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建筑与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建筑与雕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建筑与雕塑成为了人们表达自我和追求美的重要形式。
欧洲的建筑和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并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启发,强调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模仿。
在建筑风格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们追求对称、平衡和比例感。
建筑师们使用了拱形结构,通过巨大的半圆形拱门和穹顶来营造壮观的效果。
建筑物的立面常常使用柱子和雕刻,以展示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敬意。
其中,意大利是文艺复兴建筑最为著名的地区之一。
弗洛伦萨的圣玛丽亚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建筑,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设计中融入了对称和比例的原则,使得教堂从任何角度看都显得和谐和美丽。
另外,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采用了巨大的穹顶和柱廊,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中,艺术家们努力追求真实和表达内心的情感。
他们通过人体比例的准确表达、肌肉的细致描绘和面部表情的细腻刻画,赋予雕塑作品以生命力。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恢复了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技术,使得雕塑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
他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卫像》和《圣母像》。
《大卫像》展示了完美的人体比例和强壮的肌肉线条,通过雕塑的表情和姿态展示了英雄的气质和自信。
《圣母像》则表达了母爱的纯洁和无私,通过雕塑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赋予作品以真实的情感。
三、文艺复兴建筑与雕塑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师和雕塑家们的创新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原则对后代的建筑师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巴洛克时期,建筑师们通过在文艺复兴风格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创造出了更加华丽和富于装饰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特点和主要成就

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特点和主要成就文艺复兴建筑是在15世纪至17世纪期间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和建筑风格。
它以古典建筑和古罗马建筑为基础,加上创新的设计和装饰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对后来的建筑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一些主要特点和成就。
1.公共广场和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广场和教堂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公共广场上建造了宏伟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大教堂和市政厅等,它们展示了当时城市的繁荣和权力的象征。
2.圆顶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圆顶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建筑形式。
著名的圆顶建筑包括佛罗伦萨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圆顶建筑的设计复杂,结构稳定,展示了当时建筑师的技术能力。
3.对称和比例: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原则。
建筑形状和装饰要素都被精确地设计和安排,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平衡和谐。
这种对称和比例的原则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遗产。
4.立面设计:文艺复兴建筑的立面非常精美,通常由多种装饰元素组成,包括立柱、浮雕、壁画和雕塑等。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还传递了建筑的意义和功能。
5.古典建筑元素:文艺复兴建筑借鉴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许多元素,例如柱子、拱形和圆顶等。
这些古典元素赋予了建筑物的权威和尊贵的感觉,并使它们与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有所不同。
6.花园设计:文艺复兴时期,花园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花园被设计为平衡和谐的空间,常常包括喷泉、雕塑和丰富的植被。
花园的设计被视为对自然界的重建和审美的追求。
1.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之一、这座圆顶的设计是由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奇在1420年代开始的,用于装饰与大教堂内的墓地相连接的长廊。
这个圆顶的设计在当时是非常大胆和创新的,它展示了新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的能力。
2.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成就。
艺术史知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圆拱到方格柱

艺术史知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圆拱到方格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欧洲的文化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和建筑师。
在建筑设计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几乎对现代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从圆拱到方格柱,以此为线索,探究建筑风格的演变。
1.圆拱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建筑的主要风格是古典罗马风格。
这种风格被奉为建筑史上最伟大的风格之一,它包括了花岗岩、拱形和柱子等元素。
而圆拱是古典罗马风格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圆拱被广泛应用于古罗马建筑的门廊和拱门中。
圆拱取代了希腊风格中使用的方拱,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开始将古典罗马风格中的元素运用到建筑中,圆拱也被广泛应用。
