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比色:影响视觉辨色的因素

合集下载

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

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

《色彩学知识与牙科比色》系列讲座之一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刘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LIU FengOutpatient Dental Centre , School &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PekjingUniversity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色彩学知识一直是口腔医学生、口腔临床医生培养中比较欠缺的内容。

很多医生比色时仅仅是凭感觉,或者说眼睛的直觉,致使比色“没有把握”、“比不准”。

一些非专门研究色彩问题修复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经常对色彩学知识一知半解。

然而色彩问题是在美学修复过程中医生、患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仿真修复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把颜色描述、再现准确。

天然牙齿的颜色千差万别,文献报道需要有400多种容颜可以分辨的颜色才能全面描述正常天然牙的各种颜色。

牙科比色不应是一项盲目的工作,而应该是在色彩学知识的指导下科学的进行。

本系列讲座希望通过通俗的语言,向大家简要介绍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临床比色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修复专业医生科学的运用比色工具、比色系统及比色方法,掌握科学的思路解决修复中的颜色问题。

本讲座分为四讲,分别为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影响牙科比色的因素、正确的牙科比色方法、与色彩学有关的科研问题。

一、色彩的感知色彩与光密不可分,没有光的空间人看不到颜色。

光波是电磁波中的一部分,光波作用到人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会使人产生色觉,辨别出各种颜色。

人眼可感知的可见光波长在380nm-780nm之间,波长从长到短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彩色光(图1)。

物体的颜色可想象为经过物体透射或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

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透射出来的光刺激到人眼,人感受到的颜色叫做物体的“体积色”;经过不透明或半透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刺激到人眼,人感受到的颜色叫做物体的“表面色”。

浅谈烤瓷牙比色失真的原因

浅谈烤瓷牙比色失真的原因
烤瓷牙的比色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还真有点学问,此话题不只是比色问题,比色是过程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医生得到一颗逼真的牙齿。本人认为烤瓷牙比色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四种:一、医生比色不准或不全;二、加工厂材料劣质,色泽不全,技术不佳;三、上瓷技工没抓住医生色泽视觉的偏差;四、烤瓷炉的烧制温度与瓷粉温度不相适应。 有的患者要求比自己的邻牙稍白一些才比较满意,可有的患者却要求与邻牙色泽一致,还有的患者要求只要看不出是假牙就行。 实际上要求“看不出是假牙就行”的患者是要求最高的患者,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在比色时一定要比的准确,千万不要将一颗假牙比一种颜色,这样比色比的再接近也不会使烤瓷冠仿真,戴入口腔后特别难看。愈要烤瓷冠逼真,必须分段比色,标明各占几分之几,然后上瓷技工还要抓住此医生的习惯性色差是偏深还是偏浅,以纠正医生的视觉偏差,才能做出仿真的烤瓷牙冠。两者一方失误都不会做出合格的烤瓷牙冠。 小加工厂为何做不出逼真的仿生牙,尤其是在市场恶性竞争这段时期,他们为了降低成本,招一些廉价的技工,实际上是来学徒,技术只是略知一二,根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再者,小加工厂的材料如瓷粉等级偏低,瓷粉种类色泽不全,制作过程简单,设备简陋,参数不准等原因,染色剂经常不全,只靠其中一种材料的颜色来应付色泽。这样生产出的烤瓷牙能逼真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牙科视觉比色

