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乡镇企业布局与行业结构、工艺水平、产值、排水量、 污染治理设施等。
水资源利用、能源结构与利用、工业及生活污染源的种 类及分布等
环境特征调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查
环境规划设计主要依据:1)环境问题;2)各有关 政策和规定;3)污染物削减量;4)环境目标;5) 投资能力及效益;6)措施可行。
环境规划设计:1)环境区划及功能分区;2)提出 污染综合防治方案;3)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调 整;4)自然生态保护。
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 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主要是指实现环境目 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投资。最后 得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满足环境目 标要求的几个最佳推荐方案。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 环境调查与评价 ❖ 环境预测 ❖ 环境区划 ❖ 环境目标 ❖ 环境规划设计 ❖ 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 ❖ 环境规划的实施支持和保障
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 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规划所应用的各种科学数据信息,主要是通 过对环境的调查和环境质量评价获得的,环境调 查与评价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基础。
环境规划方法-系统分析方法
❖ 系统分析方法的环境要素包括:环境目标费 用和效益、模型、替代方案、最佳方案等。
(1)系统目标。是进行环境规划的目的,并建立 在系统目的和要求基础上。也是系统分析、模型 化和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往往不只一个。例如河 流的水质规划。
环境规划方法-系统分析方法
(2)费用和效益。建成一个系统,需要大量的投资 费用,系统运行后,又要有一定的运行费用,同时 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将费用和效益折算成货币形 式,以此作为对替代方案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
4环境规划 第4章 水环境规划2016.6.24

Ⅳ
建立排污量与环境 质量标准间的定 量关系、污染源 影响评价
政策协调 行政决策 Ⅶ
负责分配、工程规划、环境 、技术和经济综合优化 Ⅵ
分析实现目标可供选 择的方法,规划不同 总量的控制途径,进 Ⅴ 行指定功能,可达性 分析
确定环境保护目标的系统分析过程
28
4-3 水环境规划基础
2.水环境功能划分步骤 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计算→综合决策
17
六、规划实施与评估
一个规划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最终规划 方案能否被采纳、执行。 不管规划方案是以何种形式被实施,实 际上都体现了规划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18
六、规划实施与评估 水环境规划时,特别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根据目前和将来水体的用途,严格
划分保护区,首先要保证饮用水源的 水量和水质;
11
一、基础信息采集与问题诊断
找出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包括水量、水质、水
资源利用等方面问题。
查明问题的根源所在
要通过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水质的监测以
及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研,进而作出水环境
污染现状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
12
二、确定规划目标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考
虑客观条件,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拟定 水环境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的提出需要经过多方案比较和 反复论证,在规划目标最终确定前要先提 出几种不同的目标方案,经过具体措施的
这种区划方案的分析研究成果,同样可用直线展布 图及配套表格来直观全面地加以定量描述 。
41
河流水质功能区划方案的直线展布图,可采用 以下的标识符号来表达各种信息要素:
第4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2018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 COD 、硝酸盐氮和亚硝 酸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 COD 、石油、 氨氮和磷;
(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4.1.2.3.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
达标量、达标率;
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
(2)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污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污 水总量;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
和回用率;外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新增工业
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 量、排放量、去除量。
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
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
施和对策 的过程。
4.4.1.2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1)善用信息,紧指目标
(环境问题、污染状况、治理技术、管理能力、投 资、削减能力、承载力)
(对于提出的措施要考虑是否抓住问题实质,能否
实现,是否对准目标)
4 环境规划的内容 4.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4.2 环境评价和预测
4.3 环境功能区划
4.4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4.5 环境规划的实施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4.1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 4.1.1 环境目标 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
宏观目标
详细目标
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
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目标的具体规定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针对环境规划具有多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 的特征,可采用决策树这样的结构框架进行 分析,即将这种多方案、多目标的决策过程, 按因果关系、隶属层次和复杂程度分成若干 有序的方案和若干等级的目标,形成由对策 一目标组成的递阶展开的“树枝状”决策分 析系统(图4一2)
图4-2
第六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决策分析
一、环境决策过程及其特征 决策过程 针对一个决策问题作出决定时,总要包括决策者对要解决问 题所抱有的目的。因此一个合理的决策问题,首要之点是确 定决策的目标或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行动结果或状态。这种 有目的的行动,一般由三种活动所组成:即设计备选方案、 选择行动方案和实施行动方案。 依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一般环境规划的决策过程从广义来看 包含 4个基本程序环节:①找出问题确定目标,②拟定备选 行动方案,③ 比较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④方案的实施即 规划的执行(见图4一1)
(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W=PS 式中:W-预测年固体废物排放量,万t/a; P-固体废物排放系数,t/t产品; S-预测的年产品产量,万t/a
(二)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 W生=f生N 式中: W生-预测年城市垃圾产生量,万 t/a; f生-排放系数,kg/(人· d); N-预测年人口总数
2.预测方法选择 与一般预测的技术方法相同,有关环境预测的技术 方法也大致分为两类:定性和定量预测 3.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目的在于找出主要环境 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进一步确定规划的对象、 任务和指标。预测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资源态势和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水污染源预测 (一)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Wt=W0(1+rw)t 式中:Wt-预测年工业排放量; W0-基准 年工业排放量;rw-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平均 增长率;t-基准年至某水平年的时间间隔
环境规划的内容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4)按规划时间分 与环境规划一样: 短期(年度):具体、定量、准确 中期(5-10):定量+定性 长期(>10):宏观,多定性---中短期目标的
制定依据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5)按空间范围划分 按空间范围划分为国家、省区、县市 也有跨行政区的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分析环境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保障,若资金
有问题,应做调整。P51 注意运用社会资金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2)技术力量分析 P51 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 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 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
---直接反映环境、经济、社会现象,并描述环 境规划内容(目标、措施、管理)的指标。 ***环境调查\环境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目 标\规划实施 ---不仅仅用于规划目标.
