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分类PPT演示课件

38
本科1000属,约25000~30000种,广布 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 2000余种,全国分布。 本科分为筒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39
筒状花亚科
头状花序全为筒状花,或边花为舌状,盘花为 筒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 蒿属:艾蒿、茵陈蒿 苍术属:白术、苍术 红花属:红花 菊属:菊花品种极多;野菊 向日葵属:向日葵 风毛菊属:雪莲花 千里光属:千里光 苍耳属:苍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
41
大蓟
42
飞廉
43
一点红
44
三叶鬼针草
45
“稀芊”
46
闽粤千里光
47
48
49
白花蟛蜞菊
50
苍耳 51
茼蒿
52
黄鹌菜
53
菊芋(洋姜) 54
野茼蒿
55
加拿大蓬
56
胜红蓟
57
58
大丽菊
59
瓜叶菊
60
61
麦秆菊(蜡菊)
62
金光菊
63
万寿菊
64
65
舌状花亚科
16、芸香科
主要特征:木本、常绿,有香气;复
叶,有透明腺点,无托叶,环状肉质花 盘;子房上位,心皮合生;浆果核果或 柑果。 本科约150属,1500余种,分布热带、和 温带。我国29属,150余种。南北均产。
1
常见种类:
柑桔属:橙、桔、柚、柠檬、佛手柑 花椒属:野花椒、两面针 其他:金桔、黄皮、九里香
29
黄岑属:黄岑、半枝莲 其他:凉粉草、草石蚕(宝塔菜、螺丝 菜)
30
益母草
31
32
33
彩叶紫苏
34
本科1000属,约25000~30000种,广布 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 2000余种,全国分布。 本科分为筒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39
筒状花亚科
头状花序全为筒状花,或边花为舌状,盘花为 筒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 蒿属:艾蒿、茵陈蒿 苍术属:白术、苍术 红花属:红花 菊属:菊花品种极多;野菊 向日葵属:向日葵 风毛菊属:雪莲花 千里光属:千里光 苍耳属:苍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
41
大蓟
42
飞廉
43
一点红
44
三叶鬼针草
45
“稀芊”
46
闽粤千里光
47
48
49
白花蟛蜞菊
50
苍耳 51
茼蒿
52
黄鹌菜
53
菊芋(洋姜) 54
野茼蒿
55
加拿大蓬
56
胜红蓟
57
58
大丽菊
59
瓜叶菊
60
61
麦秆菊(蜡菊)
62
金光菊
63
万寿菊
64
65
舌状花亚科
16、芸香科
主要特征:木本、常绿,有香气;复
叶,有透明腺点,无托叶,环状肉质花 盘;子房上位,心皮合生;浆果核果或 柑果。 本科约150属,1500余种,分布热带、和 温带。我国29属,150余种。南北均产。
1
常见种类:
柑桔属:橙、桔、柚、柠檬、佛手柑 花椒属:野花椒、两面针 其他:金桔、黄皮、九里香
29
黄岑属:黄岑、半枝莲 其他:凉粉草、草石蚕(宝塔菜、螺丝 菜)
30
益母草
31
32
33
彩叶紫苏
34
被子植物分类ppt课件

萼片花 瓣状,雄蕊多数螺旋排列于隆起花 托下部;花托上部离生雌蕊多数。 (4)果实:聚合蓇葖果,或瘦果;
分类及常见种类
本科约50属,2000种,广布世界,多见于 北温带,我国有40属,约750种。
毛茛属: 毛茛 茴茴蒜
黄莲属: 黄莲 短萼黄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乌头属: 草乌 卡氏乌头 黄芘乌头
飞燕草属:飞燕草
铁线莲属:棉团铁线莲
21
木兰科 Magnoliaceae-原始木本植物
木本, 有芳香(树皮、叶、花),单叶互生,小 枝托叶痕明显。花单生,萼、瓣相似(同被花), 3基数;雄蕊、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 在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常为蓇葖果,种子 具胚乳。也可用下列歌诀以助记忆:
木本单叶含油腺, 托叶包芽最常见。 果常蓇葖花芳香。
37
精选ppt课件2021
38
4. 润楠属 Machilus
与楠木属相似。区别 为宿存的花被片不增 厚,反曲,果球形。
花被反卷
精选ppt课件2021
39
a. 短序润楠 M. brevflora
精选ppt课件2021
40
b.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因果梗红色,故名
精选ppt课件2021
41
2.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全部为草本植物,花的结构与木兰科有许 多相同之处。木本植物以木兰科为起点, 草本植物则以毛茛科为起点,都认为是最 原始的被子植物,原始性状多。
精选ppt课件2021
42
(1)体态:全为草本,含生物碱; (2)叶:基生或茎上互生,常分裂,并
形成复叶。独叶草和星叶草具有叉状叶脉; (3)花:两性,整齐;常萼瓣各5个,
分类及常见种类
本科约50属,2000种,广布世界,多见于 北温带,我国有40属,约750种。
毛茛属: 毛茛 茴茴蒜
黄莲属: 黄莲 短萼黄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乌头属: 草乌 卡氏乌头 黄芘乌头
飞燕草属:飞燕草
铁线莲属:棉团铁线莲
21
木兰科 Magnoliaceae-原始木本植物
木本, 有芳香(树皮、叶、花),单叶互生,小 枝托叶痕明显。花单生,萼、瓣相似(同被花), 3基数;雄蕊、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 在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常为蓇葖果,种子 具胚乳。也可用下列歌诀以助记忆:
木本单叶含油腺, 托叶包芽最常见。 果常蓇葖花芳香。
37
精选ppt课件2021
38
4. 润楠属 Machilus
与楠木属相似。区别 为宿存的花被片不增 厚,反曲,果球形。
花被反卷
精选ppt课件2021
39
a. 短序润楠 M. brevflora
精选ppt课件2021
40
b.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因果梗红色,故名
精选ppt课件2021
41
2.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全部为草本植物,花的结构与木兰科有许 多相同之处。木本植物以木兰科为起点, 草本植物则以毛茛科为起点,都认为是最 原始的被子植物,原始性状多。
精选ppt课件2021
42
(1)体态:全为草本,含生物碱; (2)叶:基生或茎上互生,常分裂,并
形成复叶。独叶草和星叶草具有叉状叶脉; (3)花:两性,整齐;常萼瓣各5个,
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课件

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课件
目录
•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 被子植物分类的应用 • 被子植物分类的未来发展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被子植物的分类知识。
背景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对其分类的研究对于了解植物 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子植物分类的 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但形态学特征仍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叶的形态
叶的类型 叶序和叶脉
