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带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2节 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含答案)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1.能够通过示意图,解释说明风形成的过程 2.能够画出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3.能判断风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知识点01 风的形成(一)水平气压梯度力1,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
2,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做水平运动,就形成了风。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B C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红色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蓝色箭头:风向(二)风向1,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具体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在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表现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2,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3,高空中的风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示意北半球高空风向)4,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5,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下图示意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知识拓展】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表现在等压线图上,就是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即学即练1】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PN,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A.①B.⑧C.⑤D.⑥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B【分析】1.据题干知,气压值PM<PN,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N-M,①正确,⑤错误即A正确,C错误。
大气的水平运动(带答案)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编号: 编制: 审核: 时间: 【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的风向。
【重、难点】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自主学习】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l 、气压梯度:2、水平气压梯度力:3、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3【合作探究】1.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2.三种里对风速的影响?3、读等压线图,图中A 、B 、C 、D 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4、下图表示某地海平面的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请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那个半 球。
北半球是 ;南半球是5、右图为某气压场(单位为百帕)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读图回答。
(1)a : b : c : d : (2)该图位于 半球。
6、读下图为“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回答:(课本P32活动)(1)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为 风;乙地为 风。
(2)甲、乙两地的风速较大为 地,原因是 【当堂检测】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 ( ) A.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 C.与等压线斜交 D.无法确定3.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500600 700 风 风 风百帕 百帕 百帕 甲 乙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4.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5.图中四个箭头,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下面为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6~8题。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2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原因,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
2.学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掌握判断分析风向及风力的方法。
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 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答案]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2.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什么方向?[答案]右后方。
探究点风的形成[材料]谜语:看不见来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咆哮。
(打一自然现象)[问题]该自然现象是什么?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风。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不同受力状况下形成的风受三种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平行;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上的摩擦力大于海洋,所以陆地上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比海洋上的大。
【例】下图中P1、P2为某一水平面上的闭合等压线。
①~⑧是只考虑大气水平受力而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且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①B.④C.⑤D.⑥(2)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且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③B.⑧C.⑦D.②[审题指导]首先,明确高、低空大气的受力状况;其次,根据气压状况,确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次,综合南北半球及所受其他力来确定最终的风向。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案(含答案)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含答案)第第22课时课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风。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1垂直运动A地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A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B.C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2水平运动高空空气从A向B.C两地扩散近地面空气由B.C流向A地热力环流形成3.常见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判断1.上图中A的气压高于A。
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3.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北半球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低空风和高空风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类型受力示意图风向高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v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低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f为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4.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探究点一热力环流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3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将A.B.C.D四点按气压和气温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序,并说明判断过程。
2.1.3.2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后测评)

2.1.3.2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后测评)1.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难度:一般解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B、D两项错误。
C项近地面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
答案:A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2~3题。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难度:易解析: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等压线密集程度,可知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故乙地风速最大。
答案:B3.据图判断a、b、c、d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A.b地为阴雨天气B.c地区天气晴朗C.a地吹西北风D.d地吹西北风难度:一般解析:图中a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而不是西北风;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c地位于低压槽多阴雨天气;d地按画风向的方法,可知该地吹东北风。
答案:A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画的四条线中,风力最大的是( )A.ⅠB.ⅡC.ⅢD.Ⅳ难度:易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Ⅳ最大,故Ⅳ地风力最大。
答案:D5.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难度:一般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以北为低压,b以南为低压,Ⅲ线为一高压脊,故ab之间的气压高于其南北两侧,而图示a更接近1010等压线,气压较低。
