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草原旅游资源介绍及今后发展方向
呼伦贝尔草原的简介

呼伦贝尔草原的简介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面积达166万
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草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
这里地
势平坦、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牛羊肥壮、花红草绿。
这片广阔
的土地,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最好的生态环境”
之一。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族主要聚居地,被称为“民族之源”,
也是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
它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与长城、坎儿井并列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
呼伦贝尔
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在这
里可以骑马、乘蒙古包、观看摔跤和射箭比赛、参加少数民族庆
祝活动等。
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美丽的传说。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景区有以下景点:
(一)呼伦贝尔草原历史文化旅游区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中蒙俄三国交界
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
我国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所在地。
—— 1 —1 —。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内蒙古自然风光独特,人文历史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的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吸引了大批游客。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草原地区,具有广袤的草原和奇特的沙漠景观。
例如,草原上的呼伦湖是中国第四大内陆湖,湖水清澈,草场绿茵,四季分明。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还有著名的额尔古纳河和松嫩平原,呈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此外,内蒙古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流沙沙漠——科尔沁沙地,这里的沙丘连绵起伏,沙漠风光独特迷人。
其次,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是国内重点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内蒙古的历史文化。
同时,内蒙古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如赤峰市的响沙湾、锡林郭勒草原的成吉思汗陵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各项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价值。
内蒙古建设了一批标志性的旅游景区,如呼伦湖旅游风景区、达尔罕草原旅游风景区等,各景区之间建设了交通网络,方便游客的出行。
酒店、饭店、购物中心、文化演艺等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然而,内蒙古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够均衡,许多景区尚未充分开发利用,而一些热门景点则面临着过度开发和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
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地方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此外,内蒙古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也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促进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旅游产业的培育,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内蒙乌兰布统大草原简介

内蒙乌兰布统大草原简介
内蒙古乌兰布统大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
它的面积达到了16,000平方公里,是一个广袤的草原世界,被誉为“草原上的明珠”。
乌兰布统大草原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这里的草原植被丰富多样,包括了牧草、灌木、草丛等多种植物。
这里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着大量的牛羊、骆驼、马、鹿、狼、狐狸等野生动物。
乌兰布统大草原的景色非常美丽,草原上的风景和动物让人感到无限的惊喜和感动。
这里的天空非常蓝,云朵非常白,阳光非常明媚,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愉悦。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广袤的草原、壮观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和湖泊,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和日落。
乌兰布统大草原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如呼伦贝尔草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等。
总之,乌兰布统大草原是一个非常美丽和神秘的地方,它的自然风光
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值得一去。
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草原的风情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那么乌兰布统大草原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锡林郭勒大草原简介

锡林郭勒大草原简介1. 引言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
它以广袤的草地、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锡林郭勒大草原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地理特征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纬度43°30′-45°30′、经度115°30′-118°30′之间。
总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高寒草原之一。
这片广袤的草原地势平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3. 气候条件锡林郭勒大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年均气温在0°C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20°C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在20°C左右。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少。
4. 植被和动物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植被丰富多样,主要由禾草、羊草、菊花草等组成。
这些草原植物在夏季盛开,给大草原增添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此外,大草原还分布着一些灌木和树木。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
这里生活着众多的动物种类,包括蒙古野驴、红狼、狐狸、兔子等。
此外,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在迁徙季节可以看到大量的候鸟聚集在这里。
5. 民族文化锡林郭勒大草原是蒙古族聚居区域之一,也是著名的牧民文化发源地。
这里保留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蒙古族的歌舞表演、马术表演等。
此外,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有独特的包头文化和达斡尔族文化等。
6. 旅游资源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广袤无垠的草原风光,观赏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此外,还可以进行骑马、摄影、野营等户外活动。
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拥有一些特色景点,如草原牧民文化村、包头古城、达斡尔民俗村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风貌。
呼伦贝尔大草原风景介绍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最美丽的大草原之一。
它延伸广阔,景色壮丽,是一个迷人的自然风景区。
下面是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简要介绍:
1. 延绵广袤的草原景观: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
它被广阔的天空、起伏的丘陵、碧绿的草原所覆盖,景色壮美。
2. 多样的植被和野生动物:大草原上生长着丰富的植被,如牧草、野花等。
同时,这里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贝加尔鹿、红狐、白鹿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3. 牧民文化和草原生活: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居住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的传统文化、牧民的生活方式,参与马背骑行、体验牧民的奶茶和奶酒等。
4. 风光如画的自然景点:大草原上有许多风光优美的自然景点,如色格尔国家森林公园、亚思库公司湖、阿尔山等。
这些地方拥有宏伟壮丽的山脉、湖泊和瀑布,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景观欣赏和户外活动的机会。
5. 游牧活动和体验: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游牧文化的代表之一。
游客
可以选择参加一些与游牧有关的活动,如体验马背骑行、观赏草原上的马群、品尝美食等,感受到原始而自由的草原生活。
总而言之,呼伦贝尔大草原拥有壮观的景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前来探索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简述内蒙古旅游资源特色

