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ppt)

沟通和咨询
合格样本
拒收样本
样本量错误 样本类型错误 采样容器错误 样本状态不佳
仪器准备 在控
样本分析
自 校质
检 准控
失控
报告审核
查找原因
危急值报告 沟
沟
分级报告 沟 临床解释
流 通 和应用
普通报告
和 交
质量控制有关知识
全程质量控制是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分析前 质控
分析中 质控
分析后 质控
关键是标本正确采集
酶
n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
异Leabharlann n 脯氨酰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
常 反映肝脏合成的酶
n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
肝脏病蛋白质代谢变化
血浆蛋白的改变与肝细胞受损的方式、严重程 度、时间长短有关
特点
➢ 急性肝损害时,血中蛋白质种类及总蛋白的变化很小 ➢ 慢性肝病中,血清清蛋白下降而γ-球蛋白上升 ➢ 晚期肝病患者,尿素的合成能力降低,血氨增高,成为
1. 疾病干扰(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近期内 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重大创伤等,可使血脂 水平发生波动 ) 2. 药物干扰(药物通过它的生理、药理及毒理作用 引起机体生化改变;影响分析方法)
性别、年龄、日间变化、个体差异、海拔 情绪、体位、饮食、吸烟
方法学因素: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方法的局限性
人为因素:实验方法选择、实验过程质控、操 作者工作态度、技能
某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外的浓度
(单位:酶用U/L,其他为mmol/L或µmol/L)
物质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Na+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PPT课件

(二)胆红素代谢紊乱与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转化和排泄障碍 肝外胆红素排泄障碍
黄疸的类型
根据肉眼可否见到黄染现象分为:
---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 ---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 ---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
肝细胞胆汁分泌器发育不完善,对肝胆汁分泌的潜力 不大。
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对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有抑制作 用。
参考值范围
STB:3.4~17.1μmol/L CB: 0~6.8μmol/L UCB:1.7~10.2μmol/L CB/STB≈20%
1.判断有无黄疸及其程度:隐性黄疸:17~34 µ mol/L
胆红素来源
2)无效红细胞生成
3)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 (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 肌红蛋白等)分解
分流胆红素 (20%)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通路
1.胆红素在单核吞噬细胞中的生成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3.肝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化 4.胆红素的排泄
胆红素正常代谢过程
95%
5%
(10~20%)
胆红素类型
疾病状态 下,生物 化学病理 性变化的 基础理论
通过测定 组织、体 液相关代 谢物质与 量的改变
揭示疾病变 化和药物治 疗对机体生 物化学过程 和组织、体 液成分的影 响
为疾病的临 床实验诊断 、治疗监测 、药物疗效 和预后判断 、疾病预防 等方面提供 信息和决策 依据的一门 学科。
学习目的及方法
正常图谱
肾病综合征
肝硬化
肝硬化(β-γ桥)
肝硬化(不典型β-γ桥)
血清电泳图型
肝脏疾病常用检查PPT课件

(七)肝功能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检验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 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因此,肝功能试验的临床 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肝 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数百种,但是一种试验只能 探查肝脏的某一种功能,没有一种试验能全面反映肝 脏的一切功能。因此,为了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应 做若干种试验,必要时要反复复查。同时对肝功能试 验的评价,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 及主观性。此外,也要注意节约人为物力及财力,有 的放矢地选择性做必要的肝功能试验是重要的。
尿中胆素原
增多
不定或升高
减少或消失
粪中胆素原
增多
减少
减少或消失
血清 蛋白
电泳谱 脂蛋白X
正常 阴性
Alb减少,γ-球蛋白
升高 一般阴性
球蛋白明显升高 明显增高
血
谷丙转氨酶
正常,稍高
清 酶
碱性磷酸酶
正常
类
γ-谷氨酰转肽酶
正常
肝炎急性期增高 正常或轻度增高 可增高
正常或增高 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
其
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成人
40-110u/L(金-阿氏法)。
儿童
<250u/L
(五)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临床意义: A)ALP分布 肝、骨、肠等,主要在肝 B)ALP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 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出不畅, 毛细胆管压力增加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 故胆汁淤滞时,ALP升高。 C)骨骼疾病时,骨瘤、骨折恢复期ALP也可升高
肝病预后。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4、血氨测定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半衰期比其它蛋白短(约2天),能更早反映肝 细胞损害。
降低:①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② 肝胆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胆汁淤积性 黄疸。对早期肝炎、急症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
增高:Hodgkin病(何杰金氏淋巴瘤)
㈣血浆凝血因子:
大多数的凝血因子和凝血抑制因子是在肝脏 合成,凝血因子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 在肝脏疾病早期可用凝血因子检测作为过筛试 验。
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 2. M蛋白血症: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在γ区、 β区或两者之间可见结构均一,基底窄峰 高尖的M蛋白。
单克隆γ蛋白病
ALB α1 α2 β γ
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 3.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
α2、β球蛋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增高,白蛋 白及γ球蛋白降低。
成的氨。
4. 经肠道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入肝。
5.
