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相机初级摄影技能培训第二课
摄影入门培训2

另外,评价测光模式中,半按快门就会锁定测光结果和曝光组合,后三种方式则不然,需要机主 按动曝光锁按钮以后才会被锁定,所以,在选择后三种测光模式的状态下再移动构图一定要先锁定, 再移动构图
不同测光照片欣赏
不同测光作品欣赏
不同测光作品欣赏
不同测光作品欣赏
景深对比图示
四 控 制 景 深
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焦点 向2边延伸的可接受清晰度 范围。
客观理解摄影构图
人们常说构图是照片的骨架,但骨架的作 用到底在哪里?骨架支撑起人,所以构图 支撑起画面,那么,构图是怎么支撑起画 面的?构图为什么能支撑起画面?各种构 图是如何支撑起过这几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构图就是摄影师的武器, 你要通过构图来告诉观者你应该这样来欣赏我的这幅作品。
摄影构图的基本因素与相互关系
一张照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包含着诸多元 素,从结构上来说,构成摄影构图的基本 元素包含被摄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和 环境。
主体:就是照片中摄影师所要表现的主要 对象,还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 陪体 :指在画面中于主体有紧密联系,或 者辅助主体表现主题的对象
摄影构图的基本因素与相互关系
小光圈慢速快门
构图是摄影骨架,摄影成败第一步
构图是一项与审美有关的活动。生活中处 处存在着美,不仅要发现身边的美而且要 学会将你的视觉感受表现在画面上,让精 彩的瞬间永存。 在很大程度上,构图决定构思实现,决定 作品成败。对于一名摄影师来说,构图是 一门基本功,是照片的骨架,是摄影师为 了表达自己的意图在照片中对所摄题材所 作的安排和处理。所以好的构图是好照片 第一要素。
前景:在照片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 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被统称为前景 后景:后景与前景相对应,是指那些位于 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一般来说摄影照 片的后景多为环境的组成部分。 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 间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 主体,陪体,环境,空白=主题(达到整体 均衡)
摄影课程-第二课

第二课:白平衡、曝光及曝光补偿、景深的综合应用第一节:白平衡在学习群里和现场作业的时候,经常有同学问为什么拍的照片颜色偏了?首先了解色温概念,世间景物,无非是在光线(如太阳光、灯光)照射下经过该景物的反射到达人的肉眼,人眼因此感受到景物的轮廓与色彩,从而辨认到该景物。
这个过程我们称作“看见”。
光由光谱组成,因光谱组成的侧重不同,可能偏向于蓝青绿色(冷调),亦可能偏向于红橙黄色(暖调)。
衡量光源这种色调称为色温,色温的单位:度/K。
色温高为冷调、色温低为暖调。
冷高色调色温暖低色温高画面呈冷调这张照片是祥子老师去年元旦摄影坝上的图片,要出现例图中的蓝调冷色,条件:1光线色温低(例如早上自然光或白炽灯照明之类)﹔2以低色温亮区做白平衡标准(则暗区便会大幅度偏向冷调)﹔3暗区曝光足够(注意此时亮区会过曝,不管它)。
三个条件成立后,后期还适当地全画幅调整偏向冷调,饱和度故意推大些。
色温低画面呈暖调这张照片要出现例图中的黄调暖色,条件是光线色温高(例如傍晚自然光)白天中午太阳光照射下,我们观察景物的色彩,觉得舒服自然,以这种阳光照射一张白纸,所反映出来的颜色我们称作“白色”,并以此人为地作为标准,其色温为5500度/K。
凡其它光线照射这张白纸时不是呈现出这种“白色”,我们就据此作技术上的调整,力求让拍摄出来的白纸重现的色彩达到这种“白色”标准色。
以上所作的技术调整这一过程,我们就叫做“白平衡”。
白平衡调整在我们生活中,其它光线如早晨、黄昏的太阳光偏暖调﹔阴晦天偏冷调﹔白炽灯偏暖调﹔日光灯偏冷调…….等等。
在这些偏色的光线下拍摄,都需要我们对此作白平衡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整选择有:闪灯、日光灯:当使用此类灯种照明时,白平衡可选择这些选项﹔自动: 当光线种类不容易作出判断时可用自动﹔手动: 当环境光源几种混合又不易作出判断,且要求较高时,又或者故意想做成某种色调效果时,使用者可用手动调整,通过试拍逐步修正以获得预想效果。
数码单反摄影入门知识讲座

例:单次 自动对焦
例:连续自动 对焦
例:连续自动对焦
例:连续自动对焦
失败的对焦
(三)测光
• 选择测光方式
1、点测光
对画面最中心1%-3%的极小范围进行测光得出曝光量
2、中央重点测光
对画面中央约占60%(各品牌有差异),兼顾画面的边缘得出曝光 量
3、局部区域测光
对画面中心约12%的范围进行测光,平均得出曝光量
什么时候用浅景深 • 想把焦点集中于主体身上(如拍人像); • 背景过于杂乱时(如于街上拍照); • 要拍出梦幻效果时; • 创意摄影 什么时候用深景深
风景摄影(没有特定主体) 街摄、 表现细节
三、光圈的运用
光圈的作用: • 决定曝光量 • 决定画面的景深
*突出特定主体时用大光圈 *表现细节时时用小光圈
