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傣族舞蹈特点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时期。
傣族舞蹈的特征和风格与其民族文化和特色密不可分,具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
接下来,本文将从傣族舞蹈的特征、舞蹈形式、舞蹈内容等方面来浅谈傣族舞蹈的特点与风格。
傣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好动性傣族人民热爱舞蹈,经常在节日、婚礼等场合里跳跃、扭转,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情。
傣族舞蹈的舞步活泼、灵动,动感十足,展示了傣族人民的好动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2. 风情万种傣族舞蹈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舞蹈内容涵盖了爱情、祈愿、崇拜、战斗等多种主题。
不同的舞蹈形式和舞蹈动作都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形成了独特的风情万种的特点。
3. 多样性傣族舞蹈形式多样,以及舞曲和舞步有着丰富的变化。
傣族的舞蹈可以分为 group dance、line dance、couple dance 等形式,每一种形式中的舞曲、舞步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展现出傣族舞蹈的丰富多彩和多样性。
傣族舞蹈的风格取决于其不同的舞蹈形式,但是傣族舞蹈大都流畅、舒展、轻松、自然,让人感受到舞蹈的美妙和自由。
下面我们来看看傣族舞蹈的不同形式和相应的风格:1. group dance(群舞)群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起源于农民在丰收时庆祝的场合。
傣族的群舞以舞蹈队形、舞蹈动作、舞蹈服饰为主要特点,其中群舞队形变化复杂,展示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和协调性。
排舞是傣族舞蹈中体现个体个性的一种舞蹈形式,代表着个人的情感和性格。
傣族的排舞舞曲节奏明快,动作简单而明快,排列在一条线上跳舞,展示出优美、自信而又神秘的风格。
配舞为傣族舞蹈中重要的一种形式,包括了婚姻、恋爱等多种情感的表达。
傣族的配舞以男女之间的配合和协作为特点,跳起来唯美而且动人,代表了傣族文化中的浪漫和细腻情感。
总之,傣族舞蹈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展现了属于傣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舞蹈风格充满了热情、欢快和自由的气息。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傣族生活、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傣族舞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舞蹈形态、音乐节奏、身体动作和表情等方面。
其中,其主要特征和风格表现如下:1.舞蹈形态傣族舞蹈主要有环形、对合、长龙和群舞等形态,以环形和对合为主。
环形舞是傣族舞蹈的代表性形式,通常由女性组成,手拉手或肩并肩排成围圆,高举手中的花篮或手杖,围着场中心转圈舞蹈。
对合舞则是由男女双人配对,领舞者与伴舞者手牵手、肩并肩、脚踩前进,步伐轻盈、舞姿优美。
2.音乐节奏傣族舞蹈的音乐以木鼓、铜钹、铜鼓为主要乐器,节奏明快、欢快,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节日气氛。
音乐有三个节奏部分,分别为慢节奏、中节奏和快节奏。
在慢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相对较慢,动作更准确、更协调;在中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更为紧凑、快速,动作更具力量感;而在快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则更加狂热、激烈、快速,表现出傣族人民热烈、欣快、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
3.身体动作傣族舞蹈的身体动作比较大、比较热情,注重腰、胯、脚的灵活运用,以及手、臂、肩的协调配合。
舞蹈中的动作相对简单,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高度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例如,在环形舞中,手中的花篮或手杖,以及花环等舞具的优雅体现了傣族舞蹈的高度审美、超群技艺和强烈情感。
4.表情形态傣族舞蹈中,舞者的面部表情也是一大特色。
其面部表情有脉络贴肤,眼睛放光的笑脸,也有眉头紧皱、悲伤落泪的表情。
通过充满朝气的情绪与表情,舞者忘我地展现了傣族人民特有的自由、热情、豪放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傣族舞蹈的特征和风格具有艺术性、民族性和欢快性三个方面。
通过形态、音乐、动作和表情等方面的完美配合,既传达了傣族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温度,充分表现了傣族舞蹈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魅力。
傣族民间民俗舞蹈的特点

傣族民间民俗舞蹈的特点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
傣
族人民热爱舞蹈,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舞蹈风格。
傣族民间民俗舞蹈
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傣族民间民俗舞蹈形式多样。
