对热感觉有显著影响的微气候参数的各种组合的综合指标,称之为微气候指标.其中重要的组合有: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和气流速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第23卷第2期2001年6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 ol.23 N o.2 Jun.,2001使微气候参数的计算复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的参数数目过多,在参数中间难以显示出确定的数值所致.因此对热感觉研究,或者根据房间的用途(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或者根据微气候调节系统类型(热风供暖、辐射供暖等)来制定.3 几种微气候参数的人体热感觉微气候参数组合情况很多,作为示例,下面就3种主要的组合情况加以讨论.3.1 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 属于这一组的指标,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按照生理学家的意见,热感觉绝不能只用两个参数来表征.对其它参数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微气候指标的应用范围,所以对某些指标常常要作修改和补充.例如折算温度和变通折算温度,有效温度和当量有效温度等.所谓折算温度就是周围环境的温度.在该环境中,当最大流速为0.07~0.08m/s 时,人体以辐射和对流方式把热量传递给环境中的空气和墙壁.而所谓最终温度是指人的感觉温度.无着装的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折算温度的数学表达式为[1]:t 0=0.48t 0.n +0.52t B(1)式中 t 0———折算温度(℃),t B ———空气温度(℃),t 0.n ———周围表面的平均温度(℃).对身着普通衣服的人,其折算温度为: t 0=0.55t 0.n +0.45t B(2) 最终温度表达式为:t p.c =0.557t 0+0.443t 0.n (3)式中 t p.c ———最终温度(℃).根据文献[2]的研究,舒适指标为:t B +t 0.n =42.2℃.图1 热感觉图1—热;2—舒适;3—冷 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与人的热感觉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最初为空气流速在0.15m/s 内的工业建筑物中计算微气候时用的,后来发现它可以推广应用到空气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0~30℃的其它建筑物中.人体的感觉温度(最终温度)也可以用如下计算式[3]:t p.c =(αc t B +αR t 0.n )/(αc +αR )(4)式中 αc ———对流换热系数(W/(m 2・℃)),αR ———辐射换热系数(W/(m 2・℃)).当气流速度较小时,αc ≈αR ,可得:t p.c =(t B +t 0.n )/2(5) 上式的适用范围为空气流速很小,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30%~70%.3.2 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和气流速度 为了测定最终温度,采用球形温度计.它是在直径为15.7cm 的铜制球形表面涂上黑颜色,球内有一支水银温度计.球体的温度由热平衡方程式确定:αR F (t 0.n -t m )=αc F (t m -t B )(6)式中 F ———球体表面积(m 2),t m ———球体表面温度(℃).当αR ≈αc 时,t m =(t B +t 0.n )/2=t p.c (7)黑球温度计不适合于测定最终温度的准确值.若t B <t 0.n ,则当气流速度增大时,其读数就接近于t 0;若当t B ≈t 0.n 时,该仪器对空气流动没有反应.针对黑球温度与平均辐射温度的关系,文献[2]给出了如下关系式:T 4R ・10-9=T 4m ・10-9+0.128U (t m -t B )(8)4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图3 有效温度与热舒适图表U —空气流速 t B —空气温度 t e.H —湿球温度A —寒冷季节舒适区B —炎热季节舒适区a —炎热季节舒适线 b —寒冷季节舒适线式中 T R ———平均辐射温度(K ),T m ———球体温度(K ),U ———气流温度(m/s ).用黑体温度计测定的是显热最终温度.折算温度是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的函数,变通折算温度则考虑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变通折算温图2 热舒适图①舒适线 ②舒适上限 ③冷适下限度对于穿普通衣服的人可按下式计算:t 0′=0.55t 0.n +0.163[U 0.5(t B -t n )+2.76t n ](9)式中 t 0′———变通折算温度(℃),t n ———物体表面平均温度(℃).t n 的值按下式计算: t n =0.716t B +11.24(10)将t n 的值代入(9)式得:t 0′=0.55t 0,n +0.32t n +0.46U0.5t n -18.35U 0.5+5.0(11) 有了变通折算温度t 0′,用以代替折算温度t 0,可按前述的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的组合计算出相应的热感觉图表或热舒适图表[4](图2).3.3 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气流速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有效温度的定义是指在所研究的温度条件下,与未饱和空气产生同样热感觉的饱和空气的这个温度.