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CS TQIP TBI管理实践指南

合集下载

2007年美国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及解读

2007年美国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及解读

2007年美国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及解读
龚晓明;荆宁宁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变化反映了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本文介绍了2007年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并认为准则的变化突出了影响组织卓越绩效的四个最关键因素:"战略优势和核心能力"、"创新"、"工作系统"及"劳动力",准则的变化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卓越绩效模式向非盈利组织的推进,反映了组织经营管理最有效的前沿实践.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龚晓明;荆宁宁
【作者单位】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国际质量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相关文献】
1.2011~2012版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新变化 [J], 吕青;侯进锋
2.2007年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变化说明 [J], 吕青
3.2007年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变化说明(二) [J], 吕青
4.2007年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变化说明(三) [J], 吕青
5.2007年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变化说明(四) [J], 吕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介绍说明书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介绍说明书

艾默生网络能源(西安)研发中心 费希尔久安(成都)
艾默生网络能源(深圳) 雅达电子(深圳) 热敏碟(深圳) 艾默生家电应用技术(深圳)
P. 26 2007-7-19
Qingdao Tianjin
XI’an Chengdu
Suzhou Nanjing
Shanghai
Shenzhen
P. 21 2007-7-19
艾默生公司简介 - 中国
艾默生中国概况
● 七十年代末开始发展中国业务 ● 中国是Emerson在亚洲的最大商业伙伴
- 自 ’02 年销售额仅次于美国 ● 基本建设:
- 29 家工厂在14个地点
- 8 家合资公司
● 超过3万名员工
P. 23 2007-7-19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图
P. 10
Emerson 管 理 精 粹 受全球青睐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e
How Emerson Consistently Achieves Winning Results
作者:C. F. Knight 和 D. Dyer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e” 是对在一次又一 次的挑战面前获得成功的管理流程和价值体系的一 个令人信服的考察。该书为要在全球市场上一展身 手的经理们提供了清晰和中肯的见地。
P. 2 2007-7-19
公司全球概况
● 多元化全球生产及技术企业,为世界各地的工商业及消 费者市场服务
● 上市公司(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EMR) ● 总部设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 以卓越管理、长期财政业绩及持久力见称 ● 生产及/或销售遍及150多个国家 ● 1890 年成立 – 业务经营达116年

NPI作业管理规范

NPI作业管理规范
MFG
MFG
ME/EE
ME/EE
MFG
MFG
MFG
MFG
SMT/DIP/FT治工具
MFG
MFG
ME
ME
MFG
MFG
MFG
ME
F/T配备
MFG
MFG
PUR
IQA/PE
MFG
MFG
MFG
IMT维修
目检套板
MFG
MFG
ME
ME
MFG
MFG
MFG
ME
ICT/ATE Fixture
MFG
MFG
TE
TE
MFG
MFG
2.1限于第一次生产之新产品.
2.2少部分零件变更之机种、与已量产机种差异无几之机种、PCB版本升级之机种、个别
功能修改之机种等,由MPM根据实际状况决定是否进行NPI流程。
3。0组织与权责:
3.1定义:
3。1.1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新产品导入).
3。1.2DVT:Design Validation Stage(验证设计试产阶段,即DVT试产)。
维护及Ray不良品之协助分析及对策并出具X-Ray Coverage WI
(内含盲点清单-Untested list),并将盲点清单提供给IE & ME,
以利IE撰写WI及ME制作目检套板等,FMEA的制作,治工具
及相关材料必须需符合环保要求。
3。2.7 PE:测试设备清单之提供给MFG&OQA,测试站别之架设,
3。2。11PUR(采购):根据PM提供的NPI试产安排和MC提出的缺料报告,完成NPI
物料的购买动作,确保所有物料在NPI前到位。针对环保物料需要求

美国ACS TQIP TBI管理实践指南

美国ACS TQIP TBI管理实践指南

美国ACS TQIP TBI管理实践指南简介颅脑外伤(TBI)往往给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在美国,据统计每年急诊就诊或在院的患者中约有250万与TBI有关,其中约有50000多人死于TBI,有相当比例的TBI患者遭受暂时或永久性残疾。

