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五、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2.图形的运动(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2.图形的运动【知识点归纳】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5.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6.平移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无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7.旋转:物体或图形,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一个角度的现象叫做旋转。
8.旋转的特征:围绕中心转动。
9.平移和旋转:①相同点: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
②不同点: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本身的方向不变;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本身的方向发生改变。
10.汽车行驶,车身在平移,车轮、方向盘在旋转。
【典例讲解】例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后剪成,展开后的图形不可能是()A.B.C.D.【分析】由于只对折一次,所以对折的折痕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选择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剪成,把它展开后可能得到,不可能是,因为没有体现右上角的一道剪口.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例2.把一张纸对折再剪一剪,展开后的图形可能是②.【分析】被剪下的部分上面是三角形的一半,下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打开后上面是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它的展开图可能是②.【解答】解:把一张纸对折再剪一剪,展开后的图形可能是②.故答案为:②.【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即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例3.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它的中点的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例4.我会做.拿一张长纸条,将它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并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如图.(1)在得到的花边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可以通过什么得到?(2)观察整条花边,左起和右起的三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有什么关系?【分析】(1)因为是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所以相邻两个图案成轴对称,相间的两个图案全等且是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2)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三个图案为一组也成轴对称关系.【解答】解:(1)相邻两个图案成轴对称,相间的两个图案全等且是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2)三个图案为一组也成轴对称关系.【点评】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例5.小红将几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如图),在不同的位置剪出一个圆孔,每种剪法各对应哪幅图?连一连.【分析】第一种剪法在右上角打孔,左右展开第一道是,再上下展开第二道就是;第二种剪法在右下角打孔,左右展开第一道是再上下展开第二道就是;第三种剪法在左上角打孔,左右展开第一道是,再上下展开第二道就是;第四种剪法在中间打孔,左右展开第一道是,再上下展开第二道就是,据此连线即可.【解答】解:【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想象出各种剪法的展开图,时间充裕时也可以剪小纸片来观察.【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B.C.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A.圆B.半圆C.等边三角形D.长方形3.如图有()条对称轴.A.1B.2C.3D.44.下列图形对称轴最多的是()A.等边三角形B.半圆C.等腰梯形D.长方形5.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梯形D.正方形6.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剪成,把它展开后不可能得到的是()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7.如图共有条对称轴.8.在这些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分别是(填序号).9.☆有条对称轴.10.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11.明明和亮亮合作画一张轴对称图形,明明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如图),亮亮要沿着虚线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右半边,应是数字.12.在A、W、N、S、X、M、Z这些字母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三.判断题(共5小题)13.用两个大小不同的〇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14.这幅照片上的图案是对称的.(判断对错)15.田、子、中这三个汉字都是对称的.(判断对错)16.“H”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17.该汽车图标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4小题)18.下面哪种剪法不会剪出半个人形图案?请在()里画“〇”.再剪一剪,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19.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画“√”.20.拿一张长纸条,将它一反一正折叠起来,并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如图.观察整条花边,左起和右起的三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有什么关系?21.下图中的三角形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在()里填上序号.五.操作题(共4小题)22.连一连,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23.画出如图的所有对称轴.(有几条就画几条)24.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画“√”.25.要求:添加一个正方形,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给出3种方案,画出对称轴.六.解答题(共3小题)26.认真想一想,在轴对称图形右边的里画“√”.27.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8.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数一数、填一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在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确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解答】解: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所以半圆的对称轴的条数最少;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的灵活应用.3.【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同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从而找出它们的对称轴.【解答】解:有2条对称轴.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4.【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一条对称轴,据此分别确定出选项中各个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然后选择即可.【解答】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半圆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对称性,对于常见图形的对称性的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正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6.