花、果实、种子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花的形态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萼、 花蕊等部分。
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外观特征,以及种 皮、胚乳等内部结构。
花的类型
介绍完全花、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 性花等类型。
被子植物分类的应用
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资源调查与编目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是探究植物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对于被子植物分类具有重要 意义。
随着更多植物基因组的测序和解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助于解 决被子植物分类中的一些难题。
被子植物分类的意义
科学意 义
实际应用价值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根、茎、叶的形态特征
根 茎 叶
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
花 果实 种子
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
雌蕊
雄蕊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根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01
02
根的形态
根的类型
03 根毛和根冠
茎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目录
•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 被子植物分类的应用 • 被子植物分类的未来发展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被子植物的分类知识。
背景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对其分类的研究对于了解植物 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子植物分类的 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但形态学特征仍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叶的形态
叶的类型 叶序和叶脉
花、果实、种子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花的形态
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萼、 花蕊等部分。
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外观特征,以及种 皮、胚乳等内部结构。
花的类型
介绍完全花、不完全花、单性花和两 性花等类型。
被子植物分类的应用
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资源调查与编目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是探究植物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对于被子植物分类具有重要 意义。
随着更多植物基因组的测序和解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助于解 决被子植物分类中的一些难题。
被子植物分类的意义
科学意 义
实际应用价值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根、茎、叶的形态特征
根 茎 叶
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
花 果实 种子
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
雌蕊
雄蕊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根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01
02
根的形态
根的类型
03 根毛和根冠
茎的分类形态学基础
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促进物种进化
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存 在着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这些 因素促进了物种的进化和发展。
维护生态平衡
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它们与其他生物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生态
平衡。
保护濒危物种
被子植物中有很多濒危物种,保 护它们的生殖和发育对于维护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
生殖过程。
03
CHAPTER
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配子形成
被子植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包括精子和卵细胞。
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进一步发育成种子。
种子萌发
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 发,长出新的植株。
双受精现象
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一 个花中的雌蕊接受来自两个不 同花粉粒的精子,分别形成胚
外源调节因子
环境因子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等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例 如,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在秋季开花,而高温则可能延迟开花。
生物因子
植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病原菌感染、昆虫传粉等,也可能影响植 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例如,某些昆虫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从而促进结实。
05
CHAPTER
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被子植物的生殖 • 被子植物的发育 • 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 被子植物生殖和发育的调控机制 • 被子植物生殖和发育的意义
01
CHAPTER
被子植物的生殖
配子形成
01
02
03
减数分裂
被子植物的配子形成过程 中,细胞经历减数分裂, 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单 倍体。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课件

随着演化进程的推进,被子植物逐渐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 境,并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种类和形态,如乔木、灌木、 草本等。
被子植物的传播与分布