傣族舞蹈可分为集体舞和个人舞
两种形式。
集体舞以大型庆典活动为主,如水灯节、泼水节、祭祀仪式等。
在集体舞中,舞蹈动作要求整齐划一,人们手牵手、肩并肩,共同舞动,
体现出傣族人民的团结和集体意识。
个人舞则更注重舞者的个性和表达方式,舞者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动力自由发挥,在舞蹈过程中展现个人魅力。
此外,傣族民间民俗舞蹈在音乐和服饰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傣族舞蹈
通常伴随着传统傣族音乐的演奏,如巴拉、勒言、三节等。
这些音乐以独
特的节奏和旋律表达着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而舞蹈服饰则
以民族特色浓厚,色彩鲜艳,用料丰富。
女性舞蹈者通常穿着华丽的傣族
服饰,头戴鲜花和饰品,身披纱巾和绣花披肩,在舞蹈中展现出傣族女性
的柔美和优雅。
最后,傣族民间民俗舞蹈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群众基础。
这种舞蹈
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傣族部落社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后,
至今仍在傣族社区和庆典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承和演出。
傣族人民通过舞蹈
的传承和表演,加强了族群的凝聚力,激发了族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
时也使傣族舞蹈成为云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舞蹈是傣族民族舞蹈的简称,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特征与风格,下面将从舞蹈的内容、形式、音乐伴奏等方面进行浅谈。
傣族舞蹈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庆典舞、神舞、劳动舞和戏剧舞等。
庆典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常见的有庆祝丰收的庆丰舞、庆祝婚礼的庆婚舞、庆祝节日的庆节舞等。
神舞是傣族舞蹈中表达对神明崇拜的一种形式,常见的有祈福舞、降灵舞等。
劳动舞是傣族舞蹈中表达对劳动生活的赞美和喜悦的一类舞蹈,常见的有耕作舞、捕鱼舞等。
戏剧舞则是傣族舞蹈中表达对戏剧和故事的演绎,常见的有悲欢离合、战争等题材的舞蹈。
傣族舞蹈的形式多样,既有群舞,也有独舞。
群舞是傣族舞蹈的主要形式,舞者们围成圆圈或半圆形,手拉手、肩并肩地跳舞。
在舞蹈中,舞者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动作和姿势,如手臂放松自然地摆动,腰部灵活地摆动,双腿迈进迈出等,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
独舞则是由一个或几个舞者单独表演,通常在某些特殊场合或表演节目中才会展示独舞,独舞更能体现舞者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傣族舞蹈的音乐伴奏非常重要,音乐是傣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傣族舞蹈音乐以民族乐器为伴奏,常见的有木管乐器、铜鼓、葫芦等。
音乐的节奏明快而有力,旋律亦欢快又悠扬,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音乐的节奏与舞蹈的动作相呼应,使整个舞蹈更加生动活泼,给观众带来愉悦的感受。
傣族舞蹈以其独特的特征与风格而闻名于世。
舞蹈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元,音乐伴奏充满激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傣族舞蹈不仅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区。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傣族舞蹈非常注重形体的表达。
傣族舞蹈动作优美、姿态翩翩,舞者们身姿挺拔,表情自然。
舞蹈中的动作充满了力量感,并且注重手臂的动作,手指的变化也非常讲究。
傣族舞蹈通过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语言,向观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傣族舞蹈重视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傣族舞蹈通常伴随着特殊的傣族音乐,舞蹈与音乐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独特的氛围。
傣族舞蹈的节奏明快,韵律独特,舞者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展现出活力四溢的舞蹈形式。
傣族舞蹈注重群体合作和沟通。
傣族舞蹈中经常出现大规模的群舞,舞者们按照一定的编排和排队方式进行舞蹈,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形象。
这种群舞形式体现出傣族人民的团结和和谐精神。
傣族舞蹈还有许多独特的舞种,如“梦游仙乐舞”、“泼水节舞”等。
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特色和风情。
“梦游仙乐舞”以婆罗门寺的建设为背景,表现出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美好愿望;而“泼水节舞”则是傣族人民迎接新年的庆祝活动,舞蹈中经常有水的元素,象征着洗去一年的不净和带来幸运。
傣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充满力量感和生命力。