㈤血氨测定:
2.血氨的去路: 3.大部分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经肾 脏排出体外。 4.一部分转变为谷氨酰胺。 5.肾脏泌氨中和肾小管腔中的H+,形成胺盐随 尿排出体外。
6.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而肝脏是 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器官。
肝脏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代谢功能检查 蛋白质代谢 脂类代谢 胆红素代谢 胆汁酸代谢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肝脏直接合成:大部分血浆蛋白,如白蛋 白、糖蛋白、脂蛋白、凝血抗凝因子、纤 溶因子等。
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蛋白合成减少。
肝脏诱导合成:γ球蛋白。
胆汁淤积患者,肠道胆盐缺乏,影响了肠 腔对脂溶性VK的吸收,V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 不能被激活,引起凝血障碍。
降低:①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② 肝胆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胆汁淤积性 黄疸。对早期肝炎、急症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
增高:Hodgkin病(何杰金氏淋巴瘤)
㈣血浆凝血因子:
大多数的凝血因子和凝血抑制因子是在肝脏 合成,凝血因子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 在肝脏疾病早期可用凝血因子检测作为过筛试 验。
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 2. M蛋白血症: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在γ区、 β区或两者之间可见结构均一,基底窄峰 高尖的M蛋白。
单克隆γ蛋白病
ALB α1 α2 β γ
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 3.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
α2、β球蛋白(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增高,白蛋 白及γ球蛋白降低。
成的氨。
4. 经肠道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入肝。
5.
㈤血氨测定:
2.血氨的去路: 3.大部分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经肾 脏排出体外。 4.一部分转变为谷氨酰胺。 5.肾脏泌氨中和肾小管腔中的H+,形成胺盐随 尿排出体外。
6.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而肝脏是 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器官。
肝脏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代谢功能检查 蛋白质代谢 脂类代谢 胆红素代谢 胆汁酸代谢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肝脏直接合成:大部分血浆蛋白,如白蛋 白、糖蛋白、脂蛋白、凝血抗凝因子、纤 溶因子等。
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蛋白合成减少。
肝脏诱导合成:γ球蛋白。
胆汁淤积患者,肠道胆盐缺乏,影响了肠 腔对脂溶性VK的吸收,V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 不能被激活,引起凝血障碍。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

3 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 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胆白>35g/L, 分别 成为高蛋白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
❖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所致
❖ 见于:﹝1﹞漫性肝脏疾病
❖
﹝2﹞M巨球蛋白血症
❖
﹝3﹞自身免疫性疾病
❖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 结核 疟
疾
❖ 4 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 ﹝1﹞生理性减少 : 小于3岁的婴幼儿 ❖ ﹝2﹞免疫功能受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
❖ 【参考值】
❖ 新生儿 成人
0 ~ 1天 34 ~ 103umol/L 1 ~ 2天 103umol/L 3 ~5天 68~137umol/L
3.4~17.1umol/L
❖【临床意义】
❖ 1 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 ❖ 过程 当17.1umol/L > STB<
34.2umol/L 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 ❖ 床黄疸; ❖ 34.2~171umol/L为轻度黄疸
❖ ,2 M蛋白血症 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 白血症等,清蛋白浓度降低,单克隆γ 球蛋白显著增,
❖ 降低
❖ 3 肾病综合症、糖尿病、
❖ 肾病由于血脂增高,可致α2 和β球蛋白 增高、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 4 其他
❖ 结低组织病伴有多克隆γ球蛋白增高 ,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球蛋白降低 ,蛋 白丢失性肠炎表现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 【参考值】醋酸纤维素薄膜法:
❖
清蛋白: 62%~71%
❖
α 球蛋白:3%~4%
❖
α 球蛋白: 6%~10%
❖
β球蛋白: 7%~11%
❖
γ球蛋白: 9%~18%
❖ 【临床意义】
❖ 1 肝脏疾病 急性及轻症肝炎电泳结 果无显著变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 细胞肝癌时清蛋白减少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PPT课件

1. 肝病型
2. M蛋白血症型
3. 肾病型
4. 炎症型
其它型
.