【分析】由于只对折一次,所以对折的折痕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以不同的对称轴对称出来的图形也不同,但不可能没有右上角的一道剪口所形成的图形,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剪成,把它展开后可能得到:、、不可能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共有4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8.【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在这些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4个,分别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4,①③④⑤.【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9.【分析】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有5条对称轴;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0.【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故答案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1.【分析】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依次即可求解.【解答】解:亮亮要沿着虚线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右半边,应是数字2019.故答案为:2019.【点评】考查了轴对称,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12.【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在A、W、N、S、X、M、Z这些字母中,A、X、W、M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A、X、W、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用两个大小不同的〇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因为经过它们的圆心的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14.【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这幅照片上的图案不是对称的,因为对折后两部分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15.【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田、中”,都是对称的,“子”不是对称的,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16.【分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H”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所以“H”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7.【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该汽车图标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故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比较简单.四.应用题(共4小题)18.【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折痕就是展开后相邻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折痕就是展开后相邻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第一种剪法会剪出整个人形图案,第二种剪法会剪出半个人形图案.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正确理解对称轴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由于该图是把一张纸对折后剪出的,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剪成的图形的对称轴,据此解答.【解答】解: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如图),展开后是,【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左边的图形要与该图的左边部分相吻合.20.【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左起和右起的三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成轴对称.【解答】解:左起和右起的三个图案各为一组,这两组图案成轴对称关系.【点评】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因为①的对称轴在折痕,所以如果按①剪下来,得到的是等腰三角形,符合要求.【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可知,图中的三角形是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故答案为:①.【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五.操作题(共4小题)22.【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23.【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画的对称轴;【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图形定义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24.【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25.【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从而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六.解答题(共3小题)26.【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27.【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完成作图.【解答】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画图:【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8.【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其对称轴的条数.。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2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好题集填空题9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92.如图所示,∠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4,则PD等于_________.93.等腰△ABC中,若∠A=30°,则∠B=_________.94.△ABC中,AB=AC,∠A=∠C,则∠B=_________度.95.如图,在△ABC中,AB=AC,∠A=40°,BD⊥AC于D,则∠DBC=_________度.96.如图,B在AC上,D在CE上,AD=BD=BC,∠ACE=25°,∠ADE=_________度.9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9.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98.如图,在△ABC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99.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B=BD,AD=CD,则∠ABC=_______度.100.(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的范围是______ ;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应为______cm.101.在△ABC中,AD平分∠CAB交BC于D,DE∥BA交AC于E,EF平分∠CED交BC于F,FG∥BA交AG于G,依照这样的规律做下去形成图1中的四条实线.图2至图4是将图1利用对称的方法得到的,其中BH+AK=31,且BH﹣AK=3,则图4中实线的长度和为_________.102.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cm,面积为1cm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103.如图,在Rt△ABC中,∠C=90°,直线BD交AC于D,把直角三角形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 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_________°.104.如图,E、F分别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两点,AF=AC,BE=BC,则∠ECF=_________度.10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8cm,AB=3cm.若BC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_________cm.106.