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链条传动原理及制作过程
solidworks中链轮与链轮 完美 运动配合 机械配合

solidworks中链轮与链轮(完美)运动配合1.新建2个链轮(例:主动链轮16A-17,从动链轮16A-25),并绘制节圆草图。
2. 新建链节模型(内外链节)。
3. 新建一个装配体(链轮装配体),在装配体中新建1个基准面和2条基准轴。
4. 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插入前面新建的两个链轮模型。
插入链轮后,先使其浮动,再如下图所示进行约束。
5. 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选择(右视)基准面,绘制草图(链条轨迹_草图1):使用【转换实体引用】命令,选择两个链轮的节圆草图,再绘制2条切线,使用【剪裁实体】命令,删除多余的线,使成为闭合的曲线。
6. 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插入内外链节,插入后使其浮动。
7. 使用【链零件阵列】命令,先选择内链节阵列,如下图设置。
完成后,如下图8. 使用【链零件阵列】命令,先选择外链节阵列,如下图设置。
完成设置后,确定,如下图内外链节没有同心约束。
9. 对内外链节同心约束。
到这一步,在装配体中用鼠标拖动链条,链条可以自由绕链轮转动了。
如果想让链轮与链条同时到起来,那么就继续看下去吧。
10. 在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选择2个链轮节圆草图,使用齿轮配合约束。
11. 打开零件(内链节),在前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在两圆柱中心画一条直线),完成后关闭零件。
12. 回到装配体(链轮装配体)中,压缩相关零件,打开【观阅草图】命令,如下图。
13. 使用配合命令【齿条小齿轮】,如下图设置。
14. 在【齿条小齿轮】配合窗口中,进行如下设置。
15. 对前面压缩的零件,解压缩。
16. 制作到这一步,你就可以实现链轮与链条同步运动了(用鼠标左键选中内链节可以自动拖动)。
------------------END-------------------------------------------------------------------------。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链传动是以链条作为中间挠性传动件,通过链节与链轮齿的不断啮合和脱开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它属于啮合传动。
如图1所示:图1.链传动工作原理1—主动链轮2—链条3—从动链轮链传动由主动链轮1、链条2和从动链轮3组成。
当主动链轮转动时,通过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力带动从动链轮跟着旋转,同时将主动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轴。
2、链传动的分类和特点根据用途的不同,链传动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牵引链。
传动链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起重链用于起重机械中提升重物,牵引链用于链式输送机中移动重物。
(1)链传动的主要优点①链传动是具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故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且其传动效率较高、结构紧凑、传递功率大、张紧力比带传动小,作用在传动轴与轴承上的力较小,但无过载保护作用。
①在相同功率条件下,链传动比带传动结构紧凑,并适用于低速、重载下工作。
①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安装精度要求低,适用于较大中心距的传动,能在高温、多尘、油污等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2)链传动的主要缺点①链条与链轮工作时磨损较快,使用寿命较短,磨损后链条的节距增大,链轮齿形变窄,链条在啮合时会发出“咯咯”的响声,甚至造成脱链现象。
①只能传递平行轴间的同向回转运动,安装时对两轮轴线的平行度要求较高。
链条不适宜装在两个呈水平位置的链轮上传动,这样容易发生脱链或顶齿。
①由于链条进入链轮后形成多边形折线,从而使链条速度忽大忽小地周期性变化,并伴有链条的上下抖动。
因此,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传动平稳性较差,有冲击和噪声,不宜用于高速和急速反向的场合。
①制造费用较高。
小石坝教你SolidWorks 链轮链条物理仿真教程

小石坝教你SolidWorks 链轮链条物理仿真教程
第一步:在迈迪宝或者Solidworks自带的设计库中调用出齿轮和链条,为链轮链条配合仿真做准备。
第二步:进行干涉检查,仿真计算前不能有任何干涉,否则不能成功,遇到有干涉的情况也不要紧,可将视图转换为隐藏线可见状态,然后将“皮带配合”的装配关系压缩,用鼠标轻轻拖动链轮,直接用肉眼排除干涉,然后再次干涉检查,直至没有干涉为止。
