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量的信度

合集下载

第四章心理测量的信度

第四章心理测量的信度

第四章心理测量的信度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信度理论的大部分要点是()。

(4.1.63)A斯皮尔曼 B皮尔逊 C桑代克 D库德2.重测信度的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

(4.2.67)A.克伦巴赫α系数B.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C.肯德尔和谐系数D.肯德尔W系数3.关于重测信度说法正确的是()。

(4.2.67)A.每一种信度系数都能说明信度B.重测信度高,说明分数受被试状况和测验情境变化的影响小C.所有的测验都可以计算重测信度D.重测信度不仅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影响,也反映了被试心理特点的长期变化4.关于重测信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67)A每一种信度系数都能说明信度。

B重测信度高,说明分数受被试状态和测验情境变化的影响小。

C所有的测验都可以计算重测信度。

D重测信度不仅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影响,也反映了被试心理特点的长期变化。

5.关于重测信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2.69)A任何一个测验都可能有不止一个再测信度系数。

B一份完备的测验应有很多重测系数,分别与不同的测验间隔时间相对应。

C重测相关很低意味着测验不可信。

D重测相关很低可能是被试被研究的特性发生了改变。

6.等值性系数取决于平行测验的得分之间的相关,且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极短,所以若等值性系数偏低肯定是由于()造成的。

( 4.2.71)A.学生自身变化B.题目取样不同C.主试的反应D.测试环境变化7.分半信度只适用于()。

(4.2.7 4)A.难度测验B.速度测验C.=非标准化测验D.成就测验8.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的()的一致性程度。

(4.2.74)A.题目内容B.题目形式C.所有题目间D.各维度题目9.下列估计信度的方法需施测2次的是()。

(4.2.80)A.分半信度 B.同质性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再测信度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信度的因素()。

(4.3.82)A.样本团体平均水平B.题目数量C.系统误差D.施测情境11.人格测验的信度应达()以上。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2、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量表分为4种:1)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2)顺序量表,如第1名,第2名;3)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属于顺序量表。

★4、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4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从人的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2)标准化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测验的标准化要具备下列条件: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条件的标准化;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4)信度和效度5、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按测量对象: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量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功能: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测量的概念层次与信度

测量的概念层次与信度
◦ 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 、大学以上
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 )
特征:
◦ 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事物或现象在高低 、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
◦ 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 ◦ 所得到的信息比定类测量多一个或几个特征变量的信息 ◦ 对称性特征:区分同类与不同类 ◦ 不对称性特征:甲对乙有某种关系时,乙对甲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
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也叫语义分化量表, 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语义差异量表主要用 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 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
语义差异量表
研究者通过对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分数的统计和计算,来研究人 们对某一概念或事物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进行个人或团体间的 比较分析。
女同学
1
2
3
4
5
6
7
热情的
冷漠的
主动的
被动的
大方的
拘谨的
强的
弱的
快的
慢的
善的
恶的
概念的操作化
概念、变量和指标
概念(concept):
◦ 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事物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抽象 程度有高低之分,描述特征的明确程度也有差别。
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有些概念往往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具体现象中 找到其所对应的指标。
一个操作性定义往往也不能够完全代表一个 概念。
对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时,往往在具体方法 和测量指标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
关于“夫妻权力”的案例

第四章 测验信度作业

第四章 测验信度作业

第四章测量信度一、单选题1.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 c )取得。

dA.奇偶法 B.筛选法 C.反应时法 D.重测法2.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测验长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是( d )。

bA.测验越长,信度越低B.测验越长,信度越高C.没有关系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3.计算一项测验的分半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 b )。

A.测验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得分。

B.奇数项目与偶数项目的得分。

C.将测验随机分为两部分,比较这两部分的得分。

.D.上述方法都可以。

4.一个40道题目的测验其奇偶分半后的信度为0.5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接近多少?( b )A. 0.50B. 0.67C. 0.80D. 1.05.当测验的信度减少(接近0)时,测量的标准误将会怎样变化(c )?A.减小,趋向于零。

B.只要趋向于1.0,它就会要么增大,要么减小。

C.增大,趋向于测验的标准差。

D.增大,逼近无限大。

6.再测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d )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A.形式的不同B.题目的不同C.考生的不同D.时间的不同7.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 a )。

