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doc

合集下载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优化研究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优化研究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优化研究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材料,在能源转换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在热电材料中,碲化铋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备受关注。

作为一种重要的热电材料,碲化铋具有较高的热电效率和稳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因此在热电器件和能量转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碲化铋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固相反应、溶液法和化学气相沉积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晶体结构和形貌的碲化铋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碲化铋的热电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性能优化研究。

首先,通过合适的合成方法可以控制碲化铋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从而调控其热电性能。

例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晶格热导率和较低电阻率的碲化铋纳米颗粒。

此外,还可以通过掺杂和合金化等方法来改变碲化铋的能带结构,从而增强其热电效率。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对碲化铋材料进行结构调控和界面工程,进一步提高其热电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纳米尺度的界面相分离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热电材料的热导率,提高材料的热电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和界面改性等方法,调控材料的载流子输运性质,改善材料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

最后,在研究碲化铋的性能优化过程中,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性能表征和机理分析。

通过热电性能测试、结构表征和能带结构计算等手段,可以深入了解碲化铋材料的热电行为,并进一步提出性能优化的策略。

综上所述,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优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合适的合成方法、结构调控和界面工程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碲化铋材料的热电性能,为其在能源转换和利用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深入理解碲化铋材料的热电行为和机理,以实现更高效、稳定的热电能量转换。

纳米碲化铋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纳米碲化铋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纳米Bi2Te3作为一种良好的中低温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广,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者在可控合成低维纳米Bi2Te3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进一步改善纳米碲化铋的热电性能,发展温差发电和通电制冷对拓宽其潜在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

1.2热电效应热电效应是由温差引起的电效应和由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的总称。

主要包括三个效应:塞贝克效应、珀耳帖效应和汤姆逊效应。

1.2.1塞贝克效应塞贝克效应(seebeck)是一种热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由德国科学家T.Seebeck于19世纪20年代年提出【6】,当两段材质不同的导体的两端均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封闭回路时,如图1一l所示,若使两个接头1和2维持在不同的温度T1和T2(TI>T2),即接口处存在温度差,热端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就会向冷端聚集,从而形成一个内电场,并阻碍其进一步扩散,当导体内达到平衡时,导体内部无净电荷的定向移动,这个闭合回路中产生温差电流和温差电动势,即在导体b的开路位置Y和z之间,存在电势差,称seebeck电动势。

sccbeck系数定义为:&=a曲(互一五)(1-2)式中,s。

是seebeck电动势,s。

与结点的温差与材料性质有关,比例常数a曲称为材料的seebeck系数【4】,单位为一/K。

通常若在节点l处(热接头),电流由导体口流进导体b,a口6为正,反之为负。

可以看出,seebeck系数的数值大小及正负取决于口与b的性质,而与温差梯度的大小、方向无关翻。

一般认为p.型半导体seebeck系数为正,n.型材料的seebeck系数为负。

导体aT2yZ图1.1塞贝克系数示意图14】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子键的混合键,Bi.Te(2)q,间是共价键,而TeO).Te(2)中之间是范德华力。

Te、Bi原子在BhTe3晶核上的结合主要在a、b轴方向发生,沿c轴向的电子迁移率和空穴迁移率率分别是沿平行于ab面(解理面)的l缮和l/3,而沿C轴方向的晶格热导率是沿平行于解理面方向的2倍【l引,所以单晶材料在平行于解理面方向上具有最大热电优值。