简述内蒙古旅游资源特色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独特民俗文化的地方。
内蒙古的旅游资源特色丰富多样,涵盖了草原、草原文化、湖泊、沙漠、古城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内蒙古的旅游资源特色进行简要介绍。
内蒙古的草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之一。
内蒙古草原广袤辽阔,草原上遍布着绿茵茵的草地和奔驰的牛羊,这里可以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节奏。
蒙古族的牧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的民族文化和牧民生活成为了内蒙古旅游的一大特色。
内蒙古拥有众多湖泊,如呼伦湖、鄂尔多斯盆地的大型湖泊等。
这些湖泊水域广阔,水质清澈,周边景观秀丽,是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特别是呼伦湖,被誉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着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内蒙古还有壮丽的沙漠景观。
著名的响沙湾、巴丹吉林沙漠等都是内蒙古沙漠旅游的热门景点。
这些沙漠地貌壮丽独特,沙丘连绵起伏,沙漠中的奇石、珍禽异兽更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探险家的到来。
在这里可以体验沙漠滑沙、骑骆驼等特色活动,感受沙漠独特的魅力。
内蒙古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村落。
如赤峰的阿鲁科尔沁旗、呼和浩特的托克托县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地方。
这些古城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城墙、古寺庙、古街巷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
内蒙古旅游资源的特色在于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草原、湖泊、沙漠、古城等各具特色的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文的魅力,体验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内蒙古的旅游资源特色一定会给每位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浅谈内蒙古赤峰市草原旅游资源开发

浅谈内蒙古赤峰市草原旅游资源开发内蒙古赤峰市位于中国北方,素有“塞外明珠”之称,因其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在旅游资源方面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中,草原旅游资源是赤峰市的一大特色,其开发潜力也非常巨大。
本文将从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其开发的方向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现状1.特点作为内蒙古地域最广阔的地区,赤峰市的草原资源得天独厚,其特点在于草原范围广阔、植被类型丰富、民俗文化浓郁。
其草原景观中可以看到无垠的草原、飞瀑流泉、原始森林、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还有草原民俗文化的随处可见,比如游牧的草原牧民、草原马场、奔驰的骏马等,这些都是赤峰市草原旅游的独特魅力。
2. 现状目前,赤峰市的草原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旅游服务不足,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面临着交通、住宿、购物和饮食等方面的不便,其次是一些旅游项目的品质不佳,如在野餐和马奔跑等项目中,安全意识不够,导致了一些意外事故,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同时,很多草原旅游景点并没有充分利用其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形象资源等。
二、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1. 发展特色产品针对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赤峰市需要开发出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旅游盘点、气球探险、滑翔机、跳伞、摩托车等,这些项目不仅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也可以使得草原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2. 打造品牌形象赤峰市需要利用其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出独具魅力的草原旅游品牌,可以利用文化节庆、休闲娱乐、民族风情等多种元素来打造,以此增强草原旅游的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加强专业化管理赤峰市在推进草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草原旅游景点设施的质量,加强游客接待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4. 多元化开发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只是单一的景区开发,要注重多元化开发,将拓展旅游商品产业、农业观光、民俗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以这种方式增加游客的旅游消费。
乌蒙大草原开发建设概况