15
血清蛋白电泳正常人图谱
.
16
多发性骨髓瘤电泳图谱
.
17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缺陷
.
18
(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参考值: 1岁: 100mg/L; 1-3岁:168-281mg/L; 成人:280-360mg/L 临床意义: 1.降低:早期肝炎、急性重症肝炎 2.增高:Hodgkin病
.
25
[参考值]
STB 新生儿:
0~1天
1~2天:
3~5天:
成人:
CB:
UCB
CB/STB
34~103μmol/L 103~171μmol/L 68~137μmol/L 3.4~17.1μmol/L 0.6~6.8μmol/L 1.7~10.2μmol/L 0.2~0.4
.
26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及黄疸类型的鉴别
球蛋白质为血清总蛋白质中除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球蛋白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
.
5
[参考值]
1.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
成人
60~80 g/
新生儿
46~70 g/L
7个月 ~1岁
51~73 g/L
1~2岁
56~75 g/L
>3岁月
62~76 g/L
.
6
2. 血清清蛋白 (溴甲酚绿法)
.
11
3.血清球蛋白
增高:1) 慢性肝脏疾病 2)M蛋白血症 3)自身免疫性疾 4) 慢性炎症和慢性感染
减低:主要是合成减少,见于 : 1)3岁以下的婴幼儿(生理性减少) 2)免疫能抑制 3)先天性低γ-蛋白血症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 原理:GGT分布在胆管或胆道系统 参考值:<50U/L 临床意义 胆道阻塞性疾病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 其他:脂肪肝、胰腺炎、前列腺肿瘤
第七节 肝功能检查的选择与应用
健康体检 肝炎 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疗效评估和随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17.1umol/L 0-6.8 umol/L 1.7-10.2umol/L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 STB 17—34 mol/L 隐性黄疸 34—170 mol/L 轻度黄疸 170—340 mol/L 中度黄疸 >340 mol/L 重度黄疸
2.判断黄疸的类型 STB 340-510 umol/L 170-265 umol/L 17-200umol/L < 85 umol/L
阻塞性黄疸 不完全梗阻 肝细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3.结合血清胆红素的分类来判断黄疸类型
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正常
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正常
第四节 血清酶学检查
1.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 AST) 参考值 ALT 10-40 U/L AST 10-40U/L 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肝炎ALT:500-1000U/L AST<ALT 慢性肝炎、脂肪肝 ALT轻度升高100-200U/L 肝硬化、肝癌,AST、ALT轻度升高或正常,以 AST>ALT多见 一些药物或毒物所致升高:氯丙嗪、异烟肼、 奎宁和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中毒
肝脏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升高:生理性、病理性 降低: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LP-X)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原理 参考值:总胆固醇 2.9-6.0mmol/L
胆固醇酯 2.34-3.38mmol/L 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 3:1 临床意义: 肝细胞损害:总胆固醇正常或下降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目的
了解肝脏有否受损及损害程度 通过动态观察了解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临床药物筛选和疗效观察 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 健康检查
肝脏的基本功能
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分泌与排泄功能
常用检测项目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测 胆汁酸代谢检测 摄取、排泄功能检测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其他:肝纤维化、血清铜
参考值:男性 0-8U/L 女性 0-7U/L
临床意义: 肝细胞坏死 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 肝癌、阻塞性黄疸
肝纤维化检查
单胺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IV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波形蛋白 透明质酸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amino terminal of procollagen type III peptide,PIIIP)
慢性肝损伤 (chronic hepatic injury)
较长时间内(>6月)发生的肝细胞持续性 损伤
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Wilson病、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意义
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CB/STB<20%
STB<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CB/STB 20%-50%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LP-X)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原理 参考值:总胆固醇 2.9-6.0mmol/L