2.方格柱方格柱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柱形。
传统的柱子通常是圆形的,但方格柱是四边形的,具有更强的支撑力。
这种设计来源于古典罗马风格的立柱,通过增加支撑力和形式美感,方格柱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的一大亮点。
方格柱的设计旨在提高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给建筑带来了更美观的外观。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方格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和结构中。
3.毕达哥拉斯透视毕达哥拉斯透视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绘画技巧。
这种技巧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透视通过几何学与光影变化来创造一种文化表现效果,它使得画家能够更好地表现空间深度和形态。
这种技巧具有直接影响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的工作。
通过毕达哥拉斯透视,建筑师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建筑结构的比例和尺寸,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4.万丽柱式万丽柱式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贡托·阿尔比诺尼设计的柱式。
这种柱式结合了古典罗马风格和古希腊风格的元素,是建筑史上最优美的几种柱式之一。
万丽柱式通常由带螺旋条纹的古典柱子、百叶窗的柱头和具有细长形状的柱身等元素组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文化、艺术和科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在建筑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主要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以其精雕细琢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画家们通过使用透视法和光影效果来营造出真实感和立体感,这是当时的革命性创新。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一幅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通过精确的细节和布局,展示了人物的神秘和美丽。
在建筑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个时期的建筑作品以其大胆创新和对古典建筑的回归而著名。
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与该时期密不可分,他就是米开朗基罗·布拉蒂欧(Michelangelo Buonarroti)。
他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杰作之一。
这个穹顶是当时最大、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它融合了古典和新兴的建筑风格,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对称和比例的执着追求。
除了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还有其他一些杰出的建筑作品。
佛罗伦萨的圣家族教堂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以其大胆的穹顶结构和精美的艺术装饰而闻名于世。
这个建筑塑造了文艺复兴时期关于建筑的新想法,如将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以达到美学和功能的完美平衡。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建筑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建筑物本身,还体现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
例如,佛罗伦萨的街道和广场的设计就彰显出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城市美学和组织的关注。
城市规划师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可达性、对称性和协调性,以创建一个美丽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而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如罗马和威尼斯,也有许多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建筑和艺术作品。
例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以其宏伟的形式和雕塑装饰而闻名,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则以其华丽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
总的来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艺术特点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艺术特点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时期,也是建筑艺术迎来了较大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对古典建筑的研究和借鉴,使得建筑艺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将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意义四个方面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艺术特点。
首先,从建筑形式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更注重对称感和比例感的追求。
建筑师们通过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即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古典主义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建筑形式庄重、端庄,建筑体量分明,整体呈现出严谨而谐调的美感。
其次,在建筑结构方面,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倾向于采用古典建筑的结构形式。
这些结构形式包括圆顶、穹顶、拱顶等。
圆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其优雅的线条和亲观感引人注目。
此外,建筑师们善于通过使用柱子、拱门和穹顶等元素来塑造建筑的空间层次感,使建筑看起来更加宏伟。
第三,在建筑装饰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精致程度。
建筑师们善于使用立面装饰元素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如修道院和教堂立面上的雕塑、壁画和浮雕等。
此外,建筑师们还善于使用几何图案和古典浮雕来装饰建筑的外墙,使其看起来更加精美。
最后,在建筑意义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强调建筑与人类的关系。