第三步:将“皮带”以及与“皮带”相关的所有装配关系全部删除掉,“皮带”只是借用来装配链条的,现在链条已经装配到位,皮带已经用不着了。
第四步:删除所有链子的所有装配关系,物理仿真是靠零件外形接触来传递运动的,装配关系过多只会起反作用,只需保留必要的装配关系:支持架以及两个链轮的装配关系。
第五步:新建运动算例,左上角的下拉框调整到“基本运动”状态。
第六步:点击“苹果”按钮,将所有零件加上引力参数,引力的大小可以保持默认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力的方向必须是垂直向下的,窗口右下角可以查看引力方向。
第七步:任选一个链轮作为驱动轮,在其上添加一个旋转马达,旋转
方向没有要求,但是旋转速度不宜过快,一来会增加计算机的运算量,二来不利于观察仿真后的结果。
第八步:将所有参与运动的零件设置为接触状态,选上所有的链子和链轮,不要多选更不要漏选。
第九步:点击“计算”按钮进行仿真运算,直至运算结束,可将仿真
运算的结果输出成.avi 格式的视频。
这样就做好了链轮链条物理仿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试着去做下,当你完成时,定能感觉非常有成就的。
!!!。
传动链原理及工艺

传动链原理及工艺一、传动链的作用1.做叶轮旋转的支撑。
2.传递动能。
3.提高转速,以达到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4.叶轮避雷的途径。
5.制动。
6.锁定叶轮防止转动。
二、传动链的组成部件1.转子轴2.转子锁定盘3.转子锁定装置1)转子定位销2)丝杆3)转子锁板4)浮动轴承座5)螺钉7)直通式压注油杯(黄油嘴)9)接近开关10)螺栓M16x4511)垫圈1613)压环1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12x2515)两半卡环4.浮动轴承组件1)浮动轴承座2)主轴承6703)内密封环14)内密封环25)外密封环16)外密封环27)轴螺母6708)V-型圈V A7509)螺栓M16x455.推力轴承组件1)推力轴承座2)主轴承5303)内密封环34)内密封环45)外密封环36)外密封环47)轴螺母5308)V-型圈V A6009)螺栓M16x456.齿轮箱三、传动链各零部件的特征及原理1.浮动轴承a)型号:239/670 CA/W33b)型号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意义239/670为基本型号其中2 —表示轴承类型调心滚子轴承3 —代表轴承宽度系列(径向轴承宽度系列0、1、2、3、4、5,推力轴承高度系列7、9、1)9 —代表轴承直径系列(8、9、0、1、2、3、4)/ —分开轴承系列与轴承直径670 —代表轴承内径Φ670mm(内径小于等于10mm或大于等于500mm的轴承内径通常用毫米表示,其余用两位数的尺寸代号表示,轴承内径等于尺寸代号乘以5mm)CA —C型设计的球面滚子轴承,但内圈定位带定位挡边和机加工保持架W33 —外圈带环行槽和三个注油孔c)轴承的结构简图d)轴承的参数2.推力轴承a)型号:240/530 ECA/W33b)型号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意义240/530为基本型号其中2 —表示轴承类型调心滚子轴承4 —代表径向轴承宽度系列0 —代表轴承直径系列/ —分开轴承系列与轴承直径530 —代表轴承内径Φ530mmECA —CA设计的球面滚子轴承,但带增强的滚动体排列W33 —外圈带环行槽和三个注油孔c)轴承的结构简图d)轴承的参数3.内密封环,外密封环密封原理内外密封环间有大约2mm间隙,以便于安装。
链条传动原理图

链条传动原理图
链条传动是一种常见的力传递装置,用于将动力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
它主要由链条、链轮和轴承组成。
链条是链条传动的核心部件,它由一系列链接在一起的链节组成。
每个链节上都有一个孔和两个凸起的销,通过这些销可以将链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链轮是链条传动的主动和被动部件。
链条传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链轮组成。
主动链轮由动力源驱动,被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连接,传递动力。
在链轮上有一系列的齿,链条的销可以嵌入这些齿槽中,以达到传递力的目的。
轴承是链条传动的支撑部件,它通过支撑链轮和链条,保持它们的运动稳定。
轴承通常安装在链轮轴上,并与链轮一起旋转。
它可以是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具体根据应用场景来确定。
链条传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主动链轮通过动力源进行转动时,链条跟随主动链轮的转动而产生运动。
链条通过旋转的链轮传递动力,将动力传递到被动链轮上。
被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连接,受到动力的作用而转动。