材料科学基础 功能材料—碲化铋

材料科学基础 功能材料—碲化铋
碲化铋是一种灰色的粉末、棒、片 ,分子式为Bi2Te3。
碲化铋是个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导热性较差。 熔点 :585℃,密度 :7.642 g/mL,与水反应或与强氧化剂 反应产生轻微爆炸,与水或湿气反应释放有毒易燃气体; 受 热分解有毒碲氧化物烟雾。
Bi2Te 3 是一种天然的层状结构材料,为 三角晶系。 沿 c 轴方向层与层之间以—Te (1) — Bi—Te (2) —Bi—Te (1) —秩序排列 。 一般认为原子层内部成键方式以共价 键为主,其中 Te (1) —Bi 是共价键与 离子键的混合键,Bi—Te (2) 之间是 共价键,而 Te (1) —Te (2) 之间是范 德华力,两个相邻的 Te 原子层间距为 0. 25 nm。Bi 2 Te 3 晶体具有明显的各 向异性,在垂直于晶体 c 轴的晶面(001) 面,主要靠 Te (1) 与Te (1) 原子 间的范德华力结合,作用力微弱,晶体 易解理。
One
溶剂热法
反应简单易于控制,但看不到反应过程
Two 两步液相反应法
产率高,热电优值高
温差发电:利用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海洋不同水层之间的温差很大,一般表
层水温度比深层或底层水高得多。发电原理是,温水流入蒸发室之后,在低压 下海水沸腾变为流动蒸气或丙烷等蒸发气体作为流体,推动透平机旋转,启动 交流电机发电;用过的废蒸气进入冷凝室被海洋深层水冷却凝结,再进行循环。 据估算,海洋温差能一年约能发电15×10^8=15亿千瓦。
热电制冷:利用热电效应的制冷方法,工作时制冷器的一端温度就会降低,而另
一端的温度就会同时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改变电流方向,就可以改变热流的 方向,将热量输送到另一端。所以,在一个热电制冷器上就可以同时实现制冷和加 热两种功能。因此,热电制冷器还可以用于精确的温度控制。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柔性电子设备因其在可穿戴、便携式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

其中,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够将温差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材料,在能源收集、温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SWCNT(单壁碳纳米管)和碲化铋基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研究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器件应用。

二、材料与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本文选取SWCNT和碲化铋基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SWCNT 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热导性,为提高热电性能提供了可能。

而碲化铋基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优值,是热电材料中的佼佼者。

2. 制备方法(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SWCNT。

(2)通过溶胶-凝胶法将SWCNT与碲化铋基材料复合,形成均匀的薄膜。

(3)将复合薄膜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热电性能。

三、性能研究1. 结构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SWCNT均匀地分布在碲化铋基材料中,形成了良好的复合结构。

2. 性能测试(1)电学性能: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率、霍尔效应等,评估SWCNT/碲化铋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电导率。

(2)热学性能: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等,评估SWCNT/碲化铋基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3)热电性能:通过测量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和功率因子,评估SWCNT/碲化铋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优值和良好的温差发电性能。

四、器件应用本文将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应用于制备柔性热电器件。

通过将复合材料制成薄膜状,并利用其良好的柔韧性,将其应用于弯曲、扭曲等复杂形状的设备中。

碲化铋热电材料

碲化铋热电材料

1、铋系热电材料概述: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近百年中,工业的消耗主要以化石类能源为主。

人类正在消耗地球50 万年历史中积累的有限能源资源,常规能源已面临枯竭。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用到2020 年,天然气只能延续到2040 年左右,煤炭资源也只能维持2300 年左右。

且这两种化石燃料,在使用时排放大量的CO2、SO2、NO、NO2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污染水土资源。

因此,开发新型环保能源替代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其中发展新型的、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转换技术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热电半导体是采用热电效应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的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产品。

其中温差发电是利用热电材料的Seebeck效应, 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不需要机械运动部件, 也不发生化学反应。

热电制冷是利用Peltier效应, 当电流流过热电材料时, 将热能从低温端排向高温端, 不需要压缩机, 也无需氟利昂等致冷剂。

因而这两类热电设备都无振动, 无噪音, 也无磨损, 无泄漏, 体积小, 重量轻, 安全可靠寿命长, 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是十分理想的电源和制冷器。

于是美国能源部、日本宇宙航天局等发达国家的相关部门都将热电技术列入中长期能源开发计划, 我国也将热电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的大规模发展的新能源计划中。