答案:C下图是陆地与海上风速随高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6~7题。
6.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A.海上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上C.海上陆上相同D.无法判定难度:易解析:图中显示相同高度,海上的风速大于陆上,即相同高度风塔的发电能力海上高于陆地。
答案:A7.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A.陆地向上增速快B.海洋向上增速快C.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D.40米高度以上海上增速快难度:一般解析:由图可知,40米以下海洋曲线的斜率大于陆地曲线的斜率,故40米以下海洋上随高度的增加,风速升高的快。
新高考地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解析版)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1.(2022·北京东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95%以上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夜雨。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完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成因示意图(图2)。
(要求:标出地面气温差异,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在适当的位置绘出降水状况)(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夏季昼晴夜雨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我国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坡向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
研究区位置见图1,研究数据见图3。
(3)概括研究结论,并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证。
(要求:结论明确、论据充分、推理过程完整。
)【答案】(1)绘图如下:(2)白天晴朗,光照强;夜间降水,蒸发弱,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3)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阴坡好于阳坡。
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地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阴坡高于阳坡,地上生物量阴坡高于阳坡,牧草营养品质综合指数阴坡高于阳坡。
与阳坡相比,阴坡太阳辐射少,温度低,蒸发弱,土壤含水量高,更利于植被生长。
【解析】该题以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的位置、植被生长情况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热力环流、农业的区位条件、植被生长的影响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1)根据热力环流的应用,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
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
因此谷底气温高(暖空气),谷坡气温低(冷空气),谷底为上升气流,坡地气流顺着山坡流向谷底,由于夜晚谷底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多夜雨。
作图如下:(2)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高,白天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光照丰富;夜晚降水多,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多,因此夏季昼晴夜雨为当地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光照和水分,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
据此完成1—2题。
1.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2.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答案【答案】1.A 2.B解题必备风的形成及风力、风向的判断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风的运动过程中主要受三个力的共同影响,其分别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可总结如下表: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图示备注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原动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的大小北半球使风右偏,南半球使风左偏无风无此力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无风无此力2.风的形成风的类型作用力风的受力及风向(北半球)名称风向受力分析风向高空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3.风向的判读方法(1)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近地面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近地面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
(2)风向判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13大气的水平运动

与运动方向垂直 与纬度、风速 ,北半球指向右 地砖偏向 等因素相关 侧,南半球左侧 力B
只影响风向
AB平衡时风 向平行于等 压线(高空
摩擦力C
ABC共同作用 近地面较大, 影响风向、风 ,风向与等 与运动方向相反 压线斜交 高空小 速 近地面)
练习:飞机在北半球高空向西飞行,此时飞 行方向左边为高压区,右边为低压区,问飞 机是顺风还是逆风飞行?
原动力
阻力
方向
大小
影响
风向
大气运动的直 只A作用时, 与气压梯度成 接原因,原动 风向垂直于 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 ,与等压线垂直 正比。等压线 力;风向、风 等压线,由 密集处越大 速的最主要影 高压指向低 梯度力A 响因素 压
与运动方向垂直 与纬度、风速 ,北半球指向右 地砖偏向 等因素相关 侧,南半球左侧 力B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冷却
A受热
C冷却
1、此图上方是等压面,等压面大多数情况下与水平面或等高面(也就是和水平面平行,高 度值不同的那些平面)是不平行的,这样才会在水平方向产生气压梯度,才会形成气旋或 者反气旋; 2、下方的每个圈是不同值的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不是等压面,是水平方向的等压线; 3、你说的侧视图应该是指剖面图吧,由于不同高度的气压不同,所以在垂直方向上有很多 不同值的等压面,大小随高度减小,如果不考虑y方向,仅从x-z平面上看的话,剖面图应 该是很多条曲线,但是从立体上看实际大气中的等压面在垂直方向表现为随高度变化很多 起伏不平的曲面,就像图中上方的曲面一样。(图中上面是一个平面,不是曲线,注意它 的虚线部分)
04 hp a
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004hpa 1008hpa 1004hpa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四)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
编号: 编制: 审核: 时间: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的风向。
【重、难点】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
【自主学习】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l 、气压梯度: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3
【合作探究】
1.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
2.三种里对风速的影响?
3、读等压线图,图中A 、B 、C 、D 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4、下图表示某地海平面的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请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那个半
球。
北半球是 ;南半球是
5、右图为某气压场(单位为百帕)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读图回答。
(1)a : b :
c :
d :
(2)该图位于 半球。
6、读下图为“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回答:(课本P32活动)
(1)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为 风;乙地为 风。
(2)甲、乙两地的风速较大为 地,原因是
【当堂检测】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 ( )
A.与等压线平行
B.垂直于等压线
C.与等压线斜交
D.无法确定
3.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
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
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
500 600 700 风
风 风 百帕 百帕 百帕 甲 乙
4.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5.图中四个箭头,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
下面为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百帕),读图回答6~8题。
6.在上右图中,上海市的
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7.在两图间隔的6个
小时中,风力明显
加大的是()
A.台湾岛
B.珠江口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8.上图中左图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
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08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3-4题。
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0、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1、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
是高压,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以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40号答案
【合作探究】
1.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但垂直方向上,则不然。
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受热膨胀上升等热力作用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既影响风力,又影响风向。
3、 C 2、甲丙乙丁
4、(1)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 c:风向d:摩擦力
(2)北半球。
5.(1)西北东南
(2)甲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练习1 B 2 C 3 C 4 D 5 B D B B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