在传递过程中,链条和链轮之间的齿槽和销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配合,确保了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链条传动通过链条、链轮和轴承相互配合,实现了力的传递和转动的目的。
它在机械传动中应用广泛,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SolidWorks链条的传动原理介绍及制作过程

链条的传动原理介绍及SolidWorks制作过程【3D动力网】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
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2.5链传动2.5.1链传动概述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
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图链传动简图图链条实物与带传动、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封闭式链传动传动效率=0.95~0.98);链条不需要象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压轴力较小;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能适应恶劣环境如多尘、油污、腐蚀和高强度场合。
但链传动也有一些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工作中有冲击和噪声,磨损后易发生跳齿,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图滚子链结构滚子链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
销轴3与外链板2、套筒4与内链板1分别用过盈配合联接。
而销轴3与套筒4、滚子5与套筒4之间则为间隙配合,所以,当链条与链轮轮齿啮合时,滚子与轮齿间基本上为滚动摩擦。
套筒与销轴间、滚子与套筒间为滑动摩擦。
链板一般做成8字形,以使各截面接近等强度,并可减轻重量和运动时的惯性。
链传动的使用范围是:传动功率一般为100kW以下,效率在0.92~0.96之间,传动比i不超过7,传动速度一般小于15m/s。
滚子链是标准件,其主要参数是:链节距p,它是指链条上相邻两销轴中心间的距离。
GB1243.1-83规定滚子链分A、B两个系列。
表中的链号数乘以25.4/16即为节距值,表中的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一致。
滚子链的标记方法为:链号-排数×链节数,标准编号。
例如16A-1×80GB1243.1-83,即为按本标准制造的A系列、节距25.4mm、单排、80节的滚子链。
Solidworks中链条的装配

Solidworks中链条的装配Solidworks中链条的装配说明:使用solidworks中强大的宏录制命令完成了链条的自动装配。
相比于传统的依次插入零部件的装配方式,通过循环执行宏代码,使相似的装配过程自动化进行,极大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1.新建装配体,插入辅助定位曲面(零件),采用默认的固定配合方式。
如图辅助定位曲面由闭合样条经过拉伸形成,它是插入到装配体中的第一个零件,用于链节的辅助定位。
2.依次插入第一,第二个链节,如图所示3.工具->宏->录制,进行宏录制。
插入第三个链节,完成装配。
点击“宏停止”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把录制的宏保存。
4.对链节3进行线性零部件阵列命令,其中的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如图5.解散阵列。
如图6.工具->宏->编辑,弹出编辑宏对话框,打开之前保存的宏文件(装配链节)。
代码如下简要说明:1).E:\毕业设计\solidworks文件4\链节.SLDPRT 链节的物理地址;2) Point1@草图1@链节-3@装配体 1 位于装配体1链节3草图1上的点3) Point1@草图2@链节-3@装配体1位于装配体1链节3草图2上的点4) 前视基准面装配体的前视基准面5) 上视基准面@链节-3@装配体1装配体1链节3的上视基准面其中草图1,2上的点分别于辅助定位曲面上的同一条边线对其,上视基准面与前视基准面垂直。
7.修改宏代码,试运行。
代码如下注意:1.因为已经通过阵列加入了链节,故去掉绿色的代码行(作用为插入指定物理地址的零部件);2.该段代码是用于链节4的装配,故把引号中链节-3都改为链节4.在装配主界面中,通过自由拖动链节4,验证自动装配成功!8.修改宏代码,利用循环语句,完成其余链节的装配。
代码如下注意:1)需要装配的链节号为5~52。
2)s1,s2,s3为字符串,用于替代相应的代码。
9.运行代码(根据电脑配置,可能要3~5分钟),完成所有链节的装配。
链传动工作原理

链传动工作原理
链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链条的连接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链条与齿轮的配合,将动力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实现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转。