3.1.2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1.2.2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P53 整体性---完整、全面---反映整个复合生态系统和环境
应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社会上满意 应能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制定后,规划应围绕目标进行 规划实施过程中成了环境管理的方向、目标、依据。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1.1环境规划的目标
3.1.1.2 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
染治理技术人才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 调查核实现有削减能力 分析潜在削减能力---加强管理、增加设施 (4)其他分析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述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际、
可行、可操作)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经济、法律、
行政)
2020/6/12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一) 规划的编 制 1.接受 任务与组 织规划编 制
2020/6/12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NH3-N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
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
氮和磷
2020/6/12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一阶段环
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即
在一定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环
境状况或标准。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
定的环境目标。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
2020/6/12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2020/6/12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2020/6/12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 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污水
环境规划4-技术方法概要

朴席桥
监测次数 超标率%
平均值mg/L
大闸东 最劣值mg/L 监测次数 超标率% 评价标准
7.2
10.1 6 16.7 ≤10
5.1
7.4 6 33.3 ≤6
3.37
6.12 6 83.3 ≤1.5
0.013
0.041 6 33.3 ≤0.01
问题:计算断面超标率
Yangzhou University
(109吨,%) Kn 6.3 19.0 12.5 62.3 污染源排队 4 2 3 1
Pi总 Ki总
污染物排队
392 47.3
1
37 4.5
4
230 27.8
2
17.6 2.1
5
152.1 18.4
3
828.8 100
100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Yangzhou University
超标率、标准指数、类指数
P i Ci Q C0 i P i Wi C0 i
由式4-1、4-2可见,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是 将污染物稀释到评价标准时所需要消耗的介质的量。 因而等标污染负荷数值越大,说明稀释该污染物所 需消耗的(介质)水越多,说明该污染物对环境影响 越大。
Environmental Planning
注意点:
(1)需要指明评价标准
(2)需要给出统计样品数
(3)需要给出监测数据范围
Environmental Planning
Yangzhou University
(二)单因子评价---标准指数,分指数(法)
Ci Pi Si
C -监测浓度; S -为评价标准 注意: 对大多数污染物,P越高,环境质量越差,但是对 于DO和pH 例外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环科1101 2014.5.91.环境规划的功能:(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3.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一)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二)环境调查和评价;(三)环境模拟与预测;(四)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六)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七)保障措施4.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环境容量的概念、组成、分类概念: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或:在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够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一个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组成:环境容量=基本环境容量即差值容量+变动环境容量即同化容量基本环境容量=(Cs-C)*V变动环境容量=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分类:依据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生物环境容量依据污染物划分:有机污染物环境容量重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6.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及其与环境规划的关系概念: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3)水域环境保护: (4)重点污染源治理: (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6)环保投资: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
城市气化率 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 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
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 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
率 汽车尾气达标率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 (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力及处 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
(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
酸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
氨氮和磷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 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污水
总量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
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新增工业 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 排放量、去除量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一) 规划的编 制 1.接受 任务与组 织规划编 制
2020/8/16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
2020/8/16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
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2.终级申报和审批(批准与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环境目标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 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即在一 定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环境状 况或标准。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
等; ④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 (2)从时间上划分: 短期、中期、长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 国家、省(自治区)、县市、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
等。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了解) 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1) 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
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消 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 量、处理率;新增废气处理能力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 除率 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达 标率 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
的原则;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
则;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4)坚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2020/8/16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环境目标的类型(了解) (1)按规划内容分: ①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②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③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污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4)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
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 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
治理率,排放达标率 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地下水位、水位下降面积、区域水位降深;地面下 沉面积、下沉量
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厂数、能力、处理量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处理率;机械化清运量、
清运率;建成区人口、绿地面积、覆盖率;人均绿 地面积
2020/8/16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
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 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 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值、 利润;非产品利用量 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置率
与管理指标、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等相关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1)大气: 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降尘(年日均值) 酸雨频度与平均pH
2020/8/16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
2020/8/16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2020/8/16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