建筑师们试图以其中一种方式表达建筑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因此,建筑师们在设计建筑时注重人类的舒适与便利,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同时,建筑也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财富、权力和信仰。
丰富的装饰和庄严的形式使得建筑成为城市和社会的重要标志。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以古典主义建筑为基础,通过对古典建筑的研究和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以庄重、严谨和谐调的美感为特点,强调对称感与比例感的追求。
建筑师们注重建筑的细节和装饰的精致程度,通过使用立面装饰元素和几何图案来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建筑师们试图通过设计建筑,表达建筑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使建筑成为城市和社会的重要标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代,建筑师们开创了许多革命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塑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杰作。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发展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一、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人们开始追求古典建筑的完美与和谐。
建筑师们研究古希腊罗马建筑,并将其经典元素融入到新的建筑设计中。
对称、比例、几何形状等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建筑师们强调空间的秩序感和精确度,并注重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1. 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城国的主教堂,也是天主教的象征之一。
该建筑由多位建筑师参与设计,包括伯纳多·罗西、米开朗基罗等。
圣彼得大教堂采用了巴洛克风格和古罗马建筑元素,并以其宏伟的尖顶而闻名于世。
2. 帕斯泰尔修道院(Pazzi Chapel)帕斯泰尔修道院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建筑之一。
该建筑由著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对称美和比例感。
3. 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尤其以其壮观的穹顶而著名。
4. 圣十字圣殿(Basilica di Santa Croce)圣十字圣殿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最重要的教堂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和新古典主义元素,内部陈设有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
三、建筑师及其影响1. 伯纳多·罗西伯纳多·罗西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特点。
他参与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和其他许多重要的建筑,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在文艺复兴时期不仅以其雕塑和绘画才华闻名,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艺术与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赞美和追求,推动了艺术与建筑的繁荣。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1. 艺术的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注重人文主义,强调个体的力量和人的尊严。
这一理念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风格与主题选择。
绘画艺术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瞩目的艺术形式之一,艺术家们通过对人体的描绘和光影的运用,呈现出更真实、立体的形象。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
2. 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注重对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模仿和学习,追求和谐、比例和对称。
建筑师们运用了柱廊、穹窿和凹凸的立面等古典元素,营造出简洁、庄重而富有力量感的建筑风格。
代表性的建筑物有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3. 文艺复兴艺术与建筑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追求和表现人的尊严与个体力量的理念,对于后世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创作产生了启发作用。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也影响了宗教和政治领域,成为权力展示与崇高威严的象征。
4. 当代的艺术与建筑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们的精神与理念仍然在当代的艺术与建筑领域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思想,注重个体与人文关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反映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为欧洲文化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艺术家们在绘画艺术中展现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而建筑师们则通过对古典建筑的模仿和创新,构建了庄重、简洁而有力量感的建筑风格。
这些艺术与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启发了当代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并成为权力和崇高的象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人文主义的理念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人文主义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艺术、文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建筑和人文主义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哥特式建筑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为灵感的新风格。
这种新风格被称为文艺复兴建筑,它强调对称、比例和对人体的尊重。
建筑师们通过研究古代建筑的遗迹,重新发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建筑设计中。
文艺复兴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称。
