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集聚问题研究_经济思维导图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

附件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所在系部:商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 2010141248 姓名: XXX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协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重点区和机制改革的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和重要支撑。
进入21世纪以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创造出的新增资源要求被配置到最有效益的产业和部门,要求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
东部地区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开始中西部地区转移。
河南省是全国的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作为拥有将近一亿人口的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之首,在中西部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程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和良好招商引资政策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力良好的环境。
河南省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设施不断完善,对集聚区内产业的发展构成有力支撑。
(二)各类企业加快入驻,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三)产业集聚区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投资的增长。
(五)吸纳劳动力就业成效明显,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河南省商丘市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也有一些不足亟需解决,从而使产业集聚能够更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文献综述针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王珺(2012)、战炤磊(2011)、赵祥(2010)、谢永琴、钟少颖(2010)、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孙久文、叶振宇(2007)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凯恩斯的金融异见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金融
政府
金融
市场
提供
经济
导致
异见
凯恩斯
理论 认为
重要
凯恩斯
现代
干预
影响
行为
观点
研究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凯恩斯的金融异见》是一本关于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金融观点和理论的书。凯恩 斯是一位在经济学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理论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本书的内容摘要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凯恩斯的金融异见,以及这些观点和理论对现代经济和 金融领域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金融市场并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市场也并非完全竞争。相反,他 认为市场存在着“动物精神”,这种情绪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凯恩斯还提出了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的观点。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 济,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凯恩斯认为,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 场本身无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金融市场的非理性比理性更能影响经济。”凯恩斯对金融市场的见解独到。 他认为,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的情绪和预期往往会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种非理性行为有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因此,他主 张政府应该适时干预市场,以稳定经济。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关键。”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他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储蓄观念,认为储蓄过多会抑制消费,从而减缓经济增长。 他主张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等措施来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三章思维导图分享

【注意】税收的上述三大基本特征,决定了只有税收能够作为常规手段,以稳定地满足政府的资金需求。 不过,在现代民主制度下,上述三大基本特征不再是税收的绝对特征。
1、税收的职能的含义:税收的职能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税收这种分配关系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内在固有的基本功能,它是税收本质的具体表现。
(三)税收的职能
强制性缴款与税收的不同之处: ①如果规定的事件发生,强制性缴款的缴纳人和其他受益人有权获得某些社会福利, 但缴纳税收并不能使纳税人获得相同的权利; ②对于那些缴款额与报酬、工资或雇员数量无关,并专用于社会保障计划的强制性付 款,应视为税收,而不是社会缴款。
(3)赠与
含义:赠与是从其他政府或国际组织那里得到的非强制性的转移。它们是对一国政 府自由财政收入的补充,可以是现金或实物的形式。
4、供应学派的观点:增加税负、扩大财政支出和赤字累计导致了经济增长停止与通货膨胀并存,即出现“滞胀”,使需求管理陷入了恶性循环。 供应学派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解决“滞胀”问题应该着眼于供给方面,主要是改善劳动即资本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由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 全球掀起了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的改革浪潮。
1、强制性
(1)强制性的含义: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①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2)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②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
含义:税收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注意】对于特定纳税人来说,并不附带价值上的对等回报, 这一特点将税收与强制性的社会缴款区分开来。
国际政治经济,高中政治,人教版思维导图

国际与世界各具特色的国家国家基本常识国家性质统治阶级决定国家性质民主与专政区别民主鲜明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实现国家职能专政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服从国家本质all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它阶级的专政联系相互依存国体与政体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是国家管理形式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定政体服务于一定国体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联邦制。
是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议会与总统 共和制不同点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产生办法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由总统任命,对。
政党上台关键议会多数席位总统竞选胜出国家元首,议会,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集体辞职政府首脑提请议会重选政府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总统行驶权利议会不负政策责任,因政策不和也不能投信任票议会不能让政府和总统辞职,总统无权解散议会元首地位虚位,没实权有实权,既是元首又是首脑相同点议会和元首都由选举产生,all元首有任期资本国家的管理形式,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维护资本主义利益三权分立生产资料私有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议会制不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服务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私有财产。
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人民的利益权力主体是人民议会是协调资本阶级内部矛盾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 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实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实现资产阶级利益体现国体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权力运行效果国家机关 协调高效相互扯皮 效率低下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为决定多种原因 综合作用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主权国家国家共同利益 合作基础利益对立 国家冲突我国核心利益内容国家主权 统一 领土完整 安全(宏观)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中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微观)为什么维护国家利益 出发落脚点 主权国家是维护人民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要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怎样维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国家实力。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思维导图-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考点金牌课件(统编版必修3)