它注重形体的表达,借助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来传达情感,强调群体合作和沟通。
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义,体现出傣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傣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傣族人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通过傣族舞蹈的表演,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傣族文化的魅力。
傣族舞蹈创编知识点总结

傣族舞蹈创编知识点总结一、傣族舞蹈的特点1. 舞姿优美:傣族舞蹈以舞姿优美而著称,舞者的手、眼、身姿和步伐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
舞者在表演时需要保持舞姿的美感和动作的协调性,体现出优雅和灵动的特点。
2. 舞曲丰富:傣族舞蹈的音乐伴奏非常丰富多样,常常选用当地特有的乐器进行演奏,如傣乐、钹、锣、鼓等。
这些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能够有效地引导舞者的节奏和动作,起到音乐舞蹈结合的作用。
3. 表现形式多样:傣族舞蹈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既有单人独舞,也有集体舞蹈;既有舞台演出,也有社交活动上的舞蹈表演。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得傣族舞蹈可以在不同场合和目的下进行表演,既体现了舞蹈的娱乐性,又体现了舞蹈的礼仪性和宗教性。
二、傣族舞蹈创编的基本要素1. 舞蹈的内涵:舞蹈的内涵包括主题和情感两个方面。
主题是指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可以是某种故事、某种传说、某种风土人情等。
情感是指舞者在表演时要表现出来的情感色彩,可以是欢乐、悲伤、愤怒等。
舞蹈的内涵对于舞蹈的构思和编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舞蹈创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2. 舞蹈的构成要素:舞蹈的构成要素包括舞曲、舞姿、舞步、服饰等。
舞曲是舞蹈的音乐伴奏,是舞蹈的灵魂和生命;舞姿是舞者在表演时所采用的动作姿态,是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舞步是舞者在表演时所采用的步伐和步法,是舞蹈的节奏和韵律;服饰是舞者在表演时所穿戴的服装和配饰,是舞蹈的外观和形象。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舞蹈的整体结构和形态。
3. 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舞台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
舞台舞蹈是指专门为舞台演出而编创的舞蹈作品,一般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功底要求,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民间舞蹈是指在民间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表演的舞蹈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群体性,代表着当地的民俗和风情。
舞蹈的表现形式对于舞蹈的传播和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舞蹈创编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三、傣族舞蹈创编的方法和技巧1. 了解傣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傣族舞蹈的创编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需要对傣族的历史、地理、宗教、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以便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傣族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傣族舞蹈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风格,通过舞蹈可以感受到傣族人民的喜悦和自豪,下面将就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进行探讨。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一是舞蹈动作优美多变。
傣族舞蹈极富节奏感,舞蹈动作轻盈柔美,舞姿优雅多姿。
傣族舞蹈的舞者往往会以轻盈的步伐,优美的动作,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们会以身体的转动、摇摆和起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傣族舞蹈还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傣族舞蹈中,常常会融入一些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的元素,舞蹈动作和表情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傣族的经幡舞,是一种祈福求神的舞蹈,舞者们手持五彩经幡,载歌载舞,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祈愿。