下面将详细介绍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链传动由链条和齿轮两部分组成。
链条由一系列的链接件组成,链接件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结构。
齿轮则是由一系列的齿轮轮齿组成,齿轮的齿与链条的链接件相互咬合,通过这种咬合关系来传递动力。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一个齿轮被外力驱动时,齿轮上的齿会与链条上的链接件相互咬合,链条随之运动。
由于链条是一个闭合的环形结构,链条上的所有链接件都会沿着同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另一个齿轮一起运动。
这样,动力就可以从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实现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转。
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相比,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更大的承载能力。
链条的材质通常为金属,结构坚固耐用,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冲击力。
而且链条与齿轮的咬合面积大,传动效率高,不易打滑,适用于需要高速、高扭矩传动的场合。
链传动还具有传动比可调、传动平稳等优点。
通过改变齿轮的大小或链条的长度,可以调整传动比,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链传动
在传动过程中没有弹性变形,传动平稳可靠,可用于要求稳定传动的场合。
总的来说,链传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
通过链条与齿轮的配合,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转。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易于理解,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传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条的传动原理介绍及SolidWorks制作过程【3D动力网】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
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2.5链传动2.5.1链传动概述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
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图链传动简图图链条实物与带传动、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封闭式链传动传动效率=0.95~0.98);链条不需要象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压轴力较小;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能在低速重载下较好工作;能适应恶劣环境如多尘、油污、腐蚀和高强度场合。
但链传动也有一些缺点: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为常数,工作中有冲击和噪声,磨损后易发生跳齿,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
图滚子链结构滚子链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
销轴3与外链板2、套筒4与内链板1分别用过盈配合联接。
而销轴3与套筒4、滚子5与套筒4之间则为间隙配合,所以,当链条与链轮轮齿啮合时,滚子与轮齿间基本上为滚动摩擦。
套筒与销轴间、滚子与套筒间为滑动摩擦。
链板一般做成8字形,以使各截面接近等强度,并可减轻重量和运动时的惯性。
链传动的使用范围是:传动功率一般为100kW以下,效率在0.92~0.96之间,传动比i不超过7,传动速度一般小于15m/s。
滚子链是标准件,其主要参数是:链节距p,它是指链条上相邻两销轴中心间的距离。
GB1243.1-83规定滚子链分A、B两个系列。
表中的链号数乘以25.4/16即为节距值,表中的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一致。
滚子链的标记方法为:链号-排数×链节数,标准编号。
例如16A-1×80GB1243.1-83,即为按本标准制造的A系列、节距25.4mm、单排、80节的滚子链。
链条除了接头和链节外,各链节都是不可分离的。
链的长度用链节数表示,为了使链条连成环形时,正好是外链板与内链板相连接,所以链节数最好为偶数。