据估计,TBI 每年对美国经济造成的负担超过760亿美元,且花费在残疾及劳动力丧失保障方面的费用要远高于急救治疗费用。

关于急性TBI的管理,目前设计严密的对照研究数据甚少。

虽然基于循证医学的TBI管理指南已经出版,但是这些指南所依赖的临床研究的质量限制了指南的推荐强度和使用范围。

《TQIP脑外伤管理实践指南》采用了目前已有的、最可靠的证据,对于研究证据不足的某些方面,则采用专家们一致公认的经验和观点。

GCS评分的应用要点: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评估意识障碍程度的可靠工具;②对GCS评分必须进行规范的评估和记录;③必须记录每一项的评分(睁眼、言语、运动);④GSC总分(3-15)对患者的轻重分类及预后评价意义重大。

四十年前Teasdale和Jennett首先发明了GCS评分,GCS评分能由轻到重全方位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现在GCS评分在临床和科研中被国际广泛采用。

GCS评分的目的在于评估三个不同项目的反应:睁眼反应(E)、言语反应(V)、运动反应(M)(表1)。

对于个别患者,所有项目及总分都要作出具体报告,例如E4V4M5,GCS总分13。

GCS总分(3-15)与分组比较水平密切相关,并且为患者的分类及预后提供了一个有用手段/方式。

轻型脑外伤≥13分,中型脑外伤9-12分,重型脑外伤≤8分。

若GCS评分被麻醉原因或者其他混淆因素影响致不能评估的,该原因应当被如实记录。

虽然经常这么做,但是1分不应当被记录,因为真正的1分之差是无法评估的,伴随时间变化的GCS评分曲线将会有助于对早期变化的监测。

既要对患者自然状态下的反应进行评估,又要对其在刺激状态下的反应作出评估。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实践及启示——以TIP为例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实践及启示——以TIP为例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实践及启示——以TIP为例蔡乾和;陈磊【摘要】美国技术创新计划(TIP)支持有科技优势的中小企业进行目标明确的变革性技术研发,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美国的竞争力.它的资助与管理具有支持企业面向国家需求的变革性研究、设立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坚持以同行评议进行项目遴选等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把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与“跨办公室”工作模式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相结合等工作机制.它为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要面向国家产业需求,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的变革性技术研究;倡建中小企业创新联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后评估研究工作,重视影响评估对科技计划管理的作用.【期刊名称】《创新》【年(卷),期】2016(010)005【总页数】8页(P49-56)【关键词】TIP;资助管理;技术创新;产业需求;影响评估【作者】蔡乾和;陈磊【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河北唐山,063009;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学管理科,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1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在产业技术创新、国家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

曾任职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司的弗·霍克(F·J·Hawke)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中小企业在发展本国适用技术、促进技术培训、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内储蓄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

[1]同时,他还指出,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和体制措施,才能发挥其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作用。

不过,由于中小企业在投入融资、技术创新、科研人才、信息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不足等问题,使其在加强新技术研发和承担技术风险能力方面踌躇不前。