胆固醇酯 2.34-3.38mmol/L 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 3:1 临床意义: 肝细胞损害:总胆固醇正常或下降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目的
了解肝脏有否受损及损害程度 通过动态观察了解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临床药物筛选和疗效观察 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 健康检查
肝脏的基本功能
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分泌与排泄功能
常用检测项目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测 胆汁酸代谢检测 摄取、排泄功能检测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其他:肝纤维化、血清铜
参考值:男性 0-8U/L 女性 0-7U/L
临床意义: 肝细胞坏死 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 肝癌、阻塞性黄疸
肝纤维化检查
单胺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IV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波形蛋白 透明质酸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amino terminal of procollagen type III peptide,PIIIP)
慢性肝损伤 (chronic hepatic injury)
较长时间内(>6月)发生的肝细胞持续性 损伤
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Wilson病、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意义
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CB/STB<20%
STB<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CB/STB 20%-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外源物质(毒物、药物、色素等) 排泄功能 胆色素、胆汁酸代谢 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生成,及对活性凝血 因子的清除
一、蛋白质代谢的检查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血液渗透压 ◆运输载体 ◆组织修复与合成蛋白质的营养来源 ◆PH缓冲系统的一部分 ◆组成体液免疫系统 ◆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 ◆作为酶催化化学反应
• 慢性肝炎
好转
预后不良
恶化
球蛋白
• 几乎所有肝疾病皆升高,持续2~3月趋于增高,易转为慢 肝或肝硬化。
恶化(慢肝或肝硬化)
急性肝炎
好转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
4)肾病综合症:A ↓↓ , α1尤其α2 ↑↑ ,γ可↓。 5)MM: β尤其γ↑↑
几种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型
N/
N/
N
NN
N
人体血浆凝血因子几乎都是肝脏合成,当肝 脏病变时,表现凝血因子异常。通常采用:凝血 酶原时间(PT)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测定(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TT); 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HPT);抗凝血酶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
3)
和消化不良等
3)去路增加
丢失过多: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量胸腹
水、严重烧伤和失血等
消耗过多:甲亢、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清蛋白
急性肝炎早期降低不明显。
•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显著减少,且A/G值倒置;A<25g/L 将出现腹水;重症肝炎进行性减少表示预后不良
5) AT-III 严重肝病时活性明显降低
(五)血氨测定
采静脉血2ml,肝素抗凝,隔绝空气,立即送检。
正常人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90%在肝脏通过 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从尿中排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 脏清除氨的能力下降,血氨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 肝性脑病,因此肝昏迷时测定血氨有助于诊断和疗效观察。
双缩脲法测定 TP
原 理: 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为双缩脲与碱 性铜溶液中铜离子形成紫红色化合物,称 双缩脲反应,碱性铜溶液称双缩脲试剂。
血清Alb测定 (BCG法:溴甲酚绿法)
1)血液稀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盐潴留 2)各种原因的A降低
1) 合成不足:常见肝脏损害(慢性肝病时,A
下降比急性肝炎明显;失代偿期肝硬化低于
参考范围: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 umol/L
临床意义: 升高: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肝硬化、肝癌、重症肝 炎)、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等 降低: 低蛋白饮食、贫血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血脂 (plasma lipids)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 总胆固醇 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E) (TC) 磷脂(phospholipid, 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 糖脂(glycolipid)
【血氨的来源和去路】
蛋白质代谢aa脱氨
谷氨酰氨脱氨
→ 氨→ 转氨基
消化道细菌产氨
肝合成尿素 酸中和生成 铵盐
37
38
解毒途径
肝
转变为氨基 酸上的氨基
鸟氨酸循环 (尿素)