A.肯德尔和谐系数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D.克伦巴赫α系数8.(a )是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9.信度只受(d )的影响。

bA .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恒定效应 D.概化理论10.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

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效。

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 c )上的等值性。

dA.时间B.题目C.评分D.内容11.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效。

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 d )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第4章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4章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2 2 X T2 E
实得分数的方差等于真分数的方差与误差方差之和。
调研人员应运用所掌握的统计知识,分析其是属于系统 误差还是属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会使调查结果有误,所以应尽量避免。 随机误差可通过提高样本代表性、增大样本量来减少。
信度一般规定是:真分数的方差在总体方差中所占的比 重,即信度系数:
当题目间的相关系数越大时,α系数也会越大。 当题目数目n越多时,S
2 H
n 值越大, 越接近于0, 2 SH n 1
2 S i
越接近于1,故α系数也会越接近于1。
要做信度分析须先检查每个题目是否都是同方向的,即 都是正面问法,反向问题需要做处理后才可以加入分析。
在计算α系数时,应该注意有些调查量表测量的内容包 含几个领域,这时宜分别计算各个领域的α系数。 克朗巴哈α系数适用于项目多重计分的测验数据或问卷 数据,可以用该系数测量Likert量表的信度。 在基础研究中,信度至少应达到0.8才可接受; 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就可以接受; 在旅游调查测量实践中,信度只要达到0.6即可接受。 α系数通常与量表题目数量有关,题目数量越多,α系 数就越大。
理想(甚佳,信度 佳(信度高) 很高) 非常理想(信度非 非常理想(甚佳, 常好) 信度很高)
二、克朗巴哈 α系数的手工计算
以一份有8个题项的量表为例,8个题项均为正向题, 受试样本数有6位,采用Likert 5点量表填答,获得调查 结果如下表:
题号 样本
量表试题
01 5 5 5 5 5 4 02 1 1 2 1 1 1 03 2 2 2 2 2 1 04 5 4 5 5 5 5 05 2 3 3 3 3 3 06 5 5 5 5 5 4 07 4 5 5 5 5 4 08 3 2 2 3 2 2 总分 27 27 29 29 28 24

(2021年整理)心理测量学重点

(2021年整理)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重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心理测量学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心理测量学重点的全部内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

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 : 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第四章 测量

第四章 测量

社会调查方法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第四节 量表
三、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也称为语义分化量表, 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 构成,每一对反义形容词间又分为7~11个等级区间,我们对观 念、事物或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两个相反形容词之 间的区间反映出来。记分方法有两种(以7个等级为例),一 种是将每一等级的分数从左至右分别记为7、6、5、4、3、2、 1,另一种则是记为+3、+2、+1、0、-1、-2、-3。
社会调查方法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第四节 量表
一、总加量表
总加量表(summated rating scales)也称为总和量表或总 全评量,它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态度或行为的陈述项目构 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他们的答案(同 意或不同意、是或不是)分别计分,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项 目上的得分加起来,以此表示回答者对这一现象的态度或行 为得分。这个分数是其态度、行为的数量化结果,它的高低 代表了个人在态度、行为量表上的位置。
社会调查方法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和特征
测量的四个要素 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 具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是我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 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测量客体
数字或符号 Company LOGO
测量内容
用数字或符号表达事物 各种属性或特征的统一 标准.
测量法则
社会调查方法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第五节 信度和效度
信度:简单地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 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 程度。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课后习题(第4章 测量信度——第6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圣才出品】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课后习题(第4章 测量信度——第6章 测验的项目分析)【圣才出品】

第4章测量信度1.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是什么?答:信度主要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分别简述如下:(1)重测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除去主试,施测环境和被试等方面的误差,它的独特误差来源主要有:①施测过程中所产生的遗忘和练习效应;②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获得了学习机会。

(2)复本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它的误差来源有:①不能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平衡测验;②施测过程中产生的顺序效应和迁移效应;③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内,被试在所测量的心理特质上获得了学习机会。

(3)分半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分半信度是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它的误差来源是:不同的分半方法的分半信度不同,可能是由于将测验分为相平行的两半的方法不同而产生误差。

(4)同质性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克龙巴赫α值还是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它只是测量信度的下界的一个估计值。