牙科视觉比色

Lightness: 80.12 Chroma: 14.70 Hue: 77.35
但是,这个东西明显是讲给电 脑听的,十分不利于医技之间, 这种人与人的交流
牙科比色 Shade Selection
有了电脑比色仪,为什么还要训练视觉比色?
• 电脑比色仪的价格 ——对于普通开业牙 医而而言价格太高 • 特殊牙齿颜色为牙科 比色提出的难题 • 医技之间的充分沟通
参考资料
• 现代口腔色彩学.姚江武编著. • 口腔美学比色 Fundamentals of color: Shade m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esthetic dentistry / (美)Stephen J chu, Alessandro Devigus,Adam mieleszko原著 ; 郭航等译 • 天然牙色与比色板.孟玉坤等.
通过看看灰白的背景或看看窗外的远景休息一下你的眼睛最好在备牙前进行比色更为复杂的比色需要由技工加工中心制作出良好的修复体在传递比色结果的时候最好能够附上患者牙齿的数码照片为技师尽可能多地提供颜色信息以制作出更多个性化的特征只有通过医生与技师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才能制作出一个精美的修复体
牙科视觉比色
• 进行牙科比色的原因 • 临床上常用的比色板 • 比色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比色板——VITA 3D-Master
lighter darker
paler
richer
yellowish
reddish
VITA
VITA
相比于传统16色比色板的优势
依据经验排列,比色过程属 于搜寻式过程,在全部十六 个色片中寻找
比色的注意事项
• 光源的选择: • 牙科综合治疗椅的手 术灯——不行! • 柔和的自然光线—— 比较合适——可以代 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 大部分光线条件 • 推荐日出后三小时和 日落前三小时

牙齿比色实训报告

牙齿比色实训报告

牙齿比色实训报告摘要:本文针对牙齿比色实训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讨论。

首先介绍了牙齿比色的意义和应用,然后详细介绍了牙齿比色的原理和步骤。

接着,分析了牙齿比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

最后,通过实际实训操作,总结了牙齿比色实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1. 引言牙齿比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技术,用于评估牙齿的颜色和色调。

牙齿的颜色是人们美观和自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牙齿比色技术在口腔修复和美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训旨在通过比色实验,培养学生对牙齿颜色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

2. 牙齿比色的原理和步骤牙齿比色的原理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和色彩学的基本原理。

在比色过程中,需要使用比色环、比色杯和比色试剂等工具。

首先,将待比色的牙齿与比色环中的色板进行比较,找到与之相似的颜色。

然后,将比色试剂加入比色杯中,并与待比色的牙齿进行比色,直到找到与牙齿颜色相近的试剂颜色。

最后,根据比色试剂的颜色深浅来确定牙齿的颜色等级。

3. 牙齿比色的影响因素牙齿比色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

首先,光照条件对比色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比色实验应在标准光照条件下进行。

其次,牙齿本身的颜色和状态也会影响比色结果,如牙齿的色素沉积、龋齿和牙釉质缺损等。

此外,比色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会对比色结果产生影响。

4. 优化方案为了提高牙齿比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案。

首先,使用专业的比色工具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建立标准的比色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比色技能和经验。

另外,加强对光照条件的控制,避免因光线差异导致比色结果的误差。

5. 实训操作总结通过实际实训操作,我们发现牙齿比色实训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牙齿的颜色和状态,并选择合适的比色试剂进行比色。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光照条件和比色环境,确保比色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及时记录实训结果和经验,有助于提高比色技术和操作水平。