在21世纪全球环境和能源条件恶化、燃料电池又难以进入实际应用的情况下, 热电技术更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发展方向。

热电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来说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每年以超过1倍的速度增长。

目前, 已经商用的热电行业的原料最主要的是Bi2Te3基热电半导体材料。

商业化的B i2Te3基热电半导体材料以炼铜行业的副产物铋、碲、硒等为原料, 按一定的配比和特殊的掺杂经定向生长得到Bi2Te3 基热电半导体晶棒。

2Te3)-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Bi2Te3).doc

2Te3)-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Bi2Te3).doc

2Te3)> 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Bi2Te3) -热电材料是一种在固体状态下就可使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静态能量转换)的材料。

它能做成重量轻、体积小的微型半导体制冷器,解决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超导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制冷难题。

目前,热电半导体产业已延伸至国际上最为热门的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

商用热电行业的原料主要是Bi2Te3 基热电半导体材料。

Bi2Te3基热电半导体材料以炼铜的副产物铋、碲、硒等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和特殊的掺杂经定向生长得到Bi2Te3基热电半导体晶棒。

目前,用低维化和纳米化来实现电、声输运特性的协同调控,从而优化材料的热电性能,是热电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主要通过外混、原位复合等方式引入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散射中长波长的声子,从而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同时纳米化有助于载流子在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的提高,纳米颗粒构成的界面所产生的界面势垒能有效过滤低能量载流子,从而增大赛贝克系数。

本书综述了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Bi2Te3)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合成方法、结构表征方法、热电性能及理论模型分析,另外,书中还介绍了热电材料器件应用于不同的新能源发电设备以及分析热电材料的商业潜能。

全书共12章:1.热电材料的概述。

包括热电材料的Seebeck 效应、Peltier效应等三种热电效应,半导体材料等内容;2.电沉积法制备Bi2Te3基薄膜和纳米线;3.Bi2Te3纳米线电沉积于高分子径迹蚀刻膜的合成和表征;4.V2VI3薄膜纳米合金材料的合成和结构及传输性能表征;5.Bi2Te3 薄膜材料结构和传输性能研究;6.Bi2Te3 基块体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热电性能分析;7.Bi2Te3 纳米线、纳米复合材料及纳米块体材料的高能X射线和中子散射分析方法;8.Bi2Te3 纳米材料的结构分析,包括单晶纳米线的化学计量分析、化学模拟分析及电子传输系数的计算等;9.Bi2Te3晶体点缺陷的密度函数理论研究;10.基于玻尔兹曼理论从头开始描述热电性质;11.VVI复合薄膜和纳米线的热导性测试方法及热电价值分析;12.用于表征纳米材料结构及单根纳米线热电性能研究的热电纳米线表征平台(TNCP)的发展。

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热电材料得到
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目前的热电材料中,碲化铋(Bi2Te3)是一种具
有良好热电性能的传统材料,但其热电性能有限。

近年来,复合热电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
关注。

其中,N型碲化铋基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质和减小热导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但是,目前尚未很好地解决纳米复合
热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问题。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研究,为新型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并
利用XRD、TEM、EDS、HRTEM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

利用物理性质测试系统研究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电学、热学、热电性能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内初步实验,制备出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
材料。

使用XRD、TEM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本研究将利用新型制备技术制备N型碲化铋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
探究其热电性能及应用价值,为新型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开发和工业应用
提供参考。

同时,该研究探究的新型制备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点,有望提高热电材料的制备效率和性能。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

《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柔性电子器件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柔性热电材料因其独特的热电转换性能,在能源收集、温度感应以及自供能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WCNT(单壁碳纳米管)和碲化铋基材料作为热电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化和器件的制备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二、SWCNT/碲化铋基材料概述SWCNT是一种具有优异电学和热学性能的一维纳米材料,其独特的结构使得它成为热电材料中的理想选择。

