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铰链例行检验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

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

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完善的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规范和统一各项工作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汽车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汽车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私人车主。

第三条本制度的编制、修改、解释和执行,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条各级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

第五条汽车门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检查标准、检查方法、责任分工、纪律要求、违规处罚等。

第二章检查标准第六条汽车门检查标准包括以下内容:(一)车门的开闭是否灵活,是否有异响或卡滞现象。

(二)车门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是否有漏水、漏风等现象。

(三)车门的锁具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有效锁紧车门。

(四)车窗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是否能够正常升降。

(五)车窗玻璃是否完整无损,是否能够有效阻挡外界噪音。

(六)车门内侧的装饰板、把手等是否齐全完好,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

第七条汽车门检查标准的执行要求:(一)定期进行汽车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完整记录汽车门检查结果,建立档案资料。

(三)对于检查不合格的汽车门,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三章检查方法第八条汽车门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一)视觉检查:检查车门表面是否有破损、划痕、生锈等现象。

(二)实物检查:检查车门开闭、锁具、窗户升降、装饰板等具体功能是否正常。

(三)试用检查:打开、关闭车门进行检查,检测是否灵活、无卡滞。

(四)测试检查:利用专业设备对车门的密封性能、锁具、控制系统等进行测试。

第九条汽车门检查方法的操作要求:(一)检查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二)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测试检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三)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车主或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方案。

第四章责任分工第十条汽车门检查的责任分工如下:(一)车主或车辆管理单位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车门的正常使用。

汽车门铰链供方控制程序

汽车门铰链供方控制程序

汽车门铰链供方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确保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供方与型式试验的产品相一致,保证准确及时地采购到符合规定要求的元器件、配套件、原辅材料及生产工具。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通过认证的所有汽车门铰链产品零部件供方的管理。

3 职责3.1 供销部负责供应商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对供应商的初选、确认、复查评审。

3.2 供销部负责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3.3技质部负责制定采购技术条件及编制产品规范书,并负责发放。

3.4 供销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采购。

3.5技质部负责采购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并提供有关记录。

4 定义4.1 外协件:由公司提供图纸或技术要求由外协单位协作部分工序的产品。

4.2 外购件:通过采购直接用于公司产品的零部件。

4.3 采购计划:说明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需要时间的文件4.4 采购文件:说明采购物资的要求,指导采购工作的文件和资料。

5工作程序5.1 初选供应商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5.1.1供销部负责制定和实施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比较,初选供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定,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

根据产品类别,明确对供方的控制方式和程度。

5.1.2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方,就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a)体系认证证书;b)本公司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的结果;c)本公司及供方其他顾客的满意程度调查;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e)供方的财务状况及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5.1.3 供销部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寻找适合的供应商,对技术能力、质量情况、生产能力、价格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多方了解。

5.1.4 初选供应商均应填报《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作为书面调查的依据;必要时由供销负责组织进行现场考查,并将考查结论填入《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

5.2.样品检测和试用5.2.1 供销部根据综合调查意见通知初选供应商提供样品及附相应的检测报告。

QC T 586-1999汽车门铰链

QC T 586-1999汽车门铰链

QC/T 586—1999前言本标准是JB 4048.1—1985《汽车车门铰链技术条件》和JB 4048.2—1985《汽车车门铰链试验方法》的修订版。

本标准试验方法主要参考JIS D 1621—1988《汽车侧门铰链装置试验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参考EEC 70/387和ECE No.11—02等法规。

本标准对JB 4048.1和JB 4048.2的主要内容作了以下修改:——删除有关门铰链制造工艺和设计参数的条款;——删除“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JB 4048.1—1985和JB 4048.2—1985。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再华、车勇。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586—1999代替JB 4048.1—85JB 4048.2—85汽车门铰链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门铰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车门上下绕同一轴线回转的侧门门铰链。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门铰链装置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

3.2 门铰链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

3.3 纵向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在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并与门铰链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4 横向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垂直于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

汽车门铰链要求及试验方法

汽车门铰链要求及试验方法

汽车门铰链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介绍了汽车门铰链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门铰链是连接车门和车身的重要零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门的开闭和安全。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首先,汽车门铰链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防腐性、外观质量等。

其中,耐久性是指门铰链能够承受多少次开关,通常要求在几万次以上;可靠性是指门铰链在开闭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产生松动或噪音;安全性是指门铰链需要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不会在发生碰撞时出现故障;防腐性是指门铰链需要具有一定的腐蚀抵抗能力;外观质量是指门铰链需要符合外观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缺陷。