随着大陆板块的漂移和气候变化,被子植物逐渐传播到世 界各地,并演化出了许多独特的种类和生态类型。
被子植物的多样性
被子植物的种类
目前已知的被子植物种类超过30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雨林,都有它们的身影。
生殖生长
生殖生长是植物从花芽分化到种子成 熟的过程,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形 成和受精作用。
生殖生长阶段结束后,植物完成生命 周期,形成新一代的种子,继续进行 下一轮的生长和发育。
在生殖生长阶段,植物通过花芽分化 形成花器官,包括花瓣、花萼、花蕊 等。随后进行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发育成为种子。
04
03
被子植物的生长与发 育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是植物从休眠状态转化为活跃生 长状态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种皮破裂,胚芽和胚根开始生长,最终突破种
皮萌发成为幼苗。
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由种子的胚乳或子叶提供,萌发后幼苗依靠 光合作用自养。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课 件
目录
•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 被子植物的繁殖 • 被子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 被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被子植物的应用
0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 化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被子植物的起源环境
大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被子 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繁盛起来。
早期的被子植物可能生长在温暖、湿 润、热带雨林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 推移,它们逐渐适应了各种不同的气 候和生境。
被子植物的传播与分布
随着大陆板块的漂移和气候变化,被子植物逐渐传播到世 界各地,并演化出了许多独特的种类和生态类型。
被子植物的多样性
被子植物的种类
目前已知的被子植物种类超过30万种,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雨林,都有它们的身影。
生殖生长
生殖生长是植物从花芽分化到种子成 熟的过程,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形 成和受精作用。
生殖生长阶段结束后,植物完成生命 周期,形成新一代的种子,继续进行 下一轮的生长和发育。
在生殖生长阶段,植物通过花芽分化 形成花器官,包括花瓣、花萼、花蕊 等。随后进行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发育成为种子。
04
03
被子植物的生长与发 育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是植物从休眠状态转化为活跃生 长状态的过程。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种皮破裂,胚芽和胚根开始生长,最终突破种
皮萌发成为幼苗。
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由种子的胚乳或子叶提供,萌发后幼苗依靠 光合作用自养。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课 件
目录
•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 被子植物的繁殖 • 被子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 被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被子植物的应用
01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 化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
被子植物的起源环境
大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被子 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繁盛起来。
早期的被子植物可能生长在温暖、湿 润、热带雨林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 推移,它们逐渐适应了各种不同的气 候和生境。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课件

生活史概述
生命周期
繁殖方式
繁殖成功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花的生长、 授粉、受精、种子形成和萌发等 不同阶段。
被子植物通过花进行有性生殖, 其中授粉是繁殖的关键过程之一。
种子的传播和萌发决定了被子植 物繁殖的成功率。
花的结构
1
花的雄蕊负责产生花粉, 雌蕊则含有子房和胚珠, 负责受精和种子形成。
3 花萼和花托
花萼是花的保护层,花托 是花的基部。
授粉的两种方式
被蜜虫传粉
被蜜虫传粉是被子植物中最常见的授粉方式,如蜜 蜂、蝴蝶、鸟类等。
风媒传粉
部分被子植物通过风力传播花粉,如松树、玉米等。
受精和形成种子
1
授粉后受精过程
经过花粉管生长和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受精过程开始。
2
种子形成
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其中包括胚乳和胚。
3
种子的成熟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逐渐成熟,准备进行传播和萌发。
种子传播和萌发
动物传播
种子的萌发
部分种子通过动物消化系统传播, 如水果被动物食用后排泄出来。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光线和湿度 条件下开始萌发,接下来形成新 的植物。
风力传播
一些种子通过风力传播,如蒲公 英的种子会随风飞散。
总结
1 生活史流程概述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概述、与孢子植物的对比、 花的结构、授粉方式、受精与种子形成、种子传播与萌发等。
被子植物的概述
多样性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多样的 植物类群,约有30万种。
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花和真正的种子。
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和 经济价值。
被子植物五加科课件

源,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环境
部分五加科植物具有较好的水土 保持和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有
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
五加科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五加科植物也有助于保护生 物多样性。
04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繁殖与养护
繁殖方法
01
02
03
种子繁殖