美国静脉输液实践指南 2024

美国静脉输液实践指南 2024

美国静脉输液实践指南 2024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规范

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规范

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规范系列号标准代码描述1 API RP 500 1级1类和2类区域石油设施电气安装区域划分的推荐做法2 API RP 500B 陆上及海上固定与移动平台钻井与采油设施的电气安装区域划分的推荐做法3 API RP 505 1级0区、1区和2区石油设施电气安装区域划分的推荐做法4 API RP 520 artI 炼油厂压力释放设备的尺寸计算、选型和安装第1部分- 尺寸计算和选型5 API RP 520 artII 炼油厂压力释放设备的尺寸计算、选型和安装第2部分- 安装6 API RP 521 压力释放和泄压指南7 API STD 526 法兰钢压力释放阀8 API RP 550 炼油厂仪表和控制系统安装手册9 API RP 551 过程测量仪表10 API RP 576 压力释放设备的检查11 API STD 616 为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服务的燃气透平12 API STD 617 为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服务的离心压缩机13 API STD 620 大的、焊接式的低压储罐的设计和建造14 API RP 750 石油和炼油工艺危险管理15 API RP 752 与加工厂房相关的危险管理16 API RP 1104 管线和相关设施的焊接17 API RP 1111 海上碳氢管线设计、建造、操作和维护18 API STD 2000 冷冻和非冷冻低压储罐的放空19 API STD 2003 防止静电火化、闪电和漂移电流的保护措施20 API RP 14A ISO10432 井下安全阀设备规范21 API 14C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基本表面安全系统的分析、设计、安装和试验22 API 14E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管线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推荐做法23 API 14F 非1级1类和2类区域固定和浮式海洋石油设施电气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推荐做法24 API 14G 开式海洋石油生产平台防火和消防控制的推荐做法25 API 14J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设计和安全分析的推荐做法26 API RP 2A LRFD 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27 API RP 2A WSD 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28 API 2G 海洋结构物上生产设施的推荐作法29 API 2I 浮式钻井单元停泊服务检测30 API 2L 海上固定平台直升机场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31 API 2N 北极条件结构和管线规划和设计的推荐作法32 API 2X 海上结构制造超声波检查和技术员资质33 API 2Z 海上结构钢板预制资质34 API 5L8 新的绳管检测的推荐做法35 API SPEC 2B 结构钢管建造规范36 API SPEC 2C 海上吊机规范37 API SPEC 2F 系泊链条规范38 API SPEC 2H 海上平台管状节点锰钢规范39 API SPEC 2W 经过热处理的海洋结构钢板40 API SPEC 2Y 海上结构钢钢板淬火和冷却规范41 API SPEC 5L 软管规范42 API SPEC 6A 井口和管汇设备规范43 API SPEC 6D 管线阀门规范44 API SPEC 11P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服务往复压缩机规范45 API SPEC 11P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服务往复压缩机规范46 API SPEC 12B 螺栓生产液体储罐规范47 API SPEC 12D 现场焊接储液灌规范48 API SPEC 12F 运输船焊接储液灌规范49 API SPEC 12G 乙二醇气体脱水单元规范50 API SPEC 12J 石油和天然气分离器规范51 API SPEC 12K 间接型油田加热器规范52 API SPEC 12L 立式和卧式处理器规范53 API SPEC 12P 玻纤加固塑料罐规范54 API MPMS 4.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1部分 -- 介绍55 API MPMS 4.2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2节 -- 管线校准试验装置56 API MPMS 4.3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小容积计量装置57 API MPMS 4.4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罐计量装置58 API MPMS 4.5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主计量装置59 API MPMS 4.6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脉冲计量60 API MPMS 4.7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现场标准测试计量61 API MPMS 4.8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4章校对系统第3节 -- 计量系统操作62 API MPMS 5.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5章计量第1节 -- 一般表记考量63 API MPMS 5.2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5章液体计量第2节 -- 用位移表来计量碳氢液体64 API MPMS 5.3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5章液体计量第3节 -- 用涡轮表来计量碳氢液体65 API MPMS 5.4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5章液体计量第4节 -- 用附属设备来计量液体66 API MPMS 5.5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5章液体计量第5节 -- 脉冲流量计量数据发射系统的保真度和安全性67 API MPMS 6.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6章计量附件第1节 -- 租用自动密闭输送系统68 API MPMS 6.2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6章计量附件第2节 -- 安装架和车载非液化石油气产品计量69 API MPMS 6.5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6章计量附件第5节 -- 装卸海运散装船计量系统70 API MPMS 6.6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6章计量附件第6节 -- 管线计量系统71 API MPMS 8.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8章采样第2节 -- 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采样的标准做法72 API MPMS 8.2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8章采样第2节 -- 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液体采样的混合和处理73 API MPMS 9.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9章密度测定第1节 --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测量方法74 API MPMS 10.3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0章沉淀物和水第3节 -- 水和被离心分离过(实验室程序)的原油沉淀物的测定75 API MPMS 10.4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第10章沉淀物和水第4节-水和/或被离心分离过(现场程序)的原油沉淀物的测定76 API MPMS 12.3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2章石油量化计算第2节 -- 来自带有原油和轻碳氢混合物的容积收缩原因77 API MPMS 14.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1节 -- 密闭传输中的天然气收集和处理78 API MPMS 14.3.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3节 -- 同心圆缺孔板计量第1部分 - 一般公式和无常指南79 API MPMS 14..3.2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3节 -- 同心圆缺孔板计量第2部分 - 安装要求规范80 API MPMS 14..3.4 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3节 -- 同心圆缺孔板计量第3部分 - 天然气应用81 API MPMS 14..3.4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3节 -- 同心圆缺孔板计量第4部分 - 背景,开发,执行程序和子程序文件82 API MPMS 14..4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4节 -- 天然气液体和蒸汽到同等容积的液体的质量转换83 API MPMS 14..5 来自成分分析的天然气混合物总热值、相对密度和压缩系数的计算84 API MPMS 14..6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14章天然气流动性测量第6节 -- 连续性密度测量85 API MPMS 14..7 天然气液体质量测量标准86 API MPMS 21.1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 第21章用于电动计量系统的流量测量第1节 --电动气体测量87 API UBL 761 勘探和生产设施的风险模型设计88 API UBL 1130 计算机管线监控89 API UBL 1149 管线参数不定性和泄露检测结果。

