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茶叶培训课件

茶叶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茶文化简介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叶的冲泡技巧 • 茶叶的鉴别与收藏 • 茶道与茶文化 • 茶叶的保健功能
01
茶文化简介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的发现和早期利用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最初被作为药品和饮料使用。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滋味鉴别
品尝茶叶的味道,包括苦、涩、甘 、鲜等口感,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 量。
汤色鉴别
观察茶汤的颜色、亮度、澄清度等 ,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量。
茶叶的收藏技巧
选品收藏
存放环境
选择品种优良、品质上乘的茶叶进行收藏, 如普洱茶、黑茶等。
保持存放环境的干燥、通风、阴凉和清洁, 避免茶叶受潮、霉变和污染。
包装方式
矿物质
茶叶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钾、钙、镁等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03
茶叶的冲泡技巧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茶壶
茶壶是冲泡茶叶的主要器具, 宜选用紫砂壶或瓷器壶。在选 择茶壶时,要确保壶口宽敞、
出水顺畅。
茶杯
茶杯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器皿。在 选择茶杯时,要选用质地轻薄、 颜色洁净、花纹优美的瓷器杯或 玻璃杯。
茶盘
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茶叶、茶汤 等物品的器具。在选择茶盘时,要 选用质地坚固、表面光滑的竹制或 木质茶盘。
茶叶的用量与泡茶水温
茶叶的用量
在冲泡茶叶时,茶叶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味道和品 质。一般情况下,一人份的茶叶用量为3-5克。
泡茶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一般来说,绿茶和 黄茶需要用80-85℃的水温进行冲泡,红茶需要用90-95℃的 水温进行冲泡,乌龙茶需要用95-100℃的水温进行冲泡。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茶文化简介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叶的冲泡技巧 • 茶叶的鉴别与收藏 • 茶道与茶文化 • 茶叶的保健功能
01
茶文化简介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的发现和早期利用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最初被作为药品和饮料使用。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滋味鉴别
品尝茶叶的味道,包括苦、涩、甘 、鲜等口感,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 量。
汤色鉴别
观察茶汤的颜色、亮度、澄清度等 ,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量。
茶叶的收藏技巧
选品收藏
存放环境
选择品种优良、品质上乘的茶叶进行收藏, 如普洱茶、黑茶等。
保持存放环境的干燥、通风、阴凉和清洁, 避免茶叶受潮、霉变和污染。
包装方式
矿物质
茶叶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钾、钙、镁等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03
茶叶的冲泡技巧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茶壶
茶壶是冲泡茶叶的主要器具, 宜选用紫砂壶或瓷器壶。在选 择茶壶时,要确保壶口宽敞、
出水顺畅。
茶杯
茶杯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器皿。在 选择茶杯时,要选用质地轻薄、 颜色洁净、花纹优美的瓷器杯或 玻璃杯。
茶盘
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茶叶、茶汤 等物品的器具。在选择茶盘时,要 选用质地坚固、表面光滑的竹制或 木质茶盘。
茶叶的用量与泡茶水温
茶叶的用量
在冲泡茶叶时,茶叶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味道和品 质。一般情况下,一人份的茶叶用量为3-5克。
泡茶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一般来说,绿茶和 黄茶需要用80-85℃的水温进行冲泡,红茶需要用90-95℃的 水温进行冲泡,乌龙茶需要用95-100℃的水温进行冲泡。
《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2 茶叶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
茶叶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如电商渠道和体验营销等,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3 茶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茶叶行业将继续向多元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形象。
总结和展望
茶叶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学习茶叶知识,可以更好 地鉴赏和品味茶叶,享受生活 中的一份静谧与美好。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茶叶的品饮技巧和礼仪
品饮茶叶时,注意水温、冲泡时间和泡茶的仪式,以尽享茶叶的美味。
茶叶与健康的关系
茶叶富含抗氧化剂和多种营养物质,与心血管健康、免疫力增强有关。
茶叶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1 茶叶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
茶叶市场正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和特色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
茶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茶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茶叶文化 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 精神。
茶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性
茶叶行业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 发展。
茶叶的制作过程
1
茶叶的采摘和选料
茶叶的制作始于采摘新鲜的茶叶叶片,来自进行筛选和分类以确保质量。2
茶叶的加工和制作
茶叶经过捣、揉、烘等工序,以促使茶叶的发酵或不发酵,塑造各种独特的口味。
3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确保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保存和品饮
茶叶的保存方法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 件
欢迎来到《茶叶知识培训》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同探索茶叶的起 源和历史,分类和特点,制作过程,保存和品饮技巧,以及茶叶市场和发展 前景。让我们开始茶叶之旅吧!