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氨不能被解毒,血 氨增高
肾脏
与H+形成 NH4+
原理: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作用下脱去 氨基生产氨,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通过鸟 氨酸循环生产尿素,这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在肝硬化及爆 发性肝衰竭等严重肝损害时,氨不能正常被代谢,在中枢神经 系统中蓄积引起肝性脑病。
甘油三酯主要功能: 血浆中的甘油酯90~95%是甘油三酯。饮食中脂肪 被消化吸收后,以甘油三酯形式形成乳糜微粒循环 与血液中,乳糜微粒中80%以上为甘油三酯。血中 乳糜微粒的半寿期仅10~15min,进食后12h,正 常人血中几乎没有乳糜微粒,甘油三酯恢复至原有 水平(脂肪廓清);甘油三酯属中性脂肪,为细胞 代谢提供能量。
10
包 括:
➢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 血清蛋白电泳 ➢ 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 凝血功能检查 ➢ 血氨测定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A/G比值测定
2)清蛋白(A,albulin)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 由肝脏合成,其半衰期为15~19天,可用溴甲酚 绿法测定。
3)球蛋白 (G,globulin)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 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 ,是多种蛋 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 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 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与机体免疫有关。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课 件优秀课件
1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肝功能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 理、正常值、临床意义及选择原则
主要概念:
2、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与肝脏的各种代谢功能、各种病理变化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称为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组织结构特点
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肝重约1500g;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成人肝约50~100万个肝小叶。 组织成分——代谢场所
1) PT延长 I、II、V、VII、X 缺乏 估计预后以PT为最实用,PT延长是失代偿肝硬化的特征。
2) APTT延长 XII、XI、IX、VIII、X、V、II 等缺乏
3) TT延长 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或结构异常和FDP的存在
4) HPT 具有高灵敏度,能反映因子II、VII、X的综合活性
血脂水平的动态平衡 血脂水平可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 血脂含量的检测是生化检验的常规、重要项目 血浆脂类的主要存在形式和运输形式是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病理机制之一
胆固醇主要功能:
胆固醇是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器膜上的重要组成成 分,是胆汁酸的惟一前体;是所有类固醇激素,包 括性腺和肾上腺激素的前体。
肝细胞:肝实质细胞、肝间质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 细胞间质成分:结缔组织 管道系统——输入输出途径 血管:A和V系统, 胆道系统
肝脏的基本功能(Functions of the liver)
Metabolis m synthesize
Biotransformation
Excretion
物质代谢(营养物质) 蛋白质(酶、氨基酸)、糖类、脂类等 核酸、维生素代谢,金属离子代谢。 生物转化作用(非营养物质) 内源物质(激素灭活等);
外源物质(毒物、药物、色素等) 排泄功能 胆色素、胆汁酸代谢 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生成,及对活性凝血 因子的清除
一、蛋白质代谢的检查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血液渗透压 ◆运输载体 ◆组织修复与合成蛋白质的营养来源 ◆PH缓冲系统的一部分 ◆组成体液免疫系统 ◆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 ◆作为酶催化化学反应
• 慢性肝炎
好转
预后不良
恶化
球蛋白
• 几乎所有肝疾病皆升高,持续2~3月趋于增高,易转为慢 肝或肝硬化。
恶化(慢肝或肝硬化)
急性肝炎
好转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
4)肾病综合症:A ↓↓ , α1尤其α2 ↑↑ ,γ可↓。 5)MM: β尤其γ↑↑
几种常见病理的电泳图型
N/
N/
N
NN
N
人体血浆凝血因子几乎都是肝脏合成,当肝 脏病变时,表现凝血因子异常。通常采用:凝血 酶原时间(PT)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测定(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TT); 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HPT);抗凝血酶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
3)
和消化不良等
3)去路增加
丢失过多: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量胸腹
水、严重烧伤和失血等
消耗过多:甲亢、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清蛋白
急性肝炎早期降低不明显。
•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显著减少,且A/G值倒置;A<25g/L 将出现腹水;重症肝炎进行性减少表示预后不良
5) AT-III 严重肝病时活性明显降低
(五)血氨测定
采静脉血2ml,肝素抗凝,隔绝空气,立即送检。