自然气行业计ibration标准的准备与应用说明书

自然气行业计ibration标准的准备与应用说明书

DCG Partnership 1, Ltd. 4170A South Main Street, Pearland, TX 77581IntroductionIn today’s natural gas industry,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standards used to calibrate are made to the utmost quality. Calibration standards are mixtures of known concentrations of components used to confirm or determine concentrations in samples. Calibration standards are needed for 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 measurement and balance, quantitative sample analysis, and custody transfer. Preparation, blending, and final analysis are all crucial factors which will determine the integrity of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Several guidelines, such as ISO, GPA, and API must be followed in order to produce a calibration standard that is accurate and consistent.PreparationAll manufacturers should have a written quality assurance protocol for cylinder preparation and blending methods. DCG evacuates all cylinders prior to filling using a DCG proprietary protocol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at removes trace residual components. Due to the many different calibration standards manufactured, the specific protocol for evacuation can be from a basic vacuum purge to a complex, internal cleaning.Figure 1. Vacuum station Blending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 calibration standards must be, at a minimum, gravimetrically prepared and traceable by weight to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or equivalent party. NIST Traceability validates the link between the calibration weights. In addition, any raw materials used in the blending process must be analyzed for impurities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mak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All balanc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alibration standards must be calibrated and monitored daily and linearities verified weekly. In addition, bi-yearly evaluation by an outside metrological laboratory meeting ISO Guide 25 and ANSI/NCSL Z540-1 is required. Weights should be kept in protective cases and handled in such a manner to avoid soiling from dirt and oils which may provide a false calibration.Figure 2. Balances and masses used to gravimetrically prepare calibration standardsCertificationAfter the blend is mixed thoroughly it is time to certify that the blend has met all the method specifications or requirements. Our mixtur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our seven-point calibration curve. These analyzed values are compared to the gravimetric values and are used to confirm the gravimetric values. These blends are also checked for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any requirements.DCG Partnership 1, Ltd. 4170A South Main Street, Pearland, TX 77581Figure 3. Gas Chromatograph set up for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Maintenance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proper maintenance is key. Calibration standards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 of time and money. Exposing calibration standards to temperatures below their hydrocarbon dew point may cause stratification, causing the heavier components to settle to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while the lighter components collect near the top. Opening the cylinder valve in this condition will release the lighter components, alter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When this occurs, the quality of the standard is compromised and each component’s actual concentration is changed. This results in erroneous analytical data and a ruined calibration standard. API 14.1 defines how calibration standard maintenance via heating the standard is don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be heated for at least 4 hours after the cylinder has reached a temperature of 30°F (17°C) above the expected hydrocarbon dew point of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Used properly, heat blankets will prevent the above from happening by heating the cylinder to the desired temperature.The sample lines from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to the gas chromatograph and any regulators being used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must also be maintained at a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30°F (17°C) above the hydrocarbon dew point. This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heat trace tubing; heat trace tubing assists in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tandard during sampling. When drawing a sample, if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below the hydrocarbon dew point, condensation of the standard within the sampling system lines may occur. Electrical heat trace tubing is used to heat the sampling system lines to avoid this. Heating the regulator offsets the reduction in temperature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regulation.Figure 4. Heat blanketConclusionIn an industry where business i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a calibration standard that is prepared to the highest caliber is critical. This imparts confidence to companies that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s they have purchased are accurate and precise and will fulfill their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An incorrect or lesser grade standard will result in the imbalance of the purchasing plant or pipeline. However, it does not end there. To preser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alibration standard and guarantee the maximum shelf life, proper care andmaintenance is a mus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ACS TQIP TBI管理实践指南简介颅脑外伤(TBI)往往给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在美国,据统计每年急诊就诊或在院的患者中约有250万与TBI有关,其中约有50000多人死于TBI,有相当比例的TBI患者遭受暂时或永久性残疾。

