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研究

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研究

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关注。

从空调技术的发展到绿色建筑的兴起,人们正在不断探索如何创造出最佳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提高热环境的舒适性。

首先,建筑热环境是指人们在室内所感受到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居住者的身体舒适感产生直接影响。

温度是热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居住者感到不适。

在夏季高温时,通过合适的空调温度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外,湿度也是影响舒适感的重要因素,过高的湿度会导致人体感到粘腻,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空气干燥不适。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应考虑湿度调节装置,以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其次,风速是建筑热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适度的自然风或人工风能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通风系统,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既节能环保又能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此外,风速还可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过大的风速会导致蒸发过快,使人体感到寒冷,过小的风速则会导致热量积聚,引发不适。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风速,以提供适宜的热环境。

另外,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的舒适感还受到日照、照明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建筑时,合理布局窗户和采光设施可以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

阳光的照射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还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有益于身体健康。

因此,考虑到日照和照明的建筑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建筑的材料也对热环境舒适感产生影响。

例如,选择具有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可以防止热量的传递,保持室内的稳定温度。

此外,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和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色建筑追求环境友好、能源节约的目标,在提供舒适热环境的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建筑热环境对居住者舒适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

建筑环境中热舒适性与健康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环境是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商场、学校等。

而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但它却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产生着深远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热舒适性。

简单来说,热舒适性就是人们在所处的环境中感到既不冷也不热,处于一种身心愉悦、能够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当我们处于热舒适的环境中,身体的各项机能能够正常运转,新陈代谢平稳,心情也相对舒畅。

然而,如果建筑环境中的热条件不理想,就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系列问题。

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没有良好的降温措施,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若水分和电解质补充不及时,就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这不仅会让人感到疲劳、虚弱,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风险更是显著上升。

相反,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收缩血管、减少体表的血液循环,这会导致血压升高。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也容易使人患上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而且,寒冷的环境还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使人变得反应迟钝、情绪低落。

除了温度,湿度也是影响热舒适性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使空气中充满水分,阻碍人体汗液的蒸发,从而影响身体的散热,让人感到闷热不适。

此外,高湿度还为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而过于干燥的环境则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出现龟裂,同时也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人容易出现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通风情况同样不容忽视。

良好的通风可以及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的空气,保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足。

如果通风不良,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氧气含量减少,这会使人感到头晕、嗜睡,影响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温度和湿度对体感舒适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对体感舒适的影响

-温度、湿度对体感舒适度得影响在诸多t象要素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碍就足气温与湿度。

大气中碍温泯度人为施足无法揑制碍,而室内得温泯度却就是可以调节得。

那么如何调节适当得温湿度,%能达到节能得a得.又能使您得工作处千最佳状态、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呢?先来谈谈温度,当室内碍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人碍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歆温不良引越体温升离,血管扩张、脉捋如速,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温度过低时,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俸,脉搏与呼吸减慢,皮肤过绘,皮下血请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人体对外界温度得变化有一定得适应能力•机体可以借助体温调节保持平衡,但这种调节施是有一定得限度.19此,医疗气象通过大量得实脸研究把人休对“冷耐爱"得下限温度与“热耐哽” 得上限温度分别定为ire与32°Co再说混度.夏夭宣内混度大时,抑制人体蒸发散热,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冬天混度过大时•会加速热传导而使人觉得5^冷。

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得水分大董救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并易感冒。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得相对泯度上限值不趨过80%,下限值不低于30弔。

然而,人得休感并不单地哽其一项指标得影响,而就是.两者得综合作用。

因此■从医疗气象上把人得体勇分为7个等级来评价室内温湿度施是否适宜。

分别就是:舒适、稍跋、暧.热、稍凉.凉.冷。

通过大量实脸得出最适宜人得温混度就是;夏天温度23 C-2&湿度304609;冬天温度18°C・25°C.湿度30$-80£。

蛊此范囤内人们感觉舒适得占95%以上。

一检情况下,宣內温度控制在22'C・26°C,湿度为40弔-50$, 人体感觉最舒适,而宣内温度在18°C・2JC,混度为40A60$时,人得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说高。

北京冬李人体預测中性温度为2 1 、3C 。

在冬季寒冷得气候条件下•当宣内作业温度•低于中性温度时,人们对于偏冷得室內环境表现出耐哽性•而当室内作业温度高于中性温度时■人对于冷环境得适应性碱影响,表現出对热得不适应性。

室内温度湿度对人体健康影响

室内温度湿度对人体健康影响

室内温度湿度对人体健康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的舒适环境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室内温度和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