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A=36°,BC=2,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_________.107.如下图,在△ADC中,AD=BD=BC,若∠C=25°,则∠ADB=_________度.108.如图,在Rt△ABC中,∠BAC=90°,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若AC=6,BC=10,则DE的长为_________.109.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110.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111.(1998•湖州)已知:如图,△ABC中,AB=AC=8cm,BC=6cm,D、E、F分别是三边上的点,且DE=DB,DF=DC,则BE+CF=_________cm.112.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有_________个点.113.如图,是两个完全相同且有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所拼而成,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个.114.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60°,PD=2cm,则△COP是_________三角形,OP=_________cm.115.如图,在△ABC中,AB=AC,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且DE∥BC,∠A=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16.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个.1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连接CE,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18.(2007•沈阳)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_.119.(2006•枣庄)如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则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120.(2006•温州)如图,在直线m上摆放着三个正三角形:△ABC、△HFG、△DCE,已知BC=CE,F、G分别是BC、CE的中点,FM∥AC,GN∥DC.设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S3,若S1+S3=10,则S=_________.《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好题集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填空题9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6<x<12.92.如图所示,∠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4,则PD等于2.93.等腰△ABC中,若∠A=30°,则∠B=30°,75°,120°.94.△ABC中,AB=AC,∠A=∠C,则∠B=60度.95.如图,在△ABC中,AB=AC,∠A=40°,BD⊥AC于D,则∠DBC=20度.96.如图,B在AC上,D在CE上,AD=BD=BC,∠ACE=25°,∠ADE=75度.9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9.则它的周长为22.98.如图,在△ABC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105度.99.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B=BD,AD=CD,则∠ABC=36度.100.(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的范围是2cm<x<18cm;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应为25cm.101.在△ABC中,AD平分∠CAB交BC于D,DE∥BA交AC于E,EF平分∠CED交BC于F,FG∥BA交AG于G,依照这样的规律做下去形成图1中的四条实线.图2至图4是将图1利用对称的方法得到的,其中BH+AK=31,且BH﹣AK=3,则图4中实线的长度和为168.∴∴sinA=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30°.104.如图,E、F分别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两点,AF=AC,BE=BC,则∠ECF=45度.10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8cm,AB=3cm.若BC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2cm.106.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A=36°,BC=2,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2.107.如下图,在△ADC中,AD=BD=BC,若∠C=25°,则∠ADB=80度.108.如图,在Rt△ABC中,∠BAC=90°,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若AC=6,BC=10,则DE的长为14.109.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110.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36°或90°或108°.111.(1998•湖州)已知:如图,△ABC中,AB=AC=8cm,BC=6cm,D、E、F分别是三边上的点,且DE=DB,DF=DC,则BE+CF= 4.5cm.112.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所拼而成,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114.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60°,PD=2cm,则△COP是等腰三角形,OP=4cm.115.如图,在△ABC中,AB=AC,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且DE∥BC,∠A=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12个.116.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1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连接CE,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4个.118.(2007•沈阳)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6.120.如图,在直线m上摆放着三个正三角形:△ABC、△HFG、△DCE,已知BC=CE,F、G分别是BC、CE的中点,FM∥AC,GN∥DC.设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S3,若S1+S3=10,则S=4.AC=BC CP=PF=AB=S∴S+2S=10。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三角形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2一、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及其推论:(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2)推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外角:由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 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4)推论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推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在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并且它们都是线段;②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交于一点;而三角形的高未必在三角形内部 .5、命题(1)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 3)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4)几何推理中,把那些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不需要再作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如: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5)正确性已经过推理得到证实,并被选定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如: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二、全等三角形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的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注:用全等符号“≌” 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ABC ≌△ DEF三、轴对称图形1、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 图形叫做 轴对称图形 . 