表滚子链的规格及主要参数(摘自GB1243.1-83)注:(1)极限拉伸载荷也可用kgf表示,取1kgf=9.8N;(2)过渡链节的极限拉伸载荷按0.8Q计算。
把一根以上的单列链并列、用长销轴联接起来的链称为多排链,链的排数愈多,承载能力愈高,但链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也愈高,且愈难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将大大降低多排链的使用寿命,故排数不宜超过4排。
当传动功率较大时,可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双排链或三排链。
为了形成链节首尾相接的环形链条,要用接头加以连接。
链的接头形式见图12.4。
当链节数为偶数时采用连接链节,其形状与链节相同,接头处用钢丝锁销或弹簧卡片等止锁件将销轴与连接链板固定;当链节数为奇数时,则必须加一个过渡链节。
过渡链节的链板在工作时受有附加弯矩,故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链节。
图链接头链轮齿形必须保证链节能平稳自如地进入和退出啮合,尽量减少啮合时的链节的冲击和接触应力,而且要易于加工。
常用的链轮端面齿形见下图所示。
它是由三段圆弧aa、ab、cd和一段直线bc构成,简称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齿形用标准刀具加工,在链轮工作图上不必绘制端面齿形,只需在图上注明“齿形按3RGBT1244-1985规定制造”即可,但应绘制链轮的轴面齿形,见图,其尺寸参阅有关设计手册。
工作图中应注明节距p、齿数z、分度圆直径d(链轮上链的各滚子中心所在的圆)、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
图滚子链链轮端面齿形图滚子链轴面齿形2.5.2单排小链轮设计根据表2-1和表2-2得到小链轮的设计数据:齿数Z1=19、分度圆直径d=77.16、分度圆舷高取3、齿根圆直径df=69.21、齿侧凸缘直径dg=62.79、选用08A型链条,链条节距P=12.7、滚子最大外径dr=7.95、内链节内宽最小7.85。
表2-1链轮设计参数表2-2链轮设计数据(1)建立新文件。
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新建”图标按钮→“零件”→“确定”。
(2)绘制草图1。
从特征管理器中选择“前视基准面”→ →草图,进入草图绘制界面。
用“圆”工具绘制出三个同心圆,圆心与原点重合。
用“构造几何线”工具将三个转换成构造线,如图2-1所示。
用“中心线”工具绘制出三条直线,他们的起点都与原点重合,终点都与圆重合,右边的一条竖直约束,如图2-2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3中箭头所指的二个点和直线作“对称”约束。
用“中心线”工具绘制三条直线,他们的起点终点都落在圆上,右边的直线作水平约束,如图2-4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5中箭头所指的二条直线作“垂直”约束。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6中箭头所指的二条直线作“相等”约束。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7中箭头所指的二条直线作“垂直”约束。
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如图2-48所示的角度尺寸,在尺寸修改框中输入360/19,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2-1绘制草图1 图2-2绘制三条构造线图2-3加入对称约束图2-4绘制三条构造线图2-5加入垂直约束图2-6加入相等约束图2-7加入垂直约束图2-8标注角度尺寸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如图2-9所示的尺寸。
用“圆”工具绘制出一个圆,圆心落在直线的端点上,如图2-10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10中箭头所指的二个圆作“相切”约束。
用“三点弧”工具,绘制出一条圆弧,起点落在直线的端点上,终点落在圆上,如图2-11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11中箭头所指的圆弧和点作“重合”约束。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12中箭头所指的圆和圆弧作“相切”约束。
图2-9标注尺寸图2-10绘制圆图2-11加入重合约束图2-12加入相切约束图2-13镜向草图图2-14修剪草图选择图2-13中箭头所指的圆弧和直线,选择时按住“Ctrl”键,然后在工具栏中单击“镜向”工具,将选中的草图镜向。
用“剪裁实体”工具修剪圆,修剪后的草图如图2-14所示。
用“三点弧”工具,绘制出一条圆弧,圆弧的起点和落点分别落在尺寸11直线的两端点上,如图2-15所示。
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分度圆的直径从动尺寸77.16,标注出齿顶圆的直径从动尺寸83.16,这个数值在85.08到80.84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标注链条滚子的最大外径从动尺寸7.95,这个尺寸不能小于7.95。