首先,室内温度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室温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当室内温度过高时,人体无法有效散热,容易引起中暑、脱水和疲劳等症状。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和皮肤疾病等。

而在过低的室温下,人体会感到寒冷,容易引发感冒、喉咙痛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冬季或寒冷地区,过低的室温还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其次,室内湿度对人体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影响。

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和尘螨等有害微生物,从而引发气道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喉咙不适和眼睛不适等问题。

对于干燥气候或制冷设备频繁使用的环境,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可以改善上述问题。

那么,如何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呢?首要的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根据研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湿度维持在40%至60%之间为宜。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调节室内温湿度:1. 空调:合理使用空调是保持室内温湿度的重要手段。

在夏季炎热时,合理调低空调温度可以降低体温、减少出汗,并缓解中暑的风险。

在冬季寒冷时,增加空调温度可以保持室内温热舒适。

此外,在空调中嵌入湿度调节功能可以有效控制室内湿度。

2. 加湿器和除湿器:在干燥的气候中,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湿度,改善皮肤干燥和呼吸不适。

而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除湿器可以减少室内湿度,避免霉菌滋生。

3. 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对于控制温湿度非常重要。

定时开窗换气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

此外,在潮湿天气或洗澡后,及时开启排气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湿度。

除了调节室内温湿度,合理使用家居设备也很重要。

建筑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能耗的影响

建筑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能耗的影响

耗提供 舒适 、健康 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提高 生活质量 。优 质 节 能 的建 筑 热 环 境 的 创 造 要 依 靠 城 市 规 划 、建 筑 、建 筑 环 境
及 设备 工程 乃 至 园 林 等 学 科 学 者 的共 同努 力 与协 作 , 是 一 个 长期摸索与探究的过程。
消化道及各种过敏性疾病 。室 内湿度过低 ,会使人对疾病 的 抵抗 力 降低 。 室内空气 的流动为室 内环境的通风换气提供 了简捷有效
舒适 区内 ( 干球温度 1  ̄ 6 C~2 ℃ ) 相对湿度在 3% 0 5 , 0  ̄7% 范 围 内 变 化 对 人 体 的 热 感 觉 影 响不 大 ,一 般 认 为 最 舒 适 的相
对 湿 度 应 为 5 % 0 。室 内湿 度 过 高 ,会 加 速 细 菌 、 霉菌 及 0  ̄6 % 微 生物 的繁 殖 ,导致 室 内卫 生水 平 大 为 降低 并 使 人 患呼 吸 道 、
随 着 人 们 健 康 舒 适 意 识 的 加 强 ,越 来 越 多 的 人们 开 始 追 求舒 适 的室 内环 境 。 的 一 生 中 有 8% 人 0 以上 的时 间 是 在 室 内 度 过 的 , 良好 的 室 内热 环 境 对 人 体 的健 康 舒适 和 工 作 效 率 都 会 产 生积 极有 利 的 影 响 。 旧 的标 准 和 规 范 已不 能完 全满 足 人 们 对 建 筑 热 环 境 的 要 求 ,也 不 一 定 是 最 节 能 的标 准 。 为 了 更 好 地 为人 们 营 造 舒 适 的 热 环 境 和 最 大 限度 的节 约 能源 , 非 常 有
必要对 热环 境及其对 人体热舒适和相关 能耗 的影响进 行更深
入 的 了解 和 研 究 。
最高;低于 1 ̄ 8C或高于 2  ̄ 8C时,工作效率会急剧 下降。空气 温度 3 ℃ 时 的工 作 效 率 是 2 ℃时 的 5 % 5 5 0 ;空 气温 度 1 ℃ 时 的 0

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

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3《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热湿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热舒适研究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影响的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的不足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设计不够完善、实验数据不够准确等。

揭示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为改善室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室内热湿环境的调控,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室内热湿环境的调控,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持。

02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探究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反应及热舒适感受的影响,为优化室内热湿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不同热湿环境参数的组合对人体的影响研究将通过实验测试不同热湿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的组合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影响,以找出最佳的室内热湿环境参数组合。

建立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评价体系通过实验测试,研究将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研究方法实验测试01研究将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在实验室内模拟不同的热湿环境,通过实时监测和记录实验对象的生理反应及热舒适感受,获取相关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02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学方法和生理学模型,评估不同热湿环境参数对人体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综合分析与讨论03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找出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的规律和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建筑热环境