即,α值大,必有测量信度高;但α值小时,却不能断定测量信度不高。

它的误差来源产生于题目是否同质,这包括两个方面:①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②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5)评分者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在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中,客观题的评分很少出现误差,但主观题的评分常常会造成误差。

它的误差来源主要是多个评分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对相同答案的不同评定,这种个体差异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最大程度低依赖正规的测查程序和统计方法来减小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一个信度系数。
2.信度系数只是对测量分数不一致程度的估计, 并没有指出不一致的原因。 3.获得较高的信度系数并不是心理测量追求的 最终目的,它只是迈向目标的一步,是使测量 有效的一个必要条件。
10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信度系数要达到多高才可以接受呢?
最理想的是rxx =1.00,但办不到 研究结果显示,能力,成就测验都在0.90以上,有的还 可以达到0.95以上;人格测验、兴趣、态度、价值观等都 在0.80~0.85。 一般原则: ⑴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 而且不能做团体比较; ⑵当0.70≤rxx <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 ⑶当rxx≥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就或作为。 另一原则:新编的测验信度应该高于原有的同类测验或 相似测量
得分数的标准差;rxx表示信度系数。
14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三、信度的作用(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
(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 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 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例如,r=0.9时,实得分数90%的变异来自真分数,10% 来自误差。r=1呢?r=0呢?
rxx代表测量的信度,S2T代 表真分数的变异数, S2x代 表是实得分数的变异数,即 总变异数。
定义2:信度是被试团体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相关系数的平方
rXX
2 TX
定义3:信度是一个测验X(A卷)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 (B卷)的相关系数
rXX XX
4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8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经典测量理论的信度系数
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 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等值性与稳定性系

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
9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对信度系数要注意的几点:
1.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样本,采用不同方法 会得到不同的信度系数,因此一个测验可能不
13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此时,个人在两次测验中的分数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据此可制成误差分数的分布。这个分布的标准差(误 差分布的标准差)我们称之为测量的标准误,是表示 测量误差的大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SE S x
1 rxx
SE表示测量的标准误,即误差分布的标准差;Sx表示实
2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第一节
信度概述
一、什么是信度 1.信度的理论定义
信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或可靠性。是
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
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2.信度的统计定义
定义1:信度是被试团体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方差之比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测验类型 学业成就测验 学术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验
信度系数

0.66 0.56 0.26 0.46

0.92 0.90 0.88 0.85

0.98 0.97 0.96 0.97
兴趣测验
态度测验
0.42
0.47
0.84
0.79
0.93
由于真分数的方差无法统计,可转化为: rxx=(S2x-S2E)/S2x =1- S2E/S2x 该定义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信度指的是一组测验分数或一列测量的特性,而 不是个人分数的特性; 第二 、真分数的变异数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因此信度是 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只能根据一组实得分数做出
估计。
程度,但并没有直接指出个人测验分数的变异量。由 于误差存在,一个人所得分数有时比真分数高,有时 比真分数低,有时二者相等。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一个 人施测无数次测验,然后求得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这个平均数就是这个人的真分数,而标准差就是测量 误差大小的指标。但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然后,我 们可以用一组被试两次测量结果来代替对同一人的反 复施测,以估计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rxx =r2XT=s2T/s2x rXT信度指数,它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7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信度系数是表示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的指标。记为:
rXX
信度系数的值域:?[0,1] 相关系数的值域是[-1,+1] ,信度系数的值域:[0,1], 为什么? 没有百分之百可靠的测量,因此,rXX=1只是理 论上的值,实际当中是不会存在的。
5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 度越低。
信度不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6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二、信度指标
1.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 大部分情况下,信度是以信度系数为指标,信度系数
又以相关系数表示,即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的两组资 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作信度系数 ( rxx)信度系数是表示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的指 标。
0.98
注:表中数据来源,Lewis R. Aiken: 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assessment (eighth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Inc, 1994.
12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2.标准误
信度系数仅表示一组测量的实得分数与真分数的符合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第四章
测验的信度
1
Measurement Reliability
导学
信度是评价测验优劣的重要指标,了解信度的相关知识是 编制优质高效测验的前提。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解
决三个问题:
一、明确信度的理论定义及操作定义;(难点) 二、掌握几种常模参照测验的信度估计方法;(重点) 三、了解影响信度的因素,在信度估计时尽量避免由此 造成的误差;提高信度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