建筑师们追求建筑的对称美,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布局,使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达到对称的效果。
这种对称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宇宙秩序的追求。
人们相信宇宙是有秩序的,而对称建筑则是对这种宇宙秩序的再现。
除了对称,文艺复兴建筑还注重比例。
建筑师们通过研究古代建筑的比例关系,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黄金比例”的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关系,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的设计中。
通过运用黄金比例,建筑师们使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达到了和谐的比例关系,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美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还注重对人体的尊重。
建筑师们认为建筑应该符合人体的比例和尺度,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他们通过研究人体的比例,将这些比例运用到建筑的设计中。
例如,建筑的柱子和门廊的高度、宽度都是根据人体的比例来确定的,使人们在进入建筑时感到宜人和亲切。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人文主义的理念密切相关。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建筑师们在设计建筑时,注重考虑人的需求和感受,使建筑成为人们生活的舞台。
他们通过建筑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一种人文主义的氛围,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人的尊严和价值。
总的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人文主义的理念紧密相连。
建筑师们通过研究古代建筑和人体的比例关系,重新发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建筑设计中。
他们注重对称、比例和人体的尊重,使建筑成为一种艺术品和人文主义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柱式中最华美的两种——科林斯式和混合式,其
鲜明的特色表现在精巧的柱间和莨苕叶型设计上, 但是当时的建筑师并不严格遵循古典柱式的各种比 例,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变化。 16世纪,虽然人们严格地依照古典柱式,但在 柱式选择上仍有较多的自由。
佛罗伦萨育婴院(Ospdale degli lnnocenti,Firenze) 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 1466)设计拱廊时采用古罗马特有的柱式——科林斯式、 混合柱式和上部的半圆拱构成,拱廊部分的顶棚采用了 垂拱形式,上部的窗顶采用了希腊式额墙。
而是用一种新颖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 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
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圆顶内部原设计
不作任何装饰,后来在里面画了壁画。屋顶灯亭也是由布 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连灯亭在内,教堂总高为107米。圆 顶内有螺旋形阶梯直通穹顶,可鸟瞰全市风光。圆顶内还 陈列了米开朗杰罗雕刻的圣彼德像和约200平方米的巨幅
这种构图是柱式构图的重要构造,圣马可图书馆的二楼立面和巴齐礼拜堂内
部侧墙,也都采用过,但是比例及细部做法以这个巴西利卡的最为成熟,以 致得名为帕拉迪奥母题。
帕拉迪奥擅长于考古和建筑实践,注重从理论上探讨建筑
物的比例。他的建筑作品很多,有代表性的如1549年改建的
意大利维琴察巴西利卡。这是在一座原有大厅的四面增加券 柱外廊的建筑。
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而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技术成
就和艺术特色,都体现着新时代的进取精神。
圣彼得大教堂
一位叫做奥斯包 (H.J.Osbone) 的英国游客曾在大 堂顶的一个门上写 道:“我登了972 级台阶,见到59尊 雕像,13个通道, 但是没有一个可供 休息的地方,我用 了半小时才攀登了 一半,圣彼得一定 是一个伟大的巨 人。”
2、文艺复兴发源地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代表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建筑是佛罗伦萨大教 堂。 意大利是欧洲最早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所以说,实际上 ,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产物。
二、文艺复兴建筑与绘画的关系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关键词:人性主义的体现 透视法 建筑师与艺术家
兴三杰之一。 雕刻家的同时也是建筑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就是他最伟大的
建筑之作。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
表,不仅是伟大的画家、数学家、力学家,而且是卓有成就的建筑工程师 。米
兰的护城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建筑与雕塑、绘画等艺术各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
帕拉迪奥母题
外廊开间宽7.77m,层高8.66m,是原有的中世纪样式的大厅已经决定了的。
结构是十字拱,因此每一个开间都可以有一个券。但是开间比例不适合古典 的券柱式的传统构图。博拉迪奥大胆创新,在每间的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
券,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
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了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以发 券的为主,为了在视觉上式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上、券的两侧 各开一个圆洞。这个构图,虚实互生,有无相成,实部与虚部均衡,彼此穿 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方的,圆的,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 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 度上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宏伟。由于构思明确,两套尺度并不引起紊乱。
人 体 美 应 用 于 古 典 柱 式
陶立克柱式
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 锥台,装饰简洁,没 有柱础,柱身有20条 凹槽。建造比例通常 是:柱高与柱直径的 比例是6:雄健有力, 象征男性美;所以又 被称为男人柱。
爱奥尼克柱式
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 ,柱高是其直径的8-9 倍,柱身有24条凹槽 ,柱头有一对向下的 涡卷装饰,富有曲线 美。外形比较纤细秀 美,又被称为女人柱 。