收集健康成熟的种子,选 择适宜的土壤进行播种, 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发芽。
适量施肥,以有机肥料 为主,遵循薄肥勤施的
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等, 可采取喷洒药剂、加强通风、降 低湿度等措施进行防治。
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 法进行防治。
05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代表品种介绍
三角梅
总结词
美丽的观赏植物
详细描述
五加科植物的分布
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其 中中国是其分布中心。
在中国,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 其中一些药用植物如人参、西洋参等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太 行山等地区。
03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用途
观赏价值
观赏特性
五加科植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形 态 和美丽的花朵,如常绿乔木、灌 木或藤本植物,适合作为园林景
被子植物五加科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被子植物门简介 • 五加科的分类与特点 • 五加科植物的用途 • 五加科植物的繁殖与养护 • 五加科植物的代表品种介绍
01
CATALOGUE
被子植物门简介
保护环境
部分五加科植物具有较好的水土 保持和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有
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
五加科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五加科植物也有助于保护生 物多样性。
04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繁殖与养护
繁殖方法
01
02
03
种子繁殖
收集健康成熟的种子,选 择适宜的土壤进行播种, 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发芽。
适量施肥,以有机肥料 为主,遵循薄肥勤施的
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等, 可采取喷洒药剂、加强通风、降 低湿度等措施进行防治。
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 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 法进行防治。
05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代表品种介绍
三角梅
总结词
美丽的观赏植物
详细描述
五加科植物的分布
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其 中中国是其分布中心。
在中国,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区, 其中一些药用植物如人参、西洋参等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太 行山等地区。
03
CATALOGUE
五加科植物的用途
观赏价值
观赏特性
五加科植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形 态 和美丽的花朵,如常绿乔木、灌 木或藤本植物,适合作为园林景
被子植物五加科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被子植物门简介 • 五加科的分类与特点 • 五加科植物的用途 • 五加科植物的繁殖与养护 • 五加科植物的代表品种介绍
01
CATALOGUE
被子植物门简介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通用课件

吸收水分和养分
支持和固定
储藏和合成
CHAPTER
茎的形态与功能
茎的分类与结构
01
02
03
04
木本茎
草本茎
藤本茎
叶状茎
茎的生长与发育
顶端分生组织
维持茎的伸长生长和侧枝的产生。
侧生分生组织
形成次生生长部分,如形成层和 木栓形成层。
居间分生组织
存在于某些植物的节间,促进节 间伸长生长。
茎的功能与作用
CHAPTER
根的形态与功能
根的分类与结构
直根系
须根系
混合根系
根的结构
主根发达,侧根短小, 多见于双子叶植物。
主根不发达,侧根多而 发达,多见于单子叶植物。
同时具有直根系和须根 系的特征,如一些草本
植物。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根的生长与发育
根的生长 根的发育
根的功能与作用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 知识通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被子植物概述 • 根的形态与功能 • 茎的形态与功能 • 叶的形态与功能 • 花与果实的形态与功能
CHAPTER
被子植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被子植物的特点
种子繁殖
有性繁殖 多样化的生长环境
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
01
02
起源
演化过程
03 现代被子植物
叶的功能与作用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储存营养
繁殖功能
CHAPTER
花与果实的形态与功能
花的结构与发育
花的结构
花的发育
花的发育始于叶原基,经过一系列复 杂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最终形成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第四节 花程式、花图式和检索表
一、花程式和花图式 1、花程式
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各部分的组成、 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把一朵花的各 部分表示出来,称花程式。 例如: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 C5A∞G1∶1 蚕豆花:↑K(5)C5A(9)+1 G1∶1∶∞
.
13
玉 兰 植 株
.
14
玉 兰 花 枝
.
15
玉 兰 花 解 剖
.
16
玉 兰 雌 雄 蕊
.
17
玉 兰 果 枝
.
18
其它常见种类:
紫玉兰(辛夷、木兰)
.
19
荷花玉兰
.
20
含 笑 花 枝
.
21
鹅掌楸(马褂木)
.
22
鹅掌楸的花
.
23
2、毛茛科Ranunculaceae——“草本之源” 是具有原始特征的科,双子叶草本植物都是由这个科的
.
5
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而 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 方式表明了不同亲本的染色体组之间配对的程度,因 而常用来揭示种间的关系。多倍化即一个细胞中出现 多套染色体,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多倍体大多是 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 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 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在形态上的 差异常很小,却是不同的物种。
.