结论:牙齿比色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对于口腔修复和美容具有重要意义。

牙齿修复比色

牙齿修复比色

牙齿修复比色:原理和方法(2007-10-28 10:52:59)转载标签:实用信息物体的颜色:物体本身是不会发光的,颜色实际上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物体具有不同的色彩是物体对光线的选择吸收或选择反射的结果,选择吸收,就是把与本体不同的色光吸收,把与本体相同的色光反射出去.反射出的色光,通过刺激人的视觉神经,使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Munsell把颜色描述为一种三维现象:色调,明度和彩度色调:是区分一种颜色和另一种颜色的特性.它取决于产生这种颜色的主波长.明度:用来描述物体反射光的量. Munsell将明度描述为由白到灰的梯度.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冠的明度:用浅色瓷粉或提高表面反射率.明度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彩度:指色调的饱合度,浓度或力度.彩度增加,明度下降,彩度和明度呈负相关.半透明性:天然牙有着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不同的半透明性.通常来讲,提高冠的透明度会降低亮度,因为反射回眼中的光线减少.釉质的透明度会随入射光角度,表面质地,光泽度和脱水程度而变化.有了半透明的釉质层可以获得颜色的透视感,使修复体显的逼真.荧光性:指物体吸收光线并自发地发散出较长波长的线.荧光性使修复体更亮,更生动.在天然牙,这种现象主要发生于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牙本质.修复体中的荧光粉的加入可以增加反射光光量,遮盖变色,降低彩度.荧光粉加在体瓷中提高亮度但不降低透明度,所以尤其适用于高明度的牙.残留影像和视错觉:通常眼睛不会盯着一个固定的点,而是在视野范围内不断游移.每个颜色看起来都成了2个颜色的混合色.用比色板靠近牙齿比色时,要在几秒钟之内作出决定,否则两个颜色越看越像.视椎细胞疲劳对进一步刺激不敏感时会产生消极的残留影像.浓重的口红会使视椎细胞疲劳.而中性灰背景可以使眼睛得到休息,18%的反射性灰板是色调和彩度影像评估的良好背景.适宜的比色环景:比色能力取决于眼睛能否很好的观察牙齿的细节特征.影响这种观查能力的因素有环境光源的质量,亮度,尺寸,对比度,是否炫目等.工作室环境光源的质量必须用人工光源维持,自然条件易变.色温是环境光源的平均波长,比色的理想色温是5500K.反射光:理想的修复体开始于和谐的侧面轮廓和唇颊面形态,这决定着大部分光的反射形式.有光线从物体发出时,观察者才能看到,这些光线大部分来自于垂直于观察者的物体表面.这个面的长宽的感觉可以通过弯曲或拉平此面来调节.光滑的颊面成镜面反射,使压色显的浅而亮.过亮的修复体则显得扎眼.降低亮度使物体显得较远,把一个过亮的冠的表面粗化处理可以使其更好的融入牙列中.表面质地:表面结构影响光线在牙面上的相互作用及射入眼中的光线的质量和数量,又分为:垂直向,水平向和表面形态变异.垂直向质地主要由发育叶和轴嵴的外形高点构成,由这些部位反射出的镜面光线勾勒出牙齿视觉上的轮廓外形.水平质地是细小的,浪状横贯牙面的釉质横纹,通常认为这些横纹是釉质生长线的外在表现,它随年龄增长而磨耗,其间距往往大于发生之初.这些沟可凹可凸,成直线或U形,越接近牙龈釉质横纹越平,间距越小,它们横贯牙面,不交叉.制作修复体时应雕刻垂直结构形态,其上附着水平结构.光泽度:光泽度下降时更多的光线返回到观察者眼中,亮度增加.抛光修复体使其清亮透明可以轻微降低亮度,高度抛光的表面因反射而显得更亮,但因光线不在表面散射,透明度增加.正畸矫正的作用全网发布:2011-06-23 21:27 发表者:李莎 (访问人次:231)口腔正畸有四大作用。