建筑热环境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2.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避免 出现风的“隧道”效应,并积极合理利 用太阳辐射能。建筑物的朝向应尽可 能的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并朝向夏季主 导风向。寒冷地区应以冬季防风为 主,炎热地区应以夏季通风为主。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3.积极创造有利的气候微环境,建筑物 周边的绿化环境和江河湖泊喷泉等环 境有助于降低人们对热的敏感性,同 时还可以使人产生心怡感,提高生活 满意度。绿化墙体能够改善建筑外表 的微气候,可以为建筑外墙遮阳,以 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并可利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降温和调节湿度,减 少城市热岛效应。
建筑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度的 影响及改善措施
建筑热环境简介
建筑热环境有室内、外之别.室内热环 境是由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 动速度和壁面热辐射诸要素的某一组 合,它是人热舒适度的直接环境作用因 素.室外热环境是室外温度、湿度、太 阳辐射、风和降水等能间接影响室内 热环境的气候因素。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4.设计空调系统时要慎重选择室内设计 温度,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选 型,并进行合理的气流组织。空调设 计者应重视室内气流组织,积极利用 自然通风,积极采纳各种新技术,积 极利用各种新型绿色能源。如:置换 式空调、太阳能空调、地热能空调、 蓄能空调、地面辐射采暖等等。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5.积极采用热回收和废热利用技术。采 用热回收和废热利用技术不仅可以达 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把热商品化, 创造经济利益。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措施
6.个体可通过改变衣着,开关窗户,启停室内风 扇或空调采暖设备等个人行为改变环境舒适度及 个人热舒适感;个体还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适应 某一热环境,生理适应[6]指长期暴露在热环境中 人体热应力的逐渐减小的一种生理反应;心理适 应指根据过去的经历和期望适时改变现在的热环 境期望值,对理论上未达到舒适标准的某一热环 境,个体换一种心态去评价和感受也许会觉得舒 适。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

其它描述热反应的评价指标
1、有效温度ET
这是一个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 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 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 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
有效温度
其它描述热反应的评价指标
2、新有效温度ET*(Gagge)
其它描述热反应的评价指标
3、标准有效温度SET* 特点: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 定义:某个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
而一些学者将热舒适定义为:一种对环境既 不感到热也不感到冷的舒适状态,即人们在 这种状态下会有“中性”的热感觉。
热舒适的研究涉及建筑热物理、人体热调节 机理的生理学和人的心理学等学科。
热感觉与热舒适
热舒适投票 TCV 与热感觉投票 TSV
热舒适投票 TCV
热感觉投票 TSV
4
不可忍受
+3

3
很不舒适
散湿)
① 对流
内扰作用方式 ② 辐射
③ 蒸发
室内湿环境的影响因素
室内湿源包括: 人员、水面 产湿设备
散湿形式:直接进 入空气
热湿环境的主要参数
描述室内热湿环境的主要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 tr 和黑球温 度Tg 、操作温度等。
平均辐射温度
一个假想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 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 换量。
衣,长内裤
Icl (clo)
0.36 0.57 0.61 0.96
1.34
厚三件套西衣服, 长内衣裤 1.5
厚毛衣
0.37
厚长大衣
0.63
厚裤子
0.32
工作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热舒适


所谓人体热舒适,指人体对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主客观评 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何创造舒适的室 内热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各种新 型建筑方案的采用,出现了人的热感觉与对房间微气候 的传统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形,从而使得人们对人体舒适 性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人的热舒适感主要建立在人 和周围环境正常的热交换上,以人体热平衡为前提,并且 要求人体皮肤表面温度ts 和皮肤表面汗液蒸发热损失 Esw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保持体温恒定,人体内部产 热量必须等于向外散失的热量,通过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自动调节平衡。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式 为 H - Ed - Esw - Ere - L = R +C 式中, H———人体内部产热量,W /m2 ; Ed ———人 体皮肤呼吸热损失,W /m2 ; Esw ———皮肤表面汗液 蒸发热损失,W /m2 ; Ere ———呼吸潜热热损失,W /m2 ; L ———呼吸显热热损失, W /m2 ; R ———通 过人体着装外表的辐射热损失,W /m2 ; C———通过 人体着装外表的对流热损失,W /m2
就是这一点
焓值 61.9KJ/KG
三、冬夏季处理途径
夏季处理过程:
1) W L O N 2) W L O N 3) W O N
冬季处理过程:
1) W’ 2 L O N
2) W’ 3 L O N
3) W’ 4 O N 4) W’ L O N
好热啊
舒服噻!
实感气温有效温度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发现用温度来反应人的舒适 度是不够确切的但用实感温度可客观的反人人 的舒适感所谓实感气温是指人在温度,湿度和 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通过实验的 方法获取实感温度 例如下述三种情况都相当于实感温度17 ℃较舒 适
温度℃ 17 22.4 25 相对湿度% 100 75 20 风速m/s 0 0.5 2.5
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有空气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平均辐射温度,人的新陈 代谢率和衣服热阻,前4个因素为室内物理因素,后2 个因素为个人因素。前4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产生 影响且在各要素间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换的,某一 要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常常可以为另一要素相 应的变化所补偿。人体产热量是不可控制的,但是 人体散热量受到上述6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最 主要的是温度变量,因此热舒适性研究的主要工作 是确定热舒适温度变量。
请问:这张图能告诉我 们哪些参数?
0 0 t=60℃
10
含湿量13.6 15
20 25 20% 40%
30 35d(g/kg)
Pq(100Pa)
60% 80%
t=40℃
100%
A
t=30℃
h= 90 Kj h= 70 K
/K g
B
t=20℃
j/ Kg
t=10℃
C
湿球温度 21.2 h= 50 Kj /K g 露点温度 18.6
3.高层建筑物业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空调专家定量评价室内气流组织 优劣,进一步对空调系统作出总体评价,并适时调查用户室内热环境和 热舒适性情况,为今后空调设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郭 传 灿