大光圈 -浅景深
小光圈 -长景深
长焦距-浅景深
长焦距-浅景深
短焦距-长景深
距离近(距被摄物)—浅景深
距离远(距被摄物)—长景深
曝光补偿
•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 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 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二、摄影基本技术参数和术语
3、快门:相机控制进光时间的组件。
二、摄影基本技术参数和术语
• 3、快门 • 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快门保持开启状态
的时间 • 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少。 • S(t)分级: 1/1000、1/500、1/250、
1/125、1/60、1/30、1/15、1/8、1/4、 1/2、1、B门 • 快门速度每增加或降低一档,曝光量就 会加倍或减半
摄影基础课

《摄影基础班教学大纲》第一课:大课第二课:相机的种类及构造一.相机的种类二.相机的构造第三课:数码相机的原理和使用一.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二.相机的基本设置三.相机的操作技巧第四课:影棚的构造一.空间布局二.背景架和背景三.设备的配置第五课:影响曝光的要素一.曝光的概念二.光圈速度的数值倒易率 EV值三.学会使用测光表及测光的模式第六课:相机格的格式二. RAW格式的具体运用三.看每个格式的效果下午练习第七课一.佳能和尼康的镜头种类什么是恒定光圈浮动光圈二.了解每种镜头的优缺点 D镜头和G镜头三.微距镜头第八课:镜头的拍摄效果介绍如何运用好这些镜头一.广角的优缺点二.长焦的优缺点三.微距镜头拍摄第九课:景深和器材的选择一.景深的概念当我们对准被摄物体对焦时画面有一段清晰的范围二.影响景深的几个要素三.大景深和小景的效果第十课:色温与白平衡一.色温对照片的影响二.色温的概念三.长见恒定光源的色温晴天雪天四.白平衡的作用及概念五.数码相机上每个白平衡设定的作用六.学会使用PRE预设第十一课:构图概念一.了解构图在摄影中的意义二.构图的规律三.构图的目的四.构图的内容第十二课:室内人像的构图技巧一.全身构图二.半身构图三.特写构图四.构图训练第十三课:构图的基本形式美一.学会外景拍摄的选景二.几种长用的构图方法第十四课:摄影中拍摄点的变化一.外景中拍摄距离变化二.了解各种角度的视觉效果三.不同方位的视觉感受第十五课:理论考核第十六课:数码基础一.了解数码在现代摄影中的作用二.了解一些长用工具的使用和对人像的基本修缮三.照片的基本调整第十七课:影楼灯具介绍灯光附件介绍和它们的功能一.影楼常用灯具的品牌和它们的优缺点二.影楼、工作室、写真店如何选择灯具三.附件的作用第十八课:光线的性质和光比一.光线的基本性质二.学会画光位图三.观察和控制光比第十九课:光位光效一.灯光的位置及其效果二.灯光的角度及其效果第二十课:灯光的类型和单灯的使用一.了解几种长用单灯的打法和效果二.分别适合拍什么类型的照片第二十一课:双灯的运用一.学会如何运用双灯组合二.了解几种常用双灯组合的打光方法和效果三.适合拍什么类型的照片第二十二课:多灯的运用一.学会如何运用多灯组合二.了解几种常用多灯的打光方法和效果三.适合拍什么类型的照片第二十三课:灯光图片分析一.学会如何分析图片中的光线二.如何处理照片中的眼神光第二十四课:灯光示范一.将一些常用灯光打法一一示范二.练习灯光及光位总结第二十五课: 外景采光技巧一.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二.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早晚的光线三.不同环境天气第二十六课:升班考试。
数码单反摄影技巧基础ppt课件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13
初级篇
Lesson 06 – 8 镜头的结构原理
镜头遮光罩的功能
但在强逆光条件下最好同时安装遮光罩以避免光线乱反射
© 2019 Impress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安装于镜头前部的镜头 遮光罩具有遮挡杂光的 功能。虽然镜头表面具 有能够防止反射的镀膜, 但在强逆光条件下最好 同时安装遮光罩以避免 光线乱反射。推荐最好 是经常安装使用
内置防抖机构的镜头标有Image Stabilizer(图像稳定器)的英文缩写IS
EF-S镜头是专门为采用APS-C尺寸 图像感应器的数码相机设计的特殊镜头。 成像圈(镜头成像大小)比通常的镜头 要小,具有能够减小镜头体积的优点
EF-S中的“S”来源于英文“Small Image Circle”(小成像圈)的首字母
用50mm焦距拍摄 ■EF-S 17-85mm
f/4-5.6 IS USM
P11
初级篇
Lesson 06 – 6 镜头的结构原理
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的区别3
微距定焦镜头 虽然焦距固定,但由于镜头明亮的最大光圈及其本身的特性,使得它与使用相同焦距变焦镜头所 拍摄的照片相比,背景虚化显得更为漂亮。镜头结构的不同使其能够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
数据记录原理
数据记录流程为:图像感应器→影像处理器→存储卡 到影像处理器为止的阶段用于完成成像,存储卡仅起到储存数据的作用