而碲化铋基材料则是一种具有较高热电优值(ZT值)的材料,其与SWCNT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热电性能。

将SWCNT与碲化铋基材料复合,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优异柔性的热电薄膜材料。

三、制备方法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选用高质量的SWCNT和碲化铋基材料作为原料。

2. 溶液制备:将原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3. 涂膜:将溶液涂覆在柔性基底上,如聚酰亚胺(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

4. 热处理:对涂膜进行热处理,以促进材料的结晶和优化性能。

5. 器件制备:将热电薄膜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制备成热电器件。

四、性能研究SWCNT/碲化铋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SWCNT在碲化铋基材料中的分布情况。

2. 电学性能:测试材料的电阻率、霍尔效应等电学性能,分析SWCNT的加入对电学性能的影响。

3. 热学性能:测试材料的热导率、热稳定性等热学性能,分析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能。

4. 热电性能:测试材料的塞贝克系数(Seebeck coefficient)和功率因子(Power factor),评估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Te3)> 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
(Bi2Te3) -
热电材料是一种在固体状态下就可使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静态能量转换)的材料。

它能做成重量轻、体积小的微型半导体制冷器,解决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超导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制冷难题。

目前,热电半导体产业已延伸至国际上最为热门的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

商用热电行业的原料主要是Bi2Te3 基热电半导体材料。

Bi2Te3基热电半导体材料以炼铜的副产物铋、碲、硒等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和特殊的掺杂经定向生长得到Bi2Te3基热电半导体晶棒。

目前,用低维化和纳米化来实现电、声输运特性的协同调控,从而优化材料的热电性能,是热电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主要通过外混、原位复合等方式引入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散射中长波长的声子,从而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同时纳米化有助于载流子在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的提高,纳米颗粒构成的界面所产生的界面势垒能有效过滤低能量载流子,从而增大赛贝克系数。

本书综述了热电纳米材料碲化铋(Bi2Te3)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合成方法、结构表征方法、热电性能及理论模型分析,另外,书中还介绍了热电材料器件应用于不同的新能源发电设备以及分析热电材料的商业潜能。

全书共12章:1.热电材料的概述。

包括热电材料的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等三种热电效应,半导体材料等内容;2.电沉积法制备Bi2Te3基薄
膜和纳米线;3.Bi2Te3纳米线电沉积于高分子径迹蚀刻膜的合成和表征;
4.V2VI3薄膜纳米合金材料的合成和结构及传输性能表征;
5.Bi2Te3 薄膜材料结构和传输性能研究;
6.Bi2Te3 基块体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热电性能分析;
7.Bi2Te3 纳米线、纳米复合材料及纳米块体材料的高能X射线和中子散射分析方法;8.Bi2Te3 纳米材料的结构分析,包括单晶纳米线的化学计量分析、化学模拟分析及电子传输系数的计算等;9.Bi2Te3晶体点缺陷的密度函数理论研究;10.基于玻尔兹曼理论从头开始描述热电性质;11.VVI复合薄膜和纳米线的热导性测试方法及热电价值分析;12.用于表征纳米材料结构及单根纳米线热电性能研究的热电纳米线表征平台(TNCP)的发展。

本书作者团队的前沿科研项目得到了德国科学基金支持,作者团队具有国际化的科研水平。

第1编者Oliver Eibl是Tubingen 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负责高温超导和太阳能电池等项目,至今发表过100多篇科研,10多项发明专利,是德国热电协会成员。

第2编者Kornelius Nielsch是德国汉堡大学教授,他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后,主要涉足纳米线、纳米管等领域的研究。

这是第一本关于热电材料纳米结构分析的综述类著作,具有开创性价值。

书中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热电性能及传统热电材料的最新进展,内容全面丰富。

本书适合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生和学者,对热电材料、纳米结构表征、Bi2Te3基热电材料、热电器件的应用等研究领域的相关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