口腔比色

口腔比色

影响颜色的因素
• 照明:晴天的上午10点或者下午2点比色, 不是自然光的情况下,(标准照明体D₅₀) • 多种对比效应(明度、色调、饱和度、面 积、立体感及顺序性) • 眼睛的健康(营养、药物、情绪、两眼差 异) • 牙科医师的年龄对其色彩感知能力有很大 影响 • 修复材料的选择是决定色型的关键因素
我的比色习惯
• 自然光,让患者采取坐姿,和患者平视 • 提前回复诊,扫过患者的多数牙的颜色,有个大 概印象,然后选择接近的比色板,找主色系 • 主要按照颈部、体部和切端比色,个别牙齿有斑 点、条纹、近远中边缘嵴透明度、特殊体部形态 等都要在设计单上详细描绘标识出来 • 有影响比色的饰品或者牙龈炎症而太红,适当遮 挡一下
• 传统VITA比色板: 传统VITA比色板: VITA比色板 • 色调以字母分类:
– A:桔黄 – B:黄 – C:黄/灰 – D:桔黄/灰(棕)
• 彩度和明度以数字形式传达:
– 1:彩度最低,明度最高 – 4:彩度最高,明度最低
• • • • • •
3D-Master比色板 比色板: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 色相: L:偏黄;M:中间色;R:偏红 明度: 1~5:1最亮,高明度;5最暗,低明度 彩度:从M组中选择接近比色牙彩度的色型 (1~3:1最低,3最高),再根据色相选偏 L还是偏R色
口腔比色
• 色调:色彩的同义词,用于描述牙齿或牙 体修复物的颜色(如红、黄等) • 明度:色彩明或暗的程度。明度分级从纯 黑色最低值“0”到纯白色最高值“10” • 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活饱和程度和纯度。 • 透明性:指光线穿透的程度。最高的穿透 率是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可穿透,而最低 的穿透率是不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被反射 或吸收。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定透明度是美观修复体的自然特征。

口腔比色实验

口腔比色实验

光与色彩
可见光经过棱镜可以分解为可见光谱,波长 从长到短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 紫等不同彩色光。
感知色彩的过程
对一个色彩感知、判断物体以及观察者的感知系统
色彩三要素
色彩包括三个特性 色相 (色调) 明度 (亮度) 饱和度 (彩度、纯度
这个比色板共有 16 块色板,首先以色调分 为 ABCD 四组,分别代表橙黄、黄、灰黄、 灰红四种不同色相。
在每组中再根据彩度不同分为 1 、 2 、 3 、 3 、 4 等几个级别
但 Vita 16 色比色板对于明度没有给予考虑 其分级与明度没有关系
比色系统
Vita 16 色比色板
、 浓
度)
色彩三要素
色相
又称为色调:它取决于光的波长由于光的波 长分布不同导致的色彩差异是色相的差异也 是各种色彩间最本质的区别
色彩三要素
彩度 彩度( chroma )又称为饱和度
、浓度、纯度,是指色彩的浓淡 、鲜艳、纯净程度。
色彩三要素
明度
明度( VaIue )又称为亮度, 是指色彩由明到暗的变化,取决 于物体出射光 ( 反射光或透射光 ) 所占的比率.
影响辨色的因素 比色光源
描述光源的第一个性质是色温。
环境光源的平均波长叫作色 温
影响辨色的因素
比色光源
清晨和黄昏的阳光中红色光占优势 ,色温偏低
影响辨色的因素 比色光源
中午或在高山、极地的阳光 蓝色光占优势,色温偏高
影响辨色的因素
比色光源
大部分的人工光源的色温并不能保证在平均 色温。
牙体预备前进行比色,当术者的 眼睛疲劳时,可以看蓝色物体休 息。
比色后要征求患者的意见,最终 要选择患者接受的颜色。

牙齿的配色

牙齿的配色

牙齿的配色牙齿的配色是金属烤瓷修复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配色的好坏关系着能否让患者满意并是否接受该修复体的问题。

因此,在牙齿配色的操作中必须持十分慎重的态度。

一、配色环境颜色的变化总是基于光的变化。

在配色时,环境因素对准确地比色选色影响很大。

光源的种类、光的入射量、诊断室墙壁的颜色、病人衣服的颜色,甚至病人面部化妆及医生比色的观察角度都会影响比色选色效果。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光或光源:1.如采用自然光,则应让光线由北窗照入,时间最好选择在日出后3小时和日落前3个小时,术者站在患者和光源之间,患者的头直立,坐下后与术者眼睛同高。