■图像感应器 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生成 图像数据所需的基础部分。 但在这一阶段尚未完成成像
■影像处理器 根据图像感应器所传输来的 数据,生成数字图像。在这 一部分将进行各种图像处理
摄影教材(第2课)

摄影教材(第2课)【摄影课2】快门、光圈与ISO【2-1】快门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
快门是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B,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数码相机设计更精细,是以1/3格进阶譬如1/60-1/125之间多了1/80,1/100二个档。
上面每一组数字的单位都是秒,譬如 1 是一秒、1/15 代表的就是15分之一秒、1/125 代表的就是125分之一秒,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我们照相时,让底片曝光的时间。
跟光圈一样,上面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级」)的差异。
例如1/8 跟1/15 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格」、1/125 与1/250 也有「一格」的差距。
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
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至於上面的快门组合同学们倒不一定要强迫自己把它背下来,不过倒是要记得每一段快门的差距都是一倍这样的观念。
安全快门所谓的安全快门意指手持相机拍照,确保照片清晰的快门时间。
拍照片第一基本要求就是要清晰,照片清晰的关键就是安全快门以及对焦。
安全快门=1/镜头焦距,譬如50MM标准镜头,安全快门是1/50S,100MM百微,安全快门1/100S,300MM打鸟的长焦镜头,安全快门=1/300S。
手持低於安全快门拍照,结果就是“手抖”照片糊了……一般手持使用安全快门的概念,广角=1/60S,中焦段=1/125S,125MM镜头以上就要随之提高快门速度………。
........................................................................【2-2】光圈*画面中左边是F2.0,右边是F16*这是光圈从F1.4~F22光圈的大小光圈数值: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上面的光圈数值,是我们一般相机镜头上常用的光圈值,其中号码越小的光圈(例如f1.4)它的进光量会越大,相对的光圈号码越大(例如说f22)的进光量反而小。
《摄影初级培训教程》课件

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来增强人物的形象,传达 拍摄主题。
后期处理技巧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平衡和曝光
调整白平衡和曝光,使照片的色彩和明暗效果更加准确。
2
色彩修饰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明亮度,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3
剪裁和修饰
根据照片的构图需求进行剪裁和修饰,突出照片的主题和细节。
快门速度
掌握快门速度的原理和用途, 如何运用快门速度来决定照 片的运动效果。
ISO
了解ISO的影响,如何根据拍 摄环境选择合适的ISO值。
构图技巧
1
规则三分法
学习如何使用规则三分法来构图,将主题放在画面的重要位置。
2
对角线构图
了解对角线构图的原理和应用,如何利用对角线来增强照片的动态感。
3
前景与景深
掌握前景的运用和景深的控制,如何通过前景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拍摄风景照
山水之间
挑战自己的摄影技巧,捕捉闪 烁的阳光和宏伟的山脉。
日落海滩
森林奇迹
记录下大海边独特的美丽时刻, 现场感受色彩和光线的变化。
探索深入树林,捕捉神秘的森 林景观和丰富的自然元素。
拍摄人像照
自然姿态 用光巧妙 背景选择
引导人物放松,通过捕捉自然姿态来展现人物 的个性与情感。
摄影器材选择
相机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相机,包 括单反、无反和傻瓜相机,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镜头选择
学习镜头的种类与特性, 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 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
辅助器材
介绍一些有用的摄影辅助 器材,如三脚架、滤镜和 闪光灯。
曝光三要素
2024年摄影初级培训教程

摄影初级培训教程一、引言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还能够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
