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人教版].ppt名师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共23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共23张PPT)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5、内容:
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 ⑴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 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 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 ⑵后期: 主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 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 十月革命,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 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
课 堂 练 习
8、从孙中山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1)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 立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3)不困难、不怕牺牲,勇于开 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 养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戊 戌 变 法 1、运动时间: 1895-1898 2、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3、领导人物: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
4、政治主张: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第7课 戊 戌 变 法 5、变法过程:
1、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 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 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袁世凯在 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 逆流,维护独裁和专制。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民主”与“科学” 4、旗帜:
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第7课 戊 戌 变 法
9、启示: 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 通的;资产阶级改良 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PPT优秀课件

运动的发展。 核心
创立民没国有明确提民出权主反义对帝国主推义翻的君要主制求,建立 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资这产阶决级定共革和国命
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任平均务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武爆昌发起义—后武全昌国形起势义
北京
背景:
经过:
影响:1.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武宣昌告独立; 2.清武政昌府起陷义入后完全全国的孤立境地.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4、口号: 自强、求富 5、内容: 6、结局 —— 破产: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评价洋务运动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历史局限性 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把中国引向 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参考答案]D [2007年徐州中考] 第14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 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D[08泰安中考]第5题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 于 A.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复习(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95、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P28-30
96、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P30
97、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P33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ppt 人教版

一、洋务运动的概况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目的: 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4、口号: 自强、求富 5、内容: 6、结局 —— 破产: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评价洋务运动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历史局限性 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把中国引向 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辛亥革命
背景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建立同盟会
时间: 1905年8月
Hale Waihona Puke 地点: 日本东京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 恢复中华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新 文 化 运 动 内 容
后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宣 传 十 月 革 命 ,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
积极作用(进步性):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五四 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中国的近代化
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 习,寻求新的出路的 过程。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 运动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清政府中的 第6课 开明官员为了镇压人 洋务运动 民,维护封建统治, 从19世纪60-----90年 代,掀起的一场“师 夷长技”的封建统治 者的自救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 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重大 活动?结果怎样?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
(1)资产阶级: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戊答新戌派变法,要运求动改,变它现有状利于,实中行国维资新本变主法义,的于发18展98和年西掀方起科了 学案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
清朝统治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国
改造国民性
宗棠、 张之洞
光绪帝、康有 为、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前期“自强”, “公车上书” 革命团体
创办军事工业; ——揭开序幕; ——兴中会; “民主”与“科学”
后期“求富”, 《中外纪闻》 革命组织
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于1911年发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2)农民阶级:于1898年发起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 灭洋”的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 的侵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阶级反帝爱 国运动。
2.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领域 大事
主张 向西方学习
特点和启 示
经济
洋务 运动
师夷 长技
器物(技术)
中国近代 化经历了
戊戌 变法
一个由浅
政治
变法 辛亥
图强 三民
制度
入深、由 表及里的
革命 主义
发展过程,
思想
新文 化运

“民 主” “科 学”
思想文化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课件(共29张PPT)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
巩固提升3
• 材料一: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 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 性的、自觉地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 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 •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 条,......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 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 填塞给它吃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在政治上进行 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 权
•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 设立大学堂 •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2015.山东)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 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 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 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 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 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 的信息是( )
①有利于资 本主义发展;
②有利于增 加财政收入
除旧
改革 科举 文化 制度, 教育 废除 八股




1.普遍设立中小学 堂,京师设立大学 堂。 2.设立译书局,翻 译外国书籍。 3.创办报刊,开放 言论。
①有利于西方 资产阶级文化 和科学技术的 传播,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 蒙作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人教版]

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2011·青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 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 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 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 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 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②经济: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③思想文化: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 籍,传播新思想; 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影响: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结果: 失败(戊戌政变)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谭嗣同
点拨提升
讨论探究:
小 结
根据以下示意图,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3(2011年河南省).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 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 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 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4、[2011·南京]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
筹建海军
洋务运动: 中国海军近代化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课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课课件(PPT)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
“柳”分别指( )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D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 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
白方框处应填(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B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6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
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C )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4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
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
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D )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5 右边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B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
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C)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C.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 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人教版]

❖ 1、[2011·南充]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开 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创办报刊
❖ 2、[2011·达州]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
A. 禁烟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3、[2011·黄石]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 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 超 D.康广仁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 3、[2011·梅州]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 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 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 亡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4、[2011·宜宾]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 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曾国藩
材料二: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 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三: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 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 16、 [09黔东南州]第6题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 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