据估计,TBI 每年对美国经济造成的负担超过760亿美元,且花费在残疾及劳动力丧失保障方面的费用要远高于急救治疗费用。

关于急性TBI的管理,目前设计严密的对照研究数据甚少。

虽然基于循证医学的TBI管理指南已经出版,但是这些指南所依赖的临床研究的质量限制了指南的推荐强度和使用范围。

《TQIP脑外伤管理实践指南》采用了目前已有的、最可靠的证据,对于研究证据不足的某些方面,则采用专家们一致公认的经验和观点。

GCS评分的应用要点: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评估意识障碍程度的可靠工具;②对GCS评分必须进行规范的评估和记录;③必须记录每一项的评分(睁眼、言语、运动);④GSC总分(3-15)对患者的轻重分类及预后评价意义重大。

四十年前Teasdale和Jennett首先发明了GCS评分,GCS评分能由轻到重全方位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现在GCS评分在临床和科研中被国际广泛采用。

GCS评分的目的在于评估三个不同项目的反应:睁眼反应(E)、言语反应(V)、运动反应(M)(表1)。

对于个别患者,所有项目及总分都要作出具体报告,例如E4V4M5,GCS总分13。

GCS总分(3-15)与分组比较水平密切相关,并且为患者的分类及预后提供了一个有用手段/方式。

轻型脑外伤≥13分,中型脑外伤9-12分,重型脑外伤≤8分。

若GCS评分被麻醉原因或者其他混淆因素影响致不能评估的,该原因应当被如实记录。

虽然经常这么做,但是1分不应当被记录,因为真正的1分之差是无法评估的,伴随时间变化的GCS评分曲线将会有助于对早期变化的监测。

既要对患者自然状态下的反应进行评估,又要对其在刺激状态下的反应作出评估。

对于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运动方面的评分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但是在轻度脑损伤患者中睁眼反应及言语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个项目(睁眼、言语、运动)之间提供了互补的信息。

GCS评分的优势在于它涵盖了广泛的意识障碍区间,并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监测意识状态变化提供了重要工具。

评估和记录的标准化至关重要,以便反应伴随时间作出的变化,以及和其他医护人员交接。

自然反应是患者在无任何刺激状态下首先被观察到的反应。

首先,对患者进行言语的呼唤,如要求患者服从命令并同时观察其是否对此作出反应,例如睁开眼睛等等。

如果患者对此没有反应,则给予一个刺激引出反应。

刺激的位置(中枢或外周)应该是标准化且一致的。

给运动反应打分,只需观察上肢的运动,而不必观下肢。

表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分类与运转要点:①对于格拉斯哥评分(GCS)≤13的患者,应快速将其从现场直接送往创伤急救系统中可用的最高等级的创伤中心,以进行紧急神经外科评估与干预。