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2、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 形成 轴对称 . 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 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 对称点 .3、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1)“边角边”定理 : 两边和它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在△ ABC 和△ DEF 中, 2)“角边角”定理 :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 ) 在△ ABC 和△ DEF 中,BE ∵ BC EFCF3)“角角边”定理 :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 ABC ≌△ DEF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AAS ) 在△ ABC 和△ DEF 中,另外, 边边边”定理 :三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E AB DE∴△ ABC ≌△ DEF. (SSS ) 在△ ABC 和△ DEF 中,AB DE ∵BC EF AC DF∴△ ABC ≌△ DEF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另一种方法 .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 在 Rt △ABC 和 Rt △DEF 中,AB DEAC DF∴ Rt △ ABC ≌Rt △DEF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 AB DE ∵ BEBC EF3、轴对称性质与判定:(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垂直平分任意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2)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做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1)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3、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简称“ 等角对等边”.六、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等边三角形 .2、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内角等于 60°3、判定 :(1)定义法: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推论 2: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七、直角三角形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 ,那么 它所对的 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角平分线1、性质 定理: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 距离相等 .2、 判定 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 距离相等 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 距离 相等.【考点习题】 一、选择题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 3,1 2a , 8,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6 a 3 B . a 5 或 a 2 C . 2a5 D . 5 a 2 2、如图所示, 在△ ABC 中, 已知点 D 、E 、 F 分别为边 BC 、 AD 、 CE 的中点,且S ABC = 4cm,则 S 阴影 等于 ( )221 21 2A . 2cB . 1 2C. cm D .cm243、如图, a ∥ b ,∠ 1=65° ,∠2 =140° ,则∠ 3=( )A 、B 、C 110°D 、(第 2 题) (第 3题)4、若△ 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关系式∠ B +∠ C=3∠A ,则这个三角形( )A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 45°B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 60°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可分为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任一个内角都有可能是钝角或直角C .三角形外角一定是钝角D .△ ABC 中,如果∠ A>∠ B>∠C ,那么∠ A>60°,∠ C<60°6、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且∠ B=∠C ,那么补充一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断△ ABE ≌△ ACD 的是( )A. AD=AEB.∠AEB=∠ADC C. BE=CD7④∠ OFD=∠OFE 。
等腰三角形的复习ppt课件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 轴,即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或底边的中 垂线)。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 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 称轴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判定方法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的 平分线与它所对边的高重合,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条边上 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的 度数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边也相等,即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02
等腰三角形面积与 周长计算
面积计算公式
等腰三角形面积公式
01
$S = frac{1}{2} times 底 times 高$
题目2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cm,AD是底边 BC上的中线,AD∶AB = 3∶5,且△ABD的周长 为12cm,求△ABC的各边长及AD的长.
题目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45°,且腰长为6,则其面积为多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善于利用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等。
辅助线构造方法
等腰三角形中的高
连接顶点与底边中点,构 造出高,利用高的性质进 行证明。
中位线
连接两腰中点,构造出中 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 进行证明。
角平分线
若题目中涉及到角的平分, 可以构造角平分线,利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典型例题解析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我们知道∠B=∠C。又因 为AD是BC边上的高, 所以 ∠ADB=∠ADC=90°。 根据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我们可以证明 △ABD≌△ACD,从而得 出∠BAD=∠CAD。
初中数学: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轴对称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着由另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轴对称变换的性质(1)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2)•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1)作出一些关键点或特殊点的对称点.(2)按原图形的连接方式连接所得到的对称点,即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特别的:(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特别的:(1)有一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边上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有两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有两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AB CP M N O角平分线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AB CP M N O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添加辅助线口诀几何证明难不难,关键常在辅助线;知中点、作中线,倍长中线把线连.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来连线.线段和差及倍分,延长截取全等现;公共角、公共边,隐含条件要挖掘;平移对称加旋转,全等图形多变换.角平分线取一点,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之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加平行,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伴垂直,三线合一试试看。