如图2-16所示。
单击图标退出绘制草图。
图2-15绘制图弧图2-16标注从动尺寸图2-12绘制草图2 图2-13镜向草图图2-14标注尺寸(3)绘制草图2。
从特征管理器中选择→→,进入草图绘制界面。
用“中心线”工具绘制出一条竖线和三线水平线,竖线的起点与原点重合,上面二水平线的右端点与竖线重合,下面一条水平线的左端点与原点重合。
用“直线”工具绘制出二条水平线和一条竖线,上面一条水平线右端点与竖线端点重合,下面一条水平线右端点与原点重合,左端点与竖线下端点重合。
如图2-12所示。
选择刚画的二条水平线和一条竖线再加一条中心线,选择时按住“Ctrl”键,然后在工具栏中单击“镜向”工具,将选中的草图镜向。
如图2-13所示。
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如图2-14所示的尺寸。
图2-15标注尺寸图2-16绘制二条圆弧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如图2-15所示的尺寸。
用“三点弧”工具,绘制出二条圆弧,他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落在直线的端点上,如图2 -16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17中箭头所指圆弧和点作“重合”约束。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18中箭头所指的二条圆弧作“相切”约束。
绘制好的的草图2如图2-19所示。
注意尺寸7.5,这个尺寸不能大于内链节内宽值7.85。
单击图标退出绘制草图。
图2-17加入重合约束图2-18加入相切约束(4)建立“旋转1”。
在特征管理器中选择草图2,然后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旋转”图标,系统弹出“旋转”属性管理器,在“旋转轴”输入框中输入水平构造线作为旋转轴,在“旋转类型”选择框中选择“单向”,在“角度”输入框中输入360,其它采用默认设置如图2-20所示。
单击“确定”图标按钮完成建模。
图2-19镜向草图图2-20旋转属性管理器图2-21切除拉伸1属性管理器(5)建立“拉伸切除1”。
在特征管理器选择草图1,然后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拉伸切除”图标,系统弹出“拉伸切除”属性管理器,在“方向1”栏的“终止条件”选择框中选择“两侧对称”,在“深度”输入框中输入20,其它采用默认设置,如图图2-21所示。
单击“确定”图标按钮完成建模。
(6)建立“圆周阵列”。
将特征尺寸显示出来。
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圆周阵列”图标,系统弹出“圆周阵列”属性管理器,在“旋转轴”输入框中单击,输入框变成红色,在绘图区选择角度尺寸18.9,勾选“等间距”选项,在“阵列数”输入框中输入19,在“要阵列的特征”输入框中单击,输入框变成红色,在绘图区展开特征树选择“切除拉伸1”特征,其它采用默认设置。
如图2-22所示。
单击“确定”图标按钮完成圆周阵列。
图2-22圆周阵列属性管理器图2-23绘制草图3图2-24加入相切约束图2-25标注尺寸(7)绘制草图3。
从特征管理器中选择→→,进入草图绘制界面。
用“圆”工具绘制出一个圆,圆心与原点重合。
用“矩形”工具绘制出一个矩形。
用“中心线”工具绘制出一条水平线,水平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落在矩形竖边的中点上。
如图2-23所示。
用“添加几何关系”工具,将图2-24中箭头所指的水平线和圆作“相切”约束。
用“智能尺寸”工具标注出如图2-25所示的尺寸。
单击图标退出绘制草图。
图2-26切除拉伸2属性管理器(8)建立“拉伸切除2”。
在特征管理器选择草图3,然后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拉伸切除”图标,系统弹出“拉伸切除”属性管理器,在“方向1”栏的“终止条件”选择框中选择“两侧对称”,在“深度”输入框中输入20,单击“所选轮廓”输入框,输入框变成红色,将鼠标移到圆轮廓上单击选中,再将鼠标移到矩形轮廓上单击选中。
其它采用默认设置,如图图2-26所示。
单击“确定”图标按钮完成建模。
图2-27倒角属性管理器(9)建立“倒角”。
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倒角”图标,系统弹出“倒角”属性管理器,在“倒角参数”输入框中输入模型的8条边。
选择倒角类型为“角度距离”,在“距离1”输入框中输入1,在“角度”输入框中输入45,其它采用默认设置如图2-27所示。
单击“确定”图标按钮。
图2-28圆角属性管理器图2-29建好的小链轮模型(10)建立“圆角”。
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圆角”图标,系统弹出“圆角”属性管理器,选择“圆角类型”为“等半径”,在“圆角半径”输入框中输入0.5,在“边线、面、特征和环”输入框中输入模型的二条边,其它采用默认设置如图2-2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