鲍 志 梁

周 琛 凯

周 送 钧

郭 焱 龙

小 组 成 员 :


温湿指数(不适指数)
+15 DI=0.4(Td+TW) DI=Td-(0.55-0.55R)(Td -58)

这里DI为不适指数,Td 为干球温度,Tw 为湿球 温度,当DI为60-65时,大部分人感到舒适, 当DI=75时,一半人感到不适,DI〉80,大部 分人感到不适 等价温感(Tep) 该方法考虑了气温,湿度,风,平均辐射温度 对人体综合影响而产生的温热感觉 Tep =9.979X² -0.1495X² 2.89 X=0.556Ta+0.0538Iw+0.0372f0.00144V½ (100-A) Ta为气温,Iw为平均辐射强度,f 为水汽张力,V为平均风速
5) W’ 5 L’
5
O N

1. 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室内空间质量和功能分区问题,注意室内 的防热处理,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而防止不利的环境因素,创造舒 适的室内热环境

2.个体可通过改变着衣量,开关窗户,启停室内空调采暖设备及改变温 度、风速等个人一热环境,生理适应指长期暴露在热 环境中人体热应力的逐渐减小的一种生理反应,它包括基因适应性和 环境适应性

人体热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体的体温调节机构便开始起作用。人 的体温调节根据其机制可以分为生理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大 类。生理性体温调节即通过体内体温调节系统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状 态;行为性体温调节即通过体外调节以改变换热系数,如穿衣或有目的地 利用外界能量以减轻外界环境温度对机体的生理热应激作用,从而使体 温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由散热中枢发出指令, 汗腺分泌、血管扩张、增大呼吸量以增强散热;当温度较低时,人体的发 热中枢发出指令,肌肉收缩、血管收缩、减小呼吸量以减少散热。体温 调节机构的强度越大,人体感觉不舒适的程度越高。在一定的活动强度 下,人的热感觉与人体热负荷 (即人体的蓄热量)的大小有关。空气湿度直 接和间接影响人体的热舒适,它在人体能量平衡、热感觉、皮肤潮湿度 等的可接受方面是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室内湿度过大时,人体皮肤周围 的水蒸汽分压力比较大,从而抑制了汗液的分泌,导致人体内部热量不能 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引起人体的不舒适。湿度很小时人体皮肤变得粗糙 干裂,也使人感觉不舒适。文献指出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室内人 员能够感受到空气湿度的变化,这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时明显不 同。其原因主要是湿度的变化引起人体散热分布的不同,进而使热舒适 感觉有差异。而且湿度增大时人体表面汗液增多,服装和皮肤的摩擦增 大,也使舒适感觉在不同湿度下有所差异。湿度的增加,对热舒适有两方 面的作用:一是阻碍了人体有效的散热;二是消弱了吹风引起的不适感。 室内气流也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重要因素。室内气流会对人体产生两大 作用:一是增强了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换热;二是风速的加大可能会产 生吹风感。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人体的热舒适感觉。文献[ 8 ]指出,室内 空气温度越低、空气相对湿度越低,越容易产生吹风感,而且吹风感越强 烈。空气流速小,空气就显得比较沉闷,人体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并把此 信息反馈到大脑产生认识得出结论———不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