本教程旨在为摄影初学者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摄影技巧。
二、摄影基础知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收集光线,将其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快门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时间;光圈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量;感光元件则是记录光线信息的部分。
2.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的核心,它决定了照片的亮度和细节。
曝光三要素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快门速度表示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时间,光圈表示光线进入感光元件的量,感光度表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照片的曝光效果。
3.焦距与视角焦距是指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放大倍数。
焦距越长,视角越窄,放大倍数越大;焦距越短,视角越宽,放大倍数越小。
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4.白平衡与色彩白平衡是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使照相机正确还原白色物体的能力。
白平衡设置不当会导致照片偏色。
数码相机通常具有自动白平衡功能,但在特定情况下,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获得更好的色彩还原效果。
三、摄影技巧与应用1.构图原则构图是摄影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照片的美感和吸引力。
常见的构图原则有:(1)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置在交叉点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协调。
(2)对角线构图:利用对角线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动感。
(3)框架构图:利用前景中的物体作为框架,突出主体。
2.光线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常见的光线类型有:(1)自然光:利用自然光拍摄,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逆光和过曝。
(2)人工光:使用闪光灯或灯光辅助拍摄,注意光线的柔和度和色温。
3.摄影主题与表现摄影主题是照片的核心内容,明确主题可以使照片更具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单反相机初级知识本次培训目的:了解数码单反相机及其镜头的组成分场景解说基础摄影技巧。
一、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是以胶片单反相机为基础,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
下面将根据这些特征对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1、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源于胶片单反相机。
通过镜头收集光线以进行成像,这一原理是相同的。
但将接受到的光线进行成像的过程则是数码相机特有,可以说更近似于摄像机的特性。
数码单反相机的内部由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共同构成,制作十分精密。
×反光镜将通过镜头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在取景器内进行成像。
×镜头(可更换镜头)收集被摄体所反射的光线,被收集的光线在图像感应器平面上进行成像。
×图像感应器相当于胶片相机所使用的胶片。
由半导体集成的电子元件构成。
在此处收集到的光线在图像感应器内被转换为电子信号。
×数字影像处理器对图像感应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并将其转换为人眼可见的图像数据,是进行图像处理的部分。
功能相当于胶片相机进行冲印显影的过程。
可根据相机的指令对图像进行多种加工处理。
×快门单元在图像感应器之前,拦截从镜头射入的光线,通过开关的时间长短调整图像感应器的受光量。
位于反光镜的后方,在快门释放前反光镜将升起。
2、摄影的原理3、数据记录原理:数码单反相机记录数据的流程分为3个阶段。
透过镜头的光线照射在图像感应器上,转换成电子信号。
然后由数字影像处理器进行多种图像处理,完成信号的数据化并传输至存储卡保存。
到数字影像处理器为止的阶段用于完成成像,存储卡仅起到储存数据的作用。
×图像感应器将光线转换为电子信号,生成图像数据所需的基础部分。
但在这一阶段尚未完成成像。
×数字影像处理器根据图像感应器所传输来的数据,生成数字图像。
在这一部分将进行多种图像处理。