7
DNA分子杂交法是分子生物学用于分类的又一方 法。由于各种生物的DNA上的碱基顺序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DNA可作为分类的依据。DNA是以双螺旋结构存 在的,它是由二条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单核苷酸链 通过碱基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双螺旋体。这二条链 在加热到100℃后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就可以互相分离, 分离的二条链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再度结合。
.
10
2、花图式 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 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 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二、检索表 1、定距检索表(课本420页) 2、平行检索表(课本420页)
.
11
第五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
可分为两个钢: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两纲区别:从子叶、根系、维管束、叶脉、花基数、花 粉萌发孔这六个方面比较。
.
12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木兰科 Magnoliaceae——“木本之源” 为最原始的科——木本之源
代表植物:玉兰 识别要点: ➢ 木本。 ➢ 单叶互生,有托叶。 ➢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性,整齐花;常同被; ➢ 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 ➢ 子房上位。 ➢ 蓇葖果。
性状演化而来。
代表植物:毛茛 识别要点: ➢ 草本;叶分裂或复叶 ➢ 花两性,整齐,5基数; ➢ 花萼和花瓣均离生; ➢ 雄、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 聚合瘦果。
.
24
代表植物:毛茛
毛 茛 植 株
.
25
毛 茛 花 形 态
.
26
毛 茛 花 纵 剖
.
27
其它常见种类:毛茛属,铁线莲属,唐松草属,乌头属
桑 花 枝
.
34
桑 雌 雄 花 解 剖
.
35
桑 果 枝
.
36
其它常见种类
榕 树
.
37
榕树
.
38
印度橡皮树
.
39
.
40
4、壳斗科Fagaceae——“铁杆庄稼”
代表植物:栗(板栗) 识别要点: ➢ 木本。 ➢ 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 ➢ 雌雄同株,无花瓣; ➢ 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2—3朵于总苞中; ➢ 子房下位, ➢ 坚果 其它常见种类:茅栗、水青冈(山毛榉)、青冈、 栓皮栎、
我国学者李林初对杉科的水杉属、巨杉属和红杉 属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提出了红杉是由水杉与巨杉(或 它们的祖先)自然杂交而成,水杉是父本,巨杉是母本 这一论点,从而揭示了我国特有的水杉和远隔太平洋、 北美特有的巨杉与红杉的亲缘关系。
.
6
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不同物种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别,是染 色体上基因的差别造成的一种表型差异。分子生物学 就是直接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找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作为分类的依据。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有二 种形式:A-T与G-C,每个物种的DNA都有其特定的 G+C mol%。不同的物种G+C的含量是不同的,亲缘 关系愈远,其G+C的含量差别就愈大。所以这是一个 新的能反映属种间亲缘关系的遗传型特征,国内尚在 推广应用之中。在细菌分类中已作为一个常规的分类 指标。
.
8
人们利用DNA这一特性,将不同种个体得来的两 条单链放在一起,如果它们之间的顺序相似,就可以 在适当的条件下,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杂交的DNA 分子,然后将杂交分子放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测定 双螺旋的数目大小(杂交程度),从而得知这两个种的相 似程度(同源性)。例如,长毛野豌豆的DNA中核苷酸顺 序只有一半与豌豆同源,而菜豆和豌豆之间只有1/5是 共同的。说明前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 木质部中出现了导管,韧皮部中出现了筛管及伴胞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颈卵器已不复存在
.
3
.
4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
被子植物形态构造的化规律和分类原则 (见课本415页)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
一 、形态学资料 二、细胞学资料 三、化学资料 四、分子生物学资料 五、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资料
铁 线 莲
.
28
白 头 翁
.
29
牡丹
.
30
飞燕草
芍药
.
31
乌 头
.
32
3、桑科Moraceae
代表植物:桑 识别要点:木本,常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小,单性,
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4基数。坚果、核果 集合为各式聚花果。
其它常见种类:无花果、印度橡胶树、薛荔、菩提树、 榕树
.
33
代表植物 桑
麻栎 、辽东栎
.
41
代表植物:栗
.
板 栗 花 枝
42
.
43
板 栗 的 壳 斗 与 坚 果
.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 ❖ 进化程度最高 ❖ 数量最多 ❖ 分布最广的一大类群 主要特征: 一、有真正的花
具有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 组成的花。花被的出现增强了传粉的效率。
.
1
.
2
二、具雌蕊 三、具双受精现象 四、孢子体进一步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