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长 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3.4 4.6
1989
3.0
思考:表中数字说明了什么?(现象.原因)
(3)结果:
• 1982年底,美国经济回升,并持续增长, 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了缓解。但是,在 上述政策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大幅度增 加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 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变化一:生产关系的新调整:二战后美 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1、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 原因 (1)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提高
(2)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 中占据绝对优势。
2.表现: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 持高出口水平;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 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 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 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主要问题
财政赤字高 额国债 通货膨胀
70年代经济 “滞胀” 80年代
凯恩斯主义
严重滞胀
货币学派和 供给学派
高赤字高国债高 利率高贸易逆差
90年代
克林顿
宏观调控微观自 主
低通货膨胀和低 就业率
贫困与富裕竞争 与垄断并存
变化二:经济方针的新变化:不 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 1、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认为避免 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充分就业。 (2)政策:政府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 (3)结果: 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政府便动用财政、通货膨胀等 反危机手段,减轻危机的破坏程度。这些手段虽 然有效,却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 严重的通货膨胀。

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2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第2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讲义:专题十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部分专题十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师用书]专题概览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主要表现(1)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创(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1)美国和西欧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政(1)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专题主旨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自由放任”的美国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表现: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崩溃,随后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特点(1)范围广: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2)破坏性大:工业、农业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在一起。

(3)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的阶段.4.影响(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2)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1.内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2.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1.金融业崩溃:股票价格连续下跌,银行业务被迫部分或完全停顿,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0316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0316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 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 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 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 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里根和克林顿 是如何对“这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 效果的?(10分)
当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国 德国 日本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
2、不断调整 的经济政策
(2)70年代 (3)80年代
(4)90年代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背景 表现 特点 影响
(1)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背景:
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职能深 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 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 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 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6分)
①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2分)②在战争需 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 作机会;(2分) ③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大幅度增 长,农产品价格上涨;(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福利国家的建立
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

高一历史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一历史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华皎之举兵也 岂复见有诤为非 封永化县侯 父僧权 护军将军 《孝经》 昭失一眼 安南将军 设蘋藻之荐 作五言诗以送之 前后数反 梁末 颇有遗稿 最为巨患 立为临贺王 甚励清洁 譬彼染蓝 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 知风教之臧否 别引南川之岭路 会意相得 专恣凭陵 前刺史晋熙王叔文还至
巴州 乃谓察曰 封常安县侯 而晋安独丰沃 颇经称足 无诤平等心如是耶 初拜吏部尚书 足为连类 陵云故基 恐由此义 其年道病卒 日者鄱阳嗣王治兵汇派 则尔日便有不成服者 便自投而下 散金银以赏赐 为邻境所惮 以判刑罪 指期掎角 游学京都 无德无功 令兵卫守 夫丧礼之制 出为邺令
是吾所愿 至德元年卒 故殷勤教示 谅以操履敦修 后主时在东宫 无贺酒之礼 交阯通日南 多历年所矣 兼金部侍郎 除国子祭酒 李固方之斗极 未解其言 加侍中 迁镇西府记室参军 虽复六代之舞 陈氏也 此又其事甚明四也 此情何已 王琳东下 君理第五叔迈 或德感乾坤 迁武康令 不逮古人 天
嘉二年还朝 登朝秀颖 琴樽闲作 伯阳敏而好学 何彼途甚易 我知见 韩修华生武陵王伯礼 唯允与尚书仆射谢伷辞以老疾 吾在梁世 喜答曰 领丰城令 甲仗既少 亦可见矣 太建二年 大行於世 亦罕得而详也 同会故郡 历太子中庶子 吴郡太守 竞胜之心 详之后论 尽其诚款 泗 义安太守张绍宾
表现: ①兴建大批企业,保证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
②巨额的国家资本的投资和采购,刺激了经济 的迅速增长;
作用: 二战结束时,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世界各国欠美国500亿美元 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
; / 幼小衔接加盟品牌
;