②对于复合伤(GCS评分≤15)、颅脑以外其它部位中度至重度创伤、及简明创伤评分(AIS≥3)的患者,应快速将其送往既定创伤系统中最高等级的创伤中心,以进行紧急神经外科与多学科评估与干预。

正确的现场分类对疑似脑外伤(TBI)的患者而言极为重要。

伴TBI的创伤患者需快速液体复苏、精准的手术策略及危重管理能力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

美国疾控中心(CDC)2011年创伤患者现场分类指南指导EMS供应商将所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13分的所有患者或任意程度TBI(GCS≤15)伴颅外损伤(AIS≥3)的患者送往具备可快速提供明确治疗的专家、工作人员及设施的最高等级创伤中心(通常为一级或二级创伤中心)。

尽管有这些指南,资料显示不管是有或没有创伤中心的地区,TBI患者的受伤等级显著被低估及错误分类。

在一些需较长运输时间(≥1小时)的偏远地区,只能到级别较低的创伤中心(三级、四级或非指定医院),那里只能提供初始复苏治疗。

这些医院应该有适当的预先设定的飞机/路面运输流程与协议,以便能够将TBI患者立刻转移至既定创伤系统中可用的最高等级的中心。

目标导向治疗一些临床指标可作为TBI目标导向治疗的一部分;其中的部分目标(如CPP、ICP、PbtO2)对ICU中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意义,而其他标准则适用于所有TBI患者。

应维持充足的氧饱和及血碳酸正常,存在明显肺部问题(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可能需关注与肺部有关的指标;应密切监视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以避免低血压;体温管理的目标为正常体温,中心体温应维持在38℃以下;需将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关注TBI患者的血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避免血钠过低,因为血钠过低可能会加重脑水肿,TBI患者还可能出现尿崩症(DI)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因此,应密切监视患者的血清钠与渗透度水平,高血糖症与低血糖症不利于TBI患者;应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在已知或疑似糖尿病患者中,在开始营养之后应更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在TBI患者中贫血与凝血障碍为常见情况,因此应密切监视。

对于TBI患者血红蛋白输注阈值,各家标准不一。

近期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对比了TBI之后的两个血红蛋白输注阈值(7g/dl与10g/dl),研究显示两组的神经系统功能评价并无差异;但10g/dl的阈限与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关,结果支持将7g/dl的输注阈限作为最佳实践建议。

TBI患者早期就应评估凝血功能,包括使用INR确定药物性的、医源性的还是创伤后早期凝血功能障碍。

使用新的凝血功能评估工具(血栓弹力图、ROTEM或血小板功能评估)可为目标导向治疗提供额外信息,以逆转凝血功能障碍。

表2. 治疗目标。

颅内压检测要点:①ICP监测很重要,但其不能替代神经系统查体和影像学检查。

②对昏迷(GCS评分≤8分)或者最初CT影像提示存在结构性脑损伤的患者(推荐)行ICP监测。

③对于昏迷患者,但无结构性脑损伤的证据,或早期CT影像未提示高颅压(基底池受压或消失),通常不推荐ICP监测;若病情无进展,患者可复查CT予以观察,而不需行ICP监测。

④对GCS评分>8分,存在结构性脑损伤且病情进展风险很高(存在大面积/多发脑挫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推荐进行ICP监测。

⑤对因颅外损伤需行急诊手术、机械通气;CT扫描证实或临床表现提示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推荐进行ICP监测。

⑥ICP监测的优选方法为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EVD),因其既可以用于诊断(测量ICP),又可以用于治疗(可以引流CSF)。

ICP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此外,脑灌注压(CPP)作为受ICP影响的变量(等于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是脑血流量的重要标志;CPP升高有助于血流灌注及氧合作用的重建。