2.如采用人工光源,全光谱灯能为配色提供较好的光源,因为它与室外光照条件最为接近。

当在全色的日光照明下观察红、黄、蓝样品时,可以看到,所有颜色都准确地显现出来,且具有较高的彩度。

此外,还可使用D。

光源或使用荧光灯的F,高演色昼光色6 500K,但应注意作相应调节。

其次,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25~30cm为佳。

二、医生的辨色能力作为配色操作的医师,应该是对色彩感觉正常的人oM。

ser曾对670名牙科医生作了红绿色视觉缺陷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9. 9%的人有红绿色觉缺陷,且红绿色盲者对黄色相范围的辨别力减弱。

另外,45岁以后,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逐渐减弱。

Davison曾对有色觉缺陷的牙科医生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对色相、彩度的正确辨别力明显低于正常色觉者;而在明亮度的辨别上,色觉缺陷者与非缺陷者无显著差异。

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医师的辨色能力及对颜色科学所具有的知识水平,以上两者均不合格者,很难使配色工作达到理想的程度。

人对物体颜色的感觉首先依赖于正常的视觉生理功能和正常的视觉心理。

而视觉生理功能的缺陷是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改善视觉心理状况而得到部分补偻。

有学者研究证实,人对颜色的辨别、感受和表达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改善。

重复使用标准颜色试验可以训练观察者的辨色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科比色:影响视觉辨色的因素关于牙科比色几个色彩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光与色彩、感知色彩的三要素(光源、被观察物体、观察者的感知系统)、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表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L*a*b*表色系统、L*C*h表色系统)。

临床上的比色板牙科比色本质是采用特殊的色板进行视觉牙科比色的过程,本讲将在以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和大家一起分析影响视觉辨色的几个因素。

一、光源没有光线就根本无法看到物体;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虽然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形态,但无法感知颜色;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条件下,人眼所感知到的颜色可能不同,这称之为同物异色现象。

因此,光源的种类、强度对于正确的视觉辨色有着重要作用。

在牙科比色中使用正确的光源,也是达到良好颜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理想的视觉辨色光源的基本要求包括适宜的色温、足够的显色指数、适宜的照度,为牙科比色创造良好的牙科比色光源条件。

1、色温:环境光源的平均波长叫做色温,其单位是开尔文(K)。

标准的阳光的色温为5500K-6500K,物体在这样的太阳光照射下所体现的颜色是最真实、最自然的颜色。

并不是任何时间的太阳光都是标准的阳光。

清晨和黄昏的阳光中红色光占优势,色温偏低;正中午或在高山、极地的阳光蓝色光占优势,色温偏高。

在这样的阳光下,我们看到的颜色都不准确。

很多人工光源的色温不是5500k-6500k。

有些光源只用人的肉眼就可以感受到不是白光,很多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看到与理想太阳光谱的区别(图1-3)。

图1:太阳光谱图2:荧光灯光谱图3:白炽灯光谱2、显色性: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

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相同光色的光源可能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

相比较而言,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

除适宜的色温即光源的平均波长外,光源包含各种波长的光谱而没有缺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如果光源发出的光中缺少某种波长的光,那么物体就不可能反射出这个波长的光,因此,即使物体具有这种颜色,人的眼睛也不可能感知到。

比如一束纯绿的光照射在一个纯红的物体上时,人的眼睛是感知不到红色的。

显色指数(Ra)描述的就是指光源光谱的完整性。

Ra-100表示光源涵盖了整个可见光和近紫外光的光谱。

为了利于人们辨色,需要显色指数比较高的光源,以免因光源的缺色而影响辨色。

3、照度:照度是被照物表面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以“&#x;烛光”或“勒克司”为单位表示。

“&#x;烛光”是指发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在距离光源一&#x;、面积为一平方&#x;的垂直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

如果光源的照度过弱,肉眼难以分辨物体的细节,也难以辨别颜色;如果光源的照度足够,肉眼就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如果光源的照度过强,也会影响视觉神经的功能,对视觉辨色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因此,适意的照度是准确进行视觉辨色的重要条件。