茶叶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如电商渠道和体验营销等,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3 茶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茶叶行业将继续向多元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形象。
总结和展望
茶叶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学习茶叶知识,可以更好 地鉴赏和品味茶叶,享受生活 中的一份静谧与美好。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茶叶的品饮技巧和礼仪
品饮茶叶时,注意水温、冲泡时间和泡茶的仪式,以尽享茶叶的美味。
茶叶与健康的关系
茶叶富含抗氧化剂和多种营养物质,与心血管健康、免疫力增强有关。
茶叶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1 茶叶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
茶叶市场正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和特色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
茶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茶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茶叶文化 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 精神。
茶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性
茶叶行业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 发展。
茶叶的制作过程
1
茶叶的采摘和选料
茶叶的制作始于采摘新鲜的茶叶叶片,来自进行筛选和分类以确保质量。2
茶叶的加工和制作
茶叶经过捣、揉、烘等工序,以促使茶叶的发酵或不发酵,塑造各种独特的口味。
3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确保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保存和品饮
茶叶的保存方法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 件
欢迎来到《茶叶知识培训》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同探索茶叶的起 源和历史,分类和特点,制作过程,保存和品饮技巧,以及茶叶市场和发展 前景。让我们开始茶叶之旅吧!
茶文化知识培训(精选)ppt

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茶叶中不可或缺 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 钙、铁、锌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 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这些功能主要得益于茶叶中
的营养成分和化合物。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 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助 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
详细描述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浅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主要包 括萎凋和干燥。白茶色泽银白或灰绿,香气清新高扬,口感 清甜鲜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提 神醒脑、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
PART 03
茶艺与茶道
茶艺简介
茶艺概述
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结合 ,通过泡茶、品茶来达到修身养
避免在空腹或饭后立即饮茶,最 好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茶。
饮茶时应选择优质的茶叶,避免 饮用劣质或污染的茶叶。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水温的控制,不同种类的茶 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过高 的水温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和化合物。
PART 05
茶具与茶室
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茶具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
茶
紫砂壶、瓷器、玻璃器、陶
病的发生。
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化合物具有 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降低血压等。
茶叶中的抗菌和抗病毒成分可 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等疾病的发生。
如何科学饮茶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 茶叶种类,如绿茶、红茶、乌龙 茶等。
控制饮茶量,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
茶最初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在 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神农时代就 已经开始利用茶叶,但确切时间 仍需进一步研究。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 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这些功能主要得益于茶叶中
的营养成分和化合物。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 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助 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
详细描述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浅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主要包 括萎凋和干燥。白茶色泽银白或灰绿,香气清新高扬,口感 清甜鲜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提 神醒脑、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
PART 03
茶艺与茶道
茶艺简介
茶艺概述
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结合 ,通过泡茶、品茶来达到修身养
避免在空腹或饭后立即饮茶,最 好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茶。
饮茶时应选择优质的茶叶,避免 饮用劣质或污染的茶叶。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水温的控制,不同种类的茶 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过高 的水温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和化合物。
PART 05
茶具与茶室
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茶具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
茶
紫砂壶、瓷器、玻璃器、陶
病的发生。
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化合物具有 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降低血压等。
茶叶中的抗菌和抗病毒成分可 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等疾病的发生。
如何科学饮茶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 茶叶种类,如绿茶、红茶、乌龙 茶等。
控制饮茶量,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
茶最初起源于中国,据传最早在 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神农时代就 已经开始利用茶叶,但确切时间 仍需进一步研究。
茶艺师培训课件——茶叶基础知识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4)叶片的形状与颜色