通过舞蹈来传递对生活、对自然、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傣族舞蹈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傣族舞蹈的服饰多为傣族传统服饰,色彩艳丽,图案独特。
舞蹈中的道具也往往是民族特色鲜明的物品,比如傣族花鼓舞中的花鼓,是傣族特有的打击乐器,通过花鼓的节奏和舞者的动作协调配合,展现出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傣族舞蹈的风格多样且独具特色。
傣族舞蹈包括了舞蹈剧、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比如傣族花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花鼓舞以其欢快、活泼、热烈的节奏和舞姿而闻名,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
而傣族经幡舞则以其神圣、庄严的气氛而著称,舞者们手持经幡,围绕神圣的场所载歌载舞,积极向上,祈福求神。
傣族舞蹈的风格还表现在舞蹈的舞台表演上。
傣族舞蹈在舞台表演时常常融入了大量现代元素,如灯光效果、音乐配合等,使整个舞台呈现出一种时尚、动感的艺术感觉。
傣族舞蹈在现代舞台上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大大增强,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对傣族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傣族舞蹈特征与风格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傣族舞蹈具有多方面的魅力。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
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傣族舞蹈以其热情奔放、饱满激昂的动作和独特的音乐节奏而闻名。
傣族舞蹈一般由舞蹈表演和音乐伴奏组成,通常是男女混舞,或是男女分舞。
舞蹈动作多样,在速度和力量上都很强烈,常常有跳跃、转身、旋转、姿势优美的动作等。
傣族舞蹈的表演场合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婚礼、节日庆典、农田劳作等各种社交活动。
傣族舞蹈的特点之一是手舞脚蹈的配合非常紧密,动作优美而协调。
舞者手舞脚蹈时,手臂摆动自如,头颈、腰胯和腿部都能灵活运动。
手的动作多样,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傣族舞蹈的手势独具特色,如“搓麻”、“揉紧”、“扒水”等手势动作,寓意着舞者对生活、大自然的尊敬和感激。
脚步紧凑有力,跳跃的动作给人以活力和激情的感觉。
傣族舞蹈的风格丰富多样,表现出傣族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态度。
不同的舞蹈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如《独龙泽舞》、《唢呐舞》、《春天舞》等。
《独龙泽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描绘了傣族人民勤劳善良的精神风貌,《唢呐舞》则以唢呐音乐和独特的舞蹈动作展现了傣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春天舞》则形象地表达了对于丰收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傣族舞蹈的服饰也十分讲究,通常都穿着传统的傣族服装。
男舞者通常穿着黑色或白色的长袍,戴着帽子,女舞者则穿着五彩缤纷的傣族服装,头上戴着饰有花朵和珠子的花环。
服饰的选择和搭配也表达了傣族人民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傣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丽的形态融入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它通过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和服饰展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善良和勤劳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对于生活、大自然的感激与敬仰。
傣族舞蹈是傣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舞蹈表演特征
要鉴赏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大家的艺术风格,首先就得了解这个民族的特点和和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各种历史文化。
只有对他们的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人才能体会他们的艺术含义,达到感情的共鸣,下面我们先来看傣族的历史和文化。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傣族自治县。
傣族是跨国界的民族,分布地区与邻国老挝、缅甸、越南毗邻。
由于傣族有用金、银铂包齿,以墨染齿和纹面为美的习俗,所以在唐代文献中有称傣族为“金齿”、“银齿”和“绣面”的记载。
清代起改称傣族为“百夷”。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确定“族称”为“傣族”。
傣族人民信奉小乘佛教,他们有许多宗教节日,在众多的宗教节日里,举行各种集会,庆祝表演,所以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族舞蹈风格。