2、什么样?
为什么?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无
形手)
第二框更好 发挥政 府作用(有形手)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1、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 场调节三大机制;优点和缺陷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作用的基础 3、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如 何建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 大基本特征 2、政府的经济职能 3、宏观调控的目标、两 大经济手段
4、总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创新发展
现 代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起决定作用 的基础
化
体现效益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共享发展
经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
协调发展
济
体
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绿色发展
系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开放发展
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借鉴国外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 人民
第一单元 我国的个人分配与社会保障
01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单元脉络
第一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 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 经济制度
根基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色制度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第二框 坚持“两个 毫不动摇”
双轮 驱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把握理论逻辑
经
济
发 展 的 途
从总 供给 来看
径
增加 生产要素 的投入数
量
提高 生产 要素的 质量
劳动
资本
土地
技术
管理
初中地理《中国的主要产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国的主要产业
)生物医药技术(4)新能源技术
(5)现代农业技术
活动三:感悟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任务一:小组探究: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小组间交流自己未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把问题提交课堂,教师引导共同解决。
(这一部分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引导其他学生对问题加以思考、回答。
学生不能作答的,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教师主要营造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
任务二:学习地理的常用方法总结
(1)读图分析法:发现问题—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2)材料分析法:发现问题—读文字—找出关键词句—分析归纳—解决地理问题。
(3)对比法:把两种地理事像放在一起,形成对比,从不同角度分析它们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个性。
任务三:在教师引导,反思、拓展学习相关知识点。
(1)结合高技术产业的部门名称及自己的理解,思考高技术产业的。
浙江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分别建立金融发展综合评 价 函数和产业集 聚 综合评价 函数
i n nl
式 中 ,R 为耦合协调度 ;C 为耦 合度 ;P 为金
i = 1
Fx= a i () by () i和I = x y i i
i= 1
融发展 与产业集聚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而P o ( =t x F) + I ) 为金 融 发 展 水 平 权 重 , p 产 业 集 聚 发 B( , y 为
07 < . .≤R 08
中级协调发展
08 .≤F ( )/ y x I( )≤1 中级 协调 发展 同步 型 . 2
F ( ) I( )< . x / Y O8
F ( )/ Y x I( )>1 . 2 06 < . .≤R 07 初级协调发展 F ( )f y 08 x l( )< . F ( )/ Y X I( )>1 . 2 05 < . .≤R 06 轻度失调发展 F ( )/ y 08 x I( )< . F ( )/ Y x I( )>1 . 2
关 于浙 江 金 融 发 展 与产 业 集 聚 的关 系 ,大 部
( ) 融 发展 与产 业集 聚 的耦 合 协调 度 函 数 二 金
分学者 的研究基 于中观层 面即金融结构视角 的分 析 ,而关 于浙 江金 融发展 与产 业集聚处于何种互 动局 面 ,至今 尚无人做 出研究 和判断 。本文拟借
.
O1 .O 02 .2
表3 浙江金 融发展与产业集聚 系统耦合发展水平计算结果
\\ 币目
金融发展综 0 2 .1 0
0 7 .1 0 012 .3 01 1 .5 0 2 .4 2
产业集聚综 000 . 3
003 . 8 018 . 4 024 . 9 03 1 . 7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解析目•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录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联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02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劳动价值论与分工理论凯恩斯主义革命01020302030401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论战新古典综合派:融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取舍理性预期革命: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新凯恩斯主义崛起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工资与价格黏性市场不完全竞争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协调失败与多重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微观基础与宏观现象的连接从个体行为到总体经济表现的桥梁03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概念,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大卫·李嘉图强调劳动价值论和自由贸易。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古典经济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需平衡、经济增长等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节,反对政府干预。
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