*叶型:指叶片的形状,有椭圆形、 长椭圆形、圆形、披针形等,以椭 圆形和长椭圆形居多。 •长椭圆形:长/宽=2.5--3.0 •椭圆形:长/宽=2.0-2.6, •圆形:长/宽<2.0 •披针形:长/宽>3.0以上,叶最宽 处在近基部。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4)叶片的形状与颜色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合轴分枝——又称假轴 分枝,主茎经过一定时间 后,生长缓慢或死亡,而 由顶芽下方最近一个腋芽 长成新枝,继续向上生长 ,使主轴偏斜,新枝长到 一定时期后又重复上述过 程。
这种分枝方式的主轴实 际是由许多侧枝连接而成 ,故称合轴或假轴。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2)分枝习性
* 茶树自然生长状态,一般在二、三龄以内为 单轴分枝,四龄以后则转为合轴分枝。因此, 茶树分枝方式可以说是单、合轴复合体。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 按照分枝习性不同,通常把茶树分为乔木型 、半乔木(小乔木)型、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植株高大,有明显的主干。 •小乔木型:植株中等,基部主茎明显,分枝
部位离地较近。 •灌木型:植株矮小,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
位近地面或从根颈处发出。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3)分枝角度
• 依分枝角度大小,可把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 披张状(半展开状)、披张状(开展状)三种 。
sinensis(L)o.Kuntze)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不同器官构成的整体,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担负养料和水分的吸收、 运输、合成和贮藏; •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主要担负繁衍后代的任务。 在生产上把茶树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地下部为根系,地 上部为树冠,根颈是地上下部的交接处,它是茶树各器官中比较活 跃的部分。
(4)叶片的形状与颜色
*叶型:指叶片的形状,有椭圆形、 长椭圆形、圆形、披针形等,以椭 圆形和长椭圆形居多。 •长椭圆形:长/宽=2.5--3.0 •椭圆形:长/宽=2.0-2.6, •圆形:长/宽<2.0 •披针形:长/宽>3.0以上,叶最宽 处在近基部。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4)叶片的形状与颜色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合轴分枝——又称假轴 分枝,主茎经过一定时间 后,生长缓慢或死亡,而 由顶芽下方最近一个腋芽 长成新枝,继续向上生长 ,使主轴偏斜,新枝长到 一定时期后又重复上述过 程。
这种分枝方式的主轴实 际是由许多侧枝连接而成 ,故称合轴或假轴。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2)分枝习性
* 茶树自然生长状态,一般在二、三龄以内为 单轴分枝,四龄以后则转为合轴分枝。因此, 茶树分枝方式可以说是单、合轴复合体。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 按照分枝习性不同,通常把茶树分为乔木型 、半乔木(小乔木)型、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植株高大,有明显的主干。 •小乔木型:植株中等,基部主茎明显,分枝
部位离地较近。 •灌木型:植株矮小,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
位近地面或从根颈处发出。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3)分枝角度
• 依分枝角度大小,可把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 披张状(半展开状)、披张状(开展状)三种 。
sinensis(L)o.Kuntze)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不同器官构成的整体,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担负养料和水分的吸收、 运输、合成和贮藏; •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主要担负繁衍后代的任务。 在生产上把茶树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地下部为根系,地 上部为树冠,根颈是地上下部的交接处,它是茶树各器官中比较活 跃的部分。
茶文化知识培训资料PPT(共38页)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青茶、是半发酵茶、也叫乌龙茶 有以 下有名种类:产自台湾冻顶乌龙茶、产 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产自福建武夷山 的武夷岩茶、产于广东潮州的凤凰单枞、 产自福建厦门东方美仁、产于广东潮安 凤凰水仙。
红茶、是前全发酵茶 主要有功夫红茶 (滇红、祁门红、小种红茶(安溪正山 烟小种)和红碎茶(广东英红)。
贵州茶叶概况
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兼具的 原生态茶区,也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和高品 质绿茶的重要产地。“幽深不见人,苍翠万千里”, 使得贵州环境污染小,农药化肥施用量远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天然的理想 种植区域。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按无公害 茶叶标准对贵州茶叶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湄 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 农产品(种植业茶叶)基地县,凤冈县被授予“中国 有机富锌富硒茶之乡”。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茶、 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分别为17万亩、6 万亩和23.5万亩,有机茶茶园面积居全国前列。
贵州茶叶生产区域分布
黔北锌硒优质绿茶产业带:遵义所辖区 域和铜仁西部北部区域培育和扶持区域 内重点优质绿茶和苦丁茶加工企业,生 产多种外形的名茶和有机绿茶。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黄茶 属微发酵茶类,和绿茶或不同的 是有闷黄工序。排得上名的有湖南的君 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平阳 黄汤,安徽的霍山黄芽和黄大茶等。
白茶 属轻微发酵茶类,有名的品种有 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黑茶 后发酵茶,主要采割未木质化的粗 老或故意护粗老的是茶树新稍在炒青茶 工艺中增加渥堆工序加工而成的发酵茶。 黑茶经压制成为砖茶、饼茶后,主要用 于边销。因成本低,价格也低,利于以 肉食为主而且一日多餐的边疆牧民们饱 食后的消化。代表茶有六堡茶、普洱茶 (熟茶)、康砖、伏砖等。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32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 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 ,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 ,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 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 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泡茶用水
• <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用水特点:(清、轻、甘、活、冽)
其一,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 茶的本色。
2024/9/3
38
其二,水体要轻
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 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时,茶汤 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时,茶汤便有明显 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 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所以水以轻为美。
2024/9/3
27
• 祁门红茶
2024/9/3
28
• 坦洋工夫
2024/9/3
29
• 正山小种
2024/9/3
30
• 花茶
•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
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 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2024/9/3