乌蒙大草原开发建设概况乌蒙大草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草原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它被誉为“北方的塞罕坝”,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点。
近年来,乌蒙大草原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态保护乌蒙大草原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草原的生态平衡。
首先,加大了对草原的保护力度,禁止过度放牧和破坏草原的行为。
同时,加强了对草原动植物的保护,禁猎禁捕,保护了乌蒙大草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农民种植绿色作物,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经济支持。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乌蒙大草原的生态环境,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二、旅游发展乌蒙大草原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政府积极推动乌蒙大草原的旅游开发,提升了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如修建了一批优质景区,建设了道路和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出行。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如草原野餐、马术表演、摄影等。
这些举措提升了乌蒙大草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三、民生改善乌蒙大草原的开发建设不仅仅关注经济发展,还注重改善当地民生。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修建了学校、医院、供水供电设施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同时,政府积极扶持农牧民的创业就业,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贷款支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乌蒙大草原地区的民生状况,增强了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文化传承乌蒙大草原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政府注重保护和传承乌蒙大草原的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建设民俗村落等方式,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文化交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艺术家来到乌蒙大草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草原旅游资源简介及今后发展方向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摘要】内蒙古大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风景鲜碧如画,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可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过度旅游、滥垦、乱采挖等,使现代草原普遍发生退化。
内蒙古草原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如何基于现实情况,进一步做好内蒙古大草原的旅游开发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内蒙古大草原所面临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旅游现状资源开发草原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大草原主要包括以下下属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乌兰察布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阿拉善大草原、乌兰布统草原。
这几个下属草原同时也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主要旅游景点。
以下主要从内蒙古大草原的旅游现状和今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针对怎样实现旅游与经济双重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见解。
1.内蒙古大草原的旅游开发现状和景点介绍1.1地理位置草原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贺兰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丘陵山地,还有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地资源和国土的绿色屏障。
在内蒙古境内草原是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了我国温带草原的主体部分,素以“大草原”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闻名于世,具有开展草原旅游的资源优势。
开发和利用草原旅游资源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
一般地区海拔1000米-1500米。
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
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
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
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
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1.2地域特色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31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回味无穷的地方风味,又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色彩。
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在被誉为“ 中国第一曲水” 的莫尔格勒河畔,有一个“ 金帐汗蒙古部落” ,是呼伦贝尔市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
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经过与各部落的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大业。
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
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 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
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
1.3人文习俗尊老慈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慈幼。
在内蒙古大草原,到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其他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
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
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爱畜乘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
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做客乘车到牧民家做客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是否栓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
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
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
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但不可坐在门槛上。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要是你前头的人都不得不喝下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这时最好方法是多给天、地、火神敬献一点。
1.4内蒙古草原陷入发展困境草原对于森林和荒漠而言是最年轻的生态系统,更是人类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原始农业时期的草原是一个能自我维持的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压力不断加强以及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滥垦、乱采挖等,使现代草原普遍发生退化。
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现已是一个不能自我维持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主要表现在草原环境的不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草原支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三方面。
2.内蒙古大草原如何在现实状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2.1由于过度放牧、开垦及气候变化,造成90%以上的北方草原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生态与环境状况极其恶劣。
首先,人为活动引起草地退化。
内蒙古草原目前是北方沙尘暴主要的沙源地之一。
过度放牧导致草层稀疏,土表细土被风吹起,成为沙尘暴重要的沙尘源。
其次,草地生产力与承载力降低,草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发生退化,优势植物大量减少,毒草、杂草等有害植物增多,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珍稀濒危植物灭绝,野生动物消失。
第三,草地的生态与环境状况恶化,如土壤表层硬度增加、粗粒化、沙化,土壤的腐殖质含量下降,肥力降低,二氧化碳释放加强等。
2.2内蒙古草原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性。
其表现一是草原管理的不合理性,一年四季放牧、不能休养生息,使草原季节性逐渐消失;过分利用草原而没有投入、单一放牧、以不断扩大牲畜数量来提高收入,造成草地环境恶化。
二是种种社会因素造成草原社会经济的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如内蒙古草原的产业化程度极低,牧民只依靠牲畜数量增收,缺乏企业带动,缺乏增值途径;人口文化素质低,环保和生态建设意识差;交通不发达,物流不畅,信息交流受限等。
三是内蒙古草原牲畜数量急剧增长,超过了草原的承载力(现有牲畜5176.9万头,超过理论载畜量86%),使草原的畜牧业经济难以为继。
据统计,目前内蒙古草原年均退化167万平方百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32亿元。
若按30年计,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50年总产值的142%。
即每产生1万元畜牧业产值的生态代价为1.42万元,若加上草原投入则为1.68万元。
目前,草原灾害年均损失279.14万元,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生态代价(机会成本)是50年草原畜牧业产值的1.4倍。
若按UNEP全球荒漠化损失评估标准计算,仅1986~2000年间,内蒙古草原沙化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就是草原畜牧业50年产值的1.3倍。
内蒙古草原巨大的生态赤字意味着其低下的生产力和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已使它成为一个不能自我维持的、生态严重退化的、经济巨额亏缺的、因而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改变内蒙草原目前的不可持续性,必须转变草原功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从传统、粗放、落后的天然草地放牧型畜牧业全面地向以优质高产人工草地、饲料地为基础的现代化舍饲畜牧业转型;从数千年来把草原作为放牧场为主全面转向恢复和发挥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富集碳库、养育野生有蹄类食草动物与维护旱生植物基因库的生态功能。
在草原带南缘农牧交错带与东部农区建立人工饲草基地,使农田的饲草料与畜牧业链成为草原带强大的支撑、育肥带与大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使内蒙古草原走出困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草地畜牧业生态经济链。
内蒙古大草原共有13亿亩草原,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74%,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位列全国五大牧区之首,是率先实施草畜平衡的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草畜平衡也是逼出来的。
内蒙古牧区存在牲畜超载现象几乎是在所难免。
近50年来,全区牲畜头数增加了5倍,而可利用草原减少了9000万亩。
单位牲畜平均占有可利用草原下降了9倍,超载1/2左右。
内蒙古最著名的锡林郭勒草原在2000年前后,草地每年超载牲畜700万头(只)以上。
超载过牧的“人祸”因素,再加上2000年前后连续大旱的“天灾”因素,终于使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2.3随着一项旨在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法规《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暂行规定》,于2000年8月1日在内蒙古正式施行。
从此,在内蒙古发展畜牧业,开始了依据草原的承受能力计划养殖。
该规定要求,草原所有者或者草原使用权单位必须与草原承包经营者签订包括草原现状、饲草饲料总贮量、草原适宜载畜量等6项内容的草畜平衡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