对于口腔临床牙科比色来讲,光源要适宜照度为175&#x;烛光(1500勒克司)。

综上所述,临床比色适宜采用的理想光源须具备适宜的色温、足够的显色性、适宜的照度三个条件。

牙科椅上自带的手术灯由于存在色温偏低(约为3800k)、显色性低(Ra<75)、照度过高等问题,不宜用作临床比色的光源。

二、被观察物体被观察的物体本身的状态符合一定的条件时,进行视觉辨色的准确更高,也就有利于牙科比色的准确性。

对被观察物体的要求包括适宜的背景环境、足够的大小和静止时间。

1、适宜的背景环境物体的环境、背景,也就是物体周围的颜色会对辨色产生很大影响。

将相同的颜色,放在不同颜色的背景上,我们会发现呈现出不同的感觉。

这种对比主要包括三类:(1)牙科比色的色相对比: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它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

(图4)(2)牙科比色的明度对比:将相同的色彩,放在明度不同的色彩背景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放在明度较低的背景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明度较高的背景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

(图5)(3)牙科比色的饱和度对比:色彩和另一彩度较高的色彩并列时,会觉得本身彩度变低,而和另一个彩度较低的色彩时,会觉得彩度变高。

(图6)(4)补色对比:两个互为补色的色彩在一起时,会使色彩色感更强。

(图7)视觉辨色时,被观察的物体处于以上四类对比环境的任何一种之中时,都会对辨色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样,在对牙齿进行视觉辨色牙科比色时,要时刻避免各种不利的对比环境。

图4:色相对比图5:明度对比图6:饱和度对比图7:补色对比2、足够的大小:物体具有足够的大小可以使观察物体是具有足够的视角,这对正确辨色是非常重要的。

3、足够的静止时间:对于静止的物体进行辨色相对容易,而对运动着的物体进行辨色也是困难的。

三、观察者的感知系统即使有了标准的光源、适宜的被观察对象,也不一定能准确地把颜色辨别出来,因为观察者的感知系统是一个更关键的影响因素。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光感受细胞是视网膜上的第一级神经元,包括约1200多万个视杆细胞和约700多万个视锥细胞。

(图8)图8:视觉信息的传导视杆细胞对明度敏感,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在中央凹处无分布。

在照度不强时,分辨两种颜色的差异主要依靠视杆细胞对明度的感知。

在照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人眼的瞳孔收缩,光线不能刺激到视网膜周边的视杆细胞,因此就不能对明度有准确的判断。

视锥细胞对色相、饱和度敏感,在视网膜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周边区相对较少。

视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颜色辨别范围。

其中一种对长波光线(红色和橙色)感受能力较强,另一种对中波光线(黄色和绿色)感受能力较强,第三种则能很好地感受波长更短的蓝色和紫色。

三种感光色素均由视黄醛和视蛋白构成,其中视黄醛基本相同,而视蛋白结构中存在微小差异,因而对色光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别。

视锥细胞只在高照度下才能发挥作用,当照度较强时,分辨两种颜色的差异是依靠其色相和饱和度的差异。

用于视觉辨色的“孟塞尔表色系统”要求的牙科比色顺序是“明度-彩度-色相”,就是利用视杆细胞对明度敏感的特点,首先辨别物体的明度;然后再利用视锥细胞对彩度和色相敏感的特点,来分别辨别物体的彩度和色相,最终确认物体的颜色。

由于口腔内环境属于较暗环境,容易被分辨的颜色偏差是明度上的偏差。

因此,在牙科比色过程中应该进行正确的明度匹配。

正确的牙科比色顺序应当首先在较低照度下选择牙齿的明度,再在较高照度下选择牙齿的饱和度和色相。

这正是孟塞尔表色系统要求的牙科比色顺序。

四、牙科比色系统口腔修复临床最常用的牙科比色方法是采用比色板比色,其本质是采用特制的色标进行视觉辨色的过程。

每一套特制的色标都可以称为一个牙科比色系统。

这些比色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色彩学原理,决定着比色系统的科学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牙科比色的难度和准确性。