31
2024/9/3
秋茶
•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 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 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 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 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 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 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 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1PPT课件

神农像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圣陆羽《茶经》 陆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这时茶叶已经作为饮料。
陆羽像
茶叶使用方式的演变
1.药用→2.食用→3.饮用→4.送礼、收藏、提 取内含物
唐煮→宋点 → 明泡
↓
↓↓
煮茶→点茶 → 泡茶
↓
↓↓
吃茶→吃茶 → 喝茶
唐煮:
唐代及唐以前是“饼团茶”,用茶鲜 叶压制成茶饼,焙干、收藏备用。食用 时,先碾成粉末。
21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 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 扎伊尔、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
12 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玻里维亚
3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
1、促进多种茶类出现:发明白茶、乌龙、
红 茶、黑茶和花茶。 2、促进宜兴紫砂茶壶时兴起来:造型多变化, 并可画可雕,品茶玩壶派生出来。
3、品质因素区别增多:明清时在绿茶基
础上相继增加色香味形的评比。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
茶叶原产地:我国的云贵高原,在 云南、贵州、广西一带。
茶树的介绍
茶树植物学分类: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放盐调成咸味,
茶粉撒人锅内稍煮,即舀入茶碗,趁热连 汤带茶粉末一道喝下去————谓之“吃 茶” 。
宋点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用 沸水冲泡茶粉、饮用。
用汤瓶烧水,瓶有柄有流,先冲少量开水调 匀,谓之“击沸”,再冲至满,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xiǎn)用力击 打→茶水交融→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最冷月平 均气温大部分在12℃以上,极端低温不低于-3 ℃。年降 雨量1500毫米以上,是我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圣陆羽《茶经》 陆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这时茶叶已经作为饮料。
陆羽像
茶叶使用方式的演变
1.药用→2.食用→3.饮用→4.送礼、收藏、提 取内含物
唐煮→宋点 → 明泡
↓
↓↓
煮茶→点茶 → 泡茶
↓
↓↓
吃茶→吃茶 → 喝茶
唐煮:
唐代及唐以前是“饼团茶”,用茶鲜 叶压制成茶饼,焙干、收藏备用。食用 时,先碾成粉末。
21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 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 扎伊尔、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
12 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玻里维亚
3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
1、促进多种茶类出现:发明白茶、乌龙、
红 茶、黑茶和花茶。 2、促进宜兴紫砂茶壶时兴起来:造型多变化, 并可画可雕,品茶玩壶派生出来。
3、品质因素区别增多:明清时在绿茶基
础上相继增加色香味形的评比。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
茶叶原产地:我国的云贵高原,在 云南、贵州、广西一带。
茶树的介绍
茶树植物学分类: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放盐调成咸味,
茶粉撒人锅内稍煮,即舀入茶碗,趁热连 汤带茶粉末一道喝下去————谓之“吃 茶” 。
宋点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用 沸水冲泡茶粉、饮用。
用汤瓶烧水,瓶有柄有流,先冲少量开水调 匀,谓之“击沸”,再冲至满,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xiǎn)用力击 打→茶水交融→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最冷月平 均气温大部分在12℃以上,极端低温不低于-3 ℃。年降 雨量1500毫米以上,是我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茶叶知识培训》
黑茶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
三、中国六大茶类
白茶
白芽茶
白毫银针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培训》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培训》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培训》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知识培训》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茶叶知识培训》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茶叶知识培训》
四、服务八步曲
服务八步曲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茶叶知识培训》
•谢谢!
《茶叶知识培训》
白叶茶
白牡丹 贡眉
《茶叶知识培训》
三、中国六大茶类
青茶
闽北乌龙
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水仙 肉桂
闽南乌龙
铁观音 奇兰 水仙 黄金桂
广东乌龙
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岭头单枞
《茶叶知识培训》
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
三、中国六大茶类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 金骏眉 烟小种
红茶
工夫红茶
滇红 安徽祁红 川红 闽红
《茶叶知识培训》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茶叶知识培训》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
《茶叶知识培训》
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药用
食用
饮用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1、始于神农氏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2、兴于唐
唐代饮茶风俗盛行,茶成为国饮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由团茶
演变
到散茶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5、衰于近代
近代战乱和贫苦,民不聊生,茶文化发展艰难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6、现代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
红碎茶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黑茶
湖南黑茶 湖北老青茶 四川边茶 滇桂黑茶
安化黑茶
湖北佬扁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熟茶(云南) 普洱生茶(云南)
《茶叶知识培训》
三、中国六大茶类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太平猴魁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祁门红茶
陆羽被尊称为茶圣,所著《茶经》是世 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对中国茶文化都 产生深远的影响。
《茶叶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知识培训》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