傣族人喜欢孔雀,在他们的心目中孔雀是善良,智慧,美丽,纯洁以及幸福的象征,关于孔雀的羽毛有一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后来的著名的《孔雀舞》就反映了孔雀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他们喜欢水,水是柔和,纯洁以及真诚的象征,并且他们世代依山傍水而居,他们勤劳,勇敢,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外柔内刚,他们对水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从《水》这段著名的舞蹈中科初见端倪,,每年六月中旬他们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场面甚是热闹和壮观。
除了孔雀和水外,傣族人对大象也是一往情深,在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里,大象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可以用来耕地,还可以用来组队打仗。
这个庞然大物始终贯穿他们的整个历史,在古时候傣族所聚集区就称为“大象之国”,现在,大象作为他们一种财富的象征。
除了这些文化,傣族人另一大特色就是著名而独具特色的乐器“象脚鼓”,从小孩到老人,舞者到乐师,不用合练他们也能很有默契的配合。
这就是对傣族历史和文化简要的介绍,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明白一些舞蹈中独特的意象。
纵观傣族舞蹈的总体特点,无论是著名的《孔雀舞》,《水》还是后来的《捕鱼》等等都体现了傣族舞蹈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舒缓的节奏。
在《孔雀舞》中,塑造孔雀“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和“追逐嬉戏”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伴随的都是舒缓轻快的节奏,“三道弯”式的婀娜舞姿,表演者不仅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含义的孔雀式手型,还会使自己的身体尽量弯曲,成一条曲线,来体现那种柔和,温顺,美丽和善良之美,这就与傣族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这样的造型不仅使人感到流动之美,还会让人感到一种少有的宁静,祥和,恬静含蓄的风格,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朴实和他们对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三道弯”式的曲线美,在《孔雀舞》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舞蹈者总是尽量使自己身体成一条曲线,保持半蹲状态下腿部做韧性屈伸与颤动,手臂、身体、腿部都是“三道弯”的特殊动作与造型,这些丰富的表现形式,正好体现了他们温顺和柔和的性格,以及曲线的审美观点以及与他们“水”文化很好的结合。
当然,在傣族舞蹈中也有表现男性阳刚的一面,比如“象脚鼓”可能就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用身体任何部位去敲击的一种鼓了,男性在敲击这种鼓时,乐师往往根据不同的舞蹈翘楚各种形式鼓声,不断变换鼓点的节奏、速度,以至引导舞者亮出高难绝技。
他们用手的指、掌以及用拳、肘、头、脚等各部位,敲打出各种摹仿自然界多种音响,敲击鼓的形式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说这一体现了男性阳刚的一面,这与他们文化中坚韧的性格是相通的。
在傣族的文化里,孔雀是神鸟,因此有了《孔雀舞》;大象是财富的象征,因此有了《象脚鼓》;他们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自然也就有《水》这样表现他们水一样性格的作品。
这是由杨桂珍编导,刀美兰表演的一部独舞作品。
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傣族民间女子与自然的真切感情,体现出他们亲近水源,热爱劳动,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首先,舞蹈是以美丽的西双版纳作为背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群勤劳,善良,纯真和朴实的傣族人民生活得幸福,恬然自得和他们所居住环境宜人的自然风光。
然后是夕阳下,一个身着红色衣服的傣家少女,满面春光,洋溢青春活力,步履轻盈,担着水罐出现在河边,来汲水和沐涤。
她动作舒缓,摆弄各种傣家舞姿在河边戏水,她的乌发如瀑布般的飘飞,她的脚步是那么轻盈,或踏或跺,轻重缓急,时快时慢,动作舒展,婀娜多姿,轻歌曼舞,缓缓舒展开来,在轻柔的音乐声和轻缓的节奏中,动作是那么动人。
她时而摆弄自己飘逸的乌发,时而高兴德加快舞步,又对着水面看看自己的容颜,还不时像个顽皮的小孩把自然的水摆弄一番。
把观者带进了一个宜人的田园山水里,流连忘返,看完这段轻柔的舞蹈,感觉整个人都像喝了一碗傣家清凉的山泉,欲罢不能,如痴如醉。
可以说《水》这一步作品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舞蹈,它所变现出来的意境就像一幅水墨画,有点王维诗下的意境,就连我这么不爱看舞蹈的人都看了好几遍。
每看完一遍,就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和朴实的感觉,更可以给人无限的遐想,感觉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挑源”,也像一幅水墨重彩的山水画卷,更像一件艺术雕刻品,巧夺天工的珍宝。
《孔雀舞》,《水》,《象脚鼓》等等这些都是傣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艺术中的瑰宝,极具东方艺术特性,我们应该好好珍视更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