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史前史与原始社会史前史是指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史前史是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从史前史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这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的阶段,他们使用简单的石器和木制工具,居住在山洞或者树枝搭建的简单房屋里。

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以采集食物、狩猎和渔猎为生,还没开始耕种作物。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的一个时期,人类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会种植粮食。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

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开始了定居生活。

青铜时代是农业社会向农业城市社会转变的时期,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

中国的夏代文明、商代文明和西周文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

第二单元: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古代史是指古代人类所经历的发展史。

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了解人类在古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时期。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家分裂成了多个小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国家不断变动,社会发展不断滋生。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度的成熟,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汉朝取得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各地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高一第三单元历史知识点

高一第三单元历史知识点

高一第三单元历史知识点人类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和文明成就。

而高一历史学习的第三单元,则是关于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涉及到了众多令人着迷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些知识点,带领读者一同探索中国古代历史的宝藏。

一、夏商周三代:千年文明的开端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也是汉字文化的起源地。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创建于公元前21世纪。

商朝作为夏朝的后续王朝,建立了黄河流域的农业国家。

而周朝则是继商朝之后的王朝,建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制度。

在夏商周三代,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起了农耕和手工业经济,人们开始居住在农村,耕种土地,发展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

同时,先民们还使用象形文字,逐渐演变成篆文,为后来的汉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如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都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纷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这段时间内,中原地区的国家纷争不断,而且思想家们也开始进行百家争鸣,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最重要的学派之一。

儒家强调了道德和礼制的重要性,主张仁爱、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并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儒家相对立的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各种学派。

他们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思想。

三、秦汉时期:中央集权下的壮丽大一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中国成为统一的大国。

汉朝则是继秦朝之后的王朝,历时400多年,这一时期被称为“两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实行郡县制度、修建万里长城、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等。

同时,秦始皇进行了文字的统一和标准化,这也为后来汉字的统一提供了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国王权利根本目的——扩大资产阶级权利3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

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君主立宪制形成: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传统:国王征新税必得议会同意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声音正式确立:《权利法案》颁布发展完善: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作用:政治方面: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是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历史发展进步趋势。

2.资产阶级不同利益斗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有序方式出现,有利于社会稳定。

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世界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成立一种模式。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一、权利法案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③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责任内阁制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二、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1787年宪法的内容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

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不同点:项目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虚君,国家的象征)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互相制约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总统议会必修一第三章历史知识点三、《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确立法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国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内容: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新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新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新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在新高一历史课程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既有中国的历史事件,也有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变革。

本文将结构组织成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世界历史中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以及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探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道德、仁爱和孝道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是通过儒家经典《论语》和《大学》等书籍传承下来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影响了中国政府的治理方式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第二部分:世界历史中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是世界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末开始在英国兴起的,通过机器和工业化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个时期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艺术、科学和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艺复兴对现代艺术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欧洲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早期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冲突和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导致了几乎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和毁灭。

这场战争结束后,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标志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巨大转变。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造成了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的战争规模和杀伤性使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战争之一。

二战使全球政治格局彻底改变,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的形成,对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通过对新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英国白皇朝
1、英国白皇朝又称英国汉斯王朝,是英国历史上从1485年到1603年存在的王朝,
由乔治二世开创。

2、乔治二世获得了历史上著名的“摘下皇冠覆盖之役”的胜利,使罗马天主教会从
英国出现了独立的宗教活动,从而取代了托马斯·克莱恩的乔治王朝。

3、乔治时期英国白皇朝的朝代在英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由女王伊丽莎白
一世(Elizabeth I)统治,并带来了英国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代——伊丽莎白文艺复兴。

4、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社会文化发
展极快,人们思想改革如兴起的英国古典主义和特雷斯特文学的影响。

二、马其顿帝国
1、马其顿帝国是希腊古典时期繁荣的一个帝国,曾凭借着伟大的政治家亚历山大大
帝而一度声名远扬,极大地发展了希腊的文化艺术等,一度成为希腊古文明的杰出代表。

2、马其顿帝国以亚历山大大帝打下的基础,加上屡创辉煌的君主,成为希腊古典时
期强大的帝国,它决定了希腊后期政治、宗教、文明、文化的方向。

3、马其顿帝国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它的特征有:加强了行政的统一性,整合
了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使希腊文明走向了文化复兴,影响了希腊古典文化的发展,又对
古代文化以及精神文明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4、马其顿帝国被誉为古代希腊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影响了古代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开启了古典文化复兴时期,使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流传开来。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史的研究方法。

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文字学和人类学三大方面。

考古学是通过对古代遗址、器物、人类和动植物化石等的发掘和研究,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文字学是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史书和碑文等,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人类学是通过对古代人类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古代社会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单元,中华古代史与文化。

中华古代史与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在这些历史时期中,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甲骨文、礼乐制度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老子等;秦汉时期的统一帝国和汉字、汉服、汉食等;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诗词歌赋、绘画等;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

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史与文化。

世界古代史与文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宗教、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尼罗河文明等;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文学、艺术等;古印度的吠陀文献、佛教、雕塑、绘画等;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巴比伦法典、数学、天文学等。

第四单元,历史的时空交错。

历史的时空交错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明之间往往会产生交错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和社会形态。

例如,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贸易;蒙古帝国的兴起,将东西方文明连接在一起;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世界各地的文明交流和变革。

历史的时空交错,既是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也是世界历史的丰富多彩之处。

高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面照妖镜,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决策和事件,并从中汲取教训。

高中历史课程使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思想,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决策中更明智地行动。

本文将总结高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所学内容。

一、西方文化的奠基历史的灯塔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而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则是西方文明的奠基石。

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哲学思想以及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封建社会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盛行的时期。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以土地作为基础的领土关系,将社会划分为封建领主和农民两个阶层。

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等级森严、经济落后、文化低下。

三、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由马丁·路德等人提出的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引发了欧洲宗教界的深刻分裂。

从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爆发了一系列的宗教战争,对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四、大航海时代与殖民主义大航海时代是指欧洲在15至17世纪之间的大规模海上探险活动。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纷纷派船探险,扩展领土,并建立殖民地。

殖民主义的兴起导致了欧洲列强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统治,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许多痛苦。

五、宗教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宗教改革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欧洲,还渗透到了中国。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崛起。

西方的教育、科学和文化观念开始影响中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六、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重要的思想运动,强调理性、科学和人权,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法国大革命更是将这些思想付诸行动,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旧体制,奠定了现代法制和人权的基础。

七、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崛起工业革命是指18至19世纪期间,以英国为中心发生的一系列技术和经济变革。

这一时期的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
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
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

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