2024年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轴对称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轴对称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中,轴对称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
轴对称是指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能够与某条轴线对称,即图形或物体的一部分关于轴线对称地出现在另一部分的相对位置。
轴对称的性质是常用的,它在初中数学的课本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以下是对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轴对称知识点的总结:一、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1.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物体或者函数,相对于某条轴线可以对称地出现,那么就称这个图形、物体或者函数是轴对称的。
2. 轴线:轴线是指对称图形相对出现的那根线。
3. 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图形具有以下性质:- 轴线上的点不动。
- 对称轴的两侧对称,即轴线上的一点与该图形对称轴另一侧的点,关于对称轴中点对称。
- 对称轴的两侧的点与对称轴上的一点对称关系。
二、判断轴对称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线对称,可以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
如果图形可以重叠折叠,使得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2. 对称线法:使用直尺将图形的两个对称部分的最近相对线段连接起来,如果这条线段与直尺重合,那么这条线段就是图形的对称线。
3. 折叠法:将纸张上的图形剪下来,然后将图形沿着一个假想的轴线折叠起来,如果两个对称的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三、轴对称的常见图形:1. 一阶图形:一个点、一条线段、一条射线、一个无面积的抽象图形等。
2. 二阶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圆、椭圆等。
3. 三阶图形:五角星、六边形等。
四、轴对称和平移、旋转的关系:1. 平移:平移是图形在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移动的变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改变图形的轴对称性。
2. 旋转:旋转是图形围绕一个点或者直线进行旋转的变换,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可能改变图形的轴对称性。
有些图形在旋转一定角度之后仍然保持轴对称,有些则不再保持轴对称。
五、轴对称的应用:1. 填充对称:将一个图形沿着对称轴镜像复制,用来填充平面空间。
新编【北师大版】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章末复习(含答案)

期末复习(五) 生活中的轴对称01 知识结构生活中的轴对称⎩⎪⎪⎨⎪⎪⎧轴对称现象⎩⎪⎨⎪⎧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本章知识在考试中涉及的考点主要有:识别轴对称图形,运用轴对称的性质求线段或角,运用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或角平分线的性质求三角形中的角度和边长,证明三角形中相关角度或边长之间的关系等. 02 典例精讲【例1】 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D)【思路点拨】 选项A ,B ,C 的图形中分别有1条对称轴;而选项D 的图形中有4条对称轴,在几个备选项中对称轴最多.【方法归纳】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其中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本身而言,成轴对称是对两个图形而言,注意他们的本质区别.【例2】 (黄冈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6°,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垂足为点D ,连接BE ,则∠EBC 的度数为36°.【思路点拨】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边相等,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角相等.【方法归纳】 此题主要借助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几何知识来求解. 【例3】 如图1,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在△A BC 中,∠ACB 是直角,∠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3,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首先按题意要求完成画图(作出全等三角形),易联想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相关知识,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提供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解答】画图略.(1)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FE=FD.(2)FE=FD仍然成立.理由:在AC上截取AG=AE,连接FG.因为∠BAD=∠DAC,AF为公共边,所以△AEF≌△AGF. 所以∠AFE=∠AFG,FE=FG.因为∠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所以∠DAC+∠FCA=60°.所以∠AFE=∠CFD=∠AFG=60°.所以∠CFG=60°.又因为∠FCA=∠DCE,FC为公共边,所以△CFG≌△CFD.所以FG=FD.所以FE=FD.【方法归纳】本例是一道设计新颖的几何结论探究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三角形有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重点抓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例4】如图,有一条小船及A,B两点,如果该小船先从点A航行到达岸边l的点P处补货后,再航行到点B,但要求航程最短,试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思路点拨】题目要求航程最短,就是在岸边l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只要找出A点关于l的对称点A′,连接A′B,A′B与l的交点就为所求的P点.【解答】(1)作出点A′,使点A′与点A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2)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如图所示.【方法归纳】由轴对称性质可知AP=A′P,要使AP+PB的和最小,即A′P+PB的和最小,于是求出点P的位置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03整合集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龙东中考)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B)2.如图所示的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B)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则它的底角是(C)A.20° B.50°C.65° D.80°4.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以直线AF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D)A.△ABD≌△ACDB.AF垂直平分EGC.∠B=∠CD.DE=EG5.(凉山中考)如图,∠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C)A.30° B.45°C.60° D.75°6.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和五边形A1B1C1D1E1关于直线MN对称,点B到直线MN的距离是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点A1到MN的距离是3B.点B1到MN的距离是3C.点C1到MN的距离是3D.点D1到MN的距离是37.