其次,为了保证汽车门铰链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

试验内容包括:耐久性试验、可靠性试验、安全性试验、盐雾试验、外观检验等。

其中,耐久性试验是指对门铰链进行多次开关测试,以确定其耐久性能;可靠性试验是指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门铰链的受力情况,检测其稳定性;安全性试验是指对门铰链进行碰撞试验,检测其是否会出现故障;盐雾试验是指将门铰链置于盐雾环境下,测试其防腐性能;外观检验是指检查门铰链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等。

总之,汽车门铰链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汽车的安全、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生产和使用者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门铰链的质量。

- 1 -。

Q ZTB 05 028-2015 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Q ZTB 05 028-2015 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ha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2015-04-25发布 2015-05-01实施众 泰 控 股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发布Q/ZTB 05.028-2015代替Q/ZTB 05.028-2011Q/ZTB 05.028-2015前言本标准代替Q/ZTB 05.028-2011《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与Q/ZTB 05.028-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4.3中铰链轴线内倾角度0°~3°改为0°~4°;前、后倾角度0°~2°改为0°~3°—5.1铰链结构形式中加工方式分类中增加型材式铰链—5.3铰链干涉分析改为铰链与周边布置关系,增加了车门开关过程中的相关校核内容—对5.4铰链的开度要求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新添5.5.1铰链的材料、5.5.2铰链的结构设计、5.6常见设计问题—删除 6.1 CAE分析值表4—6.1.1表2中静态横向载荷8900N改为9000N,纵向载荷11110N改为11000N—6.1.2中门下垂试验条件及目标值进行更新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法规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为纲、王迎新本标准于2011年10月首次发布,本标准是第一次修订。

Q/ZTB 05.028-2015汽车门铰链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门铰链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侧门铰链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86-2013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侧前门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前方。

13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13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
程序文件Βιβλιοθήκη 文件编号 QP-13-2009 修改状态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特制定 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的强检项目的检验及关重零部件、重要原 材料的检验。 3、术语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 100%检验。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4、职责 4.1 技术中心根据产品认证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定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项目。 4.2 质量工程部负责成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负责检测设备日常使用维 护及定期检定。 4.3 生产部负责成品检验中不合格品的返工(修) 。 4.4 相关检测记录由质量工程部归口管理。 4.5 配套部负责督促外购关重零部件及重要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确认检验报 告。 5、程序 5.1 例行检验 5.1.1 例行检验必须由公司完成。
ISO9001:2000 第 1 页 共 4 页
文件名称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QP-13-2009 修改状态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5.1.2 整车例行检验的检验项目包括制动力测试、车速表校核、前照灯发光 强度测试项目、怠速污染物测量、前后轮偏(二轮摩托车) ;发动机例行检 验的检验项目包括包括:标记、起动性能(冷机起动) 、怠速性能、怠速污 染物测量。 5.1.3 检验频次 成车例行检验项目的检验频次均为 100%。 发动机怠速污染物测量按每种机型的产量≥200 台时抽取 5%,小于 200 台时 按 10 台抽取,不足 10 台时 100%检验。其余项目检测频次为 100%。 5.2 整车确认检验 5.2.1 确认检验的检验项目应包括车辆标志、外廓尺寸、侧倾稳定角、车速 里程表校核、转向装置、整车前照灯性能、喇叭声级、安全防护装置、摩 托车操纵件与指示器及信号装置图形符号、驻车性能、无线电骚扰特性、 加速噪声、排气污染物、制动性能、后视镜性能及其安装、转向锁止防盗 装置、前照灯配光性能等。 5.2.2 除怠速排气污染物检测外,公司不能进行检测的确认检验项目,可委 托有资格的组织完成,但公司应保存记录。 5.2.3 检验频次及数量 实行抽样检验。其中,无线电骚扰、排气污染物(工况法) 、加速噪声 的检验抽样频次为:产量≤1 万辆时,抽 2 辆/年;产量 1 万~5 万时,抽 2 辆/半年;产量≥5 万时,抽 3 辆/半年。排气污染物(怠速法)的抽样数量 为 100%检验。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装置运行控制程序(精)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装置运行控制程序(精)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装置运行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定期进行运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CQ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

三、职责:质检部负责制定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的运行检查规范。

由第三方负责实施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的运行检查。

四、程序:
4.1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包括耐压试验台、兆欧表、双臂电桥等。

4.2 周期:每3个月进行一次。

4.3 检验方法:
4.3.1耐压试验台:①可用串接电阻,使之流过电流为规定泄漏值时其报警是否正常;②电压值:可用一电压表并联比对;③时间值:可用相应的计时仪(如秒表等)来比对。

4.3.2兆欧表:用短接法。

当表臂两端短接,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向零位;当表臂两端开路时,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向∞为正常。

4.3.3双臂电桥:用标准电阻法(1)用自制或购买的0.1~0.001Ω的电阻一只,作为样件。

(2)用测试仪测试标准电阻,其示值应与样件相符。

4.4 质检部提供相应的检测、监视装置;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保证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