ICP监测除了可以测量CPP以外,还能对即将发生的如:挫伤/血肿增大,脑水肿加重等结构性脑功能紊乱和术后并发症提供早期预警。

关注ICP的增高,将指导进行及时的CT及其它检查、及时的干预和有针对性处理。

ICP监测仍是重型TBI管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近期的研究已强调在TBI的治疗中需要更加强调使用ICP监测的必要性。

作为迄今为止最大的ICP监测方面的研究,来源于参与ACSTQIP医院的观察数据显示:ICP监测的利用率与住院低死亡率相关。

其他未被采纳的院内制度也被证实和预后改善相关。

在南美进行的唯一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TBI患者通过ICP监测使ICP≤20mmHg的治疗方式和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系统查体指导的治疗方式进行了对比。

两组结果比较虽然未见差异,但并不支持在TBI的治疗中终止ICP监测;相反,其结果证实了通过有创ICP 监测或通过反复的临床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来识别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性。

此项研究同时挑战了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对所有患者都固定地将ICP调整到20mmHg的观念。

目前被接受的颅内压警戒值为20mmHg,并将可以接受的20-25mmHg 范围作为颅内高压治疗的临界值。

目前正进行中的研究提示,此阈值可能还取决于患者个体因素。

个性化治疗模式应当基于患者的损伤类型,并依赖日益强大的先进神经监测技术。

ICP测量的金标准是通过脑室外引流(EVD),外接压力-容量传感器。

检测器置于脑室中央,能测量全脑ICP并能发挥通过脑脊液引流降低颅内容量的治疗优势。

脑实质内ICP监测也是可靠的方法,但不能进行脑脊液引流。

某些情况下,也可将探头置于硬膜下或硬膜外,但二者均是ICP测量最不准确的方法。

颅高压的管理要点:①颅内压仅仅是个宏观压力指标,并不能确定颅内压升高的具体机制。

其它的神经监测及大脑自动调节功能的评估可能有助于个体化治疗;②推荐采用“三层”颅内压(ICP)管理方法,利用多方面的治疗措施来应对不同的机制。

层级越高则治疗强度越大,带来的并发症越多;③如果在同一级(层)中,未能有效控制ICP/CPP,应该及时迅速进入到下一级(层)的治疗方案;④反复的CT复查及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迟发性损伤并进一步指导治疗。

由于颅内压(ICP)升高背后往往不是单一的病理生理因素,所以管理十分复杂。

颅内压(ICP)升高与多种机制有关,包括:脑水肿(细胞内、细胞外)、脑静脉回流受阻、脑充血(自动调整功能丧失、血管扩张)、占位效应(血肿增大)和脑脊液循环障碍。

颅内压是一个宏观压力指标,多种机制均可引起颅内压升高。

神经系统多模式监测如脑组织氧分压(PbtO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血流量(CBF)、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和其他参数可能有助于制定一个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我们推荐的“分层”颅内压(ICP)管理方法,利用多方面的治疗措施来应对不同的机制。

层级越高则治疗强度越大,带来的并发症越多。

颅内压的三层管理流程:第一层(TIER1):a. 床头抬高30度(反Trendelenburg体位可改善脑静脉回流);b. 推荐给予气管插管患者短效的镇静镇痛药物(比如,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c. 脑室外引流管只能间断性开放,除非进行附加的颅内压监测,并不推荐持续性脑室外引流,因为当引流处于开放状态,并不能反应实际的颅内压;d. 有必要反复得进行CT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用以排除挫伤血肿的进展和指导治疗。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ICP持续≥20-25mmHg则进入第二层。

第二层(TIER2):a. 有脑实质颅内压监测的患者,应考虑行脑室外引流术,间断性进行脑脊液引流。

b. ICP升高的情况下,可间断性给予高渗性治疗(译者注:甘露醇、高渗盐等),不得作为常规治疗长期使用。

甘露醇应给予间断快速输注(0.25-1g/kg),输注甘露醇进行渗透性利尿时需要特别注意低容量的发生;需要监测血清钠离子浓度和渗透压(每6h),如果血浆渗透压大于320mOsm/L,则需要停止输注甘露醇;在有明确低血容量证据的情况下,停止使用甘露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