4、何谓记录画质?所谓的画质,是指数字影像处理器所生成图像数据的大小和质量。
每张图像的数据大小不同,存储卡能够保存的张数也不同。
数字影像处理器对图像感应器传送来的数据按照指定形式进行加工,使所保存图像获得符合使用需求的质量。
约1800万有效像素的图像记录画质※以安装8GB存储卡为例。
5、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镜头构造):×变焦环变焦镜头具有用于改变焦距的变焦环。
调整变焦环可改变视角。
定焦镜头由于焦距固定,无法进行变焦。
×镜片镜头的内部包括组合结构复杂的多片镜片。
根据玻璃材质、加工方法等不同,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镜片。
根据组合形式不同,最终画质也有所差异。
但镜头性能并不简单与镜片片数的多少成正比。
×光圈叶片位于镜头内部,用于调整通光量。
光圈叶片的位置因镜头种类不同而异。
×距离刻度在表示镜头伸出量的同时,显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刻度标记。
在风光摄影时当需要对远处的物体进行拍摄,并希望使用手动对焦时很有用。
有部分自动对焦镜头无此刻度标记。
×对焦环旋转对焦环时,内部的镜片将移动,可实现对焦,手动对焦也如此进行。
对焦环的位置因镜头种类不同而异,可能位于镜头的前部或者后部。
6、何谓焦距?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此距离越长,则越能将远方的物体放大成像;此距离越短,则越能够拍摄更宽广的范围。
下图仅采用单片镜片进行说明,但实际上镜头的中心点由多片镜片的结构决定。
7、光圈叶片的功能光圈由多片叶片构成,通过类似于瞳孔的放大缩小动作来控制图像感应器的受光量。
同时光圈还具有调整虚化效果及锐度的功能。
8、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的区别镜头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虽然镜头有很多种类,基本可以分为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两大类。
变焦镜是指可用一支镜头覆盖多种焦距的镜头,使用非常方便。
虽然现在镜头的主流是变焦镜头,但微距镜头或超远摄镜头却多为定焦镜头,定焦镜头在减少透镜片数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9、可抑制手抖动的IS 影像稳定器搭载手抖动补偿机构的镜头名称中有“IS ”的标记。
IS 是Image Stabilizer 的缩写。
IS 影像稳定器可根据手抖动产生的运动量移动部分镜片,使镜头成像画面稳定。
该机构可抑制手抖动,以获得锐度高的画面。
由于是在图像到达相机前就进行补偿,因此还具有可提高取景器成像稳定性以及自动对焦性能的优点。
只需一支镜头便可通过变换焦距,得到从广角到远摄的多种视角。
可迅速方便地调整构图。
虽然镜头焦距固定,但由于其与变焦镜头的结构不同,因此最大光圈可以做得更大、更加明亮。
与使用相同焦距变焦镜头拍摄的照片相比,背景虚化更为漂亮。
虽然焦距固定,但由于镜头明亮的最大光圈及其本身的特性,使它与用相同焦距变焦镜头拍摄的照片相比,背景虚化显得更漂亮。
镜头结构的不同使其能够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
采用IS影像稳定器的镜头搭载了开启/关闭的开关。
将“STABILIZER”开关置于“ON”即可启动防抖功能。
EF-S镜头是专门为采用APS-C画幅图像感应器的数码相机设计的特殊镜头。
成像圈(镜头成像范围)比通常的镜头要小,具有能够减小镜头体积的优点。
EF-S 中的“S”来源于英文“Small Image Circle”(小成像圈)的首字母。
EF-S 18-55mm f/3.5-5.6 IS STMEF-S镜头是APS-C画幅相机专用的镜头。
包括从广角变焦镜头到远摄变焦镜头,覆盖了广阔范围的焦段。
二、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下面来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
取景器拍摄和实时显示拍摄时的构图要点相同,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被摄体的位置、画面的横竖、收入画面的范围大小等。
×可表现宽阔感的横向构图横向构图可以表现宽阔感。
横拍的照片和人类的自然视野相似,能给人以一种安定感。
在这张照片中,同时拍下了左侧的瀑布、中间的彩虹和右侧的观景台,给人空间广阔的感觉。
×可表现纵深感的纵向构图纵向构图的照片虽然少了横向的广阔感,但可以表现纵深感。
将近前被摄体拍大可以强调与远处被摄体的距离感。
×拍摄范围也会改变照片整体印象拍摄范围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有很大不同,这被称为“画面视角”。
拍摄距离和所使用镜头的种类都会让它发生很大变化。
示例中靠近被摄体竖拍的照片与在稍远一些距离上横拍的照片效果完全不同。
横向拍摄的照片整体与红框范围内的图像效果完全不同。
由此可知即使在相同位置拍摄,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下不同范围的效果有很大不同。
三、根据拍摄场景自动设置-场景智能自动模式场景智能自动模式是相机自动分析拍摄场景,针对想拍的被摄体完成恰当设置的模式。