4.5 质检部保持相应的检验记录。

4.6 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部。

质检部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

质检部应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7 质量标准记录《运行检查记录》。

汽车门锁和门铰链试验方法

汽车门锁和门铰链试验方法

汽车门锁和门铰链试验方法1. 应用范围和领域本标准规定了轻型车侧门门锁和门铰链的试验方法。

2. 补充参考标准2.1 GS 42/1984《汽车安全标准总则》2.2 GS 48/1984 《汽车一致性认证》2.3 GS 420/1994 《汽车门锁和门铰链》3. 测量仪器3.1 时间测量仪器的精度应为(± 0. 1)秒。

3.2 温度测量仪器的精度应为( ± 1 )o C。

3.3 力测量仪的精度应为测量范围的 (± 3)%。

4. 目视检查(零件安装在汽车上以后)4.1 目视检查门锁总成和门铰链,检查是否出现破损、裂纹或明显制造缺陷,便于下一步操作。

4.2 检查门锁的锁止位置,是否能进行正常操作。

4.3 检查操作机构的外形和性能,便于试验操作。

4.4 检查驾驶员一侧门锁使用和不使用钥匙的锁止操作。

5. 门锁和门铰链的腐蚀试验5.1 仪器5.1.1 仪器的所有部件应该都采用不影响雾气腐蚀作用的材料。

5.1.2 仪器为一个尺寸适中的盐雾试验箱,带有盐溶液储存罐,能够进行加热和温度控制。

5.1.3 仪器应该配有通过一个和多个喷雾嘴,采用压缩空气喷洒烟雾溶液的装置。

5.1.4 仪器应该配有支撑门锁和铰链样品的装置。

5.2 试验准备5.2.1 应提供防护装置,防止试验箱的外壳或顶棚上积聚的盐雾溶液水滴落到被测样品的表面上,并保证从被测样品上滴落的盐雾溶液不能回到盐溶液储存罐中。

5.2.2 把(5 ± 1)份的氯化钠溶解到95份的蒸馏水中,形成盐溶液。

在盐中,不应含有镍和铜;并且在干燥时,碘化钠的含量不应超过0.1%,杂质总量不应超过0.3%。

5.2.3 输送到喷嘴,使盐溶液雾化的压缩空气应不含有油和灰尘,并且压力应保持在70 kPa到170 kPa之间。

5.2.4 选择三套完整的门锁和门铰链总成,进行固定,使其与盐雾水平通过盐雾箱的主方向平行。

5.2.5 门锁和门铰链的悬挂应该朝向盐雾水平通过盐雾箱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门铰链例行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保证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高装配效率,以明确待检、合格、不合格状态,保证合格产品才能交付客户,防止产品出现误检、漏检。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关键工序点的过程检验。

2.2适用于成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

2.3适用于技质部、生产部、车间、仓库,相关人员包括:质检员、车间人员及仓库管理人员。

3. 职责
3.1技质部提供关键工序点检验标准和成品检验标准
3.2技质部负责制定认证产品的例行检验规程
3.3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检验和试验的控制工作。

3.4车间主任负责关键工序点的过程检验工作和状态的标识
3.4质检员负责成品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工作并状态的标识。

3.4成品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成品产品标识的管理。

3.5各车间人员负责生产、检验过程中标识的保护工作。

4. 过程和要求
4.1关键工序点检验的管理
4.1.1关键工序经车间人员自检车间班长检验合格后,在工序流程
卡上标识,如出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2本道工序生产人员发现上道工序产品工序流程卡上无标识,应及时反映上道工序或通知车间主任。

4.2成品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管理
4.2.1成品完工后,车间主任标识并送检。

4.2.2 产品送检后由质检员在工序流程卡上标识
4.2.3质检员必须按例行检验规程进行成品检验和试验,出现不合格项必须在《成品检验记录单》上记录,
4.2.4检验和试验后判定产品状态,如需返工则在工序流程卡上标识,由车间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返工后质检员必须重新进行检验。

4.2.5合格品、返工合格品最终由质检员挂上合格证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单》汇同资料一起交于生产部,表明可以包装出厂。

4.2.6 对库存超过6个月的成品,在出厂前应给予再次常规检证,检证结果合格后方可出厂。

5.相关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单》
《例行检验记录表》
例行检验记录表
耐压测试仪编号:接地电阻测试仪编号:万用表编号:
应项填写“不良数量、现象及原因”,没有不良品填写“无”。

2、请务必按照相关仪器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

检验标准参考《灯饰成品检验规范》相关内容。

3、“重检判定”合格填写“OK”,不合格填写“NG”。

“维修方式”有“重工”、“退厂商”、“报废”等。

核准:审核:测试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