248根圆柱和88根方柱。虽然荟萃了各方精英,但也许是
由于体形过大的原因,各个要素之间的总体协调并非无懈 可击。然而建筑的巨大体量和空间的辉煌,无疑会给人留
下无法替代的印象。
圣彼得大教堂内墙壁饰
以《圣经》为主题的壁画
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内部
圣彼得大教堂(The Basilica of St.Peter)
柱式在古典柱式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
装饰更加精致,柱廊的弧形部分采用独 特的4组柱构成,高达18.3m。
粗琢处理手法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古典处理手法,一般应用于建
筑物最底层,形成层次感;一些墙角、窗户也采用
了这种手法。
意大利发尔尼斯府邸 墙角处及门洞、窗子周围的粗琢处理手法。
顶高104m,内径42m(略小于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教堂(立面向东)的中廊宽25.8m,顶棚高45.8m,从教堂 的主入口到西面的圣坛距离长达183m,室内装饰极为辉 煌。
圣彼得大教堂平面图及穹顶位置
广场为椭圆形,长轴长200m,中心点上有重达320t的 方尖碑,两侧有柱廊捧护,柱廊的弧形部分采用独特的4 组柱构成,高达18.3m,包括直线部分在内,柱廊一共有
2.透视法: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创始人伯鲁乃列斯基的
成就之一就是透视法、古希腊时期,尽管艺术家精于
创造景深的错觉感,但并不知其中法则。伯鲁乃列斯 基把这种数学规则给予了艺术家。(佛罗伦萨大教堂 的壁画《三位一体》。
透视法在绘画中的 运用
《三位一体》是第一批
运用透视法的作品之一。
仿佛是在墙壁凿了一个 洞口,透过洞口就能看 到里面的礼拜堂。
为底径的2倍。有女子体型和性格的柔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斯林柱式 :除了柱头如满盛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同爱奥尼 柱式。
Doric Order
Ionic Order
Corinthian Order
Doric Order
Ionic Order
Corinthian Order
复兴古典 罗 马 的 古 典 柱 式
塔什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 ,它是陶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
1.人性主义的体现: 达•芬奇曾经认真分析了上百个人
体的比例从而得出建筑的最美的比例 ,运用在建筑柱式中,
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体现文艺复兴时
期的核心——扬弃一切仅为宗教奉献的观念,宣扬人性主义。
《维特鲁威人》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把人体 看做是最美的,崇尚人性主义 ,同时圆和方被建筑界认为是 最美的图形格式,在柱式和建 筑外形中得到体现。
圣彼得大教堂穹顶
复兴古典 希 腊 的 古 典 柱 式
多立克柱式: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柱身
有凹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
1/4,柱距约为底径的1.2~1.5倍。富于男子体型和性格的刚劲 。
爱奥尼柱式: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
有凹槽,槽背呈带形。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一、文艺复兴的涵义 二、文艺复兴建筑与绘画的关系
主 要 内 容
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色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五、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界代表人物
六、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文化影响
七、我们的思考
一、文艺复兴的涵义
1、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十四到十六世纪文化和 思想发展的潮流。据说那时文化的特点是复兴被遗忘的希腊、罗马 的古典文化和人文秩序,扬弃一切仅为宗教奉献的观念。 在建筑上,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 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 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 十八世纪末,有 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 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进。
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主要特色
穹顶的出现。主题不再是宗教建筑,而是由寺院变为宫室。建 筑的形式不再是“高”、“尖”,而是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如佛 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复兴古典。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 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推 崇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 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
丰富 ,并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这种混合柱
式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欧洲建筑 。
Tuscan Order
Composite Order
罗 马 大 斗 兽 场 的 柱 式 组 合
由下往上依次 一层:多立克柱式
二层:爱奥尼亚柱式
三层:柯林斯柱式 四层:实体柱
古 典 柱 式 的 复 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柱式基本上只使用了5种古
圣彼得大教堂(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
圣彼得大教堂是西方最大的教堂,教堂以及其前面 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包含了众多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参与, 许多细节有详细记录可查。简单地说,教堂的大穹顶为 Michelangelo主持设计,广场和柱廊由Bernini设计。
圣彼得大教堂的大穹顶为双层结构,总高138m,穹顶内
壁画《末日的审判》。
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内的佛罗伦萨教堂穹顶的复制品
穹顶内部壁画《末日的审判》
在中央穹顶的外围,各多边形的 祭坛上也有一些半穹形,与上面的穹顶 上下呼应。它的外墙以黑、绿、粉色条纹大理石砌成各式格板,上面加上精 美的雕刻、马赛克和石刻花窗,呈现出非常华丽的风格。 整个穹顶,总体外观稳重端庄、比例和谐、没有飞拱和小尖塔之类的东 西,水平线条明显。穹顶是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城 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形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 美地结合起来了,有明显的过渡特征。