优先考虑快门时机时用此模式很方便。
×相机自动分析拍摄场景适合需集中精力构图时使用场景智能自动模式是只需将模式转盘旋转至“”,就能简单拍出好照片的拍摄模式。
EOS 相机搭载的EOS场景分析系统能够自动分析拍摄场景,进行恰当的设置。
比如可以在风光拍摄时将蓝天、绿树、夕阳映照的天空表现得鲜艳。
人像拍摄时调整色调表现自然健康的肤色。
此模式能够应对广泛的场景,因此在想要集中精力于构图或被摄体动作等情况下十分便利。
只需按下快门按钮的简单操作就能获得不输专业级的效果。
设置为场景智能自动模式四、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相机的设置和图像处理风格使人物更加美丽与常规的全自动模式相比,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具有两大特征。
一个特征是利用光圈效果虚化背景。
人像模式的光圈自动设置为接近所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光圈叶片完全打开,通过光量最多的状态)。
通过光圈效果提高背景虚化程度,以凸显人物,使人物更加醒目。
另一个特征是利用照片风格对照片色调进行调整,使肌肤质地更加柔和。
另外,曝光也相对偏亮,使皮肤显得更加白皙。
虽然色调并未发生大变化,但人物肌肤会略带粉色,使人物显得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EF-S 18-200mm f/3.5-5.6 IS焦距:200mm /人像(F5.6,1/320秒)ISO 400 /白平衡:自动五、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光模式–采用风光模式时,相机设置能够对由近及远的大范围景物进行锐利的成像。
同时还具有使绿色、红色更加鲜艳的特征。
照片整体印象更加清晰、锐利。
光圈效果使画面整体锐利鲜艳地展现风景风光模式下的相机设置光圈略小(光圈值增大),可使近景到远景全部合焦。
光圈与合焦范围的关系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首先只要知道这是光圈所具有的特性就可以了,这里的效果与人像模式下的光圈效果相反。
在画质方面,不仅提高了锐度,还能够对细节部分进行细致表现,并且加强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的色调,使天空和树木等显得更加鲜艳。
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是在略有阴云的条件下也能够拍出比实际视觉所见更清晰的照片。
虽然采用的是比较小的光圈(光量较少),但由于ISO感光度被设置为自动,相机会自动调整感光度,所以通常能以合适的快门速度拍摄。
但在黄昏等场景下,由于光线不足,可能快门速度偏低,容易产生手抖动,此时使用三脚架才能充分发挥出风光模式的效果。
另外,在此模式下,不管环境有多暗内置闪光灯都不会自动闪光。
六、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微距模式的设置便于拍摄多种微小被摄体。
可应用于花草、昆虫以及身边多种微小物体等的拍摄,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便捷拍摄模式。
凸显主题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是用于拍摄微小物体的拍摄模式。
在色调方面未加特殊处理,但相机设置根据被摄体做出了变更。
微距模式下一般会靠近被摄体拍摄,合焦范围会变小,对焦要求精密。
为了避免跑焦,光圈会收缩(光圈值变大)。
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强调前后的虚化效果,使合焦部分更加醒目,可以凸显主题。
另外,考虑到手持进行拍摄的情况,微距模式下ISO感光度设置为自动(ISO感光度设置偏高)以减少手抖动现象的出现。
由于内置闪光灯被设置为自动闪光,即便被摄体被拍摄者的影子笼罩也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
微距摄影广泛应用于花草、昆虫等自然摄影以及拍摄身边的小物体。
即使是抓拍微小物体,也可以采用微距模式,一般不会有问题。
EF-S 18-55mm f/3.5-5.6 IS STM焦距:55mm微距(F5.6,1/250秒)ISO 100白平衡:自动七、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运动模式组合了适于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多种设置,是可以让人享受到运动摄影乐趣的高级拍摄模式。
可用于多种多样的运动物体,也适于拍摄儿童或宠物。
擅长捕捉不规则运动的物体运动摄影的理想拍档拍摄高速运动的人或物,在过去是需要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丰富经验的。
这包括对运动物体持续对焦的技术以及保证不出现抖动以获得锐利成像的能力。
而如今EOS相机的运动模式在这两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帮助。
自动对焦功能将追踪正在运动的被摄体,进行连续对焦。
对焦点选择也自动完成。
同时,为了能够定格被摄体的运动瞬间,相机自动采用较高的ISO 感光度以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