经验表明,当冬季的温度为18~22℃、夏季的温度为24~28℃时,就感受到舒适的热感觉,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30%~70%的范围[5].这样一来,热感觉图上的夏季舒适性和冬季舒适值可部份地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如果知道生理学参数的实际范围,有效温度图可用于计算热感觉.有效温度的标尺与热感觉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利用该图可以直接查出给定的有效温度下的热感觉.当量有效温度要考虑到气流速度的影响,其数值可以通过计算或线算图查出来.例如,当干球温度为24℃,湿球温度为16℃时,有效温度为21℃,而此时如考虑气流速度为1m/s 后,当量有效温度相应减小到20℃.根据有效温度评价人的热状态情况见表1,表中给出了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也可用卡他温度计测量法来确定热感觉以及进行房间微热气候的热工计算[6].卡他温度计是特殊构造的椭圆形温度计,温包里充满水银或酒精.测量时,将卡他温度计浸入温度为50~70℃的水中,浸到弯曲液面不超过温度计扩大部份的上方为止,然后把卡他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擦干,并测定酒精从刻度《2》弯液面下降到刻度《1》弯液面所需的这141第2期袁旭东等: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表1 有效温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有效温度值/℃热感觉生理学作用机体反应42~40很热强烈的热应力影响出汗和血液循环受到极大的热打击危险,妨碍心脏血管的血液循环35热30暖和以出汗方式进行正常的温度调节25舒适靠肌肉的血液循环来调节正常20凉快利用衣服加强显热散热和调节作用正常15冷鼻子和手的血管收缩粘膜、皮肤干燥10很冷肌肉疼痛,妨碍表皮的血液循环表2 表征热感觉的卡他值热感觉卡他值干式湿式很热310热3~410~12令人愉快4~612~18凉爽8~9.518~20冷>9.5>20一段时间.温度计在冷却这段时间内散发出的全部热量可由下式求出:Q =α[(t 1+t 2)/2-t B )]τ(12)式中,α为换热系数,取决于气流速度的大小;t 1、t 2分别为卡他温度计刻度《1》和《2》处相对应的温度值;τ为冷却时间.这个热量与测量时间的比值就是“卡他”值,记为A .A =Q/τ(13) 表2列出了人体热感觉与卡他值的定量关系.4 结 论人体热舒适问题已发展成为热工学、建筑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这个新方向的研究任务是确定微气候参数组合的允许范围和最佳范围;依据人的热感觉来评价新的建筑和建筑设计方案;查明微气候调节系统的最佳工况;确定在热微气候影响下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可能性;深入研究室内热微气候控制仪表及设备等.以分析各种热微气候参数指标组合和人体热平衡为根据,建立系统和人体换热的数学模型,最后以热感觉图或舒适图的形成达到工程上的应用,是研究人体热舒适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1]Fanger P O.Calculation of thermal con front :introduction of a basic com fort equation[J ].ASHRAE T rans ,1967,73:76~82.[2]Fanger P O.Thermal com fort[M].New Y ork :Mcgrow Hill ,1970.[3]Newins R G,Miller P C.Air distribution and thermal com fort[J ].Build International ,1973(6):111~126.[4]S prangue C H ,Mcnall P E.The effects of fluctuating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thermal sensation (thermal com fort )of sedentary subjects[J ].ASHRAE T rans ,1970,76:146~156.[5]巴赫基L.房间的热微气候[M].傅忠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6]巴格期罗夫斯基B H.建筑热物理学[M].单寄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Assessment of indoor thermal com fortY uan Xudong , G an Wenxia , Huang Suyi(The Research Center of New Energy S our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Indoor thermal com fort is one of the im portant parameters in air condition design.Discusses the as 2sessment method of human thermal feeling and engineering thermal com fort charts for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build 2ing micro -climate parameters.K ey w ords :thermal com fort ;building micro -climate ;human thermal feeling ;thermal com fort chart(责任编辑 严家利)24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 生理 状 态、 热 舒 适 感 与 室 内热 环 境 相 关 ] 。若 要 准 确 客 观 地 对 热 环 境 的优 劣 进 行 评