(丹东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D)A.70°B.80°C.40°D.30°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落在点A′处,BC为折痕,若BE是∠A′BD的平分线,则∠CBE的度数为(C)A.65° B.115°C.90° D.75°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D.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角平分线所在直线10.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D)A.△ACE≌△BCDB.△BGC≌△AFCC.△DCG≌△ECFD.△ADB≌△CE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在方正黑体字:“幸、福、开、阳”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是幸.12.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BC边中点,∠BAD=20°,则∠CAD=20°.13.如图,△ABC与△A1B1C1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则∠A1=75°.14.如图,D,E为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80°.15.(河南中考)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 ,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接CD ,若CD =AC ,∠B =25°,则∠ACB 的度数为105°.三、解答题(共50分)16.请作出图中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a 的轴对称图形,要求:不写作法,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 ′B ′C ′D ′即为所求.17.(6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DE ⊥BC ,交线段AB 于点F ,∠BFE 与∠D 相等吗?并说明理由.解:∠BFE =∠D. 理由:因为AB =AC , 所以∠B =∠C. 因为DE ⊥BC ,所以∠BEF =∠DEC =90 °. 在△BEF 和△CDE 中,因为∠B =∠C ,∠BEF =∠DEC , 所以∠BFE =∠D.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把△BCD 沿BD 对折,使C 点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点O ,若∠DBC =15°,求∠BOD 的度数.解:因为AD ∥BC ,∠DBC =15°,所以∠BDO =15 °. 由折叠可知,∠DBC =∠DBO. 所以∠BDO =∠DBO =15 °. 又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所以∠BOD =180 °-2∠DBO =180 °-2×15 ° =150 °.19.(10分)某中学七(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 ,BO),AO 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 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 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回到C 处,请你在图上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解:①分别作点C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M ,N ;②连接MN ,分别交OA 于点D ,OB 于点E ,则C →D →E →C 为所求的行走路线.图略.20.(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 =AC ,∠A =4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1)求∠DBC 的度数;(2)若△DBC 的周长为14 cm ,BC =5 cm ,求AB 的长.解:(1)因为AB =AC , 所以∠ABC =∠C. 因为∠A =40 °,所以∠ABC =180 °-40 °2=70 °.因为MN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DA =DB.所以∠DBA =∠A =40 °.所以∠DBC =70 °-40 °=30 °.(2)因为MN 垂直平分AB ,所以DA =DB.△DBC 的周长为BD +DC +BC =DA +DC +BC =AC +BC. 因为△DBC 的周长为14 cm ,BC =5 cm , 所以AC =14-5=9(cm ). 所以A B =9 cm .21.(12分)如图1所示,在△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N ,交BC 或BC 的延长线于点M.(1)如图1所示,若∠A =40°,求∠NMB 的大小;(2)如图2所示,如果将(1)中的∠A 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 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写出猜想,并说明理由.解:(1)因为AB =AC ,所以∠B =∠ACB.所以∠B =12(180 °-∠A)=12(180 °-40 °)=70 °.又因为∠BNM =90 °,所以∠NMB =90 °-∠B =90 °-70 °=20 °. (2)同理可得:∠NMB =35 °.(3)猜想规律: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底边或底边延长线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即∠NMB =12∠A.理由:因为AB =AC ,所以∠B =∠C =12(180 °-∠A).因为∠BNM =90 °,所以∠NMB =90 °-∠B =90 °-12(180 °-∠A)=12∠A.故∠NMB =12∠A.。
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期末总复习资料

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期末总复习资料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几何中,轴对称图形是指镜像对称的图形,在平面上围绕轴旋转180度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如镜面所反射出的影像。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 - 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有一个或多个对称轴,对称轴是图形中把图形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轴线。
- 对称点:轴对称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有一个相应的对称点,对称点是图形中与原点相对应的点。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等腰三角形在三角形中,如果三条边中有两边的边长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有: - 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 底边中点: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是对称轴上的一个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 -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腰线所对的角)是一个锐角或钝角。
- 等腰三角形的高(从顶角到底边的垂线段)是底边的中点。
-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相等。
练习题1.画出以下图形的对称轴,并标出对称点:–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2.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错的地方改正:–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对称点。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对称轴上的一个点。
–等腿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说明以下命题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给出正确的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是锐角。
–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底边的中点。
解答1.对称轴和对称点如下所示:–正方形:对称轴有4条,分别是通过正方形中心和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两条线。
对称点是对称轴上的点。
–长方形:对称轴有2条,分别是通过长方形中心的两条线。
对称点是对称轴上的点。
–五边形:对称轴有5条,分别是通过五边形中心和五边形的对角线上的3条线。
对称点是对称轴上的点。
2.改正以下说法:–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对称点。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对称轴上的一条线段。
–等腿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3.正确的命题如下:–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底边的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