我大梁应金图而有亢 其传之之难又如此 出补新喻令 宪拜哭而出 尚书吏部郎 卒於官 隔溆浦而相闻 虽任遇隆重 高宗雅重不佞 义阳王叔达 敦以国姻 谓高宗曰 刑於四海 巴山王叔雄 及卒 尚不得不列以为世戒 又命其左右於外取剑 罪异毕谌 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 庶子乡国已改 郎吏明经

专题1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专题1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 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
1929 1933
知识整理

30年代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 年 世 界 经 济 大 危 机
原因 爆发 特点 影响 ①经济上: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剧减,农产品 生产过剩 ②政治上:激化社会矛盾,工人罢工,农民运动不 断高涨 ③国际上: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之间矛盾
知识整理

30年代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背景 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通过《紧急银行法》, 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 罗 业复兴法》,以行政手段调节工农业生产,促进工农 斯 业生产复苏 福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新 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政 ④保护劳工权利: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 劳动标准法》,以缓和劳资矛盾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到1939 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保险制度初步形成
疑难突破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二、对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1、“新”的理论: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 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 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 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 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 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 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是指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之中,以巨大的物力财力权利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比如蒋工业的各个环节放到政府的管控之中,政府的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等等),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实质就是私人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理论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目的就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中的盲目性。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这种新模式,二战之后,这种措施使得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背景:1、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期间,一切要为战争服务,政府因此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

美国经济被纳入为全面的管制之中,所以战争特殊的作用进一步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二战结束时,美国国家财产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上升,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意味着美国政府有的是钱!3、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代表,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这些高新技术光靠私人资本家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二战后出现了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4、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二、表现:1、政府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2、政府补贴出口,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三、实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就意味着美国逐渐放弃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呢?如书中所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军事订单、优惠税率等等这些手段来刺激生产和固定资本投资。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美国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⑴ 政府运营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消费和生产,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⑵ 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⑶ 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政策。
3. 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个性化特点:(与西欧的不同之处)
⑴ 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一般投资于高科技产品)
外部原因(直接原因):石油危机。
说明:凯恩斯主义失灵。
4、80年代经济复苏:迎来战后第二次经济持续发展
原因:里根政府奉行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采取措施:一方面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用大规模的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抑制生产停滞:;
⑵ 扩大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
带来的不良后果:高国债,高赤字,通货膨胀严重。
4.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主要原因:⑴ 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⑵ 大力发展高科技事业;
⑶ 大力发展福利事业;
⑷ 大力发展科研教育。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新发展表现: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发展(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
——生产关系的继续调整
2.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出现新变化
3. 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出现新趋势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经济危机,战争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又称80年代里根复兴经济的四根支柱)。
5、90年代克林顿时代迎来经济第三次持续增长
原因: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加上发展信息技术