价乜 ] , 必 须综合 考虑 热环境 参数对 人体 生理 和心理
因素 的影 响( 包括 影 响 因子 、 影 响 程度 ) , 因此必 须
对相 关参 数进 行 权 重 分析 ] 。 只有掌 握 不 同 参数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
( Ch o n g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ABSTRAC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e v a l ua t i o n pa r a me t e r s’we i gh t p r o bl e m a b ou t t he i n do o r
e xp e r t i nv e s t i ga t i o n me t ho d o f f uz z y ma t he ma t i c s ,a n d t h e we i g ht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e a c h pa —
模糊 评 判 的结 论 的合 理 性 , 为客 观 合 理 评 判室 内热 环 境 提 供理 论 依 据 。 关键 词 热环境 ; 生理 ; 心理 ; 模糊评判 ; 主成 分 分 析
Fu z z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i n d o o r t he r ma l c o mf o r t p a r a me t e r s ’we i g h t
现象 进行 总评 价 , 它 主 要按 每 个 因 素 单 独 评 判 和
由于 人 体 生 理 、 心 理 对 室 内热 环 境 的 反应 具
有 个体差 异性 和模糊 性 , 因此采 用模糊 数学 的综
第 1 3卷 第 1 期
2 0 1 3 年 2 月
剖
玲
室 调
1 4 1 7
REFRI G ER AT1 0 N AN D AI R— C0N DI T1 0 NI N G
室 内热舒 适 性 参数 权 重 的模 糊 评 判
郑 洁 宋 庆 龙 ’
( 重 )
摘 要 针 对 室 内 热环 境 评 判 中 涉 及 的评 判 参 数 权 重 问题 , 以模 糊 数 学 的 专 家 调 查 法 , 对 评 判 室 内 热 环 境
*
的人 体 生 理 、 心理 涉 及 的 重要 参 数 进 行 权 重值 的求 解 , 得 到 各 参 数 的权 重 系 数 。同 时通 过 主成 分 分 析 , 验 证
Z h e n g J i e , S o n g Qi n g l o n g ” ’ ’
’ ( Ke y La bo r a t o r y o f Th r e e Go r ge s Re s e r v oi r Re g i o n’ S Ec o — e nv i r o nm e n t ,
j e c t i v e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i n d o o r t h e r m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KEY W ORDS t he r ma l e n vi r on me nt ; ph ys i o l o gy;p s y c ho l o gy;f uz z y e v a l u a t i o n; pr i n c i pa l c o mp on e n t a na l y s i s
r a me t e r i s a c q ui r e d.M e a nwhi l e,t h e r a t i o n a l i t y o f t he c o nc l us i o n o f f u z z y e v a l ua t i o n t hr o ugh p r i nc i p a l c o mpo ne nt a n a l ys i s i s v e r i f i e d, whi c h p r ov i d e s a t he o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o b —
t he r ma l e nv i r o nm e n t e v a l u a t i on, t h e w e i gh t s a bo u t t he i m po r t a n t pa r a me t e r s o f hum a n
p hy s i ol og i c a l , ps yc ho l o gi c a l t o t he i nd o or t h e r ma l e n v i r o nme nt e v a l u a t i o n a r e s o l ve d wi t h
的影 响程 度 , 才 能 更 好 地 营造 健 康 、 舒适、 节 能 的
室 内热环 境 ] 。笔 者通过 研究人 体 生理 、 热 舒适感 的变 化 间 接 地 对 热 环 境 对 人 体 影 响 的权 重 进 行
判定 。 1 模 糊 评 判 方 法
图 1 热 环 境 评 判 原 理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