选择牙科比色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对色彩描述的全面性及牙科比色顺序:首先,从孟塞尔表色系统的结构可以看出,通过视觉辨色确定颜色需要对色彩的三要素进行定位,即从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属性进行描述。

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的牙科比色系统(比色板)应该能够对牙齿颜色的三个属性进行分别的描述与定位。

VITAPAN Classical (VITA, Germany) 是最传统的牙科比色板,是以色相为分类核心的比色系统(图9)。

这个比色板共有16块色板,首先以色相分为ABCD四组,分别代表橙黄、黄、灰黄、灰红等四种不同色相;在每组中再根据饱和度和明度不同分为1、2、3、3.5、4等几个级别,级别低表示明度高、饱和度低,级别高表示明度低、饱和度高。

这一类牙科比色板中明度、饱和度成为被捆绑的因素,不能单独进行准确描述,仅从对色彩的描述角度,就可以看到采用这种牙科比色系统不易得到准确的牙科比色结果。

早期出现的其它仿牙体牙科比色板[CHROMSCOP (IVOCLAR, Liechtenstein); VINTAGE HALO (SHOFU, Japan)]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图9-11)。

这些比色板的设计都是以色相为分类核心,进一步的分级则综合考虑明度和饱和度,而不能对明度和饱和度分别考虑、分别描述。

从色彩学原理上讲这些比色系统都不够科学,不利于人眼正确、准确的辨别颜色。

图9: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图10:CHROMSCOP比色板图11:VINTAGE HALO牙科比色板VITA 3D Master(VITA, Germany)牙科比色系统首先按照明度分为0-5组,0组明度最高,5组明度最低;在每个明度组中根据饱和度分为1、1.5、2、2.5、3几个级别,1级的饱和度最低,3级的饱和度最高;在几个中等明度组中,根据色相分为正常的M组、偏黄的L组及偏红的R组三个小组(图12)。

其牙科比色顺序是明度-饱和度-色相。

VINTAGE HALO NCC (SHOFU Japan)牙科比色系统由低明度、普通明度、高明度三块牙科比色板构成,每块比色板再根据色相不同分为2-3组,每个小组中又根据饱和度不同分为5-6个级别(图13)。

其牙科比色顺序是饱和度-色相-明度。

从对色彩三要素全面、独立描述的角度看,这两个牙科比色系统较其他的比色系统更科学。

从比色顺序上看,VITA 3D Master与孟塞尔表色系统要求的比色顺序完全一致,是更科学的牙科比色系统。

图12:VITA 3D Master牙科比色系统图13:VINTAGE HALO NCC比色板2、“中间颜色”问题:即如何确定牙科比色板上不存在的颜色的问题。

文献报道需要400多种肉眼可以分辨的颜色才能完全的描述天然牙齿的颜色,然而任何一个牙科比色系统内比色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50个,因此,无论采用哪个系统的牙科比色板都会存在大量比色板上不存在的“中间颜色”。

牙科比色系统中色标的分布、排列、间距等设计,决定了牙科比色系统定位、描述牙科比色板上没有的这些“中间颜色”的能力。

传统的牙科比色板的色标在色空间内的分布无序,没有按照色彩学的原理设计(图14)。

没有位于色标的颜色,无法在色彩空间里准确的定位,只用“比A2稍微红一点”、“比B2略微灰一点”等模糊的语言来描述,这种信息是主观的、模糊的,技师仅仅根据这种信息很难把颜色再现准确。

科学的牙科比色系统中色标形成了横向及纵向间距均相等的矩阵排列。

从理论上讲,在这样的牙科比色系统中,可以利用已有的色标对所有颜色进行准确定位。

(图15)图14:传统的牙科比色系统色标分布无序图15:科学的牙科比色系统色标分布有序3、与瓷粉的匹配问题:由于不同瓷粉系统的性质、色彩体系不同,在瓷粉系统对颜色进行转换是不准确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