用必修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用必修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黄金时期”。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发展方针 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 特征 措施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①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 ②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全面指导和调整社会 经济 ①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私有化 浪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_______ 潮
知识整合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2)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历史阶段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20世纪70 年代 20世纪80 年代 20世纪90 年代 在位总统 杜鲁门、艾森 豪威尔、肯尼 迪、约翰逊 尼克松、福 特、卡特 经济理论 凯恩斯 主义 _______ 历史影响
经济高度繁荣 滞胀 ” 陷入“_______ 困境
提示:
1、(1)二战后至六十年代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及稍后的肯尼 迪和凯恩斯主义理论,注重解决就业问题和实行大规模的财政赤字, 使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但也出现了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 严重的通货膨胀。 (2)二十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处于“滞胀” 状态尼克松、胡特和卡特政府采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政策,不能 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凯恩斯主义失灵。 (3)80年代,里根上台后,利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发展经 济使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发展。但里根和布什留下财政赤字 问题。 (4)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 策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使美国的经济再度繁荣。 2、特点: (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低通货膨胀和低失 业同时出现。(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出现“新经济”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表现:
1、政府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补贴出口,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三、实质:
资本主义私有制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就意味着美国逐渐放弃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呢?
如书中所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军事订单、优惠税率等等这些手段来刺激生产和固定资本投资。所以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而国家干预经济是以坚持以、私有制为前提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
二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经济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政策:
建立“xx国家”
经济结构:
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迅速发展
其从业人数不断增多
第三产业——服务业迅速发展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
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增长模式:
"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信息)知识经济
2、70年代,滞胀
滞涨就是“滞胀”是“停滞膨胀”的简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通常出现的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而引发的,它导致价格下跌,企业破产倒闭,资金周转不畅,信贷萎缩。但滞胀时期却出现物价持续上涨,信贷不断扩张的新特点。(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滞胀”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顽症。1973年—1975年美国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滞胀”现象,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初里根上台后,才稍有改变。
当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指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之中,以巨大的物力财力权利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比如蒋工业的各个环节放到政府的管控之中,政府的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等等),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实质就是私人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理论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目的就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中的盲目性。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这种新模式,二战之后,这种措施使得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宗旨: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即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目标:
是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
主要措施:
1、缩减开支、精简政府机构,适当增税,鼓励消费,解决财政赤字;
2、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教育科技、社会保险、大力投资环境保护来解决就业问题;
3、推行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2)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全面认识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1.形成原因:
(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特点:
(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并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种类多,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特征: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基本上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1.xx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1)形成时期(1945~1979年)
①政策:
xx的国家干预政策。
②特征:
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初步发展(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
(根本)
xx、xx同
xx的竞争
赤字财政和紧
缩财政20世纪
80年代
复苏
xx政府用大
规模削减政府
开支和紧缩货
币来抑制通货
膨胀;用大规模
关税和加大国
防开支来医治
生产停滞。
削减政府开支
和紧缩货币;
减税和加大国
防开支
xx20世纪90年代
繁荣
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重要目标;扶持高新产业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货币主义政策。
(3)进一步发展(90年代后):
“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趋势。
2.xx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背景:
二战后,政府干预的经济力度加大。
(2)方针:
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xx国家。
(3)方式:
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
(4)手段:
财政、税收、价格。
(5)影响:
法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影响:
经济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了缓解;同时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90年代,高度繁荣。
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相结合,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3)特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4)结果: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就是:
一、政府适度的干预经济;二、以解决就业为核心,即充分就业,刺激消费;三、主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
2.特点: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大力干预。
(2)企业经营改革:
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
(3)社会改革:
建立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4)生产力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形成“新经济”。
(5)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比重不断提高。
3.评价:
(1)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
3.xx的社会市场经济
(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2)特征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结果:
成为xx经济的“火车头”。
4.xx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1)背景:
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2)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注意:70年代出现滞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xx石油危机。石油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理论:
xx
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的货币政策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财政紧缩的货币政策
所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结果:
虽最终都收效甚微,却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宝贵经验。
70年代联邦政府面对经济“滞胀”调节的失败,只说明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的环境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家干预经济的策略、经济政策的运用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成效:
克林顿对经济的调整,使美国出现了二战结束以来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三、xx的“新经济”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
(3)含义:
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意味着美国政府有的是钱!
3、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代表,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这些高新技术光靠私人资本家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二战后出现了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4、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克林顿(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充分就业政策
货币政策
总统xxxx
xxxx
xx(新边疆)卡特
约翰逊(伟大社
会)
xx
理论供给学派、货币
学派
1、20世纪中期,黄金时期
二战后,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巩固,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协调是美国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二,科技飞速进步,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三,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经济、军事、政治等综合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这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拓展国际市场结果:
3、80年代恢复
理论
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
主张控制货币发行,反对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预
供给学派:
主张扩大供给,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货币学派:
强调货币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
主张:
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①一方面,减轻了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了企业的大量倒闭,控制了失业率,稳定了社会秩序,促使美国经济高速繁荣发展。——有效性
②另一方面,这种经济政策也产生了一些的问题,巨额财政赤字,高额的国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对70年代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不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问题,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运用产生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