正常人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90%在肝脏通过 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从尿中排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 脏清除氨的能力下降,血氨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 肝性脑病,因此肝昏迷时测定血氨有助于诊断和疗效观察。
双缩脲法测定 TP
原 理: 两分子尿素加热脱氨缩合成为双缩脲与碱 性铜溶液中铜离子形成紫红色化合物,称 双缩脲反应,碱性铜溶液称双缩脲试剂。
血清Alb测定 (BCG法:溴甲酚绿法)
1)血液稀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盐潴留 2)各种原因的A降低
1) 合成不足:常见肝脏损害(慢性肝病时,A
下降比急性肝炎明显;失代偿期肝硬化低于
参考范围: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 umol/L
临床意义: 升高: 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肝损害(肝硬化、肝癌、重症肝 炎)、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等 降低: 低蛋白饮食、贫血
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血脂 (plasma lipids)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 总胆固醇 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E) (TC) 磷脂(phospholipid, 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 糖脂(glycolipid)
【血氨的来源和去路】
蛋白质代谢aa脱氨
谷氨酰氨脱氨
→ 氨→ 转氨基
消化道细菌产氨
肝合成尿素 酸中和生成 铵盐
37
38
解毒途径
肝
转变为氨基 酸上的氨基
鸟氨酸循环 (尿素)
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氨不能被解毒,血 氨增高
肾脏
与H+形成 NH4+
原理: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作用下脱去 氨基生产氨,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通过鸟 氨酸循环生产尿素,这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在肝硬化及爆 发性肝衰竭等严重肝损害时,氨不能正常被代谢,在中枢神经 系统中蓄积引起肝性脑病。
甘油三酯主要功能: 血浆中的甘油酯90~95%是甘油三酯。饮食中脂肪 被消化吸收后,以甘油三酯形式形成乳糜微粒循环 与血液中,乳糜微粒中80%以上为甘油三酯。血中 乳糜微粒的半寿期仅10~15min,进食后12h,正 常人血中几乎没有乳糜微粒,甘油三酯恢复至原有 水平(脂肪廓清);甘油三酯属中性脂肪,为细胞 代谢提供能量。
10
包 括:
➢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 血清蛋白电泳 ➢ 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 凝血功能检查 ➢ 血氨测定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A/G比值测定
2)清蛋白(A,albulin)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 由肝脏合成,其半衰期为15~19天,可用溴甲酚 绿法测定。
3)球蛋白 (G,globulin)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 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 ,是多种蛋 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 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 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与机体免疫有关。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课 件优秀课件
1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肝功能及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 理、正常值、临床意义及选择原则
主要概念:
2、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与肝脏的各种代谢功能、各种病理变化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称为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组织结构特点
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肝重约1500g;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成人肝约50~100万个肝小叶。 组织成分——代谢场所
1) PT延长 I、II、V、VII、X 缺乏 估计预后以PT为最实用,PT延长是失代偿肝硬化的特征。
2) APTT延长 XII、XI、IX、VIII、X、V、II 等缺乏
3) TT延长 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或结构异常和FDP的存在
4) HPT 具有高灵敏度,能反映因子II、VII、X的综合活性
血脂水平的动态平衡 血脂水平可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 血脂含量的检测是生化检验的常规、重要项目 血浆脂类的主要存在形式和运输形式是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病理机制之一
胆固醇主要功能:
胆固醇是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器膜上的重要组成成 分,是胆汁酸的惟一前体;是所有类固醇激素,包 括性腺和肾上腺激素的前体。
肝细胞:肝实质细胞、肝间质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 细胞间质成分:结缔组织 管道系统——输入输出途径 血管:A和V系统, 胆道系统
肝脏的基本功能(Functions of the liver)
Metabolis m synthesize
Biotransformation
Excretion
物质代谢(营养物质) 蛋白质(酶、氨基酸)、糖类、脂类等 核酸、维生素代谢,金属离子代谢。 生物转化作用(非营养物质) 内源物质(激素灭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